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心中的「跳水王子」田亮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他的女兒森碟隨著《爸爸去哪兒》的播出,也漸漸地走進了大家都視線。森碟的乖巧懂事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田亮和葉一茜在育兒方面的確花費了很大心血。
都說「虎父無犬子」,森碟遺傳了爸爸優秀的運動基因,非常有運動天賦。
關注田亮微博的人都知道,森碟堅持了很久的愛好就是打網球,而且已經開啟了職業網球選手之路。眾所周知,想做好一個職業選手是十分辛苦的,田亮不但沒有反對女兒,而且甘願給女兒當球童,陪女兒訓練。
而田亮的妻子葉一茜也同樣是支持女兒的,她認為,森碟打網球不僅可以鍛鍊身體,而且可以通過網球取得的好成績,將來能選一個好一點的大學。
所以不難看出來,森碟之所以這麼優秀,離不開田亮和葉一茜的教導。
田亮和葉一茜的育兒方法,我給大家整理了如下幾條,供各位家長學習。
想培養優秀的孩子,家長應該這樣做
1、注重培養孩子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樣,興趣也是孩子成功的催化劑。運動細胞活躍的森碟,不僅對網球情有獨鍾,遊泳、滑板、足球等各種體育項目森碟也都表示很熱愛。
在培養孩子興趣方面,田亮和葉一茜就做的很好。和很多家長不一樣,夫妻倆最在意的不是森碟的學習成績,而是孩子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其實想讓孩子變優秀不是給孩子上多少補習班,而是要充分發揮孩子的興趣,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2、給予孩子多一些支持
當森碟說自己喜歡打網球時,夫妻倆都沒有反對孩子。並且田亮運用自己的「人脈」,帶著森碟去澳洲看澳網大滿貫冠軍休伊特現場打球,並找機會讓他親自和森碟打了幾圈,休伊特對森碟也是讚不絕口,認為森碟很有天賦。
田亮的舉動給森碟樹立了很大的信心。在孩子的世界裡,家長的意見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給孩子無條件的支持遠遠要比給孩子潑冷水的效果要好的多。
3、適當尊重孩子的想法
森碟的這種一切靠自己的行為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非要拼實力。」
在看過《爸爸去哪兒》後,有很多人和我的想法一樣,森碟完全可以憑自己的外表和媽媽葉一茜一起馳騁娛樂圈。爸爸田亮也曾表示,既然森碟有這麼好的運動天賦,不如讓她「女承父業」,乾脆繼承他跳水的事業算了。雖然是這麼說,卻依舊尊重了孩子的網球夢。
很多家長都習慣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其實,家長認為好的對孩子來說不一定是合適的,要適當的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孩子小就不在乎孩子的想法,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也會有自己的思想。
成功的人都是有原因的,那麼一個優秀的孩子,除了自身有一定的天賦以外,更少不了父母的教育。
有的家長由於教育孩子心切,出現了「急病亂投醫」的現象,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在教育孩子時,有些家長認為好的教育有時可能會成為孩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家長也好避免這些做法。
教育孩子時家長要注意這些
1、不要過度溺愛孩子
曾看見田亮曬過一張森碟腳上都是傷疤的照片,並且說,雖然手裡這個年齡不該受的傷害,但同時也變得更加堅強了。
在如今這個社會中,很多孩子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談到讓孩子吃苦,家長更是不會忍心。看似家長是在愛孩子,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懦弱,經受不住打擊。
家長要適當的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例如,讓孩子自己整理房間,不僅能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還能讓孩子感受到整理房間的辛苦,孩子也能學會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孩子不能「放養」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就是要釋放天性,所以主張對孩子實行「放養」政策。這個做法是錯誤的,鑰匙房還在天性沒錯,但是孩子年齡小,缺乏判斷能力,無法對自己做的事有一個準確的判斷。所以,家長雖然不能做孩子的「決策者」,但是要做孩子的「參與者」。
例如,家長想給孩子報興趣班時,不能幫孩子做決定,要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的過程是漫長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不僅僅是在教孩子,其實也會豐富自己。所以,與其說是在教育孩子,不如說是與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