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景攝影師追憶「那時香港 秩序井然 祥和溫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國全景攝影師追憶「那時香港 秩序井然 祥和溫暖」
2019-12-04 15:37: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圖為殷曉俊2013年在香港太平山頂拍攝的照片。 殷曉俊 攝

  中新網昆明12月4日電 (劉麗慧)「你們看,這是一座多麼好的城市!」12月4日,全景攝影師殷曉俊在網絡上發布一組2013年12月初到訪香港時拍下的近百張全景照,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

圖為殷曉俊2013年12月初拍攝的香港街景。 殷曉俊 攝

  今年59歲的殷曉俊出生於雲南昆明,被譽為「中國老照片收藏第一人」。1996年,殷曉俊耗資百萬購回晚清法國駐昆明總領事方蘇雅於一百多年前在中國西南地區所拍攝的1200餘張老照片,1998年,這些老照片在國家博物館公展,引起轟動。從此,他與照片結下不解之緣。用影像記錄世界,成為他的人生追求。

  2013年12月初,殷曉俊循著義大利籍攝影師費利斯·比託於1860年前後拍攝的香港全景老照片的路徑,從機場出發,到街頭,上山頂,下港口…用830張照片完整記錄下一個真實的香港。

圖為殷曉俊在調試相機。 刀志楠 攝

  從太平山頂俯瞰市區的燈火璀璨,從維多利亞港看大都市的現代與時尚,從中環、尖沙咀、銅鑼灣一窺市井的繁華與秩序…這些濃縮香港各個方面的老照片在電腦和手機屏幕上滾動,讓人仿佛回到六年前那個充滿活力與魅力,秩序與溫暖的香港。

圖為殷曉俊2013年12月初拍攝的香港街景。 殷曉俊 攝

  「平和、有序,還有韌性。」回憶起彼時的香港,殷曉俊這樣形容。他說,踏上香港的那一刻,他就感覺到這個城市的與眾不同。「雖然香港的一些街道不寬,車水馬龍,但路上幾乎沒有見到堵車。路過的每個人都會互相避讓,非常有禮。」他覺得,那是一個管理精細,秩序井然且有韌性的城市。「即使面對高密度的生活環境,高速度的城市運轉,人們依然活得精緻和堅韌。」

圖為殷曉俊2013年12月初拍攝的香港街景。 殷曉俊 攝

  6年前的香港之行,除卻全程記錄真實的香港外,殷曉俊還帶去將近200張由香港、昆明老照片製作的幻燈片,與香港的朋友進行交流。1860年的香港街頭、跑馬場、香港港灣、港口的船舶……「很多香港朋友第一次見到,很是震撼。」而公元1900年前後的昆明,無論是古城的圍牆、還是滇池的漁船、城鄉的百姓亦吸引著香港的朋友。他們說,「中華文化真是神奇偉大!古老的昆明與古舊的香港竟然驚人相似!」殷曉俊說,從他們的表述中,可以感受到那是一種強烈的文化認同感。

