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刷單為獲利,商家快遞相勾結!「到付快遞」是這樣騙錢的

2021-01-17 騰訊網

重點

明明沒有購物,卻意外收到包裹,還要自己付郵費。當付費打開包裹後發現,包裹內多是質次價廉的物品……

「到付快遞」「盲發快遞」的背後,往往伴隨著個人信息的洩露和買賣。除了快遞企業內部洩露用戶信息外,一些「網紅」平臺也成為信息洩露的源頭。此外,快遞員違規接單,幫助刷單發空包快遞、或發出價格低廉的物品。在商家牟利的同時,快遞員也會扣點並拿到提成。

「你好,在家嗎?你有一個到付快遞。」

「在,是什麼?」

「一個防霾口罩,20元。」

明明沒有購物,家住通州的於女士卻莫名收到一個快遞,需要自己付商品費用。隨著年關臨近,許多網友反饋,收到過類似的「到付快遞」。記者調查發現,「到付快遞」「盲發快遞」的背後,往往伴隨著用戶個人信息的洩露和買賣,而一些「網紅」的直播帶貨,也似乎加入了這條黑色產業鏈。

騙局

用戶付費收到空包

不久前,剛搬家到通州的於女士接到一個快遞電話,聲稱是防霾口罩,需要於女士支付20元錢。由於快遞發往了搬家前的住址,且自己當時並沒有網絡購物的記錄,於女士最後選擇了拒收快遞。

「當時電話那頭,快遞員還挺不高興的……」於女士說,自己一開始沒多想,以為就是單純搞錯了,或者是別人給郵寄過來的。「後來才意識到,是不是與個人信息洩露有關。」

無獨有偶,馮先生也曾收到過類似「到付快遞」,「最開始是收到一件劣質衣服,需要到付99元。後來又收到不需要付費用的空盒子。」最離奇的一次,馮先生收到一個裝著小沙包的快遞。

消費者為什麼會突然收到這樣的快遞?記者了解到,以上情形多是「到付快遞」「盲發快遞」的常見詐騙手法。一般「套路」是,不法分子常常通過不同渠道獲取客戶個人信息,不需要客戶真實下單購買產品,就大面積「撒網」發貨,再利用到付款項(消費者籤收的貨物價格)和實際貨品的價格差獲利。而具體到貨物來看,也多是幾十上百元的小物品為主,比如口罩、腰帶、小飾品、茶具、充電器等。

近幾年,類似「到付快遞」類的騙局並不少見,雖然單件獲利不高,但在「廣撒網」後,卻有可觀的利潤。據最近的一則公開報導顯示,上海警方去年底就打掉了一個專門操持「到付快遞」的團夥。經查,該團夥通過「貨到付款快遞」的方式,將成本10多元的毛衣賣到了198元。在2020年9月至11月間,該團夥共非法獲利40餘萬元。

起底

直播帶貨洩露隱私

「到付快遞」是如何「盯上」某個用戶的?記者調查發現,這背後往往涉及個人信息洩露和買賣交易的黑色鏈條。每條個人信息的單價,低至幾毛錢。

只要輸入與快遞、面單、物流等相關的字眼,一些信息交易的內容就呈現在眼前。

在一個名叫「單號吧」的貼吧,前兩條帖子標題分別是《收快遞單號量大》《kd(快遞)單有嗎?來一套》,而下面更有一條《出真實面單信息》的帖子,點開帖子後,雖然打碼,但依舊可以看到出售的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

記者添加了一名叫「斷橋煙雨」的賣家,其聲稱自己所售賣的「都是別人的真實訂單」「要多少有多少」。在交流過程中,該賣家反問「你是用來發空包是吧?要就五塊錢一個,不談價,別磨嘰。」當記者表示還要再看看時,該賣家表示如果數據要得多,可以買他製作的網址,「188元,想要多少(數據)有多少。」

除了此前媒體報導的快遞企業內部流出信息之外,社交媒體平臺「直播帶貨」,也成了洩露用戶隱的新渠道。

「我這邊數據有好幾十萬條,數據精準。」一個QQ名叫「誠信贏天下」的賣家說,數據「肯定靠譜,你放心用」。當聽說需要發「到付快遞」時,該賣家詢問「40萬條數據能搞定嗎?量大肯定有優惠,拿得多3毛錢一條。」而記者詢問來源時,他表示「你們做貨到付(快遞)的,是在哪裡買東西的(數據)不重要吧?」

