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2021-01-11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一九的第八天,後天就要正式進入到二九。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一九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達到最低點,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

數九,又被人們稱作是冬九九,是老百姓記錄寒冬到暖春的方法。數九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從一九開始,到九九結束,一共81天的時間。從一九開始,在冷空氣的頻繁南下的影響下,氣溫會不斷降低,但是氣溫下降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在一九二九時,儘管天氣已經開始變冷,但是要等到三九、四九時氣溫才會降到最低點。

冷空氣的來襲,除了會造成氣溫下降以外,還會出現雨雪天氣,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的意思是,從一九便開始下雪,那麼便意味著當年農作物會迎來一個好的收成,就連家中的豬狗也不用吃黑面,而是像人一樣吃白面。「豬狗不吃黑」其實是反映當年農作物收成好的意思。

那麼這句俗語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句農村俗語,這句俗語中的被子並不是指人類睡覺時所蓋的被子,而是指雪。這句俗語的意思便是,如果冬季的下雪次數很多,下雪量也很大,那麼在第二年農作物就會有一個好的收成。其實這句俗語和今天所說的「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的意思大致相同,都是指冬季降雪多,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好處的意思。

在我們這裡,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是冬小麥和夏玉米,進入到冬季後,冬小麥便會進入到休眠期,等到第二年春暖花開後,冬小麥便會開始迅速生長。儘管冬小麥在冬季時並不生長,但是充沛的降雪是小麥第二年返青時的水分供給保障,此外降雪還會帶來強降溫天氣,寒冷的天氣可以將藏在土壤中的害蟲蟲卵和病菌殺死,所以冬季降雪對,不僅僅是對冬小麥的生長有好處,對其他農作物的生長也有好處。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的意思,其實這句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並不是每進入一九就要下雪農作物才會有個好收成,而是指冬季降雪對農作物生長有好處的意思。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啥意思?什麼是「吃黑」?
    說起這寒潮,其實在農村,最冷的時候應該是三九,但現在一九就開始變冷,這也不得不讓很多農民開始心裡高興了,這個冬天如果冷的話是不是雨雪就會多起來,農作物就可以安全過冬了,而在農村也有一句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個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在數九天裡,每個九天都有一場雪,那麼明年豬狗就不用吃黑色的食物了。那麼什麼是「吃黑」呢?
  • 「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什麼意思?農村農民講俗語
    農村有經驗的老農民常說「一九下場雪,豬狗不吃黑」,朋友們,您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裡的「一九下場雪」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在一九寒天的時節裡降一場雪,那麼,豬與狗就再也不用吃黑糧了。這裡的黑指的是黑色的食物,例如高粱等粗糧。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俗語中的三白並不是指某三種白色的東西,而是指雪花,三在這裡是泛指,並不是說下三次雪。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
    導讀: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隨著冬至的到來,也正式地進入了數九寒天。數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才能結束。對於什麼時候開始數九,也是說法頗多,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種說法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上的意思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冬至逢壬數九就明顯說不通了。冬至如果要是逢壬數九那麼將會延後很多,而且會雜亂無章,所以對於數九開始計算,還是從冬至到來就開始計算。至於逢壬數九,這裡所說的壬乃是壬辰的寓意。
  • 農村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三白」指什麼?
    人們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入臘月後年味兒就一天比一天濃了,臘月裡,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開始為過年了,買年貨、殺年豬、蒸饅頭等等,以至現在人們覺得過年只有臘月熱鬧,春節後反而沒有過年的感覺了。關於臘月,有很多習俗和俗語,農村就有一句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三白」又指什麼?
  • 大雪節氣將至,老人念叨:「一九一場雪,豬狗不食黑」是啥意思
    還有一句有關這一節氣的諺語,如:「大雪堆河,來年豐收忙。白雪皚皚的河流,冬至時不會行船。天氣晴朗,立春雪很多。下雪天天氣不冷。下了一場雪,明年不缺雨。冷風吹雪,三九暖天。雪天不結冰,驚蟄不動身。可以看出,大雪節氣是一個較明顯反映冬季氣候特徵的時段,以降溫、降雪等氣候因素為主。
  • 一九已過,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末九似六月」,俗話有道理嗎
