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美國上下照例舉行活動紀念「9·11」事件十九周年。但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日子變得與以往不同,因為當年那起災難的倖存者和救人英雄中,有些人卻沒能躲過這次的災難。
(至少42名「9·11」事件的倖存者死於新冠肺炎 圖自紐約「城市」新聞網站)
●被忽視的脆弱人群
「9·11」事件十九周年之際,紐約市的一家非營利性新聞網站「城市(The City)」調查發現,當年的倖存者和現場救援人員中,至少已有42人死於新冠肺炎。然而,在美國的媒體上卻很少見到關於他們的報導。
當年客機撞擊世貿中心大樓時,只距離幾個街區遠的紐約居民帕納約圖(Peter Panayiotou)倖免於難,然而八年後,他出現肺部肌肉纖維硬化,於2013年接受了雙側肺移植。新冠疫情在3月份暴發後,帕納約圖就採取了防範措施,但他還是不幸被傳染上,醫治無效於4月5日去世。
(「9·11」倖存者帕納約圖舊照 由其家人提供)
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遭撞擊並倒塌後,現場飄浮大量危害性粉塵,估計有40萬人接觸了有毒空氣,包括大量在第一時間衝到現場救人搶險的消防員、警察、志願者。2010年,美國成立「世貿中心健康計劃」,負責為受到影響的人們提供醫療保健。在加入該計劃的人裡,有5.8萬人受到呼吸系統疾病、肺部疾病的困擾,且癌症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可想而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們更是高危人群。
(2001年9月11日,消防員在世貿中心撞擊現場 圖自「城市」網站)
「城市」報導稱,對當年的倖存者和救援人員來說,今年尤為艱難,因為他們特別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貿中心健康計劃」統計,在過去的六個月中,至少有1300名在世貿中心現場的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不幸的是,已證實有多名當年參與救援的英雄死於新冠肺炎,包括紐約市消防局緊急醫療服務部門的伊德利斯·貝伊(Idris Bey)和麥可·菲爾德(Michael Field)、前紐約警察局警官安東尼·伊拉基(Anthony Iraci)等。
●「每三天,這個國家因新冠肺炎損失的生命就相當於一個『911』」
正如「世貿中心健康計劃」負責人霍華德的聲明中稱,「紀念逝去生命的每一天也是反思『9·11』的機會。」在新冠疫情、反種族歧視抗議等事件的籠罩下,今年美國輿論對「9·11」事件的反思更多了一份對現狀的不滿以及對國家前途的擔憂。
美國前總統布希的助手克里斯多福·珀塞爾(Kristopher Purcell)11日撰文稱:「美國每天有近千人死於新冠肺炎,這意味著在現任總統治下,每三天,這個國家損失的生命就相當於一個『9·11』事件。」(「9·11」事件至少造成2996人死亡或失蹤)
(2001年9月11日,珀塞爾坐在總統辦公桌後,替布希總統即將發表的全國講話試鏡 圖自白宮)
珀塞爾2001年親身經歷了美國政府應對「9·11」事件的過程,他回憶:「2001年9月11日,我還是喬治·布希總統的一名初級新聞助手。我坐在總統的辦公桌後,作為他的替身試鏡,宣讀了他的講話,想像著在接下來的幾周,他在那把椅子上必須作出的重大決定。接下來幾天,布希總統把整個國家凝聚在一起——在國家大教堂祈禱,參觀清真寺以團結美國穆斯林。今年,2020年9月11日,我們的國家同時面臨多重危機,但是在橢圓形辦公室的總統辦公桌後,卻是一個缺乏決斷、缺乏專注、缺乏力量、不能給人信心的人。」
●「我們到底怎麼了?」
(9月11日,在紐約舉行的紀念活動 圖自CNN)
紀念「9·11」事件時,很多美國人都提到當年美國面對困難和打擊時上下團結一致的精神。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德沃拉克(Petula Dvorak)稱,2001年「9·11」事件後,不管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都能團結起來,兩黨議員也能表現出並肩合作的姿態,「再看看現在的我們。國家處於混亂之中。黑人繼續被警察殺害,從東到西的城市都發生動亂。黨派政治撕裂家庭,這場新冠大流行已導致近20萬人喪生,近700萬人感染,使整個教育系統陷入混亂,摧毀了成千上萬家企業,並創造了自大蕭條以來的最高失業率。」 「我們到底怎麼了?」
美國前國防部長馬蒂斯一針見血:「作為一名軍人,我最擔心的不是我們的外部對手,而是我們內部的分裂。」馬蒂斯日前撰文稱:「我們已分裂成敵對的群體,受情感和相互蔑視的驅使,彼此衝突,這危害了我們的未來,而非重新找到我們的共識並尋求解決方案。」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楊羽
編審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