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印良品開餐廳?

2021-01-19 魯曉芙看歐洲

無印良品餐廳,在日本本土之外,在香港、成都和臺北,相繼開張。簡約清爽的裝潢、當地自然的食材,以及半自助式的點菜方式,一開幕,就成為大排長龍的人氣餐廳。

「無印良品開餐廳?」很多聽到時或許都會疑問,無印良品不是賣家居、文具和服飾用品的品牌嗎?怎麼會跑來開餐廳?

其實,像無印良品這樣,跨業開餐飲的品牌還不少,例如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舒丹(L'OCCITANE),也在亞洲開了歐舒丹咖啡。

這些品牌,究竟是不務正業,還是說,他們別有用意呢?



▋餐飲,是最能接觸消費者的品牌體驗

為什麼品牌要「不務正業」地跨界餐飲?無印良品總經理表示,餐廳內的桌椅、餐具、水杯,其實都是不對外銷售的,開餐廳,並不是為了賣餐具,「而是品牌概念的傳遞」。

負責此次新店開幕的,無印良品Café & Meal MUJI餐飲事業經理補充,「吃東西,是對品牌最直接的體驗!」

一個品牌想要深入人心,就不能只局限於商品本身而已,更重要的是,想辦法讓消費者得到「體驗」;而吃,正是體驗最容易入門的一個方式。

無印良品乍看,是一家銷售生活居家用品的通路,但其實真正在做的,是「給消費者的生活提案」,以不標榜品牌、注重本質的商品價值,與簡約設計為理念,強調「不添加多餘裝飾、簡單實用的設計」「基本且低調的色彩,能自然的融入各環境中不顯突兀」「追求品質與價格的平衡,讓物有所值」,然後據此「提案滿足生活各式需求的商品,體現完美生活」。

這種品牌精神,既然可以透過家居、文具、服飾傳達,「為什麼不能也透過餐飲來傳達呢?」

衣服你可能一季買一次、文具可能半年添購一批、家具可能一年買一件,但「吃」卻是一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

因此,Café & Meal MUJI強調,精選本地、當季的食材,以保留原貌的方式,用凸顯食物本身原味的調理方法,甚至不強調桌邊服務,採用自助式選餐,「

這些,不都是無印良品『自然』『不標榜品牌』精神的展現?」



▋吃東西,是觀察顧客反應最容易的方法

更重要的,餐飲是第一線人員,觀察消費者的最直接渠道。

「東西吃起來的味道、餐廳待在內的感受、人員服務的感覺,消費者有什麼想法、喜歡或不喜歡、接受度有多高,馬上都得能反應。」這相對衣服、文具和家飾等物品,消費者買回家使用,有什麼想法回饋,可能是一周、一個月,甚至半年後才會得知。

餐飲,正是品牌留住顧客、觀察顧客另一個直接渠道。

「餐飲,絕對不是用來搭售既有產品的,」無印良品Café & Meal MUJI餐飲事業team經理強調。

非餐飲品牌,卻來開餐廳,看似跨界,但其實,是品牌增加與消費者接觸的頻率,最好的方法之一。

「把無印良品當作一個品牌,而不是一個通路,每一個能夠接觸消費者的渠道,都是經營粉絲,最佳的機會。」


原來,無印良品希望透過餐廳的擺設,讓顧客實際體驗,好提高其他商品的銷售呢?

常言道,三流的企業賣產品、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一流的企業講文化。

無印良品開餐廳,這個看似三心二意的舉動,其實就是在傳遞它的理念和文化吧!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

合作請聯繫:Xiaofu_Lu

 

