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的分類:經史子集

2020-12-26 靜賢說

談及國學,首先我們應該對國學這個概念做一個澄清。什麼是國學呢?國學這個概念其實是相對於西學而言的,西方之學我們稱之為西學,東方之學我們稱之為國學,用一句話來概括,所謂的國學就是指我國固有之學問。

那麼國學都包括哪些內容呢?國學的分類方法歷來有兩種,一種是按照《四庫全書》的分類方式,一個是按照它的內容來分。按照《四庫全書》的分類方式,分為經史子集四個部分。

所謂的經,指的是古典文獻中的經典部分,比如《易經》,《詩經》,《書經》和《孝經》。

所謂的史,指的是歷史上各種題材的歷史著述,比如《左傳》,《漢書》,《史記》和我們所熟知的陳壽的《三國志》。

所謂的子,指的是能夠成就一家思想學說的著述,比如《老子》,《孟子》,《莊子》,《韓非子》,《墨子》和《呂氏春秋》等,這些都屬於子部。

所謂的集,指的是歷史上文人學者的總集和個人文集,比如代表性的總集有《昭明文選》、《全唐詩》。

這是按照《四庫全書》的分類方式把國學分為經史子集。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按照它的內容來劃分。

如果按照內容來劃分,我們可以把國學分為三大部分:義理之學,考據之學,詞章之學。

所謂的義理之學,顧名思義,指的是能夠闡釋事物道理的著述,今天我們把這部分著述稱之為:哲學。所謂的考據之學,指的是能夠追溯歷史淵源,考據時代變遷的著述,今天我們把這部分著述稱為:史學。所謂的詞章之學,指的是文學藝術,詩詞文章,今天我們把這部分著述稱之為:文學。這樣概括下來,這三部分就是我們當下所說的文史哲社會科學。這是國學的兩種分類方式。

每當談起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的時候,談起五千年的文化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地用四個字來形容,或者總會想起四個字:博大精深。從國學的分類我們可以看出,國學可謂是無所不包。

國學就是這樣,天文,地理,中間通人事,可謂無所不包。因為包容萬象,所以我們說國學是博大的學問;因為優秀的國學經典都是對人生、宇宙本源問題的終極追問,都是對本源問題的追問,因此國學又是精深的學問。

同時,經千年之風霜,歷朝代之更迭,我們的國學能夠綿延不絕一路的傳承至今,從來沒有斷絕,這說明國學本身一定具有它的魅力所在。我們都知道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實我們更是唯一,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沒有斷絕的民族。穿越千年的風雨霜雪,不論朝代如何變遷,我們優秀的國學思想一直傳承有序,從沒斷絕,在承續中向前發展,它的魅力就在於優秀國學的思想都是直指人心、叩問人之心靈的學問,具有與時俱進與時偕行的生命力。

經過這一梳理,首先國學是博大精深的學問,同時充滿生存與發展的智慧,還具有與時同步的時代特徵。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如果我們把本民族的文化給拋棄了,我們只是擁有著一副中國人的面孔,一個不尊重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是不會得到世界其他民族尊重的。

只有文化才是民族的,民族的一定也是世界的,我們優秀的國學經典就是這樣,現在不僅僅是中國人在學習傳統文化,其實我們周邊的國學,比如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在學習我們的優秀文化。畢竟,國家雖有國界,文化卻沒有,優秀的文化,一定具有先天的張力,值得所有人學習。