為了表示數據可靠,他發來一份「快手直播賣貨的數據」。記者打開後看到,這份數據共有49人,主要包括收貨人姓名、電話、平臺ID、所下單購買貨物、收貨地址等信息。記者隨機撥通文檔中一名用戶的電話。「你是誰,怎麼有我的信息?」電話那頭,該用戶表示自己是文檔中的姓名,且地址無誤。而當記者詢問是否在快手購買過某款潔面露乳時,該用戶表示「是的」,電話那頭,該用戶顯得十分詫異和不解。

而當記者與「誠信贏天下」繼續溝通時,其表示此前也有做貨到付款快遞的人從他這裡拿數據。目前自己手頭的數據來源多樣,快手之外,「還有抖音、淘寶等」。「那種所謂快遞公司內部流出來的數據,不如這種好用。」至於售賣數量,該賣家表示數量太低不賣,「最起碼兩千個吧,能接受就來,不能沒辦法。」

快遞

為拿提成違規攬收

一旦掌握用戶個人數據,就可以依照情況「撒網」發貨,快遞物流無疑是重要一環。記者採訪多家快遞企業發現,大多對「盲發快遞」「到付快遞」表示拒絕,但也有快遞員透露可以承接。

「如果是刷單空包快遞的話,發同城或外地得8元錢一單左右,盲發快遞、貨到付款代收類快遞,也收。」記者以需要開網店走量為由,諮詢圓通快遞一名快遞員。他表示,可以承接「盲發快遞」「到付快遞」。

如果是長期合作、數量較大的話,一般需要與快遞企業籤相關合同。「因為貨到付款類的,錢是打到公司帳戶,再由我們給您。」該快遞員表示,籤合同主要是約定相關快遞費用、提成點數等問題。以「到付快遞」為例,如果收件人最終拒收,那麼每個快件快遞公司會收取寄件人的相應快遞費;如果收件人籤收較多,快遞公司還需要按照到付金額的比例,額外收取相應的提成,「具體可以談,但不會低於2%。」

至於「到付快遞」的具體成本,則要參考貨物價格和籤收比例。該快遞員表示,以每天發貨三十單、每單金額約50元為例,「如果每天發個二三十單,籤收五六單,基本只要收你的快遞發貨費;如果收件人籤收數量多的話,比如籤個二十單左右,就得還要到付貨物的提成點數了。」

當記者表示如今「到付快遞」「盲發快遞」管得嚴,需要謹慎考慮時,該快遞員坦承 「說是管得嚴,但也沒事。」他說,現在經常攬收一些59元、99元、199元等的「到付快遞」。「可能有的收件人會舉報、會投訴,但一般都沒事兒。經常會遇到這種,說你們騙人什麼的,我們送件時候也會先詢問他們,如果覺得不妥不想要,收件人會拒收的。」

聲音

來路不明的包裹別籤收

「所謂『盲發快遞』有很多種。比較普遍是發貨人已經付過很低的快遞費,需要收件人貨到付款。」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這類東西往往粗糙且廉價,正常情況下一般人不會主動購買,「騙子把包裹做成了類似盲盒的效果,個人認為這是典型的詐騙行為。」

朱巍說,如今發快遞要求實名,如果找不到發件人信息,快遞企業無疑要承擔責任。諸如「到付快遞」「盲發快遞」源頭依舊是個人信息保護。除了快遞物流企業加強內部監管外,一些社交媒體平臺和直播帶貨的「網紅」也要負責。「很多網紅確實沒有能力保護個人信息。一旦發生洩漏用戶信息的情況,社交媒體平臺即使不承擔法律責任,沒辦法做到控制點對點的信息安全,但也應該有預案,從技術上、制度上制訂一些保障辦法和懲罰措施。」

