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 中的簡約哲學 COZOY TAKT

2021-02-15 耳機狗HiFi試用

本文轉自新浪微博: 織語工作室 
Hi-Fi 也可以 「簡約而不簡單」

你是不是也經常被人問到「有手機了為啥還要專門買個MP3聽音樂?」作為對於聲音有著極致追求的發燒友來說,這個問題實在有些讓人頭疼。

「Less is more」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很多現代人的新寵。而源於設計思想中的「簡約主義」即將元素、色彩、原材料等簡化到最少程度,但對於色彩、材料與質感有著極高要求的理念,漸漸蔓延到了各個領域,比如高度集成的智慧型手機就是一個典型簡約主義思想的產物。

而發燒友則是活躍在簡約主義之外的一個特殊群體,對於器材的極致探索和對聲音的極致要求看似有些任性,卻也是一種認真的精緻生活態度。當然一個在簡約主義定義之外的圈子依然也有簡約主義的玩法。今天要說的產品就是這樣一個在小眾的Hi-Fi領域內把簡約主義做到極致的產品,COZOY TAKT。

一切還要從iPod說起,iPod的出現成功地將消費者引導至向易用性妥協的道路,而也將WALKMAN系列帶至了逐漸沒落的道路。即使如此,愛折騰的發燒友們也從來沒有停止探索iPod身上的Hi-Fi潛力。各種圍繞iPod的捆綁mod玩法層出不窮,這究竟為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因為蘋果智能的操作和優秀的用戶體驗。消費級Hi-Fi市場對新產品的開發也從未完全脫離過蘋果產品圈。各種高端耳塞帶 「i」 的版本,都是為了在蘋果的極致用戶體驗加持下為追求音質的用戶尋找一個良好的平衡,或者說是妥協。直到iPhone 7的發布,蘋果來了個「老子不玩兒了!」讓大家瞬間傻眼。橫行音頻領域多達半個世紀的3.5mm標準耳機輸出口遭到無情的閹割。(手持K3003i流淚中)iPhone直推黨從此成了歷史。於是各家圍繞蘋果產品為核心的Hi-Fi方案都把重心轉到了Lightning接口的音頻產品研發上。早在iPhone 7發布之前,美國耳機巨頭Audeze就發布了其平板耳機EL8系列的Lightning接口版本 EL8 Titanium。iPhone 7發布至今的3個多月裡,各類Lightning接口的耳機產品更是雨後春筍般地湧向市場。然而今天的主角TAKT卻是他們當中的一個「小清新」另類。

「簡約主義」的設計思想在TAKT的包裝上就已經得到很好的體現了,有著類似蘋果官方產品包裝的風格,包裝盒下方「Made for iPhone」的標識體現了其蘋果官方授權的權威性。打開盒子,TAKT的本體簡約直接地展現在大家面前,TAKT的整體設計也同樣給人一種簡約、直觀的視覺體驗。一個Lightning埠,一個帶3個按鍵和一個3.5mm耳機口的線控就是TAKT的全部。而也是這種從頭至尾的簡約直觀的「小清新」感讓你不得不懷疑:這個東西要如何Hi-Fi?

TAKT的架構從它的外形就能看出,十分的簡單,採用了蘋果原裝的LAN模組方案,並獲得蘋果官方MFI認證,有著較強的穩定性和兼容性保證。如Audeze EL8 Titanium一樣,TAKT內部植入了一顆DAC解碼晶片,型號為Cirrus Logic CS42L42。大家一定熟悉廣泛用於Hi-Fi產品上的CS4398(如C4, AK240, QP1R中)但對於這塊CS42L42會比較陌生。其實它是Cirrus Logic為蘋果外設硬體廠商開發的原生Lightning接口套件,包含了一個HIFI解碼模組,音頻遙控模組並支持麥克風輸入。工作模式是通過Lightning接口傳輸數字音頻信號傳給套件中的DAC解碼放大。

通過APX515對TAKT進行數據的測試能夠非常直觀地看出TAKT相較於iPhone 7附帶的Lightning轉3.5適配器有多少的提升,兩者THD+N表現相同,控制在0.002%,輸出功率同為1 Vrms(32ohm負載)。換句話說,兩者推力一樣,理論上iPhone驅動不好的耳機,TAKT也不會驅動得更好。信噪比iPhone 7原裝轉接器為106dB,TAKT的表現為114dB,表示TAKT理論上有著更黑的背景,更低的噪音。兩者最大差距是Crosstalk,也就是聲道分離度,iPhone 7原裝數據為-78dB,而TAKT達到了-102dB(越低越好),意味著TAKT有著理論上更優秀的聲場和定位。然而實際聽感是否能像測試數據一樣直觀呢?

