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什麼是噴塗?
「噴塗就是噴塗裝油漆」
哥,哪。。。噴漆又是什麼?
「噴漆就是噴塗裝油漆」
哥,哪。。。噴油又是什麼梗?
「噴油就是噴塗裝油漆」
哥,哪。。。噴粉又是什麼東東?
「找抽是吧,都說了是噴塗裝油漆」
哥,哪。。。噴鋅又是。。。?
哥,哥,哥 ,別打人好得吧,我曉得了,是噴塗裝油漆。
噴塗,噴漆,噴油,噴粉,噴鋅有什麼區別?相信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都會支支吾吾答不上來,甚至有很多人會認為它們是對同一種工藝的不同稱呼。
當然,一木不懂之前,也是這麼認為的。
實際上它們歸類起來,只有兩種工藝
嚴格來說噴塗是噴油和噴粉還有噴鋅的總稱,噴漆與噴油同一種處理工藝,這裡我們統稱它為噴漆。而噴粉則為另外一種工藝,也有人稱作噴塑,這裡我們統稱它為噴粉。
那麼噴鋅呢?
噴鋅通常用於大型建築物的鋼結構噴塗或是需求較高的金屬工件,所以不在此文中重點介紹了。
在所有帶「噴」字的作業中,噴漆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作業了。只需要將油漆倒入專門的噴漆設備,用噴槍對轉工件進行噴塗後等它自然乾燥或是高溫烘乾即可,所以相對來說是最簡單的一個物理過程。
由於所使用到的設備、工藝各不相同,所以出來的質感與價格也不同。
【一】
下面簡單區分一下,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1.噴漆是藉助於壓縮空氣將液態塗料(俗稱油漆)分散成漆霧微粒粘附在被塗物表面,而噴粉是藉助於壓縮空氣拱粉在高壓靜電作用下分散成粉霧顆粒通過電場吸附在被塗物表面。
2.噴粉正確的叫法是靜電粉末噴塗,不是簡單的能用噴漆槍完成的。靜電粉末噴塗設備的組成是供粉桶(用壓縮空氣供粉)、高壓靜電發生器、靜電噴粉槍組成。噴塗的粉末,也叫塑粉,全稱是塑料粉末。種類主要包括戶外粉末和戶內粉末。主要是環氧樹脂類型的戶外粉末和油漆根本就是兩種成分的東西。
【二】
噴塑和噴漆工藝的特點分析
噴粉工藝
1,粉末塗料不含任何溶劑,是100%固體分的塗料,它的製造、運輸、貯存和施工解決了因溶劑而造成的汙染問題,改善了操作人員的勞動條件,有利於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2,簡化塗裝工藝,採用噴粉工藝塗裝只需噴粉、固化、冷卻等3道工序,一次成膜。大大簡化了塗裝工序,縮短了生產周期,當天就能出產品。在粉末塗料靜電塗裝中,配置自動塗裝機械和回收循環系統,就能形成自動化生產,從而節省了能源和資源,提高了生產效率。
3,粉末塗料利用率高,粉末塗料可以直接塗覆至被塗物表面,經烘烤固化後形成塗膜,而且未被塗上的粉末回收後可再送入供粉系統中使用,粉末塗料的利用率約在95%以上。
4,粉末塗膜性能好、堅固耐用,粉末塗料可以利用常溫不溶於溶劑的樹脂,或不易溶解而無法液體化的高分子樹脂來製備具有各種功能的高性能塗膜。且粉末塗料在製備或成膜時,沒有溶劑加入和釋放,不會產生貫通塗膜的針孔,因此塗膜更緻密。
5,可實現一次性塗裝粉末塗料,一次塗裝就能得到50~300μm厚的塗膜,並且不易產生油漆厚塗時的滴垂或積滯(積油),不發生溶劑針孔,不造成厚膜塗裝的缺陷,而且邊角覆蓋率也很高。而油漆一般一次塗裝的膜厚在5~20μm,如果要得到厚塗膜或中高檔要求的塗膜,必須經過多次塗裝方可實現。