有律師也提醒,用戶對於來路不明的包裹不要輕易籤收,涉及貨到付款更要謹慎驗貨。在平時籤收快遞和扔快遞盒的環節,也要注意盡力做好個人信息保護。

相關焦點

  • 內外勾結!6億多件「空包」快遞單用於詐騙和刷單
    【網購手機未收貨卻籤收 牽出販賣快遞單號團夥】今年3月,無錫市民林先生網購了一臺手機,物流信息顯示手機很快發貨,幾天後就籤收了。可林先生納悶了,自己並沒收到手機。而快遞公司給他的答覆是:這個包裹並不存在。網店商家隨後消失,林先生發現自己被騙,向警方報案。
  • 198元到付快遞行詐騙,卻寄給反詐中心民警,然後就沒然後了……
    今年11月初,浦東反詐打擊專班李警官收到了一個到付快遞,收下這個包裹,需要支付198元。打開一看是一件做工粗糙品質低廉的毛衣,李警官用手機拍下快遞單號並拒收,他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一起虛假購物詐騙案,於是將快遞寄發信息發給反詐專班同事,民警們在海量的110報警信息中查詢198元、快遞到付等關鍵信息,果不其然找到了數十起一模一樣的案件。
  • 刷單產業鏈:快遞單號可批量購買,代發空包裹均為真實單號
    有快遞網點負責人稱,他曾為刷單電商提供過服務,但是為了防止中途有人舉報這種違規情況,他們建議將「空包」中裝一根橡皮筋、一張紙等,「這種掩飾方式很普遍。」 11月11日,據江蘇無錫警方介紹,近日網安部門打掉了一個販賣「快遞單號」的網絡犯罪團夥,已查獲的空包單號交易量超6億條,年交易量過億元。
  • 198元到付詐騙快遞寄給反詐中心民警,然後就沒然後了
    ,民警們在海量的110報警信息中查詢198元、快遞到付等關鍵信息,果不其然找到了數十起一模一樣的案件。經進一步偵查,民警發現蔡某與兩名快遞公司客服人員來往密切,蔡某長期向這兩名人員索要發貨地址等數據。經過相關信息的梳理,蔡某發出的快遞籤收率極低,民警判斷為盲發快遞模式。(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另外,民警發現兩名男子租借倉庫用來存放蔡某提供的衣物,專職負責包裝、打單、對帳等工作。
  • 京東快遞被指為衝業績刷單造假,這樣的虛火能燒多久?
    京東快遞被指為衝業績刷單造假,這樣的虛火能燒多久?其中,一張寄出地為蘇州盛澤,寄出時間為2019年12月15日的快遞單顯示:收件人為王某矩,寄件人為王偉,寄出的物品為:文件證照,這份信息齊全的快遞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異樣,隨後,記者撥打了收件人王某矩的電話,號碼是正確的,卻查無此人。
  • 販賣6億條快遞單號獲利千萬,主犯竟然帳號密碼都不會寫
    快遞公司工作人員:這個東西正常是商家來刷銷量、刷排名,通過刷空包流量使自己的店鋪排名往前排,讓消費者更能及時看到自己店鋪的廣告,從而增加瀏覽量和銷售量。據快遞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空包通常在網店刷交易量時使用。在沒有真實商品交易的情況下,完成網購的流程,也就是俗稱的刷單。
  • 超6億條快遞單號被販賣 有人從中獲利上千萬!揭秘虛假包裹背後的黑...
    快遞公司工作人員 :這個東西正常是商家來刷銷量、刷排名,通過刷空包流量使自己的店鋪排名往前排,讓消費者更能及時看到自己店鋪的廣告,從而增加瀏覽量和銷售量。據快遞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空包通常在網店刷交易量時使用。在沒有真實商品交易的情況下,完成網購的流程,也就是俗稱的刷單。
  • 央視曝光快遞行業虛假包裹黑鏈條 2年內販賣6億多條快遞單號
    不少網店為了給店鋪刷量,會採用刷單,發送空包裹的方式來走量。而這種虛構交易也會被用於網絡詐騙,或成為一些不法資金的流轉通道。據央視新聞報導,今年6月,江蘇無錫警方就破獲了一起網絡販賣快遞單號案件。2名犯罪嫌疑人在2年時間內販賣了6億多條快遞單號,其中一名主犯累計資產竟達上千萬元。受害人林先生稱,自己在小程序上花5000元購買了一部蘋果手機。
  • 男子寄詐騙快遞,沒想到收件人竟是民警
    通過盲發快遞、貨到付款的形式非法獲利40餘萬元後,蔡某沒想到,快遞竟然寄到了民警手上。12月1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浦東警方獲悉,犯罪團夥將成本十多元的毛衣賣到198元,2020年9月至11月間,盲發出快遞共計7萬餘件,到付籤收4000餘件,犯罪嫌疑人蔡某非法獲利40餘萬元。目前,該團夥四人均被刑事拘留。
  • 【網絡闢謠】未購物卻收到「到付快遞」,拆開發現不對勁……
    點藍色字關注「網信豐潤」導語近日,新華社「全民拍」欄目接到多個爆料:最近沒有買東西,卻收到一個到付快遞,打開無非是一些幾塊錢的地攤貨,價值遠遠低於到付款。140元到付快遞打開卻是「鍍金戒指」近日,家在廣州的袁女士在公司收到一個圓通到付的快遞,到付款40元。一開始她很疑惑,但看到收件名是自己的淘寶暱稱,又考慮到平時也有些客戶會寄到付件,袁女士沒細想就付了40元籤收。
  • 未購物頻頻收到快遞推送?記者目擊:實是刷單空信封,到網點即被扔...
