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洞庭湖 北京南海子10隻麋鹿千裡之外安「新家」

2020-12-13 央視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昨天(4日)下午,10隻麋鹿從位於北京大興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上車,前往1400公裡外的洞庭湖開啟新的野外生活。

過去一周內,此次野外放歸的10隻麋鹿經過了細緻的體檢並帶上了GPS追蹤器便於工作人員開展野放麋鹿在洞庭湖區域遷徙行為的研究,10隻麋鹿中包括6隻公鹿、4隻母鹿,都是年齡在2~3歲左右的亞成體。研究人員期待此次放歸後的來年六月,這批鹿正好能夠加入到洞庭湖野外麋鹿種群繁殖的「鹿王爭霸」中。

麋鹿雖然體格碩大但是生性膽小,為了減少對麋鹿的幹擾,工作人員放棄了傳統的麻醉槍,提前在鹿舍和運送麋鹿的貨車車廂之間搭建了通道,並用胡蘿蔔等食物作為誘餌引誘麋鹿登車,讓所有人意外的是:10頭麋鹿上車過程十分順利,隨著通道關卡的一道道關閉,麋鹿的活動範圍逐漸縮小,用了不到20分鐘的時間,10隻麋鹿悉數登車。它們預計將在6日清晨抵達湖南岳陽洞庭湖區域。

據了解:洞庭湖野外麋鹿種群已經達到200多隻,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生態室主任鍾震宇表示,這次投放的10隻麋鹿,它們的使命就是去跟之前先到的那一批麋鹿進行會合,通過交流把兩地的遺傳基因融合在一塊,提升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提升它們在野外的生存能力。

據統計截至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擁有半散養麋鹿188隻。從1988年開始,共輸出麋鹿54次,共546隻。(總臺央視記者 羅子瑛 鄧煜洲)

(編輯 李冬鳴)

