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評論臺灣捐口罩新聞時用了個「呃...(Errrr…)」,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夫人何晶的社交帳號幾日來遭臺灣網民「洗版」,其中不乏攻擊謾罵之聲,引得臺當局出面「打圓場」。
何晶13日也重新編輯了原帖,對臺灣表達了感謝,呼籲各方停止在網絡上互相攻擊,攜手共克新冠疫情,還配上了很多笑臉符號。
但事情到了這步似乎還沒結束,「社交狂人」何晶今天照舊在個人社交媒體招呼上轉發了許多內容,其中有條內容在一溜食譜、生活常識類的信息流中顯得異常醒目:
這則新聞是「臺灣有一種生活小妙招,用電飯鍋給口罩消毒」,說的正是此前臺灣「衛福部長」陳時中在防疫記者會上現場示範如何用電鍋蒸乾口罩,聲稱這樣消毒後口罩可重複使用4-5次的事。當時「衛福部」還推出了電視防疫宣傳短片《口罩如何重複使用》。
就轉發內容,何晶的評論有些耐人尋味:其實用小烤箱(消毒口罩)也可以,不需要太高的溫度,大概就能夠煮出溫泉蛋的60℃就行了,或者你在熱帶地區曬曬。
品,你細品。
雖然何晶並未明確表達,但不少網友都把這篇帖子認為是在內涵臺灣不顧民眾安危,只顧著試圖通過「口罩外交」來換取歐美各國對臺灣以「會員國」身份加入WHO的支持,嘲諷其「打腫臉充胖子」。
自豪是個新加坡人,好歹不用蒸口罩
對臺灣史無前例的最佳回應
這是我這幾年聽過的最好笑的笑話
不僅對大陸「禁止口罩出口」,臺灣對自家民眾還在實施口罩限購令,甚至讓民眾電鍋煮口罩循環利用,無視老百姓對使用口罩的基本訴求,甚至美名其曰擔心放開限購會出現浪費問題。
一轉頭,臺灣卻向歐美等地慷慨捐贈,末了還要冠名堂皇地自吹自擂上一句「省吃儉用幫忙有困難的人才是高貴的情操」,簡直令人笑掉大牙。
但這場荒謬至極的「口罩外交」似乎在新加坡這裡踢到了鐵板。
民進黨當局4月7日宣布將向新加坡等「新南向」國家捐贈100萬個口罩,何晶11日轉發相關新聞時回復了一個「Errrr…」。網民很快聯想到民進黨當局一度禁止口罩出口,讓新加坡不得不把生產線搬回國一事,而何晶也曾在2月底提過此事。
雖然沒有做出任何解讀,但何晶還是遭到了大批「玻璃心」臺灣網民的瘋狂圍攻,最後只能修改貼文平息此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網民高呼「不要口罩可以退還」的時候,臺灣這批「捐贈」的口罩其實尚未落實。
臺當局持續對島內民眾實施口罩購買管制,但卻一再往外捐贈口罩,令許多民眾不滿,質疑有暗箱操作。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眾黨民意代表高虹安10日在臺立法機構質詢時指出,她向各部門索要資料後,竟發現有7612萬個口罩流向不明。她當場詢問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蘇貞昌竟然答不出來。臺灣媒體及網友紛紛提出批評。
高虹安指出,根據她向各部門索取的資料,1月28日到3月16日之間,臺當局原有口罩庫存4500萬個,而徵用口罩量共3億1989.3萬個,兩者加起來共3億6489.3萬個。當中在藥局和網絡上販售的民生配售量1億5988.5萬個、供民眾購買醫療公務用9933.7萬個、產業用2500萬個、臺當局相關部門安全庫存454萬個,但加在一起後還有高達7612萬個口罩去向不明。
對此,蘇貞昌回應稱,全臺灣口罩產量從一天188萬到1500萬,隨著產量增加,起先連醫護人員用量都吃緊,如今不僅夠用,備用量也加倍。高虹安不滿蘇貞昌顧左右而言他,表示請他回應分配問題。蘇貞昌僅稱,他只能決定大原則,記不住誰分到幾個。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題為《紙包不住火 7612萬片不是小數量》的文章質疑,蘇貞昌若連口罩怎麼分配都搞不清楚就決定援外,之後全臺不夠用怎麼辦?若很清楚分配情況,又有何難言之隱,不能向民代和民眾清楚說明?
該事在島內也引發廣泛關注。昨天下午,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聲稱,這7600萬片口罩將會作為剛上路的「14天可購買9個口罩」新制的儲備量。臺灣網友對此番回應顯然不滿意,「這叫回答?是產量增加大家才能多買!」「問的是2月到3月中的盤點差距,回答的是4月多因產能增加讓民眾多買。」「去查查看,親綠的XX銀行,主管手上幾百個口罩,員工每人每天一個免費口罩哪來的?」「從宣布口罩、防疫物資不可出口……從沒透明過。」
這種緊隨美國政客借疫情煽動歧視、製造仇恨的表演,姿態可鄙、令人作嘔。
病毒無國界,對人類的侵害不分種族。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對新冠肺炎病毒命名、而病毒起源尚待科學論證的情況下,堅持使用帶有歧視性意涵的字眼對疫情大貼地域標籤,是對基本常識的無視和對起碼良知的背叛。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之際,一些美國政客借疫情煽動歧視,攻擊大陸,無非是為他們應對不力推卸責任。這些美國政客的讕言已受到美國乃至全球有識之士的駁斥與譴責。而民進黨當局吳釗燮們卻依然津津有味地拾其牙慧,繼續刻意使用帶有歧視性意涵的字眼,大肆散布攻擊大陸的「政治病毒」,再次暴露了他們為了「借疫抗中」「以疫謀獨」而甘當美國棋子的險惡用心。這副邀功請賞、搖尾乞憐的姿態,實為兩岸同胞和全體中華兒女所不齒。
正是這副奴才相,導致島內防疫出現了「只防大陸、不防歐美」的政治化操作。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民進黨當局遲遲未向島內民眾說明真相,僅對美國部分地區發出「旅遊第二級警示」。在臺灣境外輸入病例不斷增多的情況下,仍不限制美臺之間的人員流動。直到島內病例大幅增長,顯然有病例表明是從美國輸入,仍對自美入境人員僅要求「自主健康管理」,不實行普遍檢測。民進黨當局的「媚美」行為造成臺灣防疫破口,受害的卻是臺灣民眾。在臺灣民眾仍處於每周只能買3片口罩的尷尬境地下,民進黨當局卻慷慨表態「將每周向美國提供10萬片口罩」。這一切,應該有吳釗燮們的「功勞」吧!難道這就是民進黨當局的「超前部署」和「民主防疫」嗎?難道靠這些口號就能漂白「媚美禍臺」的汙點嗎?
當前,大陸疫情蔓延擴散的勢頭已經得到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們本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繼續開展防控疫情的國際合作和國際援助,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而這一切,卻是吳釗燮們和他們的美國政客主子最害怕的。他們聯手造謠誣衊,賣力地激情表演,並不能為其「以臺制華」「以疫謀獨」帶來任何助力,只能進一步扭曲自己本已骯髒的心靈。大疫當前,民進黨當局千萬不要以為抱上了美國大腿,就可以高枕無憂。與其甘當奴才,追隨美國政客進行政治防疫,不如腳踏實地認真做好島內防疫工作。如果媚態不改,繼續挾洋自重,不斷製造兩岸對立、撕裂同胞感情,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