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尚界呆了這麼多年,我第一次穿上漢服去看秀……

2020-11-11 吉良先生

在磅礴我的職業生涯中,看秀可謂是最頻繁的工作安排。

國內國外,大大小小的各種秀,看過的還真是不太數的清了。

但昨天磅礴還是在看秀這件事情上,有了個初體驗——

第一次穿著漢服去看秀。

對我來說,這其實是一次難得又很新鮮的體驗。而且整場秀看下來,不只是被那些精工細造的華服震撼,同時也被一件件漢服背後所蘊含著的歷史與文化所感動。

我想你已經在好奇,這究竟是一次什麼秀?

其實呢,我這樣盛裝是為了參加今年天貓雙 11 在線下舉辦的一場盛典——2020天貓雙 11 理想之城。

而磅礴去的,是位於杭州南宋御街的線下盛典。

南宋御街可是個歷史悠久的好地方,這裡名流輩出,是南宋王皇城達官貴人出行的必經之路,也是皇家專用道路。

這次天貓新文創為這條南宋老街帶來了年輕的力量,對這裡進行改造,打造古今結合的沉浸式南宋文化體驗。

讓本就素有「天下所無者,悉集於此」之稱的御街,更是成為一條可以在行走中觀賞和學習的古今歷史博物館。

鼓樓廣場水塘一旁,一個高 8 米的巨型天貓站在船上,從荷花三潭印月的畫裡走出來,它身著漢服,撐著油紙傘,哦,天貓今天是白娘子。

除了巨型的天貓地標外,在鼓樓廣場、沿途街道以及鼓樓南門,還精心打造了體驗展,營造傳統街區氛圍,讓人們能在尋回傳統,了解南宋文化。

滿滿的南宋街區氛圍,讓你意識到,原來不是素貞喵穿越來了2020,而是自己回到了那個繁華、熱鬧的南宋古都。

這次,天貓新文創其實就是想通過這樣一個環境的改造搭建,給人們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夢回南宋古都,身處其中的我們,所領略的不僅僅是古香古色的周遭意境,更多的還有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尋回,在這個古今交纏的地點,一切都令人沉醉,不舍歸去。

當天的天貓新文創主題日活動,從取名就充滿意境。以四個篇章——宋風雅頌、宋舞春秋、宋韻新生、宋世霓裳依次進。最後完成整個盛大的 2020 天貓雙 11 理想之城活動。

打頭陣的「宋風雅頌」,其實是當天在南宋御街的快閃活動。

在街頭巷尾,行人可以時不時看到身穿漢服,搖曳生姿地縱情舞蹈,一幅仕女執花之景。

而「宋舞春秋」一章,則正式的標誌著這次「理想之城、品宋之夜」的開啟。

悠然婉轉的音樂與獨具韻味的舞蹈表演相輔相成,帶來了一次令人難忘的視聽體驗。

也將杭州濃濃的歷史文化魅力,如畫卷一樣鋪開。

隨著名為「宋韻新生」的啟動儀式正式開始後,包括杭州市副市長胡偉、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陶雪飛在內的各界領導們將青瓷瓶中的西湖之水,倒入啟動裝置中。

同時也是開啟了代表杭州新文創之城的裝置,這意味著天貓雙十一理想之城收官之城圓滿點亮。

今晚的重中之重,也隨著揭開面紗,登臺亮相。

沒錯,就是由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2014 APEC全球領導人服裝主創設計師、同時還是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的楚豔女士,打造的首場杭州高定漢服大秀——《宋世霓裳》。