相關焦點

  • 品牌 丨 無印良品為什麼要開餐廳?
    12月20日,無印良品(MIJI)首間餐廳「Café & Meal MUJI」在臺北阪急百貨開幕,簡約清爽的裝潢、在地自然的食材,以及半自助式的點菜方式,一開幕就成為大排長龍的人氣餐廳,這也是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之外,繼香港、成都之後的海外第三家餐飲店。「無印良品開餐廳?」
  • 無印良品開餐廳了你造嗎?
    ,以及半自助式的點菜方式,一開幕就成為大排長龍的人氣餐廳,這也是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之外,繼香港、成都之後的海外第三家餐飲店。「無印良品開餐廳?」很多聽到時或許都會疑問,無印良品不是賣家居、文具和服飾用品的品牌嗎?怎麼會跑來開餐廳?是不是希望透過餐廳的擺設,讓顧客實際體驗,好提高餐具和桌椅的銷售?
  • 從無印良品開餐館說起
    ■ 一周食談  剛剛過去的五一,一些去成都旅行的人多了一項美食新攻略,去成都的太古裡無印良品旗艦店餐廳吃飯。  在辛辣油麻的川菜大本營腹地,日本家居百貨商無印良品跨界開餐廳,以「素之食」的概念挑戰成都人的口味,著實勇氣不小。
  • 無印良品咖啡餐廳來啦!
  • 無印良品中國開第三家餐廳 跨界餐飲只為觀察消費者?
    「無印良品開餐廳?」很多人聽到時或許都會疑問,無印良品不是賣家居、文具和服飾用品的品牌嗎?怎麼會跑來開餐廳?是不是希望透過餐廳的擺設,讓顧客實際體驗,好提高餐具和桌椅的銷售?看完這篇文章你會頓悟的!
  • 宜家餐廳做得不錯,無印良品能把咖啡館開好嗎?
    文| 張悅 編輯| 方婷 如果宜家有張暢銷產品榜單,常居第一名的大概是出口處每支一元錢的甜筒,而第二名是樓頂餐廳的瑞典肉丸。餐廳之於宜家,就像是家裡廚房一樣自然的存在,現在無印良品也打算這麼做。 近日,無印良品在中國第一家咖啡館 Café MUJI 開張了,地點選在上海大悅城。
  • 無印良品試水餐廳補充品類 餐飲成品牌跨界高發區
    無論認為無印良品此舉是為了擴大品牌影響力,還是認為無印良品希望探索在華新的利潤增長點,更值得關注的是,跨界餐飲,無印良品既非第一家,也絕不是最後一家。餐飲已成為眾多知名品牌跨界經營的重要選項。對於此類品牌跨界餐飲的前景,餐飲業界普遍保持謹慎與觀望的態度。
  • 無印良品要在上海開菜市場?網友:給我來把蔥
    從服飾、文具到食品、美妝,無印良品涉足品類眾多。近日,它好像又開拓出一片新領域:菜場。 無印良品菜場終於要開了? 你沒有看錯,無印良品盯上的正是生鮮市場。有消息稱,無印良品菜場將於2021年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商場正式開業。
  • 中國吃貨成就無印良品
    在營業利潤方面,東亞市場實現了翻番,達到172億日元,首次超過其本土市場的170億日元,其中中國的貢獻度非常高。按銷售額來計算,東亞事業部中約有六成是由中國市場貢獻的。無印良品在回覆郵件中稱,東亞事業部的收益能夠首次超過日本,除了日元匯率走低的因素外,中國商品價格下降以及店鋪數量的增加拉動銷售是重要原因。無印良品早在2005年就在上海南京西路開了第一家店,直到2011年時,它在全國也不過38家門店。到2015年年末,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已達160家門店,在上海有21家門店。
  • 無印良品在天津開了家餐廳,這種販賣吃的生活方式你買單嗎?
    無印良品來天津開咖啡餐廳了,這次走的什麼風格?設計感?冷淡?低調?無品牌?
  • 無印良品的涼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和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分別在1994年和1995年上市。 在日本坐大的優衣庫、無印良品開始謀求國際化,但是90年代進軍歐美市場受阻,2000年之後,優衣庫、無印良品都將寶押到了中國市場,2002年優衣庫正式進軍中國,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
  • 無印良品的失望與失意
    追問之下,無印良品7月23日獨家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之後在中國將開出一些各有特色的戰略性店鋪,商品範圍也會與日本門店做出區別,至2023年底,中國本土化雜貨商品將提升至該品類的50%。  涉嫌欺騙  「富足而方便的生活一旦過剩,人們或許就會開始嚮往簡樸而剔除了冗餘的禪意生活。」無印良品最初是帶著這樣的理念開拓中國市場的。
