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末,淘寶個人店鋪評價體系迎來改革,「中差評」替換為「感覺不佳」的標籤, 這讓不少買家無所適從,而個人店主則認為可以保護中小賣家的利益。只是賣家沒高興多久,淘寶又在10月份將「中差評」悄悄恢復。
隱藏中差評,是不是偏袒了賣家?評價體系,又該如何改革才能讓各方滿意?
「中差評」走了又來
9月23日,手機淘寶對評價體系進行了改版。以往用戶點擊「寶貝評價」,會看到中差評選項,但改版後,中差評內容被合併在「感覺不佳」中,並且排列在諸多由好評展開的相關條目之後。以往單獨展示的中差評就這樣被隱藏起來。
9月末,淘寶客服表示中差評被收納在「感受不佳」標籤裡
「中差評」消失的這些天,最歡欣鼓舞的是淘寶個人店主,最惱火的是普通消費者。
「我一般買東西會特意去看看中差評,如果是和產品品質無關的,就可以比較放心購買。現在的好評很多都是刷出來的,一看就特別假,以前不看中差評還吃過幾次虧。」
一位消費者表示,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評價體系改版,自己看到「體驗不佳」標籤,不點進去可能會以為這家店鋪根本不存在中差評。
不少網友表示中差評是重要的購物參考 微博評論截圖
某國潮服裝品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好評率是淘寶個人店鋪和商品搜索排名的一個重要指標,會影響到搜索、參與營銷活動和淘寶直通車等多個方面。個人店鋪銷量較低,評價總數遠少於旗艦店,這種情況下,一個差評就會大大影響整店鋪的好評率。因此隱藏中差評,對於個人賣家是利好。
「中差評體系」曾是淘寶信用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借鑑於eBay網,最早於2003年上線。此後,儘管淘寶網經歷多次調整,但中差評體系一直存在,也成為消費者購物的重要參考。
在店家看來,隱藏中差評可以起到保護中小賣家的作用。
「我們做個人店鋪的,一個差評就會導致店鋪評分下降,銷量也會受影響。改版能讓部分顧客忽略中差評,可以減少偶然的負面評價對商品的影響。」
淘寶個人店主朱先生認為,隱藏中差評並不是說中差評被刪除了,只是變得不那麼明顯,減少對買家決策的幹預。如果質量不過關導致過多的差評,一樣會讓店鋪評分降低,難以為繼。
黑貓投訴的投票,90%的人選擇應該直觀展示差評
但在消費者看來,這提高了購物的選擇成本。在黑貓投訴發起的「淘寶中差評不再單獨顯示,你覺得怎麼樣?」的投票中,高達90%的網友都認為「不好,就應該差評直觀」。
近日,曾經在9月末消失的淘寶中差評,10月份又捲土重來了,唯一的區別是中差評從分開展示變成合併展示。旗艦店不展示中差評,個人店鋪中中差評合併展示。
旗艦店不展示中差評
「中差評」的是與非
為什麼突然撤回隱藏中差評的功能?有賣家向淘寶官方諮詢,得到的回覆是需要等市場反饋才能確定展示評論的方式。也就是說,官方其實也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並無定數。
「有償處理中差評」早已形成產業鏈。
記者聯繫到的自稱的「最專業的評分提升和中差評刪除團隊」表示,他們接受店主委託,通過自己的客服體系幫助店主和用戶進行溝通,來解決中差評。
「生意一直不錯,尤其最近中差評又回來了,提升評分對個人店主屬於剛需,我們團隊是幫忙解決問題,絕不是騷擾消費者。」
修改中差評已經成為產業鏈,圖中團隊自稱在該領域最為專業
「中差評」何去何從?
在評價體系變革上更明顯的是拼多多。2019年,拼多多總成交金額破萬億,活躍用戶達到5.85億人,不但超越京東,與阿里的活躍用戶數差距也不斷縮小。
拼多多從誕生之初就沒有中差評選項,評價體系類似於京東,但負面標籤更少,幾乎不展示。曾經被戲稱為「拼夕夕」的拼多多靠什麼來獲得用戶信任?
為了解決消費者信任不足的問題,拼多多特別強調「熟人關係」,並將拼團拉新的模式發展壯大,今年2月又上線了拼小圈功能。在拼小圈,用戶可以向好友分享自己的消費體驗。「這比陌生人評論更容易被信賴。」有業內人士點評。
拼小圈裡可以查看好友的購物記錄和評價
未來,淘寶的評價體系究竟繼續保持「中差評」,還是會另闢蹊徑,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資料: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
編輯:陶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