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周一對其北約盟國土耳其實施了制裁,理由是土耳其購買了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系統。制裁是根據《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CAATSA)展開的,受到了美國國會兩黨的歡迎,這是該法案首次被用於打擊北約的一個成員國。2017年8月生效的《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規定,美國將對與俄羅斯、伊朗和朝鮮開展軍事技術合作的第三國實施制裁。
土耳其早在2017年9月就公開其已經與俄羅斯達成購買S-400的協議,於2019年年中獲得了S-400地對空防禦系統,後來還進行了試射。
雖然美國曾以此為由,中止了土耳其參與F-35戰鬥機項目的資格,2019年12月美國的兩名參議員也曾敦促川普政府採取切實的制裁行動,但是制裁始終沒有真正落實。這表明,美國在此時制裁土耳其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土耳其購買S-400遠不是美國制裁土耳其的充分條件,應該還有其他的因素促使川普政府在這個時候採取制裁行動。
其他的促進因素是什麼呢?
其他的促進因素應該首先與土耳其的其他的行為有關。但是不大可能因為土耳其在利比亞和敘利亞的行為,因為在這兩個國家,總體而言土耳其都對俄羅斯形成了牽制,這對美歐總體上是有利的,儘管土耳其和法國在利比亞有矛盾,土耳其與美國在敘利亞也因庫德人問題有矛盾。東地中海問題由來已久,雖然近年來土耳其在此問題上表現得很強勢,加劇了與歐盟的矛盾,但並未對美國利益構成多大傷害。
土耳其相對較新且惹眼的對外舉動,是其在新納卡衝突中的主導角色,其行為讓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的利益嚴重受損。由於衝突發生時,亞美尼亞正由一位親西方的領導人領導,因此土耳其的行為對俄羅斯好壞參半:壞的方面是土耳其勢力擴張到俄的勢力範圍內,好的方面是土耳其幾乎打破了明斯克小組框架,讓美歐國際地位受損,也變相代替俄羅斯教訓了亞美尼亞的親西方領導人。
因此,土耳其在納卡衝突中的「突出表現」可能是推動美國對其制裁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也很可能是促進歐盟對土耳其進行制裁的最重要的促進因素。在美國採取制裁行動之前,12月11日星期五,歐盟領導人同意對在賽普勒斯聲稱擁有主權的水域進行天然氣鑽探的土耳其官員和實體實施制裁,具體數量不詳。儘管法國、希臘和賽普勒斯正在尋求更嚴厲的制裁(貿易關稅和武器禁運)但歐洲理事會決定就全面制裁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進行磋商。
但是,推動美國對土耳其制裁還有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印度。
周一,美國負責國際安全和防擴散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克里斯多福·福特(Christopher Ford)宣布,根據《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對北約盟國土耳其的軍事採購機構和四名土耳其高級官員實施一系列制裁。他說:「我們希望世界其他國家也注意到,美國將全面執行《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第231條制裁措施,他們應該避免進一步購買俄羅斯裝備,特別是那些可能觸發該條款的裝備。」印度在2018年籤署了一項價值54.3億美元的協議,擬購買五套S-400反導系統,無視美國。
總之,美國對土耳其的新近制裁,直接的理由是土耳其購買了俄羅斯S-400,但是這個理由遠不是制裁得以實施的充分條件,其他的條件是土耳其的新斯曼主義的擴張政策,特別是在納卡衝突中的舉動,以及為了更有效地警告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