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group,又叫做pre-school playgroup,簡稱PG,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從英國興起,一般是指為幾個0-5歲年齡相仿的孩子而設定的遊戲小組。一般有語言類,藝術類,科學類,甚至有戲劇類等等。這樣的playgroup,淡化了學習的概念,但是又有主題,有目標,讓孩子們在玩樂中成長,並在遊戲中建立初步的社交技能。
今天大白老師跟大家分享的是
怎麼自己在家組織一個playgroup
1.找到感興趣的家庭
如果每家一個寶貝,那麼找到三四個家庭,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如果多的話六個孩子也可以,但是六個以上就不太建議了。因為孩子太多,會比較難控制。當然這個數目也跟你要玩的項目有關。如果是可以分成小組自己操作的playgroup例如是培養手腳協調性的,可以一起做健身操的playgroup,只要場地足夠,多到十個寶寶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語言類的,六個以上就會太多了。
2.確定見面的頻次和時間
如果你有了幾個感興趣的家庭一起,就可以討論一下正式的問題了。一般來說都會在自己的小區或者附近的小區找夥伴,因為這樣操作難度會比較小。見面的頻次也跟你們想要達到的目標有關。例如你想要讓孩子學英語,那每周一次的頻次恐怕是不夠的。可能要兩次甚至三次。如果只是想要孩子們聚一下玩一玩,溝通一下感情感受一下集體生活,那一個星期一次也就可以了。
3. 確定見面地點
可以戶外也可以室內,可以選擇在家裡也可以租用一個小場地。一般家庭playgroup選擇在家裡的居多。一方面方便另一方面免費,更重要的是比較安全可控。可以固定在某個人家,也可以輪番去到不同的家裡。不過作為host(主人)一方就需要費點心思,收拾出適合孩子們玩的場地,清理可能會危害到孩子們的障礙物(比如容易打碎的玻璃瓶,容易被戳到的尖銳物品等)
4. 選擇主題
主題很寬泛,可以是玩仿製的沙堆,可以是畫畫,可以是學英語,也可以是認字,講故事,唱歌跳舞,生活體驗(比如假裝做飯過家家之類的)等等。如果不是學英語,認字這樣的需要長期不斷重複的內容,也可以每周玩不一樣的。遊戲材料,除了之前說的沙堆,繪畫材料,還有積木,橡皮泥,等等。總之,只要符合你的主題的玩具,都可以拿來使用。在確定主題的時候,家長們需要考慮的另一個點就是,需不需要找一個老師來帶。如果是,那麼就可以請一個專業的老師來帶孩子們玩。
5. 怎麼玩
一般來說一個playgroup的時間可以是一個小時,也可以是一下午。有學習目的性的playgroup一般時間大概一個小時左右,而剩下的時間,則可以讓孩子們自由遊戲。給一個大白老師的某次playgroup活動流程作參考:
時間:下午五點到六點
內容:一個小時的語言playgroup
孩子年齡:3歲
一般來說,孩子們四點左右就會到約定好的家庭開始自己玩自己的,而主辦的家庭會把客廳收拾出來,旁邊擺上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大人們坐在沙發上,孩子們則散落在各處,開始玩。
五點,學習時間正式開始。我會給他們唱一首兒歌,一邊唱一邊跳,然後拿出今天要學習的幾個卡片,開始學習一些新的詞彙。然後我會拿出跟學習的詞彙有關的玩具給他們玩,一邊玩一邊認讀。認讀幾次以後我們會講一個有這幾個詞彙在裡面的故事,故事一般都很簡單,講完故事就表演一下這個小故事,大概每個小朋友都要表演兩三次才過癮。最後會再放一首歌,唱唱跳跳中結束學習時間。最後,組織孩子們把丟在地上的玩具撿起來放回到原地,垃圾扔到垃圾桶。
六點半,孩子們就在組織者家裡吃晚飯。(對於食物要提醒一下,如果在你的playgroup你要給孩子們準備食物,一定要記得先問清楚孩子有沒有任何食物過敏哦)
6. 設定一些規則
這個規則不僅僅是對孩子,還有對大人的。因為這個playgroup是大家一起的,所以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維護和做出一些努力。所以在開始的時候設定一些規則很有必要。比如如果約定好了今天去某家但是突然他們突然不能組織了怎麼辦,比如有的家長吸菸,在有孩子的情況下是不是不能吸菸,等等。當然這個規則清單可能需要你用一段時間才能完善,但是規則最好要有哦!
7. 可能會有的花費
場地(如果租的話)
道具/玩具
老師
食物
我做的第一個家庭PG服務是在香港中環半山的一個美國家庭。太太是一個兒童心理學專家。她組織了住在附近的三個朋友,家裡的小孩都是兩歲半,最小的那個剛滿兩歲。她通過Facebook朋友的推薦找到我,說想請我幫他們帶孩子們的中文playgroup。也就是從那次開始,我接觸越來越多的家庭playgroup,也因為家長是專業的兒童心理學家的關係,學習到越來越多的兒童組織方法和遊戲策略。所以今天特別把這種方式介紹給大家,讓大家有另一個早教的思路。
大白老師。
資深英語/中文雙語老師
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系研究生。海外從事英語和中文教學近十年。先後執教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並作為香港易思語言中心的創始人以及教學主管,服務於香港各大金融機構,跨國企業高管,以及領事館。
因為喜歡語言,所以從事語言教學工作;因為喜歡孩子,所以帶了一群playgroups;因為喜歡走哪兒跟人侃到哪兒,所以朋友遍布全世界;因為喜歡這個世界,所以一直在旅行;因為怕被淘汰,所以一直在學習。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澳大利亞遊戲小組手冊
文章為原創,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先聯繫公眾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