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貝拉克·海珊·歐巴馬,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位美國第44任總統,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帶給我們的印象是自信、認真、多面,能與民同樂也能高高在上。
歐巴馬執政美國期間,有美國媒體曾這樣評價過歐巴馬「歐巴馬或許是第二個羅斯福」,這樣的評價是極高的。其實這家美國媒體之所以發出這樣評價,並不只是單純認可歐巴馬在任期期間的能力,更多的是指歐巴馬任職期間所面臨的處境,與羅斯福任職期間面臨的處境幾乎一模一樣,而兩人的處理方式和表現也都極為相似,故而才會有人說歐巴馬是第二個羅斯福,今天就跟您聊一聊,歐巴馬與羅斯福總統路上的驚人相似之處。
競選成功後都面臨美國經濟危機
1933年初,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美國總統大選中險勝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成為了美國第32任總統,當時羅斯福面臨著美國經濟大蕭條的現狀,造成這一狀況的,是被稱為「黑色星期四」的華爾街股票暴跌事件。這天美國的所有股票都開始暴跌,這個現象整整持續了兩個星期,美國證券交易市場的熔斷機制因此被啟動,股票暴跌帶來的影響,直接使美國股票市場的300億美元蒸發,無數的公司相繼破產、銀行倒閉、工廠關門,無數人也因此失業。美國一直倡導超前消費,使失業後的人沒有任何存款,只能露宿街頭。
這場災難一直在持續,最終引起了通貨緊縮,物價持續下跌,貨幣的供給量也連續下降,有效的需求不足經濟全面衰退,這樣的狀況逐漸的將美國拉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因為物價持續下降,許多的大工廠和大公司相繼進行裁員,造成了大部分人失業,而這些人又因為失去工作同時失去了購買力,購買力下降又造成需求不足,物價繼續下降,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使美國的經濟持續衰退。
這就是羅斯福上任時所面臨的困難,而歐巴馬就任時所面臨的情況幾乎和羅斯福所面臨的情況是相同的。
2008年歐巴馬當選為美國第44任總統,此時正值全球經濟危機爆發,這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依舊是從美國紐約華爾街開始的,當時的投資者們對按揭證券失去了信心,或者是銀行信用產生動搖後,銀行按揭證券的持有者爭相到發行銀行要求兌換貴金屬貨幣,或者存款大戶進行存款轉移,而銀行的準備金不足,最終導致銀行倒閉,而銀行主要的業務是向外貸款,為了償還債務,銀行只得將貸出的貸款抽回,這讓美國的樓市暴跌。
美國樓市暴跌引發了美國各行各業的危機,大經濟環境下,美元作為世界流通最多的貨幣,美元市場的波動,最終引起了影響整個世界的全球經濟大危機。
歐巴馬上任後所面臨的狀況,與羅斯福面臨的狀況,無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從社會現狀來看,都出現了驚人的相似,企業、工廠和銀行出現破產情況,許多人都因此失業,國家經濟衰退。
鼓舞民眾人心的就職演講成為民眾心中的希望
時間回到1933年,羅斯福當選美國第32任總統後,面臨著當時幾乎已經絕望了的美國民眾,他知道自己必須要在就職伊始,為美國人民帶來希望,其實美國的這次經濟危機同樣影響到了世界,當時美國的進出口貿易十分發達,但是當美國本身出現了經濟危機的時候,這些與美國擁有進出口貿易合作的國家也相繼出現了一些經濟波動。
羅斯福與他的智囊團進行了長時間的研討後,決定以「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為主題進行演講,在這次演講中,羅斯福正視了美國當時的狀況,完全沒有顧忌或者迴避美國所發生的事情,內容提到「困難只是物質方面的。價值難以想像地貶縮了;課稅增加了;我們的支付能力下降了;各級政府面臨著嚴重的收入短缺;交換手段在貿易過程中遭到了凍結;工業企業枯萎的落葉到處可見;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銷路;千家萬戶多年的積蓄付之東流。」
闡述現狀的演講,在一開始就受到了極高的關注度,羅斯福相當於直接告訴了美國民眾,他知道民眾們現在的處境,他十分關注民眾們的生活,這一段話就足以讓羅斯福得到一大部分美國民眾從民心上的支持了。
隨後羅斯福講述了造成經濟大蕭條的原因,「這主要是因為主宰人類物資交換的統治者們失敗了,他們固執己見而又無能為力,因而已經認定失敗了,並撒手不管了。貪得無厭的貨幣兌換商的種種行徑。將受到輿論法庭的起訴,將受到人類心靈理智的唾棄。」
