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一位媽媽心裡話獲34萬點讚,背後的辛酸誰懂?

2020-12-13 騰訊網

文 | 阿哩

這世上真的有討厭自己孩子的母親嗎?

大部分人會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春暉寸草、舐犢情深、孟母三遷……我們從小就知道,無論是在動物還是人類中,母愛是最偉大和無私的。

但真正成為母親後,很多人才發現,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母親討厭,甚至是憎惡著自己的孩子。

最近,網上有個爆火的帖子,是一位母親發表的,「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帖子發出後意外地引起了無數網友的關注,並迅速獲得2.6萬轉發和34萬點讚。

在這篇「厭惡孩子」的帖子裡,媽媽形容孩子是「垃圾的孩子」,毫不避諱地說,「為有一個渣娃而噁心」、「對孩子沒有一點感情」、「對她永遠沒有好臉色」……

沒想到的是,這則帖子引起了很多媽媽的共鳴,她們在評論裡坦白著對孩子的「厭惡」:

「恨得牙都疼,快把我逼瘋了」

「我已經筋疲力盡了,他們把我的生活毀掉了,我已經不是上次開心是什麼時候了」

「聽見她說話就忍不住想吐,抱著馬桶一邊吐一邊哭」

……

看到這些評論的網友們,有人指責這些媽媽們不負責任,生而不養,但依然有人一針見血地戳穿了媽媽們厭惡背後的真相:

「這些故事裡,都沒有爸爸出現」

其實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沒有母親不愛自己受盡苦難生下的孩子,與其說她們討厭孩子,不如說是她們更討厭「討厭孩子的自己」。

被媽媽討厭的孩子可憐,但討厭孩子的媽媽才更可憐。

養育孩子是一個很漫長且艱難的過程,有了孩子後生活會被攪得天翻地,而大多數家庭的現狀是,孩子累了要媽媽抱,吃飯找媽媽,睡覺找媽媽,有困難都要找媽媽,而爸爸仿佛是家裡的隱形人,吃飯睡覺玩手機,孩子的一切與他無關。

媽媽們承受著,獨自照顧孩子和家庭的狼狽,慢慢失去了自我,壓力日漸積壓卻無人分擔,而自己明知生活一團亂,卻又無力改變現狀,所以將一切都歸咎於,「不該生下這個孩子」,這才是媽媽們厭惡孩子的根源。

每個怨恨孩子的母親,背後都有一位隱形丈夫。

2017年《家庭親自陪伴白皮書》顯示,父親陪伴較多的家庭佔12.6,父母陪伴一樣多的家庭佔16.5%,而母親陪伴孩子較多的家庭佔55.8%同時,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父親對孩子的陪伴的時間,遠低於母親。

央視公益廣告《取款機爸爸》真實展現了大多數家庭的生活常態,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

「爸爸給我們錢,可以去買東西了」 ,小女孩彤彤和媽媽站在取款機面前。

因為爸爸在外地工作,不能經常回家,只是每月按時寄錢回來,「取款機」是彤彤對爸爸的所有記憶。

每次當她羨慕別人有爸爸陪著玩的時候,媽媽都會說,「爸爸工作忙,乖啊」。

所以,在彤彤的幻想中,爸爸變成了取款機,陪自己蕩鞦韆、做遊戲、看繪本……

過年的時候,彤彤滿心歡喜等著真的爸爸回家,然而爸爸又一次因為工作忙沒回來。

失望的彤彤跑到取款機前,輕輕撫摸著,小臉貼在取款機上,眼睛裡噙著淚,對著取款機說,爸爸,新年快樂……

影片的最後出現一行字,「童年只有一次,爸爸,陪陪我」,讓無數人淚目。

這位爸爸正是生活中千萬爸爸的縮影,他們忙於工作、掙錢、看手機,而忽視了孩子、妻子以及家庭對自己的需要。

父親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不僅是對妻子帶孩子壓力的緩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

