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黃金周」強勁回歸 臺灣觀光業滋味在心頭

2020-12-23 中國臺灣網

大陸「黃金周」強勁回歸 臺灣觀光業滋味在心頭

2020年10月10日 15:0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978期】

圖片來源:臺媒

  中國大陸「十一」連假重現觀光人潮與消費熱潮,顯示內需已經反彈,並將加速刺激產能恢復,擺脫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令全球豔羨不已。

  相比之下,臺灣很多景點空空蕩蕩,以往陸客如雲、熙熙攘攘的景象再也不見,民進黨當局推動「去中反中」政策、歧視陸客,導致兩岸關係倒退,陸客個人遊減少,如今終於自食苦果。雖然實施各種旅遊補助方案,但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觀光及相關產業面臨的困境。

  據新華網報導的數據顯示,這次超長假期,大陸境內出遊人次達6.37億,實現旅遊收入4665.6億元人民幣。大陸經濟活力和消費潛力再一次展現。

  在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情況下,全世界對大陸市場扮演經濟復甦領頭羊的期待較以往更強烈,大陸消費活力再現是對外界期待的最佳響應。

  然而,以往一直能夠吃到大陸遊客紅利的臺灣觀光產業,這兩年卻是經營慘澹。赴臺陸客減少加上疫情衝擊,令臺灣觀光業雪上加霜。島內媒體哀嘆,臺灣正在淪為「國際觀光孤兒」。

  民進黨上臺後,兩岸關係緊張,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臺灣的旅遊業者。臺灣的觀光外匯持續減少。2015年,臺灣有近4600億元新臺幣的觀光外匯收入,但到2017年,萎縮至3700億元新臺幣。今年據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統計顯示,僅疫情期間的2至4月,赴臺旅客數較去年狂減260萬,臺灣觀光收益蒸發969億新臺幣。

  更嚴重的是,不僅臺灣景區感受明顯,民宿、旅店業者、運輸、餐飲和藝品店業績也一片慘綠,全臺觀光產業陷入愁雲慘霧。原先在全球各地區中,大陸赴臺旅客人數位列第一,減少後影響也最大。有臺灣觀光業者稱,以前很多陸客會選擇環島八日遊,現在全指望東南亞遊客。

  而東南亞遊客根本彌補不了陸客減少帶來的缺口,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召集人李奇嶽分析說,臺當局雖大力開拓「新南向」市場,但東南亞客消費力不如大陸遊客,一個大陸遊客流失的產值要靠兩個東南亞客才能抵得過,「新南向」帶不動錢潮。

  為此,民進黨半年多來狂灑近500億元新臺幣紓困、振興觀光相關產業,導致「觀光發展基金」幾乎見底。當財政手裡的錢花完了,不知道民進黨當局還能拿什麼來拯救苦不堪言的旅遊業者。

  想當初赴臺遊陸客減少時,綠營為了欺騙島內民眾,宣傳說:「沒了陸客、寧靜優質就回來了」。沒想到,原來門可羅雀的景區帶來的不僅是安靜,還有經濟上的壓力。現在部分業者先祭出減薪、裁員應對,最後恐怕也只能收攤退出市場。民進黨當局推動「仇中反中」政策,最後買單和承受苦果的是觀光及相關產業的百姓。(文/石葦)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焦點