在羅斯福看來,造成這次經濟大蕭條的主要原因,是證券商們的失敗,他們使得美國產生了泡沫經濟,泡沫破碎後,影響到的卻是整個美國,他們卻只認為是自己失敗了,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失敗,已經影響了整個美國的經濟。
羅斯福趁熱打鐵地說出了自己對解決問題的規劃,「為了重新開始工作,我們需要兩手防禦,來抗禦舊秩序惡魔卷土從來;一定要有嚴格監督銀行業、信貸及投資的機制;一定要杜絕投機;一定要有充足而健康的貨幣供應。」
這一系列的舉措,雖然當時很多的民眾並沒有聽懂,但是這也給了民眾一顆定心丸,政府有解決問題的措施,並且也有預防這種事情再次發生的方式,此時美國民眾的目光已經全部聚集到了羅斯福的身上,羅斯福的演講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了。
羅斯福在演講結束時,十分虔誠地向上帝進行了禱告,毫無疑問羅斯福的演講是成功的,當時已經絕望了的美國民眾們,又被激起了自己的鬥志。
而一直將羅斯福視作自己偶像的歐巴馬,也是在就職演講上,俘獲了幾乎所有美國民眾的關注,歐巴馬是一個人格魅力非常強大的人,他曾是一名律師,並且在大學裡面擔任過教授。
歐巴馬在他的就職演講中,就宣揚了在美國建國曆程中前輩的付出,並以此將整個演講帶向了高潮。「為了我們,他們打點起貧寒的行裝上路,遠涉重洋,追求新生活。為了我們,他們在血汗工廠勞作,在西部原野拓荒,忍著鞭笞之痛在堅硬的土地上耕耘。為了我們,他們奔赴疆場,英勇捐軀,長眠於康科德、葛底斯堡、諾曼第和溪山。為了我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前赴後繼,歷盡艱辛,全力奉獻,不辭勞苦,直至雙手結起層層老繭。他們看到的美國超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雄心壯志,也超越了所有種族、財富或派系的差異。」
然而這還不是整個演講最吸引人的地方,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歐巴馬結尾的那一段,「美利堅,在我們面臨共同危難之際,在我們遇到艱難險阻的冬日,讓我們牢記這些永恆的話語。心懷希望和美德,讓我們再一次迎著寒風中流擊水,不論什麼風暴來襲,必將堅不可摧。今後,讓我們的後代子孫如此評說:我們在遇到考驗的時候沒有半途而廢,沒有退縮不前,也沒有絲毫動搖;讓我們全神貫注於前方的目標,感謝上帝對我們的恩典,繼承自由這個寶貴的傳統,世代相傳,永誌不忘。」
1933年的羅斯福就職演講,和2009年的歐巴馬就職演講,中間相隔了86年,但是起到的作用卻是驚人的相似,將兩個時代已經絕望的人們喚醒了。
兩人都採取了國家幹預經濟的問題解決方式
我們都知道西方國家的經濟政策,一直都是自由市場經濟,其實這種經濟體系是存在著弊端的,政府不能有效地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和微觀調控,政府則只能被動地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問題進行解決,並不能進行預防,這樣的情況對一個國家的是十分不利的。
羅斯福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他上任之後,實施了羅斯福新政,促進了政府對經濟的幹預,首先縮減農產品的產量,穩定農產品的價格;其次由政府出資幫助銀行和企業渡過難關,重新建立銀行的信用;同時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率,以工代賑;最後大開社會保障,對失業人群和弱勢群體進行救助。
這樣的舉措最大的保護了中小資產階級和下層群眾的利益,使得社會秩序逐漸的穩定下來,在羅斯福新政的影響下,美國的經濟才逐漸開始復甦。
不得不說羅斯福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總統,也是歐巴馬在解決這一問題時非常好的一個案例,歐巴馬在解決經濟危機產生的爛攤子時,也是從羅斯福新政中得到的啟發。
首先,歐巴馬提出在未來兩年內,向創造就業機會的公司提供臨時的稅收優惠,每個公司提供一個就業機會,就可以得到3000美元的稅收減免,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創業群體。
歐巴馬還允許每個家庭可以在養老金中,提前支取不超過一萬美元的資金使用。這樣的舉措以及取得的穩定美國經濟成果,也使得歐巴馬被美國媒體評為「第二個羅斯福」。其實歐巴馬和羅斯福還有不少的相同之處,他們兩人都畢業於哈佛大學,也都是以民主黨的身份競選總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