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位於香港九龍地區東部、原先是啟德機場的部分土地,開始分批對外拍賣。而其中的首個商業用地項目,最終被香港崇光百貨(SOGO)的母公司「利福國際」以 78.88 億港幣的價格拿下,刷新了所在區域的商業用地價格記錄。
由於項目涉及的地塊分為兩部分,先前外界都認為適合做以「雙子塔」辦公樓為核心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但在周日的發布會上,利福國際主席劉鑾鴻透露,他還是希望在這裡做一個更大的崇光百貨商場。
根據介紹的規劃方案,除了一個比目前銅鑼灣崇光百貨更大的百貨商場外,作為商業綜合體中常見的吸引人氣手段,包括電影院、溜冰場、超市和特色餐飲品牌,也會成為這個新崇光項目的一部分。
集團的財務長潘福全沒有透露項目的造價,但市場預測,連同先前的拿地成本,整個項目預計要花掉利福集團 140 億港幣。
劉鑾鴻表示,他是因為看中了這片土地的地理優勢,才決定重金投入。啟德地塊內有一個類似九龍「海港城」的郵輪碼頭,郵輪遊客又是訪港旅客中目前唯一還在增長的細分市場。如果能在區域內再造一個「海港城」,看上去確實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但從香港兩家崇光百貨的經營狀況來看,很難說他們已經從最糟糕的時刻裡走出來了。根據利福國際今年 8 月底公布的上半年財報,位於銅鑼灣的崇光百貨因為部分樓層翻新改造,銷售額同比下跌了 9.5%;而位於尖沙咀的崇光百貨又被劉鑾鴻認為面積太小,連自家的超市都放不下。
整個香港的零售業銷售數字已經連續下跌了 19 個月,在這時候出現一個大筆投資,讓行業分析師們都有點措手不及。裡昂證券香港消費組研究部門負責人 Mariana Kou 就表示:「我們很希望繼續觀察,利福方面會如何解決上升的經營成本和負債率問題。」
他也舉了另兩個品牌 SaSa 及周大福(需求面積:80-120平方米)的情況作為例子:除了奢侈品外,化妝品和貴金屬飾品的銷售情況也可以視作香港零售市場的風向標。而 SaSa 和周大福目前所採取的,仍是以關閉業績較差的門店為主的「生存性策略」。即使這樣,也很難說未來的業績就能有所提升。
「香港仍然有政治上的不穩定因素,而且這裡應該有除了商場之外、更能吸引人的其他基建項目。」
本文轉載來自:好奇心日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