  • 黃金周大陸遊客買氣旺 臺灣百貨紛紛推出周年慶
    「十一黃金周」,臺灣也被大陸「爆買客」攻陷。記者4日從統一阪急百貨臺北店了解到,10月1日該店提前啟動周年慶促銷檔期,而購買力雄厚的大陸消費者表現也令人滿意,除了化妝品、3C產品等一貫受到熱捧的品種,像保溫杯、小家電等也是買氣很旺。銷售數據也顯示,陸客來臺瘋百貨周年慶,單次消費平均13000元(新臺幣,下同)。
  • 十一黃金周臺灣被大陸買家攻陷 百貨紛紛推出周年慶
    「十一黃金周」,臺灣也被大陸「爆買客」攻陷。記者4日從統一阪急百貨臺北店了解到,10月1日該店提前啟動周年慶促銷檔期,而購買力雄厚的大陸消費者表現也令人滿意,除了化妝品、3C產品等一貫受到熱捧的品種,像保溫杯、小家電等也是買氣很旺。銷售數據也顯示,陸客來臺瘋百貨周年慶,單次消費平均13000元(新臺幣,下同)。
  • 觀光業兩個月損失600億元新臺幣!疫情衝擊臺灣多個行業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多個行業,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觀光業短短兩個月損失了600億元新臺幣,夜市及傳統市集等行業的業績估計衰退至少2到3成,全臺近百家的企業也因此實施了無薪假,創下了9年來的新高。據臺灣觀光部門統計,去年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暫停後,半年就減少約200億元新臺幣觀光收入。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出行受阻,觀光產值兩個月就減少600億元新臺幣,接連兩波損失讓臺灣觀光業者苦不堪言。對此,臺中、彰化、南投和苗慄四縣市政府近日宣布,成立「中臺灣觀光推動聯盟」,將統合資源共同擬定中臺灣觀光推動策略,著手發展島內旅遊,走出疫情難關。
  • 花蓮地震重創臺灣觀光業 退房退票形成熱潮
    花蓮本是臺灣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的地區,有太魯閣、七星潭、花東縱谷森林等知名景點,更是入選大陸遊客評選的赴臺遊必去縣市。原本業者引頸期盼春節能帶來好業績,但是一場地震,讓訂房率大跌,觀光業進入「冰凍期」,有業者無奈地感嘆:「慘!SARS之後,最慘的一次!」
  • 臺灣觀光收益蒸發571億,高雄旅館業大佬:才看到大陸遊客的重要
    編輯:鰻魚對於臺灣地區來說,大陸是十分重要的,這一份重要也是體現在多方面。兩岸之前一直都有保持友好並且頻繁的交流,但是自從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不斷離間兩岸人民的關係,還對島內民眾瘋狂洗腦,想要把臺灣從大陸分離出去。
  • 臺灣每年有115天假期幾乎不調休 沒有黃金周
    要不要保留黃金周?到底怎麼調休才合情合理?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同為中華文化圈的兩岸在法定節假日的安排思路上頗有相似之處,但臺灣似乎鮮少出現調休引發的爭議。  假期與大陸一樣多 但名目大不同  放假越放越累,大陸民眾似乎總覺得假期太少不夠用。那麼臺灣的法定節假日到底有多少天呢?
  • 瞄準陸客商機 黃金周臺灣百貨紛紛推出周年慶
    臺海網10月5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陳成沛文/圖)「十一黃金周」,臺灣也被大陸「爆買客」攻陷。導報駐臺記者昨日從統一阪急百貨臺北店了解到,10月1日該店提前啟動周年慶促銷檔期,而購買力雄厚的大陸消費者表現也令人滿意,除了化妝品、3C產品等一貫受到熱捧的品種,像保溫杯、小家電等也是買氣很旺。銷售數據也顯示,陸客來臺瘋百貨周年慶,單次消費平均13000元(新臺幣,下同)。
  • 臺灣觀光業進入寒冬 今年至少七家大型飯店被法拍
    中國臺灣網11月12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最近幾年臺灣各地的知名景點,漸漸出現了飯店接連歇業的情況,根據臺灣司法機關的公告顯示,像南投友山尊爵酒店、屏東大鵬灣大飯店,全將在11月中旬準備法拍,而且今年以來至少已有7間飯店業者的旗下資產被法拍,臺灣的觀光業前景實在令人憂心,消息曝光後網友也紛紛發表看法討論原因
  • 臺灣飛行員徐廷澤,第一個駕駛戰鬥機「叛逃」回歸大陸,結局怎樣
    臺灣飛行員徐廷澤,第一個駕駛戰鬥機「叛逃」回歸大陸,結局如何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駕駛飛機主動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是誰?此人名叫徐廷澤,於1963年6月1日駕駛戰鬥機在福建龍田機場降落,結局如何?大家都知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兩岸關係緊張,兩岸來往更是很少想要正常回歸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 臺灣百貨周年慶遇黃金周 陸客赴臺最愛買Top5公布
    臺灣各大百貨的超低折扣及優惠,吸引了不少大陸遊客前來消費購物。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近年來臺灣觀光發展快速,尤其是大陸遊客人數大增。每每大陸遊客赴臺,除了大腳走遍臺灣各地的美麗風景,「血拼」購物絕對是不能錯過的一項行程。根據臺灣觀光部門統計資料指出,大陸遊客消費力穩居之一。大陸遊客在臺灣以購買珠寶或玉器為最多,第二為名產或特產,再者是服飾配件。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機回歸大陸,獲65萬獎勵,後來過得怎樣