心裡學上有一個著名理論叫「父愛缺乏症候群」,這樣的孩子害羞靦腆,情緒低落,自暴自棄,不求上進,急躁衝動,性格孤僻,甚至會出現逃課,早戀離家出走等行為。

父愛缺失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遠超出你的想像。

第一、會影響孩子對知識的認知和發展,影響孩子的性格走向

爸爸和媽媽本就是兩種性別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肯定有著很大的差別。

媽媽生性母,她們會覺得要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生怕孩子磕著碰著,過度的寵愛和溺愛,會造成孩子形成依賴型性格。

爸爸生性剛,他們會培養孩子獨立堅強勇敢的性格,做事情勇敢直行,不退縮不畏懼。擅長引導孩子動腦動手能力,培養孩子創新思維和求知慾。

第二、會影響孩子極度缺愛,導致早戀行為

從小由媽媽帶大的孩子,他們得到的都是從媽媽角度出發的愛,並沒有爸爸那種保護的愛。

特別是對於女孩子,更容易早戀。因為他們想體驗來自爸爸那種安全感,那種把她當成公主來寵的感覺,來自男性的那種帶她出去勇敢創新的思想。

第三、影響孩子良好品質,行為習慣的養成

在父愛缺失的家庭中,由於缺少父親嚴厲的批評和管教,青少年面臨犯罪的風險比較高,這部分的孩子與人交往的人際關係也有所缺失,所以會導致他們沒有正確的引領人,與人共事相處方面不懂得方式方法,由此可見,父愛真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家庭就像是一棵樹,母親是樹根,父親是主幹,孩子是枝葉,枝葉的繁茂離不開樹根和主幹的灌溉。

而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要總是以工作的藉口來搪塞孩子對愛的需求,能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不長,錯過了就真的做過了。