楚豔作為「楚和聽香」、「楚和覺色」品牌創始人及藝術總監,此次同天貓新文創合作此次漢服大秀,也揭示著原創品牌「楚和覺色」官方新店正式登陸天貓。

天貓新文創聯合新品牌入駐,讓更多優秀的中國傳統風格服飾,走向廣大消費者。

在這場壓軸大秀上,磅礴更是感受到了不同朝代的漢服風貌,且幾乎每一件都有據可依。一曲《宋世霓裳》,帶我們重回了前人所創造的曼妙與瑰麗。

首先登場的是代表了初唐時期風貌的漢服,窄袖衫襦、高腰長裙、披帛繞肩。

原型來自新疆阿斯塔納出土的絹衣彩繪木俑服裝,從色彩到細節都還原得絲絲入扣。

在《妖貓傳》中能看出唐朝後期由於國力鼎盛,女子逐漸以豐腴為美,禮服便多以合宜的袒胸、低領、大袖為主。

走起路來大袖翩翩、華帶飛舞,極盡美豔,就連妝容也相當鮮豔大氣。

原型西安博物院的三尊唐代女陶俑雖然在色彩上難以重現當年華麗,但通過再創作,也能讓我們窺見往昔風貌。

五代是承唐啟宋的一個重要時期,服飾既沿襲了唐代,又開創了宋代的先河。

像下面這位造型源自敦煌五代壁畫中貴族女性供養人,是當晚磅礴見到的極為奢華的漢服之一,頭戴數隻鈿釵,寬袖大髻上更是綴滿花紋,雍容華麗。

五代時期幞頭展腳形態豐富,像是敦煌榆林窟壁畫中的曹議金,圓領袍就演變成了更加寬鬆的樣式,

《韓熙載夜宴圖》以連環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宴行樂的場景,服飾也展現出向簡澹風雅的宋韻過渡的趨勢。

其實,磅礴我當天的衣服,也正是源自這幅名作——相信眼尖的人已經發現了。

我這身衣服的穿著者原型,就是畫卷右側躺在椅子上的那位紅衣男子,晚唐進士第一名、狀元——郎粲。

紅色在古代多個朝代都是代表富貴的顏色,作為韓熙載宴席上最尊貴的客人,全圖也只有郎粲穿的是紅色。

通過畫卷,其實你還可以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會兒還有女著男裝的現象,舞女王屋山就穿著飾有對雁紋樣的窄袖圓領袍,男女同坐一塌。

另外一位女姬則是襦裙披帛裝束,裙腰由唐代的高至胸上降到了胸下,顏色也更為素淨清雅。

這一時期,人們的審美觀趨於樸實和理性,更加注重功能和實用。

像是右邊的原型,主人公韓熙載更是身著交領便服,穿得相當居家日常。

宋朝服飾是服飾發展史上的一顆明珠,以修身適體為特點。

宋代女裝從初期的盛大華麗往南宋時期的窄小纖細演變,這位女性身著宋代女性典型服裝——褙子,直領對襟,兩側從腋下起,不縫合,內著抹胸,衣長過膝,僅在領圓進行紋樣裝飾。

宋代繼承了隋唐古代的圓領郎袍,但袍身和袖子明顯肥大許多,體現了中國古代服裝所謂「寬袍大袖」的特徵,並將其發展為隆重的大袖公服,搭配展腳幞頭,成為標誌性的宋代男裝。

像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你都能看到非常典型的宋代女性窄小輕便的服飾。

不過身為皇后,龍鳳花釵冠、十二等翟衣,從隋唐到宋明這一傳承都並未發生改變,

深青色衣料飾以翟鳥花紋,鳳冠博鬢、珠翠面花,用現在的話來形容那大概就是「人間富貴花」。

這套宋代皇后的翟衣,是根據南薰殿舊藏《歷代帝後像》中的宋仁宗皇后像創作而成,衣襟處點綴的龍紋無疑是身份的象徵。

登場的這兩套男女服裝是明代日常的典型風貌。

男裝為青色暗紋道袍,女性身著的是白螺花鳥長裙,搭配淺色大袖長衫。

明太祖朱元璋根據漢族的傳統,「上承周漢,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讓明代服飾相比其他朝代有了極大的變化,中後期甚至出現了從未見過的立領和紐扣。