6,色換色困難,周期較長。由於粉末塗料調色不可能像油漆那樣可以用原色料現場調配,粉末塗料的顏色在出廠時已經確定,如果要改變其顏色,就需要改變粉末塗料的配方,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調色工作。由於採用靜電噴塗,如果作業過程中間換色,就必須將噴槍、供粉器、噴粉室、輸粉管、回收系統等全部清理乾淨,否則將嚴重影響塗膜表面質量。特別是深色與淺色的變換更為複雜,故不易在短時間內變換多種色調。
7,不易實現塗層薄膜化,由靜電噴塑的工藝原理所致,粉末塗料的膜厚一般均在50μm以上,即使粉末塗料精良,施工條件良好,最低的膜厚也在40μm左右,要形成40μm以下的塗膜目前十分困難。
8,塗膜的外觀平整度略差,由於粉末塗料是藉助於加熱熔融而流平在被塗物上的,所以其熔融粘度高,易呈輕微桔皮狀,塗膜平整度不如油漆。
9,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噴粉工藝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首先由於粉末塗料固化溫度一般均在160℃以上,這就限制了其在一些不耐熱的產品(如塑料)上的應用;其次由於噴塑工藝絕大多數採用靜電噴塗,因此被塗物必須能導電,這就要求被塗物須是金屬件,如果是非金屬件則表面必須經過導電處理,並且能耐160℃以上的溫度。
噴漆工藝
1,油漆品種繁多,選擇範圍廣。根據成膜物質我國將油漆分為十七大類,生產的各種油漆已多達上千種,新的品種還在不斷湧現,用戶可以根據產品的性能、用途、使用環境等因素,有針對性地選擇油漆,以期達到相對最佳的塗裝效果。
2,工藝手段齊全,適應性強目前油漆塗裝的方法有刷塗法、浸塗法、淋塗法、輥塗法、刮塗法、空氣噴塗法、高壓無氣噴塗法、電泳塗裝法、靜電噴塗法等,其中刷塗法、空氣噴塗法和電泳塗裝法應用。
3,設備一次性投資少,空氣噴塗法是目前塗裝廠家使用最廣的施工方法,適宜於中、小塗裝作業。具有施工簡單,塗膜均勻、平整光滑等特點。所需設備僅有噴槍、空氣壓縮機、油水分離器及必要的輸氣膠管等附件,與噴塑工藝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設備投資相比,設備一次性投資少,生產成本低,資金回收快。
4,可以簡化前處理工序,在採用噴漆工藝時,由於底漆具有優良的防鏽性能,與基材和面漆的附著力良好,故極大地提高了塗膜的耐腐蝕性能,能確保塗膜的使用壽命。只需對被塗物進行除油和除鏽處理,而不需經過磷化處理,即可對被塗物噴塗底漆。因此簡化了前處理工序,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5,對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較高,由於油漆的品種繁多,這就要求操作者對各類油漆的用途、性能、使用範圍、施工方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各類油漆的配套性都要做詳細地了解,並需具有一定的色彩學知識,能根據需要,利用原色調配出被塗物所需的色彩。一般油漆塗膜由底漆、膩子、面漆3部分組成,因此在施工時須掌握正確的塗裝工藝,避免出現塗膜質量問題。
6,生產周期較長,綜合成本高,噴漆的工序多於噴塑工序。一般來說,典型的噴漆工藝包含以下6個步驟:首先是塗裝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具體內容為:
第1步塗料性能檢查、充分攪勻塗料、調整塗料粘度、塗料淨化過濾、塗料顏色調整;
第2步是塗底漆;
第3步是塗刮膩子;
第4步是塗中間塗層;
第5步是打磨;
第6步是塗面漆。
在施工過程中,要使用底漆、膩子、稀釋劑、面漆等多種材料,各個工序之間須留有乾燥時間,有些油漆不能自然乾燥,還需進行加熱烘乾。因此,無論從材料消耗、能源消耗,還是人工成本諸方面來講,噴漆工藝的綜合成本均高於噴塑工藝,且生產周期較長。