圖為殷曉俊2013年12月初拍攝的維多利亞港。 殷曉俊 攝

  再次回憶起2013年與香港相逢的心情,殷曉俊紅了眼眶。他說,6年來,自己和香港的很多朋友還保持著時常問候的習慣,雖不常見面,可互相牽掛。

  「非常懷念6年前的香港。」殷曉俊說,今日重拾香港記憶,令人唏噓。而他之所以選擇在此時發布舊照,是希望「秩序井然、祥和溫暖的香港能早日歸來。」(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全景攝影師記錄疫情之下的「倫敦百天」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全景攝影師記錄疫情之下的「倫敦百天」中新社昆明6月19日電 題:中國全景攝影師記錄疫情之下的「倫敦百天」作者 劉麗慧倫敦當地時間6月18日16時30分左右,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經在倫敦滯留133天的中國全景攝影師殷曉俊,終於在希思羅國際機場登上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包機。
  • 畫說丨141年前,一位香港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
    畫說丨141年前,一位香港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 2020-08-01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老照片:外國攝影師鏡頭下的香港,消失的霓虹燈
    大部分對香港的印象都從電影而來,高高的巴士、滿街的茶餐廳,還有人擠到爆的街道。當看到國外攝影師Keith Macgregor這組《霓虹夢想》(Neon Fantasies)系列照片時,心裡又再次想起港片裡面的香港。
  • 攝影日報 | 鋼絲棉+360° 全景照片,攝影師打造震撼光繪作品
    《Cine Game》是一款以電影攝影師為主題的計算機遊戲,由美國「Cinematography Database」的攝影師 Matt Workman 設計,現暫時發布了試玩版,而正式版本會在今年內推出。
  • 國外攝影師用大疆Mini 2無人機把全景相機帶上天
    【環球網無人機頻道 記者 趙汗青】航拍無人機+全景相機的組合許多人已經不覺得新鮮,但之前的類似操作都是用體量較大的無人機完成,而這次,國外一名攝影師用一架不到249克的大疆Mini 2無人機把全景相機帶上了天。
  • 中國十大著名攝影師,國內十大優秀時尚攝影師排名
    2 李東道——中國商業婚紗寫真攝影師李東道,人稱中國攝影王子,雙料攝影師傑出代表,主要以人像攝影為主,時尚大氣,專業技術水平極高,在北京,成都,承德創辦自己的攝影工作室,獲得了數萬計粉絲。4 張霆——風景攝影師張霆,知名攝影師,中國攝影師協會會員,中國攝影網籤約攝影師,現居於蘇州,一九九八年看是探索攝影的真諦,2003年正式進軍商業攝影圈子,同時創辦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後來進入答常州市數字影像技術研究會,在常州舉辦個人攝影展《遠方不遠》。
  • 伊芙·阿諾德:1979年中國的全景與細節
    Knopf出版社重新照見1979年的中國本文2020年6月首發於《中國攝影報》撰文:馬小呆攝影:伊芙·阿諾德(圖片選自《中國之行》)前不久剛剛看完了,之後便對曾經來中國拍攝的外國攝影師產生了興趣,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還未與世界建立起廣泛而深入的聯繫之時
  • 專訪攝影師楊濤 | 給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追憶貝聿銘:創造現代主義建築巔峰的華人驕傲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追憶貝聿銘:創造現代主義建築巔峰的華人驕傲 2019-05-17 19:57: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VR全景製作之全景攝影篇
    製作VR全景,第一步就是拍攝全景照片,再使用專業計算機軟體及開發技術製作可上下左右720°旋轉的全景展示效果。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幾種拍攝全景照片所需要使用的設備以及拍攝方法。方法一:拍攝設備:單眼相機+魚眼鏡頭+全景雲臺+三腳架。
  • 2020 iPhone攝影大賽公布,20位中國攝影師獲獎!
    世界頂級手機攝影比賽2020 IPPA iPhone攝影大賽公布獲獎作品,有20位來自中國的攝影師榮獲該殊榮!來自中國成都的趙戈礪更獲得年度攝影大獎第二名!年度攝影師 第一名攝影:Artyom Baryshau年度攝影師 第二名攝影:Geli Zhao
  • VR全景製作之全景攝影
    隨著場景時代的到來,VR全景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製作VR全景圖的第一步是拍攝全景照片,然後利用專業的計算機軟體和開發技術,製作一個可以上下左右旋轉720°的全景顯示效果。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幾種全景攝影的設備和拍攝方法。
  • 追憶「水木年華」,那逝去的流年
    2020年7月,中國內地民謠歌唱組合水木年華,參加愛奇藝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演唱《青春再見》首輪淘汰。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昔日的水木年華到了首戰便淘汰的地步, 對比昔日成員李健在《歌手》裡的表現,不禁令人唏噓。
  • 素食文化:香港志蓮素齋 靜謐祥和的別樣風情
    (圖片來源:Bondy) 古人云,「肉食者鄙」,香港人怕是早已經領略這句話的精髓。在香港的飲食網站上,素食一項可以搜到289間餐廳,幾個熱門餐廳更有網友評給的100多個笑臉,較之知名酒樓毫不遜色。據香港志蓮淨苑轄下的志蓮素齋透露,近年越來越多人去那裡擺素宴,既有新婚夫婦的喜宴,也有給老人祝壽的生日宴。可見無論凡人與佛,都願意享受素食的樂趣。
  • 360度全景航拍需要注意什麼?全景拍攝方法
    對於360度全景拍攝來說,航拍全景無疑是一個需要掌握的技能;很多剛入門全景攝影沒多久的可能對於地面室內外全景拍攝技巧和方法已經非常熟悉了,卻唯獨航拍全景沒怎麼拍過。航拍全景對於需要注意什麼呢,首先便是操控飛行器的人員需要對組裝、電路、空氣動力學知識都要懂一些;並且操控要熟練,所以對於一般的全景攝影師剛開始的時候基本是不會直接去進行360度全景航拍的;下面我們就直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航拍全景的一些注意事項和方法。
  • 《米家全景相機》拍攝小行星全景圖的方法教程
    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在微博上看到了各種全景圖,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小行星類型的全景圖了,看起來確實比較震撼。那麼這種全景圖是怎麼拍攝出來的呢?今天小編就來教一教大家使用米家全景相機拍攝小行星全景圖的方法。
  • 他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
    肖全,男,1959年生於四川成都,曾任深圳《街道》雜誌攝影記者,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 可能你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也會對「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產生質疑和不屑。不要緊,今天我就帶你認識一下他。
  • 95後中國攝影師摘頭獎,2020年國際風光攝影師大賽結果公布
    近日,第七屆國際風光攝影師大賽(International Landscap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公布了2020年度的獲獎結果。來自中國香港的24歲攝影師Kelvin Yuen摘得頭獎,獲得2020年度國際風光攝影師稱號。德國攝影師Kai Hornung拍攝的冰島高地的溪流獲得年度最佳單幅照片。
  • 十大"影響中國" 攝影師作品欣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攝影師親歷了社會變革帶來的驚喜與憂慮,拍攝了大量記錄社會發展與變遷、彰顯攝影師個人藝術成就的作品,是攝影師用影像對歷史的學術丈量、文本關照和視覺存留,是對當今社會變遷的視覺記錄和現實生活的個體見證,其中還體現出影像面對未來的歷史使命、社會責任與文化擔當。
  • 昭通會澤安置點群眾安定祥和
    小區秩序井然1月31日,在以禮街道以禮佳苑小區,記者看到,四千多住戶的小區,大紅燈籠高掛,街道上沒有擺攤設點,偶有行人經過,顯得格外寧靜。各個小區門口的公示欄,在醒目位置張貼著疫情防護知識及抗擊疫情倡議書,社區的「小喇叭」播放著疫情防護小貼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