所以電視劇《女醫明妃傳》裡,我們看到很多有別以往的古代服裝造型,這些可不是空穴來風哦。

明代有皇帝向有功之臣及藩屬國家賞賜萬福以示恩寵的服飾,模特身著賜服蟒袍,頭戴烏紗帽,腰系革帶,足穿皂皮靴。

蟒服的階級又是四大賜服當中最高的,僅次於皇帝的龍袍,其榮譽和意義可見一斑。

下面這套華服是根據孔府舊藏裡的珍貴文物複製而成,衍聖官府舊藏的明代官服,是保存至今,清代以前,極其難得的傳世古典禮服。

展出的這件香色芝麻紗繡過肩蟒袍,豎領闊袖,在其前胸後背處,用平金繡等古代技法繡落肩蟒、花卉等紋飾,相當精緻華貴,據說是衍聖官夫人在節慶慶典場合使用的華麗服裝。

這個系列是設計師楚豔及團隊多年來對中國傳統色彩美學的研究成果,打破了西方時裝的美學色彩的框架,以更加多元和耳目一新的創作方式,豐富了中國時尚設計的色彩體系。

在通過對中國經典色彩進行梳理歸納,融匯傳統文化和四時公務,並結合國際流行色彩特徵與日常生活場景,發布了楚和中國十二基礎色。

在傳統服飾的加持下,薄紗的映襯中,這些中國色也平添了幾分煙雨朦朧的詩意。

安排在最後一個登場的白娘子造型,可謂是天貓埋下的一個小彩蛋。因為這套造型和背後那個高 8 米的地標素貞喵幾乎完全相同。

這套服飾款式源自宋代的對襟長衫和百迭裙,顏色取自宋代汝窯的天青色系,紋樣細膩,清新自然。

對襟領上的是宋代經典的纏枝紋,纖巧而又優美,裙子由腰至裙擺,色彩漸變,並有荷花若隱若現。

區別於我們熟悉的影視劇中的造型,這次秀場上的白娘子更是將西湖之美,通過華美精湛的服飾設計及工藝,帶到這古今結合的秀臺上。

在這場別出心裁的大秀,給每一個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應該發現了,這些年漢服逐漸在我們的視野當中活躍起來,從小眾走向了大眾。

放眼望去,大街小巷中常常見到青衣羅衫、裙袂飄飄、仙氣十足……給人一種時空交錯之感。

尤其是在各類短視頻或街拍下,漢服的存在感更是強烈。

幾個月前「中國街拍」意外在外網走紅,被國外網友討論得最多就是身穿漢服的造型。

在他們看來,這種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穿搭驚豔而有趣,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文化輸出。

演員徐嬌、作詞人方文山也曾數次在社交平臺 Po 出身穿漢服的照片,前者甚至開創自己的漢服品牌,希望推動漢服的日常化。

不僅如此,社交媒體上關於漢服的討論頻率也越來越高。

微博上「漢服」話題長期佔據微博時尚美妝榜TOP 3,成了擁有 42.4 億閱讀量超級話題。

#穿漢服的女孩有多好看#、#那些令人驚豔的漢服買家秀#、#第一眼就心動的漢服#等話題輪番登上熱搜。

當然,最有力的證明還是實打實的數據。

從 2018 年開始,「漢服」關鍵詞在天貓的搜索量就已經超過「襯衫」,購買的人數相較前一年同比增長92%,其中 95 後更是購買主力。

到了去年,漢服僅在天貓雙十一的成交金額就超過 1.8 億,只要你在搜索框輸入「漢服」,出現的款式無一例外月銷量都高達好幾百件。

很多人不知道,漢服成為一種文化現象進入公眾視野還是在 2003 年。

當時一位名叫王樂天的電力工人身穿自己縫製的漢服走在鄭州街頭,聲稱想要復興漢服文化。

所經之處不僅引發了路人嘲笑,甚至被有人認為穿的是日本和服。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眾缺乏對漢服的了解——漢服其實不是漢朝的服裝,而是漢人的傳統民族服裝。

前段時間許凱新劇造型就惹來質疑,被指和韓國的服飾相似,於正直接放證據證明這本就是明朝漢服。

我們如今平時最常見的漢服款式大都源自漢、唐、宋、明這四個朝代,因為鮮明的朝代服飾特徵,在市面上也會出現嚴格考據歷史的款式和帶有創新的改良款式。

漢服的復興從表面看,是出於最早那批人對「為什麼其他少數民族都有服裝,而漢族沒有」的質疑,但背後實質是一種文化認同感:

人們希望尋找到一種能夠代表中國古代漢族文化身份的服飾,並將它穿出去。

在漫長的幾千年時間裡,它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

不管漢服以何種方式出圈走紅,人們都在越來越了解漢服,也藉此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深入的認知與傳承,這無疑是「漢服復興」最讓人欣喜的地方。

不管是漢服還是雲景蘇繡這樣的傳統手工藝,這幾年都在逐漸走向大眾,被大眾所喜愛和接受。

比如成功出圈,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帶到全世界的李子柒,就曾一針一線在漢服上勾勒蜀繡。也曾從打靛、起缸、染布、做衣,還原一塊藍印花布的一生。

無一例外,這些舉動都受到大眾甚至是國外網友的追捧,評論下方直言「我也要這樣試試」的也大有人在。

她的走紅,讓年輕們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溫度、更鮮活、更富生命力地向世界表達?

