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從《漢謨拉比法典》探究當時社會的女性地位

2021-01-21 照見古今

20世紀初的一個冬天,考古隊在伊朗一個古城遺址挖掘出了幾塊黑色玄武石塊,現有比較完備的一部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法典運用範圍涵蓋了社會治安管理、軍隊事務管理、婚姻關係維護等方面,它仍然是出於維護當權者的統治地位的法律,有著時代的局限性。今天,我們來聊聊這部法典中與女性有關的規定,從中窺探幾千年前的文明古國的女性的社會地位。

一、被丈量的"公平",以蠻橫的姿態減少社會爭端,維護社會穩定

漢謨拉比是一位雄才偉略的君王,他重視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重視農業發展,大力推動百姓對荒山野地的開墾速度,並跟進水利設施建設,讓所有農民都投入到農業建設當中去,即便是這些政策在他之前的帝王都推行過,但漢謨拉比無疑是做得最好的一個。而因為土地所有權以及稅收等問題,當時的社會矛盾尖銳,打架鬥毆甚至殺人事件時有發生,勤勉的帝王也感到非常頭疼,於是乾脆制訂了一套成文法律,以後再發生何種事件都按照條文上的方式進行流程化處理。

這部法典有前言、具體條令以及結束語三個模塊。前言部分直接體現了統治者給自己立的人設——神在人間的代言人,向國民說明這部法典是出自神明的意志,自己只是中間的傳話人而已,並讚美了一番自己的政績。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法典注重事件的結果,而並不在意事件的起因經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比如兩名自由人打架鬥毆,如果一位自由人手斷了,那麼另一位就必須也斷手,以此作為懲罰;假如一戶人家的房子突然倒塌,砸死了這家人的孩子,那麼為這戶人家蓋屋子的人就必須獻出自己的孩子。

你毀了我什麼,你也必將受到同等的懲罰與傷害,這種處理方式在我們今天看來是極為不合理的。

所有的法律條文都不應該脫離當時的社會環境看待,但我們換一種角度思考,蠻橫的、完全不講理的各打五十大板的處理方式也明確告訴國民——不要打架鬥毆,不要動手,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你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而負責。某種程度上降低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發生鬥毆流血事件的概率,維護了社會的穩定秩序。

二、女子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淪為生育的工具

(一)女性的社會地位:地位崇高到淪為附屬品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女性的社會地位從高處跌落到低處。在生產力還十分低下,在人們缺乏各種生存知識,每天憂愁食物問題的原始社會早期,人們壽命普遍不高,但大自然又太強大,生存逼迫人們重視繁衍,重視下一代的成長,而女性肩負著傳承的責任,地位崇高。隨著後來人們對自然的認識逐步加深,對各種生產工具的掌握,男子強大的力量與體魄足夠承擔家庭生存問題,生活條件得到改善,而女子天生的力量與體格上的弱勢讓她們不得不依附於男人,繁衍雖然依舊重要,但男人的能力已經逐漸讓他們獲得了家庭地位中的話語權。古巴比倫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是根據當時社會上的習慣而制定的,作為第一部成文的較為完備的法典,不可避免的既有對女性的保護,又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壓迫、歧視。

(二)不對等的社會地位下,女子沒有主宰自己未來的權利家族的繁衍、血脈的延續不論是東西方,都極為重視。

"倘自由民離棄其未為之生子之配,則應給她以相當於其聘金數額之銀,並將......嫁妝歸還......"

中國歷史上將沒有孩子作為休妻的標準之一,從漢謨拉比頒布的這部法典中,我們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的女子如果沒有孩子,那麼她在家裡的地位同樣是岌岌可危的,隨時面臨著離婚的風險,區別在於,離婚的時候,男子會將她出嫁時的嫁妝還給她,同時額外付給女子一份和她目前身價對等的錢財。

假使這位妻子經過醫生的診治,最後確定不能生育下一代並且患有重病,那麼男子可以重新再娶,當然,妻子也可以主動為丈夫選擇一位女子擔負起傳宗接代的責任。而這位被選中的女僕即使成功孕育了主人的孩子,也並不會得到什麼,甚至孩子也並不屬於自己,這並不會受到道德層面的譴責,都是法典中允許的。

可以看出,無論是女主人還是作為奴隸的女僕,幾乎沒有主導自己人生的權利,而兩個身份等級之間面臨的具體待遇、權利又是千差萬別的。然而,即使如此,我們也必須從法典中看到,當時社會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作為男性附屬品的女性緩慢上升的社會地位。

