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號,鄧超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打假"消息,對於孩子母親孫儷說他哄孩子睡著的事情進行"反駁",在網上引起笑聲一片,真是倆帶娃的活寶夫妻。
由此可見,對於哄娃睡覺這件事情,不管是明星家庭還是普通百姓都有著一樣的苦惱,無一例外。
我問我的朋友,她覺得當媽以後什麼事情最辛苦。她毫不猶豫地告訴我:"哄睡!"她說他本以為懷孕的時候是最辛苦的,挺著一個大肚子,成天都腰酸背痛,晚上睡覺還頻頻尿急,結果等孩子落地以後她才知道,這都是大巫見小巫。尤其是在孩子四個月左右的時候,玩上睡覺越來越不踏實,常常睡到半夜就哭鬧起來,她心疼,只能抱著哄著,好不容易哄睡著了,已經是一兩個小時後的事情了,手腳都麻了。
想要解決孩子頻繁夜醒的問題,首先應該知道是什麼導致了孩子睡不安穩,為什麼寶寶們總是在半夜醒來?
孩子夜醒的原因:
除去孩子天生的生理因素和可能的疾病,生活中的許多因素也會導致孩子頻繁夜醒。
1、 父母過度幹擾,夜奶過於頻繁
從寶寶6個月開始,媽媽就可以有意識地調整夜奶次數,間接地延長孩子的睡眠時間。可是,總有些媽媽擔心孩子沒有吃夠,營養不能攝入,就想讓他們晚上多吃幾次,補充足夠的營養。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就養成了夜間必須要喝奶而且需要喝很多次的不好習慣,這樣的夜奶是無用的,一度影響了孩子的睡眠質量,進而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2、父母粗心忽視,孩子作息紊亂
有的父母忽略孩子的作息習慣,看孩子不睡就以為是不困,困了就會自己睡,也不去管,時間久了,孩子的作息完全打亂,陷入了"凌晨不睡,白天一直睡,白天睡太多,晚上睡不著"的死循環之中。
3、個性活潑的寶寶,較容易有睡眠問題
易睡型寶寶不用特別地哄,就能穩穩噹噹睡很久,中間不會醒,即使醒了也能很快自己再睡著,能安靜睡到天亮。但是活潑好動型的寶寶就很容易被各種因素所幹擾,養成一種依賴入睡的方法,很難改變。
在了解到孩子頻繁夜醒的原因之後,父母應該如何採取方法讓孩子睡得更安穩,減少頻繁夜醒的情況呢?
掌握這三個方法,孩子從"睡渣"變"睡神"
①調整作息規律
早睡早起。早上主動為寶寶提供優質的"早叫"服務,不讓孩子隨心所欲地睡覺,當然不要真的像鬧鐘那樣粗暴式叫醒。
白天多消耗寶寶的體力。多帶她去戶外活動,小區、公園、遊樂場,孩子累了,晚上自救好睡些。
對於那些頻繁夜醒的孩子,媽媽需要調整孩子的作息,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
舒適的環境:放在媽媽的大床旁邊,儘可能近的接觸媽媽,感覺媽媽的味道,也會讓孩子感覺很安心。
②合適的睡眠環境
孩子的睡眠環境很重要,室內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潮溼也不能太乾燥。孩子也不能穿得太厚或太少蓋得太多或者太少,這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所以父母需要注意室內溫度和溼度,給孩子合適的衣服和被褥。注意關燈讓室內保持黑暗。就算晚上要餵奶或者換紙尿褲,也只開小夜燈。
在房間裡發放一些帶著熟悉味道的東西對孩子進行安撫,比如孩子熟悉的毛絨玩具,一條舒服的小被子,以及安撫奶嘴等等。
③進行睡前儀式
給寶寶講故事或唱搖籃曲。年紀小的寶寶可以聽聽曲,年紀稍微大點的寶寶可以聽故事,再大一點的,家長可以以溫柔地姿態和他們聊聊天。語調可以儘量柔和,不讓他們感受到攻擊性,儘量慢一點,多多重複,進行暗示教育。
給寶寶進行一定的撫觸。感知覺中最先發育的就是觸覺。撫觸可以能讓寶寶身體放鬆,感受到身邊環境的和平,增加安全感,讓寶寶安然入睡。
寫在最後:
孩子夜醒是很正常的現象,而睡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頻繁夜醒的孩子,家長也不必不要太焦慮,一定要付出多點耐心多點時間,尋找孩子頻繁夜醒的原因。然後,在遵循孩子的睡眠規律的前提下,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做一些可以提高孩子"接覺"能力的事情,讓孩子的睡眠得到更好地提升。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