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蘿大家都不陌生,關於養綠蘿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的是這貨實在太好樣了,一不小心就長成綠瀑布!憂的是這貨太不好養了,養一盆死一盆,勉強能養活一盆,還總不扯藤!這是不是一種很矛盾的現象?的確,對於會養的人來講,養綠蘿就是小菜一碟。對於不會養的人來講,養綠蘿就是一種折磨。其實在家養花卉中,綠蘿的確是比較好養的一種花卉,想把綠蘿養好,解決黃葉不扯藤的問題,就先要做好這一步:修剪掉盆口過密的葉子!怎樣修剪綠蘿盆口過密的葉子?扒拉開綠蘿葉子,一棵一棵的檢查,每棵盆口下面的莖杆上最多留兩片葉子,其他全部都剪掉。這樣發生黃葉、爛葉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甚至連不扯藤的問題也能解決。別不信,剪掉盆口過密葉子的好處多得不得了,聽我來具體說說。
增加通風透氣性
我們剛拿到手的綠蘿都是盆口葉子很密,擠得密密麻麻,不扒拉開根本看不見盆面。這樣的綠蘿看上去很繁茂,但葉片與葉片之間通風透氣性差,葉子發黃很容易發生,影響觀賞。剪掉一部分以後,通風透氣性變強,大家都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生長自然就旺盛。
增加光照性
綠蘿的生長離不開光合作用,盆口葉片過密時,下面的葉子光照弱,光合作用也弱,就長的瘦瘦小小,既影響觀賞,又影響其他葉片生長,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把過密過小的葉片剪掉,能大大提高其他葉片的光照強度和時間。
減少病菌蟲害發生
綠蘿葉片過密,盆口透氣性差,給病菌和蟲害提供了很好的繁殖環境。早期的病菌和蟲害並不為我們所覺察,等在葉子上表現出來的時候,對綠蘿的危害就已經比較大了。剪掉過密葉片,不給病菌和蟲害提供繁衍生息的場所。
好控制澆水
綠蘿葉片過密時,不好澆水,澆了水水分不容易揮發掉,盆土會長期過溼,滋生細菌蟲害不說,還可能捂爛根部,導致綠蘿死亡。剪掉部分葉片以後,盆口光照通風變好,澆水以後多餘水分很快蒸發掉,爛根機率大大減小。
好施肥
想讓綠蘿長的好,離不開施肥。日常養護過程中,生長旺季最好每隔半個月施肥一次。盆口葉片過密時,施肥很容易撒到葉片或者葉莖,導致葉片葉莖腐爛。剪掉部分葉片以後,能清楚的知道葉子在哪莖在哪,施肥再也不怕傷到葉子和莖了。
促進扯藤
綠蘿盆口葉片很密的時候,往往不容易扯藤。一方面光照通風不好,另外一方面,養分都被葉片吸收,沒有多餘養分促使綠蘿扯藤。當剪掉一部分葉片以後,光照通風變好,光合作用變強,葉片消耗養分變少,自然就開始扯藤了。
除了上述好處以外,剪掉綠蘿盆口過密的葉片,還會增加觀賞性,葉片變大,葉色變翠綠等等。如果你家的綠蘿總黃葉,葉子密密麻麻擠在一起,別猶豫,拿起剪刀來咔嚓吧!有用點個讚,關注我了解更多養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