IBSF斯諾克團體錦標賽近日在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順利閉幕,年僅16歲的中國小將白雨露搭檔前輩石春俠戰勝泰國隊,為中國贏下女子組的冠軍。早在今年7月,白雨露就曾奪得世青賽女子組冠軍,年紀輕輕便頻頻登上大賽冠軍寶座,更是為她爭得「女版丁俊暉」的美譽。
白雨露和石春俠經歷了略微驚險的小組賽,以第二出線後她們逐漸形成碾壓勢頭,連克印度3隊和東道主緬甸隊,最終在決賽先失一局的情況下4比1擊敗泰國隊奪冠,用冠軍為祖國70周年華誕獻禮。白雨露從一個靦腆的小姑娘成長到能在國際賽場上為國家爭榮譽的運動員,其恩師李建兵功不可沒,但他對白雨露的期待遠遠不止這些,在小牛滿分的專訪中,李建兵講述了白雨露的成長、女子斯諾克現狀以及對弟子的期待……
談到愛徒白雨露,李建兵說了最初看到她的印象。「她能打出一些很簡潔、思路合理的好球,在逐漸加深對斯諾克的理解,也能把逐漸提高的技巧運用上,同時我也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女孩子在練這個(斯諾克),所以我就從她身上看到了希望。」
「她差不多10歲開始訓練,11、12歲時並不是很刻苦,因為她沒有一個女子球員的參照,一直和男孩子一起訓練。13歲時她可能在技巧上有所進步,也發現更多趣味,就越發認真了。」李建兵說到,他認為斯諾克運動中的性別差異遠比那些考驗體能的項目小,「由於主要和男孩子同場競技,所以她沒什麼特別大的成績。我一直認為男女在絕大多數運動中是有差距的,但在技藝類、運算類的項目裡這種差距應該會縮小很多,撞球恰恰是需要技巧和邏輯的個人項目。」
男女無差別同場競技一直是撞球運動的全球管理機構的目標,李建兵作為培育者奮鬥在一線,也在為這個目標努力著。「能遇到這幾個孩子其實也是我們幸運,因為這個項目不像其他的大熱體育項目,都有人搶著學。實際上她最近幾年的進步讓我們感到欣慰,我們作為教練當然是希望弟子能出成績,在男子上當然希望培養出比丁俊暉更優秀的選手,在女子上肯定也想培養出最優秀的,看看男女到底能不能同場競技,能不能實現(實力上)無性別差異的目標。」
李建兵立志要培養出能和男選手同場競技的女選手。「隨著教練工作的深入我們越發下定決心,也許還需要很長時間,但這是值得嘗試的。或許在雨露身上無法實現,就算沒實現,至少她會很接近(男子水平)。」
在李建兵看來,女子完全有能力和男子一戰,實力也能和男子不相上下,但他也會注意避免揠苗助長:「普遍來看,全世界知名的斯諾克球員都有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積累,她身上只有五、六年,這是遠遠不夠的。經驗就是知道什麼對、什麼錯,現在所謂的練得人多了也只是多那麼幾十個女孩,完全不像男子那樣萬裡挑一,全世界更是湧現出大批優秀的小將,女子球員的基數還是太少了。從運動的本質上看,完成技巧、理解邏輯方面,女子並沒有什麼障礙。」
在斯諾克領域,男選手與選手有何區別呢?李建兵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可能看男子比賽看多了,容易帶著一些主觀的想法,實際上我們每天接觸女子選手,覺得沒什麼太大差別。女子球員和很多男子球員一樣,青少年時期打得很好,但20歲之後就不一定了。每個人最終會呈現出自己的體育特質,可能思想深度會各不相同,但這不是性別不同導致的,而是各自的文化沉澱、運動沉澱不同,和技巧沒什麼關係。」
雖然全世界的斯諾克賽事從未限定性別,但女子斯諾克整體水平遠不及男子的現實條件將斯諾克自然而然打造成一項「男子運動」,按照這個邏輯,連男子賽事的基層球員收入都沒法保障,女子的市場按理說就更小了。
