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院長王行環:武漢出現明顯「床等人」現象,疫情已得到高度控制

2020-12-21 人民湖北

人民網武漢2月21日電 2月20日,武漢市新增新冠肺炎患者319例,出院患者766例,出院人數超過新增確診人數。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教授表示,武漢出現明顯「床等人」現象,疫情已得到高度控制。

「出院患者把床位空出,入院的患者比出院患者少,那麼就意味著出現了『床等人』。」王行環教授透露,2月20日雷神山醫院32個病區1500張床位全部開放,但至今還有幾百張床位還沒有收滿,這就是明顯的「床等人」。中南醫院、武漢市第七醫院的隔離病房也連續多日出現床位數量大於病患數量的情況。武漢市第七醫院的發熱門診從2月14日開始逐日下降,2月20日的門診量僅佔高峰時期的一成。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成為全省唯一一家「1+3」模式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本院及先後接管的武漢市第七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共提供5400餘床位。王行環教授表示,近幾日「1+3」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抽樣調查發現,發病時間在一周以上的患者佔到近六成,他們都屬於此前的患者「存量」,這說明武漢市集中拉網式大排查的成效明顯。從數據統計和患者收治情況綜合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新階段,疫情已經得到高度控制。

「只要防控工作不鬆懈麻痺,疫情不出現反覆,醫院『空床率』將快速增長。」王行環教授認為,幾周前對新冠肺炎患者大規模收治,目前將迎來這批患者大規模出院,預期今後一段時間出院患者的數量會大幅增加,空出的床位也隨之更多。如何救治更多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恢復其他正常患者的就診需求,是今後醫院面臨的重要挑戰。(程遠州、高翔)

(責編:張穎、張雋)