  • 無印良品在京東總部開了個「便利店」
    文|零售氪星球  妮可這周一,6月15日,日本家居和生活方式零售商無印良品MUJI在北京亦莊京東總部開了一個店,售賣日常用品、書籍,食物和飲料,面積605平米,還有71個就餐座位。在官方披露中,京東店被稱為MUJIcom,是繼無印良品酒店(MUJI HOTEL)、無印良品家裝(MUJI INFILL)後在中國的一次新世代事業形態布局。新世代?這個業態是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便利店」概念業態的首次嘗試,主要提供日常必需品的售賣和離你更近的便利生活體驗。01、便利店概念,有什麼不同?
  • 宜家酒店、無印良品酒店……賣貨的為何都開客棧了?
    不僅是MUJI酒店,MUJI餐廳、MUJI House都已經走到了我們面前。而且這股潮流在零售企業裡正越來越洶湧,宜家酒店、網易嚴選酒店等,都已經或正在成為現實。零售渠道商這場看起來的跨界亂入潮流,正呈現怎樣的狀態?未來將走向哪裡?1、不想開餐館的雜貨鋪不是好酒店不久的將來,無論你喜歡宜家酒店還是無印良品酒店,都會成為現實。
  • 這些年的美好飲食記憶在無印良品餐廳-MEAL MUJI
    打從無印良品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我就一直都很喜歡無印良品,簡單的線條沒有一絲累贅,符合使用者須求的設計兼具質感,能跟家裡的任何角落搭配都不顯突兀,是我一直喜歡的原因。 現在中國許多城市已經到處都買得到無印良品了,價錢比起日本的定價也不算太離譜,但我每每訪日還是會一訪無印良品,除了商品部份和中國有少許不同,更為了那日本才有的無印良品餐廳,MEAL MUJI.
  • 無印良品在中國開菜市場,買菜要年輕化、品牌化了?
    文|時趣無印良品要在上海開菜市場,準備賣菜了。這背後打的是什麼算盤?其實,在此之前無印良品就已經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並且成為熱門的網紅打卡地點。誠然,這種無印良品風憑藉著原本的大眾消費者認知度的積累和較高的辨識度也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本質上可以看到無印良品正在拓寬業務版圖邊界,但可以發現這些的共同之處都在於傳遞無印良品的生活概念,通過圍繞消費者日常生活需求,構建不同的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雖然在此後的七年時間裡,無印良品都處於一段沉寂期,發展速度較慢,但2012年後,無印良品開始以每年新開30-50間店鋪的速度在中國擴張,2019年底,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256家店,超過全球門店數量的一半。回首來看,在初期發展階段,無印良品確實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並證明了自己在中國市場的生存空間。
  • 無印良品,賣菜了!
    參考:廣告圈頭條(ID:topadquan)素材源於網絡提到跨界品牌無印良品MUJI也算是一個積極分子書店、餐廳、酒店、便利店、家裝都有涉略但是不管怎麼樣,在中國的業績始終低迷終於,MUJI對菜市場下手了!
  • 無印良品困局
    良品「不良」,無印良品又出品質事故了。近日,微博話題「無印良品瓶裝水致癌物超標」被頂上熱搜,無印良品的品牌名譽再受衝擊。據日媒報導,因部分商品被驗出含超標的致癌物質溴酸,無印良品計劃將主動下架瓶裝的「天然水」與「礦泉氣泡水」共約59萬瓶,並在全球範圍內開啟召回。據悉,涉事商品在日本、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均有銷售。
  • 無印良品道歉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營收增幅明顯放緩這已經不是無印良品第一次曝出負面新聞了。不久前,無印良品被曝出因家具產品出現問題被顧客投訴後,給維權顧客「封口費」誘使其籤訂保密協議招來罵聲一片。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流通領域家具質量抽檢結果,在11件不合格產品中,有6件來自無印良品,最大的問題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