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響,今年海峽論壇從過往按慣例6月舉辦延後到9月19日在福建廈門舉行,國民黨、親民黨、新黨都將派代表前往,王金平代表國民黨率團前往。國民黨內人士指出,能跟大陸建立起聯繫又不會被「抹紅」,還要在國民黨內有足夠份量,這樣的人選在黨內不容易找,而王金平是一個相對安全、進可攻退可守的人選。
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9日被媒體追問,是否擔心事後王金平或國民黨被綠營「扣帽子」?朱立倫表示:王金平也說了,他是代表我們國民黨去的,我相信他一定會堅持以我們國民黨章的規定。兩岸不可能斷絕往來,兩岸更不應該形成敵對對抗的一個態度,兩岸的溝通各種的管道我們還是歡迎的。
針對王金平將率團參加海峽論壇一事,蔡英文辦公室沒有發表評論,表示交給臺陸委會回應;民進黨的回應也只有針對國民黨,並沒有對王金平說重話。而臺陸委會的態度轉變尤為明顯。先是3日,臺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針對參加海峽論壇一事提出四點政策立場,內含三個禁止,惡意抹黑海峽論壇的同時語帶威脅。臺陸委會如此態度強硬,警告意味甚濃,立即遭到外界批評。
4日晚臺陸委會又發布聲明,強調只是善意提醒不在禁止範圍的個人或團體要注意交流規範。此時臺陸委會從強硬的「奉勸不要參加」轉到「善意提醒」不要觸犯相關法規,態度有所軟化。而到8日,確定王金平將帶隊參加海峽論壇後,臺陸委會當天下午回應稿只剩兩點聲明,重申堅持對等尊嚴、合於規範、不涉任何政治前提的兩岸交流立場,再稱「善意提醒」參與交流的臺灣民眾或團體。就連原本強烈指控意味的「具統戰性質」、「不得參與」等字眼全數刪除,調整為「應注意臺灣社會觀感」。
香港媒體中評社分析稱,對於王金平的出馬,臺陸委會放行態度不言可喻,但為何放行?其中有無秘密任務?中評社分析文章指出,王金平這次之所以能代表國民黨參與海峽論壇,其實是國民黨和民進黨當局都有需要。原本就有不錯交情的王金平已成為蔡英文可能的兩岸窗口。
對此,中國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秦慧珠表示,民進黨自己跟大陸交流中斷,現在其他政黨可以交流,更凸顯民進黨當局在兩岸政策上的失敗和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