7,環保性差,有損操作者身體健康由於油漆含有一定的有機溶劑,在施工和固化過程中,這些有機溶劑易揮發到空氣中,在採用空氣噴塗法時,還會產生大量的過噴漆霧,有害身體,所以操作人員都需要配備防毒面具。
8,火災危險性高於噴粉工藝。我們說採用噴漆工藝的火災危險性高於噴塑工藝,基於如下3個理由:首先是由於油漆中含有易揮發的有機溶劑,一旦接觸明火(火花、火星),就很容易引起燃燒和爆炸,而粉末塗料的成分中不含有機溶劑,故危險性低於噴漆工藝;其次是油漆的燃點、閃點、點火能量均低於粉末塗料,燃燒擴散速度快於粉末塗料,;最後,在採用常用的空氣噴塗法塗裝工件時,無論是通風設備、還是施工環境以及操作規程均遜色於噴塑工藝,因此前者發生火災的危險性要高於後者。
有一點須特別指出,儘管噴漆工藝的火災危險性高於噴塑工藝,但是一旦粉末塗料發生爆炸,其爆炸的強度和破壞力將遠大於液體塗料。
【三】
成本分析,僅做參考
1,油漆按照聚氨酯油漆來分析計算:比例為:油漆:固化劑:稀釋劑=1:0.4:0.5,=1.9kg。噴塗厚度:15 um合計費用:50元,採用空氣噴漆噴塗可噴:6平方,約=8元/平方,底漆約7元/平方;兩次噴塗合計成本約:15元/平方
2,粉末按照環氧粉末來分析計算:噴塗厚度約60um(可以做到0排放,粉末可回收利用)1kg粉末可以噴塗8平方,合計成本約:2.5元/平方
3,粉末需要固化,需要熱能(電,天燃氣,石油氣,油,柴,煤、顆粒),根據工件厚度不同,加熱成本會有很大的變化;例:燃油,柴油的熱值約為10996大卡/kg,固化一爐約100元左右,(按目前油價)一爐:按100平方計,加熱成本:1元/平方,但是大的工件為機器底架,及外圍殼體,電箱等產品,而且厚度較厚,加熱成本約在3元/平方。加上油漆成本合計:5.5元/平方
4,其他成本分析:噴漆需要水簾櫃或乾式噴漆房,因為有30-40%的油漆是浪費了,這個油漆也是需要處理的,處理費用約0.5元/平方, 粉末的利用率基本是100%,回收氣體室內排放,無需處理費用;油漆內含有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質,對工人身體傷害較大,而且二次噴塗,增加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噴粉的工件,塗層較厚,可以掩蓋一些,噴漆無法做到痕跡;而且粉末固化後塗層較硬,不容易碰花,機器設備更高檔。
這麼多字是不是已經看暈了?不用猜,這麼專業的術語,一木沒這個才能,都是朋友提供的。
「一木你說好秒懂的啊?我都費了個半小時了,傷害無數腦細胞了,才看懂,你的節操呢?」
我說的秒懂,又不是一秒鐘,我說的是幾十上百上千上萬秒。
這話沒毛病啊。
好了,開始總結。
【結語】
1,從表面效果來選擇,如果表面想看到很細膩的效果,那就選擇噴漆,如果選擇粗狂的,摸起來還有粗糙手感的,那就選擇噴粉。當然噴粉也可以做到很細,不過沒有噴漆細。
2,從耐磨性,遮汙性來選擇,選擇噴粉,因為噴粉要比噴油將近厚3-10倍以上。
3,從體積與價格來選擇,小件的採用噴漆,因為這樣外觀效果才能更加細膩,更加漂亮,大件的選擇噴粉,這樣成本低啊。
4,從環保上來選擇,依舊還是噴粉。因為火災危險性,毒氣飛發性要低很多。
5,從色彩多樣性來選擇,那就選擇噴漆,噴粉調色周期長,很麻煩。
如有錯誤地方可以點擊下方↓留言吐槽
以上所有圖片素材來自網絡,部分文字解釋來自網絡,其他歸結構彈設計所有
完美分割線
讓分享成為一種習慣
想學習更多關於結構設計的知識,請雙手點擊下面 ↓關注
本文由結構彈設計原創 整理 編輯,其他媒體如有轉載需求請在後臺留言「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