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曾報導衛生紙一燒一層黃油懷疑是添加劑所致,昨日記者了解到,經過質監部門的摸查,市面上大部分衛生紙都含螢光劑,由於國家對衛生紙的螢光劑沒有詳細要求,無法立案查處。
記者調查發現,除衛生紙之外,紙巾紙(包括面巾紙、餐巾紙等)同樣存在添加螢光劑等情況,有的紙巾標示原料是「100%純木漿」實際上是回收紙。
專家指出,目前紙巾紙還沒有列入食品紙範疇,所以還沒有實行QS準入,但紙巾紙常常用來擦嘴,螢光劑、滑石粉等助劑可能就會吃進去,甚至有的小菜館用衛生紙當成餐巾紙使用。
記者實驗:餐巾紙同樣一層黃油
記者在市面收集了四家餐館的餐巾紙,其中包括三家連鎖快餐店。
記者將餐巾紙分別在乾淨的碟子上燃燒,結果全都留下一層黏黏的黃油,其中在一家港式餐廳裡收集的餐巾紙黃油最黃。而在外表上看,該餐廳的紙最為粗糙。
隨後,記者從超市和批發市場上買下沒有品牌散裝餐巾紙和四個品牌的餐巾紙,燃燒實驗的結果全都留有黃油。其中一種標註「不含螢光劑」的某名牌餐巾紙,同樣有黃油殘留。
記者又找來餐館外賣用的一次性紙巾燒一燒,發現除了留下一層黃油外,剩下的灰燼還是灰白色的。
市場調查:9毛錢100抽的最好賣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餐館提供的餐巾紙是在批發市場批發的,其中又以透明包裝的散裝餐巾紙為主。
在南天酒店用品批發市場,就有多家供應餐巾紙、抽紙的檔口。一家檔口檔主對記者說,透明包裝的面巾紙最好賣,「這些9毛錢一包,一包有100抽,耐用便宜,很多人都幾十件地拿貨」。
記者看到,這些面巾紙有長方形也有正方形,包裝是透明的,沒有任何牌子名字,檔主也只是說這是「高級面巾紙」,不知道廠家,「你可以擦一擦試試,不會發毛的。」記者再問是什麼紙做的,檔主就說是「木漿做的」。
「9毛錢一包那些是木漿紙」,另外一家檔口的檔主黃先生說,其實木漿也有純木漿和原木漿之分,純木漿可能就是再生紙,原木漿才是原生紙。
專家視點 遇水破裂掉毛掉渣 這類餐巾紙不宜用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對記者表示,「純木漿」其實就是回收紙(再生紙),根據國家規定,回收紙是不能用於餐巾紙等紙巾紙的生產。
董金獅說,紙廠往往混著生產,衛生紙、紙巾紙、甚至辦公用紙都會生產,由於衛生紙是允許採用回收紙做原料,所以紙廠裡都會有回收紙,這給監管帶來困難。
董金獅說,用回收紙做紙巾,不夠白就往往用更多的螢光增白劑增白,也往往由於回收紙纖維不均勻,就會採用滑石粉。
「如果紙巾燒完後摸上去有顆粒狀、發白,就很可能是滑石粉」,董金獅說,滑石粉屬於礦物質,吃多了會膽結石,而造紙巾的往往採用工業滑石粉,含有鉛、鎘等重金屬。螢光增白劑的危害更不用說,容易對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產生損害,如果有傷口,用含螢光劑的紙巾擦嘴會血流不止甚至產生感染。
但是董金獅指出,滑石粉、螢光增白劑沒有在國家標準中禁止使用。「這是一個監管盲點,國內標準往往不將禁用物質列出,這就容易讓企業鑽空子,企業使用了不該用的東西,用國家標準檢驗也驗不出來」。
董金獅進一步指出,對於食品用紙,是禁止添加螢光增白劑的,但經常與人嘴接觸的紙巾紙卻一直未列為食品用紙,所以也一直沒有實行QS準入。
「我建議大家儘量少用餐巾紙,或者自備」,董金獅說,現在有的餐館用衛生紙當成餐巾紙給客人用,衛生紙的要求更低。一般來說,遇水破裂、掉毛掉渣的餐巾紙質量不合格,不宜使用。
相關規定
《一次性生活用紙生產加工企業監督整治規定》(國質檢執[2003]289號)規定,生產紙巾紙只可使用木材、草類、竹子等原生纖維做原料,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紙、紙張印刷品,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如破布等)做原料。(記者 何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