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帶著腦癱養女四處求醫,還自學中醫為女兒做康復理療
「上天送我的天使,怎能因缺陷而拋棄」
在媽媽的陪伴下,援援邊進行康復治療邊學習。 受訪者 供圖
「當初去福利院領養時,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認定她是我的寶貝了。」8年前,不能生育的胡松洲在永州的一所福利院裡見到四個月大的援援,便決定收養這個眼睛忽閃忽閃看著她的孩子。但歡快的親子生活沒過多久,援援在一歲兩個月時被確診為腦癱引起的運動神經萎縮。胡松洲毅然拒絕旁人提出將援援送回福利院的建議,開始了漫長的帶女求醫之路。
11月12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在湘雅博愛康復醫院的康復室裡,見到正在訓練獨立行走的援援,還有一旁陪同的胡松洲(掃報眉二維碼看視頻)。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葉竹 實習生 陳力 視頻剪輯 實習生 陳力
一眼結緣,帶著養女踏上漫長求醫路
援援雙手緊緊扶著杆子,每跨一步,胡松洲都會在一旁幫她計數,投向女兒的目光堅定而溫柔。「多年來,這樣的康復訓練已是常態,但對援援每次訓練時跨出的每一步,我都不敢懈怠,也抑制不住心中激動。」說話間,胡松洲熟練地上前扶住下樓梯的援援。
8年前,來自張家界桑植縣的胡松洲在永州福利院裡領養了四個月大的女嬰援援。援援一歲兩個月時仍然不能像正常小孩那樣行走,被確診為腦癱引起的運動神經萎縮。醫生告訴胡松洲,這就意味著援援這輩子雖然智力正常,但有可能連站起來都很困難。
那段時間,胡松洲幾乎面臨崩潰,整日以淚洗面。身邊許多人都勸她,趁相處時間不長,感情還沒有那麼深,早點放棄這段母女情。福利院知道這個情況後,也主動打電話來表示可以把孩子送回去。
已經開始會說幾個簡單詞語的援援,看著整日流淚的媽媽,以為是自己沒好好睡覺讓媽媽傷心了,乖巧地一隻手拉著胡松洲,一隻手拍著自己的小肚子說,「妹妹,睡覺覺,妹妹,睡覺覺。」看著孩子那雙忽閃忽閃的眼睛,胡松洲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這是上天送給我的天使啊,怎麼能因為有些缺陷就拋棄她。」她心一橫,決定一定要帶著援援把病治好。
不離不棄,母女倆相互「治癒」
病情確診以後,胡松洲帶著援援去往各地求醫。回憶那段艱難的求醫時光,她聲音哽咽,「女兒太懂事了,睡覺吃飯,認真配合治療,從來沒讓我操心過。」
為了女兒更好地恢復,2015年時,胡松洲開始自學中醫知識,每天為援援做推拿。慢慢地,胡松洲發現,她四處學來的中醫知識和經驗,在援援身上有了不錯的成效。2017年,胡松洲辭去了原本的工作,開了一家中醫療養院,專心為女兒進行康復理療。
2017年,湘雅博愛康復醫院檢查評估援援的病情後告知胡松洲,孩子可以通過手術配合後續的康復訓練實現行走。從那之後,援援每天開始了更多次的康復理療,並經歷了多次手術。就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手術之後,援援開始嘗試訓練獨立行走。
胡松洲經常在朋友圈中記錄著女兒訓練的過程,援援踏出的每一步都見證著這位母親柔軟卻又堅定的愛。「求醫治療康復的過程很艱難,一路上都是援援的樂觀在不斷地治癒著我。」因為康復訓練的需要,胡松洲每年至少會有幾個月帶著女兒來到長沙,租金70元錢一天的小屋,便是母女倆的臨時住處。
現在,讀小學二年級的援援已經認識很多字。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每天睡前她都會在鏡子前朗讀課外書籍。「我長大後想成為一名醫生,還想成為一名演說家,可以幫助、鼓勵很多人。」在媽媽的鼓勵下,援援用稚嫩的童音說出了她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