    不安的是他明白,自己的個人信息較大概率是洩露了,並被商家拿來「刷單」。雙十一後,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到大量市民反映,均稱未購物卻收到快遞推送。刷單不是新話題,但平臺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刷單卻反愈演愈烈,這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奇怪的包裹是否和刷單有關?記者和曹先生決定弄個明白。
  • 【網絡謠言粉碎機】未購物卻收到「到付快遞」,拆開發現不對勁……
    導語近日,新華社「全民拍」欄目接到多個報料:最近沒有買東西,卻收到一個到付快遞,打開快遞卻發現無非是一些幾塊錢的地攤貨,價值遠遠低於到付款。記者對此線索追蹤發現,這種快遞背後是一條涉及購買個人信息、盲發快遞、外包客服的黑色產業鏈。
  • 快遞單號遭販賣 成網店「刷鑽」利器
    本報10月26日報導了《快遞單洩個人信息招禍上身》後,近日網絡上販賣快遞單號進而洩露用戶隱私的利益鏈條引起社會強烈關注。有業內人士透露稱,出售單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起初是為方便電商賣家虛構交易「刷鑽」(刷交易量和信譽),但同時洩露的消費者信息也可能被用於營銷推廣或其他非法用途。
  • 快遞單信息網上被出售 賣家藉此發空包裹刷信譽
    客服解釋,出售詳細個人資料是違法的,而且,反正買快遞單號只是為了淘寶網店刷信譽,沒有詳細信息一樣刷。  記者在QQ群查找裡搜索「售快遞單號」,出現相關的QQ群近千個。記者隨意加入了一個QQ群,所在地顯示為武漢,群內成員129人。「真實快遞單號低價出售」、「快遞單號預存款優惠」等大量消息不時發布。還常有人主動詢問「誰賣單號?」
  • 超6億條快遞單號被販賣,有人從中獲利上千萬
    「花了5000塊錢,等快遞單號到了,我問快遞公司什麼時候送過來, 快遞公司說沒有,那個是空包 。」林先生說。 快遞單顯示已經發貨,快遞公司解釋是個空包,此後商家也找不到了,林先生向警方報案。警方調查發現,這個快遞單號不是偽造的。江蘇無錫市公安局梁溪分局網安大隊民警 張亞:這種快遞單號在網上能夠查到物流信息,其實沒有任何包裹。
  • 揚州一市民收到神秘快遞,打開裡面裝的竟是...
    業內人士解釋,這是「空包快遞」的配重包,「空包快遞」除了用於刷單,還可能用於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目前警方正大力打擊這種犯罪行為。 吳女士告訴記者,這個快遞包裹其實是一個「空包快遞」,裡面的這包粉末,一般裝的是工業鹽,價格很低。這是伴隨著網購市場發展而出現的一個「怪物」。   「大家在網購時,會看看這個商品成交量多少,業內叫『基礎銷量』,如果『基礎銷量』是0,買家的購買慾望會降低,這時候為了『破0』,部分商家會進行『刷單』,就是製造假的成交來偽造數據。」
  • 自投羅網,騙子隨機寄出到付快遞騙錢,誰料收件人竟是反詐民警
    現在網購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日常生活中收到快遞再正常不過,可能是自己期待已久的東西終於到貨了,也可能是親朋好友寄來的意外驚喜,無論哪種情況都會讓人的心情非常愉悅。但是有一種快遞,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收的,那就是不知道來源的到付快遞。
  • 淘寶刷出好信譽只要1000元 刷單客服稱近十家物流公司可發空包快遞
    在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網上刷信譽」,究竟網上刷信譽有多瘋狂?記者全程揭秘。記者在淘寶上開了一個賣面膜的店鋪。僅僅是上傳了幾張圖片,並沒有真實的貨品。這樣的一個虛假的新店鋪,如何讓才能提高信譽獲得好評呢?在yy語音平臺上的「安情商家」語音聊天室裡,刷單客服告訴記者,這對她們來說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 代發空包、出售虛假快遞單號...網絡刷單,違者必罰!
    代發空包、出售虛假快遞單號....網絡刷單,違者必罰!系列案的成功辦理首次將執法對象(從傳統的網店經營者、刷單平臺)拓展到了物流企業這一新領域,開啟了對網絡刷單行為一體化打擊的先河,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辦案實錄!
  • 刷單代發空包、買賣個人信息,快遞兩大毒瘤怎麼治?
    快遞公司相關人員倒賣個人信息,在快遞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在販賣快遞信息鏈條上,不僅有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號販子」,參與者還有做代購的商家、為商家發貨的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快遞員、自稱管理單號的工作人員等快遞公司「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