下面進入試聽環節

前端:iPhone 7 Plus 128G, TAKT

軟體:Cozoy Player,Mcintosh AP1,Apple MUSIC,TIDAL

耳塞:K3003i,音茶樂 緋櫻 Plus,Fitear 334 (000 Cable),FINAL FI-BA-SS,UM Mason V2

大耳:Audeze EL8 Open,Dharma D1000

當初入K3003i就是要插iPhone出街的,而且K3003插iPhone本身就有著不錯的聽感和素質。帶線控的 「i」 版本更是給水果直推黨帶來了更方便的操作。首先要說明的是,和iPhone 7原版轉接器一樣,TAKT支持K3003i的線控控制,所以理論上它是支持所有蘋果線控產品,這點還是值得慶幸的。因為特別熟悉K3003i在iPhone上的聲音,所以測試也由它開始。從蘋果原裝換上TAKT,還是有比較明顯且直觀的改善的,在播放古典,室內樂和爵士的時候改善最為明顯。TAKT確實如測試數據告訴我們的一樣提升了聲場和分離度,並擁有更黑的背景。3003雖說並不能算是一隻容易出惡聲的耳塞,但是它一直有讓人詬病的毛刺感。在直插各型號iPhone時尤為明顯,然而TAKT驅動3003時在不損失任何細節的情況下有效地控制住了3003的毛刺感,在原版轉接器上明顯的小提琴高頻和女聲的毛刺感消弱了很多,整體聽感變得更加圓潤。換上緋櫻,一耳朵摘下來了,似乎驗證了那句「iPhone直推不好的TAKT也推不好」,亮,薄,刺。Fitear ToGo 334是一隻聽感寬鬆圓潤且好推得一塌糊塗的耳塞,同時也是在場耳塞中表現TAKT與iPhone原裝轉接器差距最小的一隻耳機。由於334本身的寬鬆度很高,毛刺感很少,所以在TAKT下並沒有非常明顯的提升,不過依然能感受到334低頻的凝聚力有所加強。FI-BA-SS在TAKT上的提升和K3003基本一致,同時能感受到聲音更加有主次,織語認為SS和TAKT是一個相對聽感不錯的搭配。由於SS的體積小巧造型美觀佩戴舒適,又便於攜帶。和TAKT的搭配有著優秀的聽感同時又增加了一個線控,讓SS和iPhone的搭配更加的方便。為了看看TAKT在Hi-End耳塞的下的表現如何,我們測試了UM的Mason V2,Mason V2是一款能夠非常忠實反映前段的耳塞。TAKT下的Mason V2並沒有帶給聽者比原配轉接器更多的細節,但是帶來了稍高一些的安定度和大約大半圈的聲場。我想這就是TAKT相對原版帶來的最直觀的聽感改善。在大耳測試中,我們選擇在iPhone上能基本良好驅動的達摩D1000與Audeze EL8開放式。TAKT的加持並不能帶給它們更大的聲壓,帶來的改善也和耳塞測試下基本一致,但是並沒有耳塞下帶來的改善明顯。

看了這麼相信大家心裡也有點底了。TAKT是一款並不會改變iPhone本身音色的適配器,它不會讓聲音變得更暖或者更厚更悅耳,它不會改變蘋果工程師本身為iPhone設置的聲音風格,內藏的解碼甚至不會給聽者帶來者更高的素質以增加出街時的感官刺激。你不會在TAKT上聽到比原配耳機口更多的細節,但是它能在聽感上保持iPhone整體調音風格的前提下讓聲音變得更加潤澤,趕走毛刺和幹硬感,更黑的背景和更寬的聲場,而且自帶的線控能讓你更有在iPhone上使用HiFi耳塞的衝動(笑)。