三、正式的條文律法保障婦女的權利,女性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一)女性有資格承擔債務問題 取代依靠丈夫的道德品質,用正式的律法來確定女子的家庭地位以及相關權利,不得不說是當時社會的一大進步。

"倘居於自由民之家之婦,為使其夫之債權人不至將她扣押,曾與其夫立約......其債權人不得扣押其妻。倘此婦入於夫家前負有債務,其債權人亦不得扣押其夫。"

女性有資格承擔債務問題,女子在婚前,如果和丈夫訂立契約——各自承擔自己的債務,那麼當討債的人上門的時候,對方是沒有權利強迫妻子承擔丈夫應有的債務的。這種用律法確定的平等觀念極大的保障了婦女的權益,即使放在現代社會也不能說它不合理。

我們前面說到女奴作為生育工具人的問題,事實上,當男主人去世後,即使是女奴生下的孩子也同樣擁有錢財繼承權,而她自己也可以從原本的奴隸身份變成一個自由民。

"倘妻憎惡其夫......其夫經常外出,對之凌辱備至,則此婦無罪......取其嫁妝......"

在中國古代社會,上至權貴階層下至平頭老百姓,無不提倡三綱五常的社會倫理觀念,女子在家聽從父母的話,嫁人後要對丈夫言聽計從不可以違背,丈夫就是自己的天自己的一切,女子就像是一個牽線木偶。

而在古巴比倫社會,如果丈夫有家暴的行為,或者經常外出晃悠不回家,法典規定女子可以帶著自己的錢財回娘家。如果妻子身體不好,不能傳宗接代,作為丈夫的你可以重新婚娶,但你不可以從此就對你的病妻視而不見,你要好好的照顧她,找醫生給她看病,直到她去世。

(二)被處死的強姦犯,保障女性的人身權益無論在什麼時候,哪個國家,總會有醜陋的人侵犯、傷害無辜的女性,即使是在文明發展到現在的現代社會。在古巴比倫,對強姦犯是零容忍的態度,對於強迫女性發生關係的人,被抓後會直接被處死,而受到傷害的女子完全沒有責任。

"倘自由民強姦......應處死,此婦免究。"

古代的歐洲國家有些王室的感情關係是十分離譜的,近親之間結婚的完全不在少數,單薄的倫理觀念,混亂的男女關係。古巴比倫頒布的這部法典中,明確規定,假使男子與他的子女發生關係,那麼男子就會被發配到別的地方,永遠不能回來;如果男子的父親強迫兒媳婦和自己發生關係,那麼這名女性可以選擇離開夫家,重新選擇婚嫁,任何人不可以以各種理由幹擾女子的選擇。假如一位男性騷擾、親了一位已經結婚的女性,按照法典要求,他會被割掉嘴唇。

我們經常看到小說裡有這樣的描寫,姑娘不小心掉進水裡了,一位男子救了她,即使女子獲救,但同時她的名節也沒有了,最好的結果就是兩人成婚。古代社會對女子的管束嚴苛,大多數時候都將女性的貞潔問題看的尤為重要,朝廷統治者為了大力宣揚為夫家守身的行為,還下令為這些失去丈夫的女性修建貞節牌坊。

兩相比較著看,古巴比倫的法律條文最大限度的維護了女性的各種權益,讓她們少了很多後顧之憂,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進步。

(三)"無契約不婚姻":契約意識逐步滲透進人們的思想深處 成年男性(或者扮演"父親"角色的男性)作為家裡權利最大的人,而包括兒子在內的其他所有人都是奴隸,作為他的附屬物。即使有的女性是自由民的身份,但比起同樣是自由民的男性,地位要低一些。

法典規定,只有籤訂了書面契約的才能算是合法夫妻,否則兩人的夫妻關係是不成立的,得不到法律條文的保護,值得注意的是,法典中男女雙方作為這項婚姻關係的當事人,但籤訂書面契約的雙方卻是和她們的父母長輩,直接越過了女性,男方再給一點財物給女方家人,整個過程看來恍若將女性當成了可以隨意買賣的物品。如果男方後來看上了別家的女子,想要悔婚,那麼之前給的錢就要不回來了,如果是女方的父母看上了別家的男子,想要悔婚,那麼就必須要翻倍歸還男方給的錢財。

條文中我們看到了女性對自我命運的無法掌控的現實,從頭到尾沒有權利幹涉自己的婚姻。以及對於契約的重視,"無契約不婚姻",只要你們沒有籤訂契約,那就是還沒有結婚,法典將婚嫁與貿易往來等同,認為前者應該像後者一樣訂立契約,同時對這份契約加以律法上的保護。