    其實,基於國民黨的這種政策,許多國民黨內的人士也十分反感這一黨派的做法,而在1981年,一位國民黨空軍少校駕機回歸大陸,在此之後,他也獲得了我國軍方的獎勵。那麼,這位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少校究竟何許人也?在回歸大陸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臺灣「菌菇世家」大陸紮根 「臺三代」傳承百年老店
    臺灣「菌菇世家」大陸紮根 「臺三代」傳承百年老店
  • 1981年臺灣空軍少校黃植誠駕機回歸大陸,獲65萬元獎勵,後來如何
    抗戰時期,蔣委員就曾憑藉西南天險作為屏障,當時很多以為蔣委員會退居重慶、四川,可西康地形雖好,但是軍閥實力不佳,極易被我黨滲透;海南的瓊州海峽太窄,距離大陸太近,同樣不適合藏身。 在相似的地形下,臺灣獨自漂泊在外,海峽也比瓊州海峽寬得多,且由於先前的政治焦灼並未涉及臺灣,其政治背景較為單純,對於國民政府而言是一片"淨土"。因此,臺灣成為了蔣委員的不二之選。
  • 島內學者:大陸遊客退潮 臺灣中南部觀光業者難撐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觀光產業,也顯示出旅宿業供過於求的問題。臺灣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陸客來臺鼎盛時期,臺灣旅宿業大幅成長,陸客退潮後,增幅雖然趨緩,但因為其他境外旅客成長緩慢,旅宿業瞬間供過於求,中南部尤其嚴重,未來要設法將其他境外旅客導入中南部觀光,也要思考總量管制,否則疫情過後,供過於求的狀況持續,加上陸客不來,業者難撐。
  • 「30年來最慘」——臺灣旅遊業拉響新的警報
    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臺灣東南角的這個旅遊大縣,到訪遊客遠不如預期,令旅館業者叫苦連天。  即使鄰近市中心主幹道,「羅密歐生活會館」的入住率也不高。兩年多前可不是這樣。「那時這附近的民宿都爆滿,很多遊客必須分流到遠處的民宿去住。」餘惠莉說。  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令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現在,大陸旅遊團基本絕跡,只有一些個人遊遊客光顧這裡。
  • 媒體:臺灣觀光 「產業」因何變「慘業」?
    自從2008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人數就在逐年增長,直到2015年,大陸遊客在人次和消費水平兩方面都創下了新高,穩居臺灣入境旅遊市場第一位。然而,從今年開始,大陸遊客增長開始放緩,到8月份,更是以跳崖式下降到了往年同期的一半。今年,大陸遊客赴臺觀光營業額將比去年減少360億元新臺幣,大約75億元人民幣。
  • 臺灣科技企業受惠於大陸工廠復工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臺北4月7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受惠於大陸工廠復工,市場需求回溫,臺灣半導體產品等科技類公司3月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臺灣代工和電子製造服務業龍頭企業鴻海集團6日公布,3月合併營收為3476.54億元(新臺幣,下同),月增近六成。
  • 為什麼臺灣的電子工業非常發達,但卻沒有優秀的汽車呢?
    #老司機聊汽車品牌#內容概述:臺灣汽車工業水平解讀,造成臺灣重工業低水平的原因解析。【亞洲四小龍】是個非常有年代感的名詞。在上世紀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並稱四小龍,在90年代之前依靠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農業和輕工業主導的窘境中脫穎而出。
  • 「臺獨」政客說,大陸越來越依賴臺灣了
    今年11月底,臺灣地區對大陸的出口額佔總出口總額的43.8%。為此,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在「立法院」提出質詢。對此,「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竟然聲稱,明明是大陸方面更依賴臺灣地區的供應鏈。中國經濟復甦有力,吸引的是全球投資商的目光,中國市場表現依舊強勁,吸引的也是來自全世界的商戶。曾銘宗表示,今年11月底,臺灣地區對大陸的出口額佔總出口總額的43.8%。今年10月,臺灣地區對大陸的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44%。這些數據意味著臺灣地區幾乎有一半的出口面向大陸,這是市場的選擇。
  • 六年級作文:那般滋味在心頭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一首《相見歡》道盡了南唐後主李煜亡國後的離愁、悽涼。而今的我們,無需經歷戰亂紛爭,顛沛流離,「離愁」二字不過是生命之路的分叉口。我們用心感受世界,用愛呵護給予我們關懷的人。「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徒留那般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