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已經做了心臟支架,還是即將接受心臟支架的人群,您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擔憂:做了心臟支架是不是人就廢了,啥也幹不了,會不會影響壽命...但如果您知道今年已經84歲還精神矍鑠的鐘南山院士已經做心臟支架15年了,您是不是就能打破心裡對心臟支架的那些質疑?
支架術後15年無恙,他做對了4件事
今年新冠肺炎蔓延全國,鍾老再次掛帥出徵,親自到武漢指導各項救治工作,他神採奕奕,身體硬朗,思維敏捷,怎麼看都不像一位84歲的老人。在大家眼裡,鍾老酷愛運動,身體一向很好,但誰又知道,他其實已經做了心臟支架15年了呢?
2003年「非典」,鍾南山院士一直奮戰在第一線,幾乎是不分晝夜地工作,正是這段時間的工作,為身體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工作結束後,鍾老仗著自己身體素質好,沒有太在意。直到2005年的一天,鍾南山在異地出差,沒有休息好,當晚凌晨,睡夢中的鐘南山突然覺得胸悶、喘不過氣,心臟很不舒服,家人連忙把他送醫院後,醫生診斷出小面積的心肌梗死。不過好在送醫及時,在接受了心臟支架手術後,他很快就康復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鍾南山院士更加注重身體的健康,即便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他也沒把自己當做病人,而是更加堅持好習慣,改掉了壞習慣,所以才恢復得這麼好。
1、堅持好習慣——保持運動
很多患者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後就不敢做運動了,其實是不太正確的做法。其實,患者在出院後度過危險期後,應該逐漸恢復運動。因為運動能幫助恢復心臟功能,並建立心臟側支循環系統。
這些年,每當媒體問起鍾南山院士為何能夠在耄耋之年依舊如此健康時,他最多的回答就是:「運動對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84歲的鐘南山,從十幾歲的少年時代開始就喜歡運動,足球、籃球、跑步都是他的興趣所在。即便是在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他也在術後不久逐步恢復運動,並保持幾乎每天運動,提高了心肺功能。
2、堅持好習慣——不抽菸
作為呼吸科的權威專家,鍾南山院士一直保持不抽菸的好習慣,他指出,吸菸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毋庸置疑。
吸菸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危害,主要是對呼吸系統,比如慢阻肺、肺癌等,同時吸菸對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都有顯著危害。
香菸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刺激血管,引起血栓形成,不利於支架術後恢復。
3、堅持好習慣——好好吃飯
鍾南山指出,飲食對健康影響很大,嚴重的可以致殘甚至致死。心腦血管尤其是支架術後患者吃飯時不宜吃太飽,保持七八分飽的食量就可以了,尤其是晚餐,更不宜吃得過多,否則不僅會導致肥胖,還可能會引起心絞痛發作。
另外,長期偏食紅肉,包括豬肉、牛肉等,也會增高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不利於心血管健康。因此平時飲食要注意葷素搭配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3]。
4、不受困於年齡和心理
鍾南山院士在獲得共和國勳章後的一次分享中講到:「我自己故意在走紅毯、領獎的時候走快一點,顯示我還沒老。」
從鍾院士的這些細節不難看出他的好心態。生活中除了客觀環境,很多人還常常受困於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問題。心臟病學家 Sandeep Jauhar 指出「我們的情感生活都被記錄在心臟上」。儘管心臟並不是情感的來源,但情感會對人類心臟產生直接的物理影響。
因此,保持心理平衡,學會調整情緒,年齡也不會成為困住身體的禁錮。
要想術後恢復好,還要做好這些
1、遵醫囑服藥
一般情況下,支架術後都是需要服用藥物輔助身體恢復的,患者一定要按時、按量遵醫囑服藥。有任何不適應及時跟自己的主治醫生溝通,千萬不要擅自停藥、調藥。
另外也不要偏聽偏信服用「偏方」、保健品,以免反而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2、注意複查
按時複查,你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手術恢復的情況,方便醫生為您及時調整藥物,因此,不要怕麻煩,支架術後第3、6、9、12個月的時候最好要到醫院做一下複查。
如果在疫情期間不方便複查,也可通過網絡問診等形式,多跟醫生交流溝通。
3、改掉壞習慣——注意休息
雖然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不要把自己當做病人,但也應該張弛有度,讓自己注意休息。注意休息不是不運動,而是每天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作息規律,並注意不要做過重的體力活兒。
總之,要想支架術後恢復得好,一定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放鬆心情,相信你也可以能恢復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