簡約和極致也許是一對反義詞,而在這個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時代,製造商也為消費者提供了在這之間的平衡方案。TAKT是一個轉接器,是一個解碼一體機,也是一個線控,更是一個「數碼聲消除器」。然而,它是否值得你花999元去購買?這就留給你的需求來評判吧。如果你是一個果粉,懷念圍繞水果的Hi-Fi方式,又或者說你受夠了各種磚讓你抓狂的體積、發熱還有操作,那要不要試試在你的隨身Hi-Fi方案裡做做減法?也許在簡約理念盛行的時代,一身輕鬆,也不失為一種發燒態度呢?

織語工作室出品,版權所有織語工作室,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們歡迎您的意見和看法

織語工作室 評測團隊 2016年12月

「用筆尖擁抱智慧生活」

「Write to embrace a wiser life」


相關焦點

  • QDC三單元動鐵耳塞Hi-Fi版
    和8SH頂級耳塞相比,它的低頻能量感相對較少,但中高頻段的素質非常好,保持了頂級耳塞製品的純淨音色、細膩感和圓滑過渡,而且由於低頻能量的適度減弱,中高頻的音色甚至表現得有些華麗和出彩。雖然它不像8單元耳塞那樣「全面」,但在做到非常中性、純淨和細膩的同時,體現出了一些別致性。
  • 一套完整的 Hi-Fi 音響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Hi-Fi是家庭音響愛好者和發燒友經常使用的一個術語,意為高保真(英語:High fidelity,簡稱hi-fi)與原來的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揚聲器(音箱)音箱是一套音響器材的發聲部位,音源最終的聲音依靠音箱來表現,音響器材重放聲的優劣完全靠音箱去表達,因此音箱在音響器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一套近期聽到最hi-fi的隨身耳塞組合:黑豹+鈦極!
    結果就聽到了一套搭配非常棒、讓我覺得非常爽利、激情、hi-fi的搭配組合——黑豹+UM 鈦極。 鈦極Maven,是定製入耳耳塞專家UM近期推出的兩款鈦合金系列耳塞裡高級的一款(還有一款是平價一些的鈦勢Mirage)。這是一副4分頻11單元(每邊)、外殼為鈦金屬3D列印+手工雷射拋光打造的精緻耳塞,單元構成是4低頻+2中頻+4高頻+1定製半開放式調音單元。
  • 什麼是HI-FI?
    在物理學中,音響可理解為人耳能聽到的聲音。而在音響技術中,音響是指通過放聲系統重現出來的聲音。如通過CD機等音響設備播放CD片中的音樂、歌曲及其他聲音,又如演出現場通過擴音系統播放出來的歌聲和音樂聲等,都屬於音響範疇。能夠重現聲音的放聲系統,稱為音響系統。
  • 《哲學與人生》:在哲學沉思中安頓我們的人生
    人生的根本問題只能訴諸哲學解答,愛智慧的哲學觀念也只能在成己成物、仰望星空的人生探索中凝結。因而,對哲學與人生的思考一直為哲學家所心儀,而如何以哲學的現實性把握從理想走向現實的人生之路,使之越來越通暢、寬廣,成為確認哲學在現代社會能否啟智益世的關鍵。
  • 初識緊固件2 (Hi-Lok與Hi-Lite)
    The lightweight versions are called hi-lites, they can be identified by orange color coating on the tip.
  • 如果商業音樂有平行宇宙,它的名字一定叫Lo-fi
    Lo-fi沒有嚴格的編曲特徵,主要靠混音質感來辨認,而為熱門歌曲製作Lo-fi Remix逐漸也成為了Hiphop製作人群體中日益盛行的一種玩法。美國文化撰稿人雷斯莉‧尼莫(Leslie Nemo)將收聽Lo-fi的體驗形容為「subtle, complex and soothing」(「微妙、複雜而舒緩神經」),可謂十分準確,也側面體現了Lo-fi因「糙」得恰到好處而與眾不同的情緒捕捉力。