但李建兵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恰恰相反,女子若有人今年或明年打出來,關注度會高不少。我們試驗過幾個比賽了,雨露做了直播,我也辦過一個職業女子邀請賽,從收視上看還不錯。大家看女子只看兩個:顏值和技術。這樣一來觀眾的期待值其實是很低的,要求也不會太高,但你若打得還不錯出人意料反而更容易被接受。在男子那邊丁俊暉已經把標杆豎起來了,男子球員打得不好沒人看,所以國內比賽如此依賴丁俊暉。這樣看來女子比賽的關注能更高些,但也取決於運營、球員包裝、賽事水準,想把女子斯諾克打造成欣賞級別的話,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等到女子也能隨便打出單杆50分、60分時,觀眾可能就願意花錢看比賽了。」
白雨露剛16歲就已經有一些世界級的冠軍頭銜,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但目前過小的年紀也讓她少了一些提升的機會。李建兵道出緣由:「她現在16歲去歐洲比賽的話會很麻煩,總是需要有監護人,等過了18歲,我覺得她至少要在女子比賽裡做到基本把冠軍包攬,不過主要戰場還是男子這邊。」
丁俊暉在2016年打進世界斯諾克錦標賽決賽,成為距離世錦賽冠軍最近的中國大陸選手。中國香港選手吳安儀曾多次奪得女子世錦賽冠軍,但在中國大陸,還沒有人能在男女的最高級別斯諾克賽事中奪冠。
李建兵期待在兩年後將白雨露打造成這個「第一人」,「我們對她兩年之後的期望就是基本上包攬女子比賽的冠軍。」李建兵自信地表示,「這個目標對她而言並不算太大,目前國際上女子整體水平不算太高。這樣的話如果連女子的比賽都拿不到冠軍,男子就更是連邊都摸不到。我是從這個角度來鞭策她,只要能和男子隊友們打得水平接近,那她在女子賽場就沒有什麼對手了。」
泰國的努查魯·翁哈魯泰可以說是世界女子斯諾克賽場的紅人,年僅19歲的她在今年的女子世錦賽上首次殺入決賽,最終惜敗瑞安·埃文斯,已然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女子斯諾克球員之一。但在這次團體錦標賽中,白雨露擊敗的正是她領銜的泰國隊,2個多月前的世青賽,她也沒能在女子組決賽阻擋白雨露奪冠的腳步。
李建兵並沒把女子斯諾克當成白雨露的主戰場,他直言:「和男子同場競技應該是她的終身目標,或許她用了200%的努力也不見得達到,但這同樣是我們的目標,在未來20年裡哪怕雨露打不出來,後起的一批人也是一樣會為此努力。你看埃文斯(女子斯諾克世界第一)拿了12個女子世界冠軍,現在也就那樣。不過她不是中國人,否則她也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我們都沒有刻意針對女子的比賽,她的比賽都是男子參加的,圍繞這些比賽,讓她把男子參加的比賽冠軍同樣作為目標,也同樣以男子比賽的技術要求來訓練。我就沒當她是女孩,平時批評教訓他們全都一視同仁。比賽是殘酷的,平時若把自己當公主,比賽裡別人可不會讓著你。」
現在有不少女子球員會「跨專業」打球,但李建兵希望白雨露能全身心投入到斯諾克上,依靠影響力出圈:「她和她父親的理想就是斯諾克,就收入來講,等她成為第一人的時候收入不會低。做砸了也不好,每個項目都有標杆人物,等她和男子的水平越發接近,影響力就會出來了。我更希望她在專業上能做得更好一些,名氣會自然而然地來。沒有專業上的成績,怎麼包裝都不會長紅。沒有這些打底肯定不行。」
隨著斯諾克的全球化發展,中國逐漸成為斯諾克在大本營英國之外最大的市場,除了正式的大型排名賽事、精緻的職業邀請賽,還有大大小小的公益賽、表演賽,國內也辦起了自己的中國職業斯諾克巡迴賽。對於這個大環境,作為教練的李建兵高興之餘更關心不斷輸送人才的基層球員。「國內高端賽事還是很多的,一些人樹立起金字塔的塔尖,但基層往上到中層的球員優秀的還是少,曝光率、收入也都沒有保障,大部分球員出來打球是虧錢的。」他呼籲各個地方的協會更好地協助球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