當初王樂天穿自製漢服上街,引發的大多是嘲笑,如今卻再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漢服早就走進大街小巷。

而這也正是天貓新文創的初衷,希望通過自身影響力,讓更多的中國人,在這個熱鬧的節日中,不僅做收貨人,更做一個愈發了解中國文化的收穫人。

事實上,國際上一些時裝大師也曾將中國漢服元素,運用到自身的設計中。

海盜爺 John Galliano 就曾說過「我對中國的文化十分著迷,現在回想起來,或許是因為東方文化對於我來說很神秘,迫使我想進一步了解它」。

在 Dior 時期,他吸取了漢服中紋樣、刺繡等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到誇張、震撼、富有戲劇性的作品中,讓漢服元素以一種新的打開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其實更早,還有品牌創始人、對中國文化如痴如醉的 Christian Dior 先生。在 1951 年,他就把唐朝草書大家張旭的漢字石碑文內容,全數印在了裙子上。

另一位時裝大師 Yves Saint Laurent 同樣熱愛中國文化,1977年他推出的「女子系列」中,就處處可見漢服元素——開襟、闊袖......

在後來的 2004 年,Tom Ford也以 Rive Gauche 系列來致敬了 1977 年的那場 YSL 裡揚起的中國風。

看似,在我們還沒有開始進行「漢服復興」前,這些設計師們就先行一步,窺見了漢服的魅力。

而這些年,漢服越發從小眾文化向大眾視野邁步。人們在越來越通過了解漢服的同時,也更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這也讓一些傳統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間。天貓新文創組織這些活動,更是直接在對漢服文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著積極的推動。

《左傳》有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說明衣冠本身就是文化和文明的符號。

大眾的積極參與,側面也提升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就像鄰國日本對和服的尊崇和喜愛那樣,我相信未來也會有更多人,會在嘗試在日常穿著漢服、了解並喜愛漢服。

並樂於參與到漢服復興之中,成為中國優良傳統文化傳承的一份子。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所有者,文字為博主原創。

本期文字助理:Dianna、Milo、Quinn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微信公眾帳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關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臺,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

點擊下面的文章標題👇🏻,即可快速查看往期精選內容:

相關焦點

  • 「下半身漢服」風靡時尚界,陸仙人真厲害,中國風穿搭驚豔外國人
    今年,越來越多的漢服混搭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漢服混搭似乎成為了漢服復興路上的主力軍,比起傳統的穿搭方法來看,混搭漢服在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同時也能夠在日常生活裡穿著,並且不會帶來任何的不方便。像之前比較火爆的jk漢服以及西裝搭配漢服,這些在出現之前被人稱為「異類」穿搭的方法,現在卻攬獲了無數粉絲。
  • 漢服「TOP 10」品牌,原來這麼看漢服文化
    再說誇張一點,稍微了解過漢服,或者曾經參加過漢服活動的人應該都見過。 由於不確定是不是人家的「黑歷史」,我拿出照片後,試探性地問工作人員佳音:「某寶上有這麼款漢服,好像很多原創店鋪都有在賣?」
  • 漢服:第一次買漢服該怎麼挑?給萌新指路
    隨著漢文化的復興,更多的人加入了漢服圈,很多人也因為喜歡漢文化想買漢服,但是又怕被坑,就遲遲不敢入手漢服。對於每個漢服愛好者來說,第一套漢服一定都非常重要,第一次買漢服,應該怎麼挑呢?那跟著我一起往下看吧!
  • 又見漢服——2019廣東時裝周攝影紀實
    ,很多人可能還停留在電視劇裡或者仕女圖中,但據我觀察,漢服近兩年在如杭州時裝周、廣東時裝周上,被歸類進二次元的服裝範疇裡走秀,成為時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服也慢慢在各大城市的年輕群體裡普及起來了,為什麼漢服能這麼深入人心呢?
  • 漢服混搭JK制服,其實漢服這麼穿也可以好看又日常
    導讀:很多女生覺得漢服穿出去不太日常而且漢服穿起來太過繁瑣,但是也很想為傳播漢服做出一些貢獻,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漢服混搭JK制服,其實漢服這麼穿也可以好看又日常,一起往下看吧!這種淺色系的搭配看起來就很清新,看起來就很舒服,交領寬鬆的大袖擺仙氣滿滿,同時滿足了穿漢服和短裙的願望,漢洋折衷的穿法我愛了。這種穿法也不局限你穿什麼類型的鞋子,畢竟百搭,像模特就穿了一雙棕色的小皮鞋,還搭配了一雙蕾絲邊的襪子,非常洋氣。
  • 這樣搭漢服的我第一次見:你穿匡威,我配阿迪,潮流到我不敢認
    ,這種代表了中國古典服飾之美的服裝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氣質呢,以前的漢服只會在特別重要的場合才會出現的,但是現在隨著漢服逐漸的融入到大家的生活當中,這已經是成為了大家日常穿搭的一件單品了,並且現在的潮人對於漢服的穿搭還很有自己的風格呢。
  • 夏天穿漢服很熱?同樣逗是漢服新穿法,網友:只有好身材才敢這樣秀...
    最近幾年特別的流行穿漢服,基本滿大街都是。不論是小姐姐,還是小哥哥,都喜歡穿漢服,漢服的種類也分為很多種。還有穿法也和便服有所不同。尤其是夏天穿漢服很熱?同樣逗是漢服新穿法,網友:只有好身材才敢這樣秀出來!
  • 穿上漢服去射箭!航洋新開射箭館,每一張都是大片!
    ▲超越妹妹也在《超新星全運會》中秀了一波錦鯉箭術。▲杜海濤和沈夢辰在《女兒們的戀愛》中約會射箭館,灑了一波狗糧。▲《遇見你真好》中的「寶藏女孩」紀思清曾拿過香港射箭比賽冠軍,所有人都震驚了。▲王俊凱的射箭本身就玩得很溜,最近《時尚COSMO》上一張肩持和弓的側臉照片驚為天人。射箭看似神秘,上手其實不難。不同年齡段的人們都能輕鬆參與其中並迅速獲得成就感。
  • 中國漢服有多美,國外時裝秀上剛一登場,老外捨不得挪眼了
    漢服歷史悠久是我國的傳統服飾我國上下五千年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特色的服飾並且漢服款式有很多但是其主要的特徵是不變的不過現在的社會又流行了起來漢服一身漢服 走在路上可謂是仙氣十足漢服是真的太美如果在路上有人穿漢服我們大家都不禁的要多看兩眼不過在一次國外時裝秀上
  • 穿上漢服,和閨蜜一起去拍好看的寫真吧
    漫長的暑假在家比較的無聊,頭上都快長出草了,閨蜜打電話叫我去拍寫真,於是我倆一拍即合,毫不猶豫的奔向了照相館。在選服裝的時候我挑了的都是一些中式、或者偏古風的衣服,個人感覺這樣的衣服最有氣質感。畢竟現代的服飾平時穿的都比較多,連衣裙一類的也屢見不鮮,既然是拍照麼就像挑一些比較有氣質的、與眾不同的服裝,我選了一件旗袍和一件漢服,講真的,拍出來的照片簡直讓我吃驚,超出我想像得太多了,那種古色古香的韻味讓我像是從古代穿越過來的女子,氣質拿捏得十分的到位。