  • 史上「最貴」單動鐵耳機:Final FI-BA-SS 銀子彈
    過去人們一直都說Final是耳機中的奢侈品,也是比較冷門的品牌,但是在塞子不過萬都不好意思稱為旗艦的今天,Final的產品卻開始走親民的路線,相信E系列,大家接觸的比較多。這首歌我用天堂s聽過,刺激度要比fi-ba-ss多了很多,很亮,低頻也很不錯但是較fi-ba-ss少了點下潛和彈性,少了一絲通透,有點悶,而且直推也有點刺,論聲音完成度還是fi-ba-ss更高,但是天堂s的聲音也是比較均衡的。如果說天堂s是在一個空曠的大堂裡欣賞音樂的話,fi-ba-ss則是躺在草地上,伴隨著微風,閉著眼欣賞音樂。
  • Cleer FLOW獲《Hi-Fi+》雜誌 「Hi-Fi+ Awards 2019」大獎
    但是,即使在這樣琳琅滿目的產品中,也還是有一些產品脫穎而出。幾年來,我們要處理的產品範圍相對狹窄,而有時單個類別中的產品太多,因此判定的過程有點像「權力遊戲」,但龍少了,裸體鏡頭也少了。今年是豐收的一年,我們不得不在許多類別中納入一些共同獲獎和高分推薦的產品。
  • 政治哲學中的「個人」探源
    政治哲學中的「個人」探源 2019年08月20日 08: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吳永華 字號 內容摘要:政治哲學中的「個人」探源?
  • 職場中的「潑皮哲學」!
    流氓的厲害在我看來大多體現在:必要時「孤注一擲」的「膽量」,和善於超越心理底線的「靈活」。 任何事物既然存在便具有其合理性。作為經理人,應對嚴峻挑戰的那種「膽量」與「靈活」,把「潑皮伎倆」上升到「潑皮哲學」,相信對於我們更高效的實踐管理行為,還是會有些益處的。
  • Hi-Fi遊戲廳 映泰Hi-Fi遊戲平臺酷玩《蝙蝠俠:阿甘之城》
    而且新作還匯集了眾多明星參與的配音陣容以及蝙蝠俠中的極度兇殘的惡棍,並改進和加強了一遊戲特點,讓玩家們擁有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般的終極遊戲體驗。遊戲中小編認為其就是漫畫中的延伸,電影版的是為了將蝙蝠俠現實化,那麼遊戲就是令蝙蝠俠的精神予以延續。  遊戲中,蝙蝠俠在城市裡面的高處遊走,讓人十分的感嘆蝙蝠俠在空中翱翔的自由與澎湃的心情,但這一切都是使命的驅使。通過Hi-Fi 3D的處理,在空中翱翔之時,耳邊呼呼的風聲十分飽滿,就好像自己的就是蝙蝠俠的耳朵!
  • 如何挑選一款好的Hi-Fi耳機?TOP3Hi-Fi耳機榜單
    作為眾多耳機類型中的金字塔尖產品,Hi-Fi耳機的選購也就比一般耳機要嚴苛的多。那麼在選購Hi-Fi耳機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要點呢?如果喜歡中高頻,那就動鐵;喜歡中低頻,那就動圈。如果喜歡節奏快又緊湊的音樂,那就動鐵;喜歡古典或者民謠之類的音樂,那就動圈。你要是都喜歡的話,那就圈鐵。
  • 氣質女人十大穿衣哲學
    年輕的時候總想著衣服越多越好,但隨著逐漸成熟,如今的你應明白,在人際交往中,衣服往往是最能直觀反應出你的審美品位、身份地位。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話也許比較偏激絕對,但切勿在添置衣服時再以便宜作為首要考慮因素。
  • 【生白語錄】「中醫在中國哲學中;中國哲學在中醫中.」這個話說得太妙!
    其系統中還有子系統、孫系統、縱橫聯結,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相互交通,傳導、感應又為一體,一動共動,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感應,互為終始,升降出入,變化萬千,紛繁複雜而張弛有序。本能系統是從複雜到簡單 由巨到細的生命活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