從只是作為一位男子的妻子的身份,變成與男子籤訂了書面契約的受到法律保護的妻子,我們在假定女子地位很低,低到無法要求、保證丈夫對自己能一心一意,在離婚乃至財產分割上都沒法出聲。那麼,法典中的"契約"思想就是當時的一大進步,對以後的國家甚至是當代文明發展都有著不可磨滅的意義。

在今天看來,這部法典遵循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他死你死"的懲罰標準,是非常不合理的,嚴苛的酷刑,冰冷的條例沒有絲毫溫情可言。在與女性有關的條文上,雖然反映出她們的社會地位依舊很低,並且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婚姻,但我們必須看到,從採用契約婚姻到女性同樣可以繼承丈夫的錢財,以及各種保護女性人身安全的法律條文,法典中對女性權益的保護無疑是進步的。

相關焦點

  •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漢謨拉比法典》就是擺設,「水」的很!
    《漢謨拉比法典》體現的社會階級我們對《漢謨拉比法典》最為熟悉的莫過於「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看似是一個公平的復仇概念的法律。在法典的第196條和200條寫道:如果一個自由民弄瞎了另一自由民的一隻左眼,那麼他的左眼也應該被弄瞎。如果一個自由民打落另一自由民的牙齒,那麼他的牙齒也應該被打落。」但需要注意到,這個法律的公平復仇概念僅僅限於自由民。
  • 歷史:漢謨拉比關於「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解釋!
    歷史:漢謨拉比關於「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解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句話以及成文法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文化,這種文化在聖經被寫入或希臘人或羅馬人的文明開花之前很久就已經繁榮。「以眼還眼......」是漢謨拉比法典的一個解釋,是一個由直立的石柱上刻的282條法律的集合。法國考古學家於1901年在挖掘現代伊朗的古城蘇薩時發現了這個密碼。
  • 漢謨拉比法典主要內容是什麼?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令人不寒而慄
    公元前1792年至1750年,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治著美索不達米亞,他統治時期產生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之一。漢謨拉比法典由282條法律組成,以「如果,然後」的格式列出,這些法律根據社會階層的不同而不同,並對違反規定的行為提供了具體的懲罰。該法典列出了男女在婚姻不忠方面的不同懲罰。
  • 《漢謨拉比法典》:首次將「以眼還眼」的「復仇」概念引入立法
    1901年,法國考古學家在古美索不達米亞(即今天的伊拉克)發掘出《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一塊8英尺高(1英尺=0.3米)的黑色玄武巖石板,上面刻有4000行楔形文字。此地位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環境宜居,早在約5000年前就已形成了複雜的社會組織。
  •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句話我記得是出自人類最古法典《漢謨拉比法典》,還是在初中上歷史課時聽老師說的。有仇不報非君子這話是非常讓本人鍾意的話,有仇不報的話還等著別人記自己的好嗎,人就該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當然要用正當手段報仇。
  •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來歷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俗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比喻用對方使用的手段來還擊對方,這在法律上叫同態復仇法。這句俗語的起源於一部古巴比倫的法典還有關聯呢。古巴比倫王國源於兩河流域的中央,巴比倫一詞本是神之門的意思。很明顯,這裡是西亞的交通要衝,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 霸氣小姐姐正面懟猥瑣大叔,《漢謨拉比小姐》專治各種不服!
    有人覺得這是一部借著職業劇名號談戀愛的偶像劇,也有人覺得這劇直擊社會熱點,說常人不敢說的。這部劇,就是最近大熱的《漢謨拉比小姐》:《漢謨拉比小姐》這個劇名的來源,在我們杰倫小公舉《愛在西元前》就有過解釋: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 書評:為何不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何不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呢?   美國犯罪學教授米歇爾·P·羅斯在《以眼還眼:犯罪與懲罰簡史》一書中,研究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刑罰,不出所料的是,以眼還眼的確是法律尚不健全的時期,許多民族習慣採取的手段。在一些部落,兇手的刑期是由受害者家人所決定;而另一些部落則堅稱,要血債血償。