  • 本以為胖姑娘穿上漢服會很「醜」,看完照片的我沉默了!
    每次提到漢服的時候,大多數都會想到一些漢服模特,例如十裡,葵花等人,這些模特每次都能夠把漢服的驚豔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嚮往,也是因此給很多姑娘們造成了一個假象,那就是只有身材纖瘦的姑娘才能夠穿出漢服的美,但是當你真正了解漢服你就會發現其實胖姑娘也能夠穿出漢服的驚豔絕倫。
  • 別人的漢服秀驚豔絕倫,你的漢服秀仿佛路人?這個細節一定要做好
    對於很多人來講,漢服可謂是又愛又恨的存在,愛漢服,是因為它其中所存在的濃厚的歷史底蘊,和它所呈現出來的絕妙的美感,恨漢服,則是因為別人的漢服秀總是和自己的漢服秀存在著不一樣的地方,別人穿上漢服可謂是天仙下凡一般的存在,但是當我們自己穿上漢服之後,總會給人非常尷尬的感覺。
  • 關於漢服,我想說說
    第一次接觸到漢服,是在高中期間看的一本雜誌上。枯燥的高中生活,每周一期的《哲思》,是我為數不多的期待了。在雜誌的扉頁上就是一篇介紹,關於「璇璣姑娘」和她對漢服的推廣,那種中國傳統的氣質深深地吸引到了我。隨後我到網上,查了一下漢服,我被震撼到了,原來我們漢族人也是有民族服飾的。
  • 漢服這麼好看,你知道該怎麼穿嗎?
    二、漢服的特徵雖然漢服在時尚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創新和個性化的設計,但是漢服最主要的特徵,即交領右衽、無扣結纓、褒衣大袖還是沒有發生改變,只要保留了這些特徵,漢服依舊是帶有古典氣息的傳統服飾,所以即便是現代如何改造創新漢服,但是它依舊沒有捨棄它本該有的特徵。
  • 穿著漢服去旅行-故宮篇
    今天來講講穿著漢服去故宮的攻略,以及如何挑選一件合適的明制漢服。北京故宮最初是明代皇宮北京故宮是一個值得去很多次的地方。比起故宮,我更喜歡稱呼她為「紫禁城」。去年天暖,杏花開得早,等我到了,壽康宮的杏花已經有敗相了,於是去了御花園。御花園有一面紅牆,仿佛天然的畫布:風拂花枝,在牆上作畫,杏花疏影,印在紅牆一角,意境悠遠。梨花比起杏花,我更喜歡故宮的梨花。
  • 成都螢火蟲漫展漢服秀取消,模特、商家炸了,還讓不讓人活?
    現場一位身穿漢服的模特聽到消息後當場就繃不住了,眼淚把妝都弄花了:「為了這場漫展,我準備了兩個月,為了穿出漂亮的漢服,運動減肥,塑形,現在兩個月的辛苦白費了。」漫展現在已經成了很多商家擠破頭也想要參加的活動了,很多的小商家為了能在漫展上有所收穫,都會想盡辦法拿出優秀的作品。有的商家甚至為了精美的道具,漂亮的服飾還貸了款參加,就為了可以在漢服秀上嶄露頭角。但是,人也到了,道具服飾也到了現場,模特連妝都化好了,卻秀不起來了。
  • 解鎖「古風男女」 穿漢服,品味傳統文化精髓
    「他們跑來找我拍照,就像明星一樣受到眾多外國人的追捧。老外一邊拍一邊對我說『CHINA GOOD!』那時,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得意洋洋地說道。 回國後,陳俊傑正巧看了《國家寶藏》的一期節目,節目裡人們身著傳統漢服「輕羅小扇撲流螢」那飄逸的模樣深深的吸引了他。
  • 20款絕美少女風漢服!日常可穿,撩!到!爆
    好想穿著好看的衣服去外面拍照啊!之前看了一個小姐姐的漢服寫真,真的太太太美了!一起來逛逛某寶,看看有哪些美麗的漢服可以讓我一見鍾情。,他們家主要是有很多改良,進了這家店我就不信你能空著手走出來,美呆啊!
  • 唐制漢服、宋制漢服和明制漢服的特點,沒想到明制的居然這麼貴?
    很多人剛入漢服圈,都是因為漢服的美,而在對漢服的衣服穿戴方面有一定了解後,就會更想深入的去了解漢服的文化。漢服形制這不,就有朋友來問子曰了:「漢服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形制,這些大概我都了解了,但是還想深入點了解相關的文化」,於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華夏衣冠,今天子曰就來跟大家交流一下唐制漢服、宋制漢服和明制漢服的特點,看看你知道嗎
  • 韓國時裝周 看歐尼都穿什麼去看秀
    巴黎、米蘭時裝周的熱潮還未消退,眾多品牌和潮人明星又齊聚韓國首爾,首爾時裝周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在首爾街頭,時尚達人們毫不示弱,將自己的穿搭style演繹的有聲有色,這就一起去看看韓國的「歐尼」們都穿什麼去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