相關焦點

  • 「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34萬點讚熱帖,說出無數媽媽心裡話
    網上有一則「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熱帖,吸引眾多網友和寶媽關注,獲得2.6萬轉發34萬點讚,揭露出了無數媽媽痛苦與掙扎,說出無數媽媽心裡話。其實並非是孩子,而討厭有了孩子後狼狽不堪的自己,生活的艱難,以及明知艱難但卻無法改變的掙扎與痛苦,這才是寶媽們討厭孩子的根源。有了孩子後,各種壓力隨之而來,而孩子又不懂事的到處闖禍,擾的寶媽沒有消停日子,家裡又無人插手,這一切的一切才是造成媽媽討厭孩子的罪魁禍首。
  • 「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這位寶媽說出了很多人不敢說的心裡話
    在今年的9月份,微博上有一個博主轉發了9張媽媽討厭自己孩子的吐槽貼,並配字說「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就是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轉發量達到2.6萬,點讚量達34萬。可見,這位寶媽說出了很多人不敢說的心裡話,即便是自己的親生孩子,自己也有很煩,很討厭的時候。
  • 「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千萬別怪寶媽矯情,其中的苦只有她自己懂
    曾有一則標題為「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的熱帖,被轉發3.2萬,點讚更是超過30萬,每位寶媽與孩子之間的故事,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寫下這篇帖子的是一位6歲男孩的媽媽小珊,她為了孩子已經當了4年全職媽媽。
  • 「我越來越討厭老大了」,二胎媽媽深夜發圈,引發了許多媽媽共鳴
    二胎的到來會給家庭帶去無盡的歡樂,但其實歡樂背後也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小李是一位二胎媽媽,同時也是一位全職媽媽。她每天一睜眼就圍著兩個孩子轉,一直忙到晚上孩子睡著,才能有片刻屬於自己的時間。
  • 50歲阿姨一人自駕遊,獲贊200萬:我的前半生是媽媽,後半生是自己
    ,收穫了200萬的點讚。她說前幾天孩子生病了,自己請假在家照顧孩子,孩子總是半夜發燒,自己一直整宿整宿不能睡覺。這天下午孩子稍微好點,照顧完孩子,就趴在床邊睡著了。後來突然聽見門響了,才知道丈夫回來了。可丈夫看到還沒做飯,就生氣地責備表姐:一天待在家,連飯都不做,你不做飯早說啊,我就不回家吃了。
  • 「有孩子後,我沒有了自己」一位媽媽的親述戳痛無數人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經常被大家稱為好女人。但是她私底下卻和我說:「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做個好女人。」她對我說:我成了丈夫想要的模樣,成了公婆喜歡的模樣,卻不是我自己,不但不自由而且沒有自我。從早到晚都是圍繞著家和孩子轉,從來沒有為我自己做過什麼事,我一點也不喜歡這樣的生活。說完朋友陷入了沉默,看著朋友的模樣,我心疼不已。
  • 名校畢業的父母會希望孩子上什麼學校?這個回復獲4萬點讚
    這麼多回答裡,有一個回答點讚數遠遠高於其他,達到4萬多。咱們體會下:以下是回答全文4萬點讚,一位清華媽媽的「育兒之道」 ...不得不吹一下我媽這個平平無奇省事小天才。我媽清華畢業的,對我沒提過要求。當年我高考出成績之後我媽驚喜萬分:「天吶,比一本線高這麼多!你是不是能上985啊!」。
  • 「我越來越討厭我孩子了!」
    怎麼自己平時費勁心思教育,孩子居然那麼不懂事不善解人意,而且越來越讓人討厭了呢!可能媽媽們都有過這樣的質疑,有時真的不是他們缺點多,而是你只盯著孩子的缺點並無限放大了。看看本文,或許你會找到些答案。「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覺得我不愛她了。我開始越來越討厭她。
  • 五年級第六單元作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
    五年級六單元的作文是以書信的形式,對爸爸媽媽說心裡話。一般情況下,孩子對媽媽說比較容易,而對爸爸說就比較難了,也比較少了。因為在孩子心裡,媽媽是溫柔的,可以無話不說;爸爸是威嚴的,父愛像座山。正因為如此,對爸爸說心裡話的作文,選材和角度不同,才比較新穎,更能引起讀者注意。一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當爸爸的看一下孩子想說什麼,小朋友們可以參考和借鑑怎樣寫好作文。
  • 媽媽,我討厭你
    有時候,我有點討厭女兒小美。當她把彩泥弄得滿地都是的時候,當她吵醒我的午睡的時候,當她跟我作對的時候,當她不肯好好吃飯的時候,雖然我愛她,可還是覺得好煩,甚至會偷偷地想一下,如果沒有她,生活多麼安寧美好。我相信愛是一種複雜的情緒,裡面一定包含著不滿,甚至恨。所以,當小美第一次對我說,媽媽,我討厭你,我既沒有感到驚訝,也沒有呵斥她。