  •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真實含義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現在人們都理解成:別人咬我一口,我也咬他一口;別人瞪我一眼,我也瞪他一眼。其實,這句話來源於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法典規定:如果一個人擊落別人的牙齒,他的牙齒也要被打掉;如果一個人挖了別人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要被挖出來。在巴黎羅浮宮博物館陳列著一塊巨大的黑色圓柱形石碑,上面鐫刻著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紀,虔信神明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了迄今最古老完善的法典。
  • 原創書評來了---「以牙還牙」是否天經地義?
    《以眼還眼》這本書就是從「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句法律諺語為起點,進而討論同態復仇中的對等問題。所謂同態復仇,主要是指原始社會中有人受到傷害時,受害人可以正當地對加害者回以同樣方式的傷害,這作為一種習俗而被廣泛認同。
  • 你知道這個來源於西班牙的俗語「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怎麼說嗎?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是一個通俗的說法,用來指復仇。但是目的是為了造成和你個人受到的相同的傷害。這是個來源於西班牙的俗語,在整個拉美非常流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一表述起源自古代,當時正義是通過別人之手來施加的。
  • 衛星視角看世界:古巴比倫空中花園、漢謨拉比法典-王權的象徵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古巴比倫王國的空中花園跟漢謨拉比法典。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兩者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古巴比倫現在的位置就位於下方衛星地圖的中心位置。四大文明古國,也唯有古巴比倫只剩下了名字,至於古印度跟古埃及也發生了文化斷層,唯一沒有斷層的那就是中國。
  • 《漢謨拉比小姐》:被曲解的正義女神
    JTBC五月月火劇《漢謨拉比小姐》的女主角樸巧凜(高雅拉飾)喜歡村上春樹,並引述村上春樹耶路撒冷文學獎頒獎禮上的演講,表示自己永遠站在「雞蛋」的一方。和村上春樹不同的地方在於,村上春樹的身份是一名職業小說家,而樸巧凜的身份是一名法官,她的職場就在「高牆」。
  • 豆瓣7.8分《漢謨拉比小姐》正義只會遲到,不會多餘
    導語:正義只會遲到,不會多餘前段時間好朋友推薦了一部韓劇《漢謨拉比小姐》。看到這個名字時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太奇怪的名字。什麼意思?難道劇中女主角叫漢謨拉比?為此一伶很勤奮地去度娘親自查閱了一番。漢謨拉比,是巴比倫第一王朝的第六代國王,自稱「月神的後裔」。
  • 《檢察官內傳》和《漢謨拉比小姐》透著儒家文化和漢語發音的味
    連看二集,終於把《漢謨拉比小姐》看完了。韓劇雖然只有十六集,但對話很多、語速很快,看的時候除了需要目不轉睛,還要手握遙控隨時暫停,以便細看更多的字幕和背景,這樣一天看一看集就很累了,幾乎不能像看國產劇那樣一次連好幾集的看。不只是看字幕累,韓劇單集傳達的信息要比國劇好幾集還要多,要消化,不容易。
  • 這兒是漢謨拉比帝國的都城,世界上第一部法典,就誕生於此地
    這兒是漢謨拉比帝國的都城,世界上第一部法典,就誕生於此地又到了小編每日分享的時刻,今日分享給大家的全球即將消逝的兩處美景——巴比倫和傳說中的烏爾克什。公元前18世紀它是漢謨拉比帝國的都城,世界上第一部法典就誕生於此地。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統治下,這座城市變成了一座燦爛輝煌的都城,建造了眾多的標誌性建築,諸如埃特梅南基金字形神塔、伊斯塔門以及空中花園等,其中空中花園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即使在波斯人統治之時,巴比倫仍是行政首府和治學中心,天文學和數學尤為發達。
  • 《文明6》發布巴比倫領袖漢謨拉比預告片 11月19日上線
    今日,2K Games官方微博分享了「先睹為快:巴比倫領袖漢謨拉比」 影片,一起來看看吧。漢謨拉比是古巴比倫王朝的第六位君主,因頒布了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而為人熟知。這是世界首部系統性的法典,不僅詳細說明了犯罪和刑罰的處理方式,還闡明了嫌疑人在被證明有罪之前的「無罪推定」原則。
  •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4個星座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4個星座在生活中,大家經常都會說以德報怨。其實以德報怨的主要意思就是在別人欺負你的時候,你打了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別人欺負你你反倒要對她更好。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是在生活中又有誰能夠做得到?今天星羽就給大家講一講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四個星座。
  • 《文明6》巴比倫領袖漢謨拉比公布 史上最強尤裡卡加成
    《文明6》巴比倫領袖漢謨拉比公布 史上最強尤裡卡加成 2K日前正式公布了《文明6》「新紀元季票」的第四部DLC內容:巴比倫及其領袖漢謨拉比。 《文明6》巴比倫領袖漢謨拉比公布 史上最強尤裡卡加成 2020-11-13 09:50 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