相關焦點

  • 「經史子集」到底是如何分類的?
    這就是所謂的圖書分類,看似簡單,這裡面可有著大學問,並且由此衍生出了「目錄學」。不同於如今以字母、數字等來分類,古時候採用的分類方式就繁瑣得多,其中流傳下來最為穩定的就是「經史子集」四類書目。因為古籍的分類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現在還找不到更有效的辦法來重新歸類,所以仍沿用「經史子集」的分類法。看似是很基礎的知識,但有些專業學者一不小心的話同樣會在這裡面「翻船」。
  • 儒家文化「經史子集」
    國學的主幹和枝葉是通過什麼方式表現出來的?我們一般人知道的,主要就是經典文獻。這些經典文獻最終在中國儒家的傳統文化裡面歸納起來,就是「經史子集」四個類型,也就是通常說的「四部」。這種分類法在唐朝形成,一直延續到近代,算是傳統文化最有生命力的分類方法。
  • 經史子集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經史子集,經:經書,儒家經典;史:史書;子: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經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出自:《新唐書·藝文志》:「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經史子集是中性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文獻等。
  • 解讀丨怎麼界定和弘揚「國學」?
    是依據《隋書·經籍志》所最終確定的經史子集的四部之學,還是復振《漢書·藝文志》所系統構建的六藝、諸子、詩賦等六略之學?是回歸以經典傳承為中心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的「六藝」呢,還是回歸以全人培養為宗旨的禮、樂、書、數、射、御的「六藝」?倘若連這些都沒有任何感覺,理不清頭緒,「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卻侈言國學,大談傳統,則不免是顧盼自雄,自娛自樂而已。
  • 揚州講壇2020年度最後一講 徐小躍暢談國學與人生
    徐小躍編者按昨天是揚州講壇2020年度最後一講,邀請了南京大學教授、國學專家徐小躍,與觀眾們暢談《國學與人生》。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國學。國學是一門大學問,到底國學的核心是什麼?何謂經典國學?國學與我們現代生活有著什麼關係?徐小躍教授在國學研究上造詣深厚,課堂上總以其生動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語言,獨到精闢的理論見解,慷慨激越而金句迭出,透過鮮活的事例深入淺出地闡述國學大智慧而廣受歡迎,在南京大學連續榮登「我最喜愛的老師」寶座。聆聽徐教授掌握要點,品味經典,開啟我們的人生智慧。
  • 經開第一學校開展千人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西部網訊 近日,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提高學生對國學經典的理解,經開第一學校小學部舉行了千人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通過此次國學誦讀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提升了國學素養、活躍了學生的在校生活,同時加深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更進一步弘揚了中華民族精神。
  • 創意潮玩、精緻手作、國潮新品、國學體驗...​ 這裡的市集上都...
    創意潮玩、精緻手作、國潮新品、國學體驗......​這裡的市集上都有,趕緊去逛逛~ 2020-09-20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民學國學|國學從娃娃抓起,從家庭做起!
    全民學國學|國學從娃娃抓起,從家庭做起!,傳承國學經典文化,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一代新人,樹立磁縣中小學生「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美德,磁縣教體局動員全縣教師,著力開展國學學習。
  • 胡可給孩子讀的《笠翁對韻》,國學啟蒙必讀書,全書美不勝收!
    其實,學國學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了。2019年語文教材改版之後,中小學語文教材的古詩文大幅增加,增幅高達80%。也就是說國學成為了必考內容。當然,除了為提高語文考試成績,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國學蘊藏著上下五千年的智慧,涵蓋哲學、歷史、人生、軍事、文學,遍布各行各業。
  • 古裝國學電影三十六計《瞞天過海》在蘭州開拍
    大型古裝國學小戲骨電影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於 2020 年 12 月 12 日在蘭州新區影視城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據了解,經過劇組前期的精心策劃與籌備,由張朝評導演執導,趙靈莉為演員副導的國學經典電影三十六計開始拉開攝製的帷幕。
  • 序漫畫《經集》
    我要告訴你,來讀《經集》吧!「不知道該怎麼做」,這是很多佛弟子的現實問題。郭良鋆先生翻譯的《經集》,以其曉暢的行文,將世俗行動落實在倫理的框架之中,使人處處皆知「該怎麼做」!此一現代漢語譯本的出現,實在是漢傳佛教的大因緣。郭良鋆先生在斯裡蘭卡進修巴利語期間,翻譯了巴利語佛典《經集》。
  • 膠州市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知識競賽完美收官
    今天參與比賽的有19支小學組戰隊,20支中學組戰隊,歷經必答題、眼疾手快、成語迷宮、詩歌朗誦、飛花令環節重重闖關,終選出小學組、中學組各一名一等獎、兩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以及國學誦讀獎、成語之星獎、詩詞達人獎三個單項獎。
  • 「每天讀點國學精粹」百家號權重排名-最全作者資料庫,自媒體軟文...
    每天讀點國學精粹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586194名,文化分類排名位列16049名,領先了47.3%的百家號。 站長之家百家號傳媒平臺對每天讀點國學精粹的運營數據估算如下: 預估總閱讀數:2000-2000,綜合排名65.1萬 ,文化分類排名1.7萬 粉絲數:24人,綜合排名49.9萬 ,文化分類排名
  • 國學二字之解釋
    國是一國,學是學術,國學便是一國的學術。如果其在中國,自然就叫做中國的學術。既然叫做中國的學術,那就無所不包了,既然無所不包,也就無所偏畸了。 許多人,或以國學為單指中華民族之結晶思想,或以國學為中國語言文字學,還有以史學眼光去觀察一切的,以及誤認國學為單指國文與中國文學的。
  • 經開區垃圾分類成「樣板」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宣講活動是由經開區榮華街道優秀的垃圾分類工作成果促成的。北京節能環保中心由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歸口管理,是北京市唯一從事節能環保綜合性工作和承擔政府委託職能的專業機構,其主要負責開展環保產業發展促進、新能源發展促進相關工作;開展節能環保宣傳培訓、技術產品示範推廣和對外交流合作等,最終達到促進地區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