  • "我最討厭的人,是我的孩子"
    有的媽媽直接表示厭惡和後悔:「我非常討厭自己的孩子,很後悔生了她」其次,恨孩子的根源,到底是在恨誰?比起恨孩子本身的「煩」,有更多的媽媽的恨是朝向另一半的。喪偶式育兒數不勝數,父親在家庭教育中長期缺位,很多母親被迫承擔了大量的生活壓力和親子責任,壓力大到甚至會將人壓垮。雖然我們感同身受表示同情,但是因此把氣撒在弱小的稚子身上,只能發洩自己的無能狂怒。還記得西安孩子小天嗎?
  • 一首《萬八美金》唱出我心裡話:若能衣食無憂,誰願出國?
    那些他忍著沒能和你說出口的,才是心裡話。無意中聽到了一首名叫《萬八美金》的歌,每一句歌詞仿佛都在說我的故事:手機裡面的玩伴,提起往事話很長故鄉的相片,一張一張越來越美幾十年好快,一眨眼都無影蹤幾多往事滄桑,當初生活很渺茫吃不飽向誰人講,不甘燥動的心做什麼都成不了,抓頭撓耳啊一家生存還要去扛,嗨一聲出洋去闖一闖萬八美金灶頭枕頭忙不停,不敢生病不敢停
  • 「弟弟一哭,我就害怕」一篇作文,牽扯出二胎媽媽的一把辛酸淚
    人們常想,孩子的世界應該很單純,很美好,可為什麼這樣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手足如此殘忍呢?也許這位姑娘的一篇作文,可以看出背後的原因。小弟一哭,我就怕了」一篇作文,牽扯出二胎媽媽辛酸的眼淚一位老師曬出一篇學生作文,作者是個普通的女孩,作文的題目是「我想對你說」,女孩在文章中表達了她對媽媽的愛,但是越往下看,越覺得鼻子發酸,胸口像堵石頭一樣。
  • 我沒說「我愛你」,你就以為「我討厭你」?
    但她要講的不是那個同性戀母親,也不是那個辛苦的母親,她要說出心裡話,也要聽母親的心裡話,「有些話,不拍紀錄片,我永遠無法跟你說。」這部電影叫做《日常對話》,英文名Small Talk。生活中最稀鬆平常的碎片,「日常」,一生中來不及多看一眼就拋諸腦後的細節,「Small」。
  • 《奇葩說》靈魂拷問:當柔弱女孩變成超人媽媽,背後的辛酸你知道多少?
    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 身為媽媽,我們最大的願望是給予孩子幸福, 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為最好的自己,這需要媽媽更多的智慧和陪伴。
  • 「媽媽,給我10元錢」 當孩子要錢,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有時候為了交學校的正常收費,她也會藉機威脅我,不聽她的話就不給錢。這種無助、屈辱的感覺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為什麼有些父母,總會在金錢這件事情上跟孩子處處較勁?知乎上,點讚最高的答案是:因為只有在錢上面,父母能完完全全地控制我們。
  • 「媽媽,給我10元錢」 !當孩子要錢,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caddie晴:「我小時候從不問我媽要零花錢,因為根本要不到,還會招來一頓罵。有時候為了交學校的正常收費,她也會藉機威脅我,不聽她的話就不給錢。這種無助、屈辱的感覺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為什麼有些父母,總會在金錢這件事情上對孩子處處較勁?知乎上,點讚最高的答案是:因為只有在錢上面,父母能完完全全地控制我們。
  • 請不要歧視我準點下班,因為我要趕著去接孩子
    美國媽媽真實講述在職媽媽辛酸事 請不要再歧視我下午5點準時打卡下班,因為我要趕著從保姆那裡接走孩子。 我知道我不是這個世界上僅有的一個在職媽媽,但我想告訴其他在職媽媽,我對你們現在所經歷的,完全感同身受。 我理解你出於『補償』心理想要努力工作,因為貌似只有你一個人準時到點下班。 我理解你在辦公桌前匆匆吃午餐的原因,因為你必須提早離開,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間隙帶孩子去看醫生。
  • 許瑋甯手寫道歉信: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我討厭分裂
    許瑋甯手寫道歉信 再次為手誤點讚不當言論認錯「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我不支持臺獨,我討厭分裂,我喜歡大家和睦相處。大家可以批評我,罵我,因為我確實做錯了事。」11日凌晨,許瑋甯就點讚ins涉及不當言論道歉,她表示自己犯了無比愚蠢的錯誤,坦言不是手滑,只是習慣看圖而沒有仔細看文字,並強調自己的祖籍是在安徽蕪湖,家人現在也搬到了南京居住,海峽兩岸本是一家人,未來會更加謹言慎行。
  • 五年級六單元作文,《媽媽,我想對您說》跟熟悉的陌生人談心裡話
    在激烈的爭吵之後,爸爸媽媽們認為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懂事,而孩子抱怨自己的爸爸媽媽不懂自己,親子關係越來越僵,並逐漸走向「破裂」的邊緣……父母和孩子漸行漸遠,成為熟悉的陌生人,打破這種僵局,改善親子關係,請蹲下身來聽孩子說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