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狀態。
生孩子前,可以自私,可以叛逆,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因為身上沒有太多的責任和壓力。生孩子後,狀態完全發生了改變,從無知少女直接變成了媽媽,身上突然有了家庭的重任,對待生活不再那麼隨意。
有很多事情,只有等你生完孩子以後,才會真正明白!
一、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生女兒那天,我在產房裡面打催產素,隔壁有兩個產婦正在經歷強烈的宮縮陣痛,看到她們一邊吶喊一邊痛哭,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因為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我媽和我婆婆真的太不容易了。
到了晚上,醫生說要推我去剖腹產,我只能遵醫囑。躺在病床上,我的肚子很痛,原來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很難受。
回到病房後,老公拉著我的手,我突然就哭了。旁邊的護士還說,母女平安,有啥好哭的,用不了幾天就能出院了。
我哭,並不是因為身體上的難受,而是想起了我媽,長這麼大她從來沒有和我說過生孩子居然這麼痛苦。還有我的婆婆,前段時間她還笑著和我講述生孩子的過程,兩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都呵護有加,盡心盡力。
那一刻,我下定決心,再也不跟媽媽吵架,不和婆婆計較了,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二、別把自己逼成超人
生完孩子在醫院的那幾天,老公一直陪在我身邊。第一天晚上,他給女兒換紙尿褲時,因為怎麼都穿不好,於是求助護士,結果護士告訴他穿反了。
後來出院回到家,我也只是負責吃飯、睡覺、餵奶,其他的事情都是老公在做,比如女兒大便後洗屁屁,哭的時候抱著哄。
出月子後,老公開始正式上班,每天工作都很忙,平時都是我和婆婆在家帶孩子。一開始都是婆婆在做,因為我什麼也不會,也做不好。
有一天,婆婆有事出門,半天不在家,我只能自己照顧女兒,開始認真學習每一件事。然後,慢慢的我開始包攬越來越多的事情,因為過度勞累,我開始情緒化,每天都很焦慮。
所以,別把自己逼成超人,不會帶孩子並沒有錯,如果一味地勉強自己,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
三、降低爸爸帶娃的心理預期
剛開始老公拉著女兒學走路,我總是忍不住叮囑:慢點,看著點路,架好胳膊……小心點。
有一次,老公再次拉著女兒學走路,沒有考慮到女兒走路還不穩,突然放手讓女兒自己往前走,結果女兒腳一歪摔倒了。
看到女兒哭得那麼傷心,本來想責備老公幾句,結果看到老公也特別內疚,我也沒說什麼。確實,男人在帶孩子這件事上,比女人要粗心一點,如果我責備了他,肯定會打擊他帶孩子的自信心。
後來,女兒開始有防摔意識,不再莽莽撞撞,而老公也越來越用心。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一點,老公是孩子的爸爸,他一定很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沒有當爸爸的經驗而已。如果你每天都在埋怨他,嫌棄他不會帶孩子,最終結果就是他喪失了帶孩子的興趣。
四、養孩子,只需要遵循自己的內心
關於孩子應該照書養,還是照豬養,網友們一直在爭辯這個話題,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分出勝負。
我認為,養孩子只需要遵循自己的內心即可。
從宏觀上來看,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父母的複製品。你可以觀察下身邊的家庭,孩子的性格、言談舉止、思想境界等等,都和自己的父母特別相似,很少有例外。
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雖然我會看很多育兒方面的書籍,但他們的觀點我不一定會應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比如,女兒很內向,但我從來就沒有告訴過她,內向是一個缺點,也從來沒有用各種方法強迫女兒變得外向,因為我知道自己就是這樣的性格。
因為我見多了那些,本身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勉強孩子去做的父母。她們只不過是看了一篇雞湯文,就覺得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我覺得這很無知。
因為我非常清楚,如果不出意外,我的女兒未來也會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女人。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