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香港四大天王,大家都知道是指20世紀90年代香港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明星,他們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排名不分先後)。
四大天王是1992年被命名,此後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影響力迅速波及整個華人地區和亞洲,並風靡至今。四大天王作為香港娛樂圈代表,參加過許多官方重要的活動,包括1993年中國人民大會堂的義演,1997年香港回歸人民大會堂的晚會,2007年香港回歸十周年的晚會等,多次受到國家中央領導人接見。
四大天王代表著華語娛樂圈追星族現象的巔峰。四大天王完全壟斷了香港90年代最受歡迎男歌手獎,一共舉辦超過1600場個人演唱會,所有唱片正版銷量破一億張。在影視方面,四大天王一共取得5座金馬獎影帝,4座金像獎影帝的獎項。
命名過程
1990年代初的香港,隨著譚張爭霸結束,譚詠麟宣布不再拿獎淡出香港樂壇,張國榮宣布全面退出樂壇,香港的樂壇出現了真空期,以張學友、劉德華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樂壇斬露頭角,香港樂壇迎來了譚張後的新時代。
1990年,黎明的火速竄紅,將同屬寶麗金公司的李克勤的聲勢壓下,後取而代之。而香港樂壇的樂隊勢力也開始被偶像派取代。當時因為黎明和劉德華均屬偶像派明星,兩人成為最大競爭對手,曾被封為雙子星。 而唱將實力派的張學友亦保持聲勢和前兩者一起被合稱樂壇「三劍客」。1991年郭富城爆紅的旋風從臺灣吹回香港,加上《東方日報》一篇打油詩的效果,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有另一說法是方逸華)將這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到廣泛接受,從而一直沿用至今。四人都是多棲發展,但互相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四人幾乎壟斷了1990年代香港樂壇所有的音樂獎項。每年香港四大音樂頒獎禮期間,不僅四人獎項競爭激烈、各自的歌迷更是口水橫飛。
1999年底,張學友和黎明宣布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不再拿任何音樂獎項,宣告著「四大天王」音樂時代的終結。新世紀後四人發展路徑各不相同。黎明主要圍繞商業和幕後製作,並培養新人;張學友則是舉辦世界巡演和音樂劇;郭富城將工作重心放在影壇和舞臺上;劉德華注重電影和扶植新一代導演。四人在各自的領域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傑出的成就。
二十餘年來,娛樂圈無論如何鼓吹「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這四人的地位依舊恆久不變。一直到這四人日漸衰老,所謂的接班人卻仍未出現,在「四大天王」最巔峰的年代,他們四個幾乎就代表著整個香港娛樂圈。
時代影響
1990年代「四大天王」火爆並不僅局限於香港,四人的影響力迅速傳播到了中國大陸、臺灣地區、以及整個東南亞華人地區。香港娛樂圈成熟的包裝宣傳機制,獨特的造星方式,發達的娛樂媒體,讓所有人都拜倒在四人的魅力之下。四大天王這個炒作概念的成功,使得原本各自為陣的香港娛樂勢力在大方向下團結成為一體,極大增強香港娛樂產業的競爭力、影響力,以難以想像的速度迅速佔領市場。對內地群眾而言,影視歌全方位藝人和講求形象的香港娛樂包裝實在是太過完美,內地的粉絲從來沒有想過明星可以如此定位和製作,而他們的作品準確的瞄準了受眾群體,他們的班底又集結了香港娛樂圈所有的人才,沒人能夠抵擋他們的魅力。
因為四大天王的出現,中國內地誕生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追星族,歌迷們為偶像做出許許多多狂熱的舉動。各式各樣的明星周邊產品開始在市場上出現並銷量火爆,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帶、海報、貼紙、卡片等均被搶購,而四人的穿著、髮型、聲線等被無數人學習模仿,內地群眾第一次感受到了香港流行文化對生活造成的強大衝擊。那是最好的但也是最壞的時代。四大天王創造了香港娛樂圈史上最輝煌的成績,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從負面的角度看,「四大天王」的出現造成了香港歌壇的被壟斷局面,也一定程度制約了香港娛樂界百花齊放的多元化發展。但從現在看來香港娛樂圈衰落是必然的,四大天王這種壟斷正是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象徵,「四大天王」將香港娛樂業推向了史上最高峰。
四大天王各自的平價
「我們大家各忙各的,很久沒有聚在一起,大家都聊得很開心,談了現在各自的生活,以前媒體都亂寫我們四人怎麼不和,其實我們的感情還是蠻好的,我們四人重聚就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我們所屬的公司不一樣,集合四人開演唱會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比較的困難,不過我們還是會因為慈善或者大型節日聚在一起。」 (張學友在香港回歸十周年晚會後評)
「四大天王沒有過時,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一樣的,年輕人身上有很多可認可的東西,比如說新音樂,值得學習,我們四人的關係非常真誠,不會在一起開商業性質演唱會,我們都有自己的公司,操作起來比較不方便,要「老」有所為,不會刻意讓賢。「(劉德華評)
「做明星就像跑馬拉松,不要在意別人怎麼評價,自己堅持跑下去就好了。我們四人從樂壇成長到今天,現在大家都有唱歌和拍戲,有不同發展空間,我腳踏實地工作了這麼多年,紅不紅都是這麼做的,最重要是看你有沒有誠意去做,如果是新人就會去計較紅還是不紅,我已經過了十年了,現在是在講實力不實力,因為潮流是與時代一起並進的。」(郭富城評)
「四大天王作為一個名稱,它會永遠存在,但我覺得它是用來開玩笑的,別人叫我黎明的時候我最開心,叫天王最難受,現在又是什麼小天王小天后,這是沒什麼用的,或許從包裝和宣傳上講,這樣的稱號不止對於我們四個人,也對於整個香港樂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長達10年的時間我們四個人包攬大部分的獎項,也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後果,不如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後面的年輕人,所以後來我決定退出頒獎禮。」(黎明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