    引言:一九過去了,農村俗語第一九不見雪,末九如六月,老話有道理嗎?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是九寒天。數九是從冬至來臨時開始計算的。持續到9981天才結束。各地有數九不同描述的數九歌,北方數九歌中有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動手,三九四九冰走,五九六九隔岸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到處走。九九出來的時候也是寒冷的春天,又到了一年的春耕季節。數九寒天,前九和二九的天氣變化對之後的天氣趨勢有很大影響,民間也有很多俗語。第一個九號沒有下雪,最後一個九號就像六月。這句老話描述的是,如果第一個九號沒有下雪。也不冷,反而是晴暖的天氣。那麼,最後九天氣暖和如6月份的炎熱。
  • 農村俗語「乾淨冬,必髒年,一九一雪,牲畜不吃黑」,到底啥意思
    今日立冬,這不,同村的老人隨口就說出來了一句俗語:「乾淨冬,必髒年,一九一雪,牲畜不吃黑」,聽到之時,我是一臉懵逼的------這是什麼意思?書本上壓根就沒有好吧?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學態度,說啥我也要問個明白了!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少怕養家,老怕離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今更是掀起了一陣學習傳統文化的浪潮,而其中最讓老農感興趣的莫過於農村的俗語文化,民間的這些俗語對於農人們來說是靈魂,是血液,是根基,這些民間的俗語是先人們留給我們最為珍貴的禮物,值得所有人傳承下去,雖說在歲月的洗滌下,一些俗語被漸漸遺忘,但僅存的這些俗語仍舊煥發著燦燦金光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
    農村到處都充滿了過年的熱鬧氣氛,而這時候外出打工的人們也陸陸續續返鄉。今年冬季比較寒冷,如今正是處於三九四九階段,人們常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 而隨著寒冬臘月的到來,農村老人常說「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今天2月29日,算有九嗎?
    好了,不管那麼多了,反正今天是2月29日,不過,在農村曾聽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肉」,今天恰好是29日,那算有九嗎?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俗語,是流傳在農村比較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由於其通俗趣味性,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而能夠傳承至今。生活在農村,對於老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倘若你問他今天幾號,他們可能不知道。
  •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老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小雪節氣是否下雪跟來年收成有啥關係再過三四天就是小雪了,今年小雪那天會不會真的有小雪?現在這天氣不能和過去相比較了,很多時候小雪的節氣沒有小雪,到了大雪的節氣,同樣也不下大雪。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已經是農曆十一月除二了,眼瞅著這西北風呼呼的刮,可就是不下雪,可溫度已經降到—6℃,村裡的積水處結了一層薄冰,每年到這時候應該下一場雪了,可就是因為陰天,太陽就是出不來,農村有句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說起吃飯,就必須有人做飯才能吃到飯。在我們平時吃的飯菜當中,可以吃肉菜也可以吃素菜。葷素搭配,我們的身體營養才能均衡。說道一些肉菜類,想必大家都應該聽過農村這句俗語吧!「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呢?這樣做菜真的有道理嗎?好了,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聽大廚是怎樣給大家聊的吧?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小時候,放學後最大的樂趣就是「溜瓜園」,啥叫溜瓜園呢?就是以前的人們家家戶戶都有一片自留地,農戶大多都種一些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紅柿西瓜啥的,孩子們放學後就去溜達,目的是偷摘兩個吃。二年級的夏天,我放學後背著書包去人家田裡摘西紅柿,結果被裡面一條狗給咬了,我當時哭得驚動了很多人,奶奶趕到後沒有怪人家,拉著我回家,說了一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那時候只顧疼了,也沒有多想這句話,後來長大了,仔細想想這句話,發現還挺有道理。那麼,這句話究竟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二九碰牛年,豬狗不吃黑」,指的是什麼意思?看完明白
    在數九的階段裡,俗語「二九碰牛年,豬狗不吃黑」指的是什麼?馬上到2021年了,而在二0二0農曆年裡面,現在也已經到了十一月中旬了。然而如今冬至已經過去,在我國傳統習俗裡面,數九習俗已經早早開始。那麼按照冬至這一天開始算起,九天為「一九」,以此類推,一共有九個九天就為「九九」。而今天2050年12月30剛好是二九開始的第一天。按照推算,二九時間段為: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7日結束。而在人們的二九階段剛好是進入2021年牛年的階段。2021年按照十二生肖排列,它對應的是辛丑年,而十二生肖則對應著十二個地支,它是十二個地支的形象代表。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啥意思?
    隆冬季節的到來,想必這兩天大家都會有所感受,那個天氣冷的就像一首歌唱的『冷,這個死東北』,到處都變成東北了,天冷了,也沒地方去,農村不比城市,沒有暖和的空調房,又不能燒柴燒煤取暖,只能晚起早睡,碰上大晴天就曬太陽,可是越曬越冷,還是鑽進被窩暖和,農村有句諺語『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