相關焦點

  • 北京南海子10隻麋鹿回洞庭湖「新家」開啟野外新生活
    12月4日下午,1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上車,前往1000多公裡外的新家——洞庭湖,開啟野外新生活。截至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進行了54次野放行動,輸出麋鹿546隻,直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遷地種群41個。
  • 北京南海子10隻麋鹿野歸洞庭湖「新家」
    昨天(4日)下午,1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上車,前往1000多公裡外的新家——洞庭湖,開啟野外新生活。截至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進行了54次野放行動,輸出麋鹿546隻,直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遷地種群41個。
  • 北京的奈良公園,南海子公園200隻麋鹿上線,北京遛娃好去處
    南海子郊野公園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公園突出了歷史文化特色,再現昔日皇家苑囿風採,在明清時期就已被列為「燕京十景」之一。南海子公園是北京最大的溼地公園,面積相當於四個頤和園之大。在公園裡西北角的一片地方,有寶藏景點-麋鹿苑,數量成群、可可愛愛的麋鹿成了吸引市民前往南海子公園遊玩的主要原因。介紹一下麋鹿:麋鹿又叫四不像,因其犄角像鹿,面部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而被稱為四不像。南海子公園曾是麋鹿的滅絕之地,麋鹿在百年前因受到戰爭破壞而發生過滅絕,幸而在百年後從英國引回20隻麋鹿回到故鄉得到繁衍至今。
  • 南海子10隻麋鹿安全抵達洞庭湖,將於7日上午野放
    在大卡車上經歷了34個小時的長途旅行後,10隻來自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的麋鹿,於12月6日上午10點抵達洞庭湖畔的臨時圍場,即將於明天上午野放至洞庭湖溼地內,幫助當地的麋鹿種群提升遺傳多樣性。12月6日上午,抵達洞庭湖畔的麋鹿,被養在臨時圍場內。高大立攝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所在地大興南海子麋鹿苑,距離洞庭湖1000多公裡。這10隻鹿打小就生活在南海子,是第一次「出遠門兒」。
  •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麋鹿角支」——《展品中的科學...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麋鹿角支」——《展品中的科學》系列節目 2020-07-17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三屆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開幕 南海子文化論壇首進機場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大興區文化建設諮詢委員會正式成立、大興文化手繪地圖公開發布、《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南苑卷》重磅推介、南海子研究最新成果首度公布、南海子文化及麋鹿東歸主題展覽正式啟動……12月26日,第三屆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正式開幕,在冬日裡為大家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 10隻北京麋鹿南遷 投親靠友開啟新生活
    摘要:為提高麋鹿種群質量,保護麋鹿物種的遺傳多樣性,湖南省林業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共同啟動麋鹿野放研究項目。在7日,從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遷移的10頭麋鹿正式放歸東洞庭湖溼地。為提高麋鹿種群質量,保護麋鹿物種的遺傳多樣性,湖南省林業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共同啟動麋鹿野放研究項目。在7日,從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遷移的10頭麋鹿正式放歸東洞庭湖溼地。經過1430多公裡的行程,6日早晨,裝載10頭麋鹿的大卡車緩緩駛入洞庭湖中的新洲蘆葦場。
  • 南海子文創產品「麋鹿手辦」亮相,可愛呆萌,還能當手機支架!
    12月21日,第二屆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在現場為您發現了諸多亮點。南海子文創產品「麋鹿手辦」亮相3D列印做的呆萌麋鹿, 看著精緻又可愛,不僅可以作為擺件,還可以依託鹿角成為手機支架、首飾架。
  • 遠看像毛球,長著大尾巴,「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南海子定居
    近日,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工作人員在南海子郊野公園拍攝到了震旦鴉雀在窩中休息的畫面。因為珍稀,震旦鴉雀又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去年8月、11月和今年5月,震旦鴉雀都在南海子現身過。這說明南海子成為這種全球性近危物種的又一個定居地。
  • 視點「麋鹿IP」正式發布、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
    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宣傳處、大興區委宣傳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北京南海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南海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
  • 「麋鹿IP·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召開
    2020年11月20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宣傳處、大興區委宣傳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北京南海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南海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麋鹿IP·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召開。
  • 「南海子·溼地」主題邀請展在京開展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據中國財訊網報導:2014年5月10日,首屆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南海子·溼地」主題邀請展,乘著文化強國的東風,在北京御林南海書畫院、北京天業龍翔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鼎力支持下,於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的北京市南海子公園拉開了帷幕。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起航。會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報告廳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傳統文化正成為「活」在當下的潮流文化,以麋鹿IP構建為核心,繼而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全新文化產業方式是文創發展的新趨勢。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簡稱麇鹿苑,是位於北京城郊南子地區的一片溼地綠洲。1985年建苑的麋鹿苑,位於原來清代皇家獵苑三海子地區,經過精心修整,麋鹿苑逐漸恢復了溼地的景觀風貌,成為一個美麗的生態苑囿,為北京大型的哺乳動物麋鹿提供了適宜的保護繁育場所。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IP」正式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同時,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麋鹿文創聯盟」也將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聯盟。
  • 好歡脫,25隻麋鹿被放歸大自然!大豐野生麋鹿種群已達 1820隻!
    11月6日,麋鹿放歸自然活動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辦。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這標誌著鹽城黃海溼地又一次大規模放歸麋鹿行動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成功放歸25隻麋鹿 通過GPS項圈實現麋鹿保護網絡化管理
    記者8日從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中國近日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麋鹿原產於中國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溫暖溼潤地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犄角像鹿,頭臉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因此又被稱為「四不像」。
  • 麋鹿重歸故裡35年:「文化+」釋放麋鹿文化潛力
    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現場展示的麋鹿文創產品。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羅鑫)古樸清麗的麋鹿瓷器、時尚便捷的麋鹿手袋、栩栩如生的麋鹿角模型、象徵「福祿壽喜好運來」的麋鹿四季文創系列產品……豐富多樣的麋鹿文創產品20日亮相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
  • 「麋鹿IP」發布 大興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同時,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麋鹿文創聯盟」也將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聯盟。
  • 可愛的麋鹿
    □大河報小記者鄭州金水區豐產路小學二(4)班範愛惠    春節期間,我隨爸媽去爺爺奶奶家過年,最令我興奮的是爸爸帶我去位於老家大豐川東國家麋鹿保護區遊玩,一進保護區,就看見一隻很大的動物雕塑,這隻大動物雕塑旁邊還圍著四種稍小一點的動物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