相關焦點

  • 武漢多家醫院實現「床等人」
    原標題:武漢多家醫院實現「床等人」本報訊 記者董慶森報導:近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教授表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只要不鬆懈麻痺,疫情不出現反覆,醫院『空床率』將快速增長」。
  • 原小湯山醫院院長張雁靈:疫情何時出現拐點,現在很難精確預測
    受武漢市政府邀請,經國家衛健委批准,原總後衛生部部長、原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院長張雁靈大年初一就來到武漢疫情一線,指導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工作。1月30日,張雁靈在武漢接受《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關於疫情什麼時候出現拐點,現在還不好精確預測。」但他也強調,「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採取積極措施,疫情就會得到有效控制,否則會加劇蔓延。」此前,一些專家認為,疫情高峰期即將到來。
  • 武漢病毒所闢謠零號病人傳聞;雷神山院長稱疫情拐點已經來到
    @央視新聞關鍵詞2————————事件:雷神山院長稱疫情拐點已經來到從2月8日開始,武漢雷神山醫院陸續收治患者。截至15日上午,雷神山醫院已開放13個病區。今天,央視新聞專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訪談裡院長介紹了目前醫院的基本情況,並說道:「真正的疫情拐點已經來到,現在裡面消耗的很多都是存量。從新發的情況來看,我觀察到的,5天以來我們自己的幾個點,發熱的數量在下降。它是有一個坡度,逐漸在降,穩穩地在降,沒有反彈過,我是很有信心的。
  • 武漢: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點三類地點實現「床等人」
    三類地點實現「床等人」3月1日,江漢方艙醫院共有140人出艙,至此江漢方艙醫院累計出艙人數達1072人。目前,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點三類地點床位已全部實現「床等人」。通訊員塗曉晨 劉坤維據央視《新聞聯播》報導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市多渠道擴增收治床位,保障新設床位救治能力。目前,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點三類地點床位已全部實現「床等人」,為提高治癒率提供了堅實的保障。3月1日,武漢江漢方艙醫院迎來了第1000位出院患者。
  •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30...
    自2019年12月29日轉入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已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奮戰了29天。這裡是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目前收治的全部為轉診確診的患者。晚上9點,57歲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帶著疲憊,一瘸一拐走向記者。
  •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全院感染21人 1天50多個衛生員辭職
    如果說武漢是這場疫情的中心,那麼中心的中心,就是金銀潭醫院。作為武漢市傳染病專科醫院,這裡是最早打響這場全民抗「疫」之戰的地方。在與死神較量的正面搏擊中,身為一院之長的張定宇,他拖著身患「漸凍症」的病體,還要默默承受妻子也感染新冠肺炎的巨大打擊。來武漢這麼多天,我一直在想,一定要採訪張定宇。但可以想見,這段日子他有多忙、多累。採訪約在了疫情稍微平穩一些的時候。
  • 【武漢醫院已是床等病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邱海波:我們把武漢...
    2020-02-26 07:53:14來源:FX168 【武漢醫院已是床等病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邱海波:我們把武漢全市的重症病人集中在10家定點收治醫院,保證他們得到及時治療。
  • ...山醫院1090名援漢醫療隊隊員撤離,八旬出院患者託人送來260件禮物
    3月29日,武漢雷神山醫院舉行首批外省醫療隊集中撤離儀式,1090名援漢醫療隊隊員完成救治任務,將於近兩日陸續踏上返程之路。29日下午3點,雷神山醫院的廣場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教授等醫院領導,為首批撤離的醫護人員頒發《抗疫工作證明》和雷神山醫院紀念章,感謝他們兩個月來對雷神山醫院、對武漢人民的支持和幫助。隊員們揮動著小國旗齊聲高唱《我和我的祖國》。
  • 雷神山醫院千名醫護回撤,八旬聾啞老人託人送260件禮物
    王女士將一封感謝賀卡送給護士長王健29日下午,雷神山醫院的廣場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教授等醫院領導,為首批撤離的醫護人員頒發《抗疫工作證明》和雷神山醫院紀念章,感謝他們兩個月來對雷神山醫院、對武漢人民的支持和幫助,並圓滿完成了抗擊疫情的任務。
  • 【院長說】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科技抗疫的「智慧」含量
    【院長說】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科技抗疫的「智慧」含量 央視網消息(記者 高士佳
  • 新型肺炎疫情晚報|疫情|武漢協和醫院|武漢
    以下是截至2月1日下午6點的最新消息:疫情最新匯總1、疫情盤點截至2020年2月1日17點30分,全國(含港澳臺)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11,860例,累計疑似病例17,988例,累計治癒出院255例,累計死亡259人。
  • 患漸凍症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妻子被感染我怕得哭了
    原標題:金銀潭醫院院長接受專訪用「漸凍」之身帶領大家「保衛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的醫院受到人們廣泛關注。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金銀潭醫院更是如此。
  • 武漢疫情加重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方艙醫院會不會交叉感染?中國...
    昨天,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在做客央視《新聞1+1》欄目時表示,(武漢)可以說是形勢嚴峻,大批的患者未能及時收治到醫院中。而這批患者在社會上的流動、在家裡居住,會造成社會和家庭進一步的感染,這是加劇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
  • 中央指導組在武漢發布疫情最新消息!
    —醫院床位—武漢一個月內建成相當於60家三級醫院病床數疫情高峰時,武漢每天以增加3000張床的速度往前推進,最終改造和新建了86家定點醫院,16家方艙醫院,完成了6萬多張床位,滿足了不同時段患者救治床位的需求。
  • 在韓留學生:韓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韓留學生:韓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夏雪教學樓門上貼著「不戴口罩不得入內」的標語 小凌攝影在韓中國留學生小凌於二月初從中國回韓國,在學校的要求下開始了為期兩周的隔離生活。學校專門空出一整棟宿舍樓給中國留學生隔離用,每個人單獨一間。
  • 湖北:金銀潭醫院院長記大功
    來源:金融界網站日前,湖北省人社廳、衛健委發布決定,給予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同志,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疫情上報「第一人」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曾任武漢市第四醫院醫務處副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黨委委員,武漢血液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2013年12月至今擔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傳染病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現聘任管理五級兼任專業技術三級崗位。該同志2013年、2014年、2015年連續三年年度考核優秀,2017年年度考核優秀。
  • 武漢方艙醫院高效運行背後
    原創 健聞吳曄婷 八點健聞方艙醫院的建立,是整個武漢疫情最重要的轉折點。通過有效運轉、疏導,出艙病人越來越多,醫療資源後期迅速得到緩解。早期對環境、條件諸多質疑、拒絕入艙的輕症患者,後來也慢慢開始接受方艙醫院。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赴武漢指導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後康復和心理疏導...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一行自5月15日起在武漢指導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後康復和心理疏導相關工作。陸林一行到綜合醫院和精神專科醫院調研半個多月以來,陸林一行先後深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病人從不敢進到不捨出院,經歷了什麼
    今天下午,武漢市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至此,武漢市的全部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從2月3日首家方艙醫院建設開始,到27日出現「床等人」現象,歷時僅20多天,就徹底改變了「一床難求」局面。據統計,各家方艙醫院運行30餘天裡,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