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娃娃市場上,我們可以看到娃娃的價格差距可以到達幾十倍。像日本貴一點的娃娃要好幾萬,而國內便宜的娃娃有些只要1000元。那麼,貴的娃娃和便宜娃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呢?接下來,我帶大家一一細數。
首先,貴的娃娃和便宜的娃娃用料會有所差別,普遍貴的是矽膠材質嗎,便宜的是TPE材質,這裡我們要談談相同材質下的貴的與便宜的差別。貴的娃娃工藝好,一般來說,工藝好的娃都體現在頭雕上。好的頭雕在越近的距離下拍攝感覺會越真實,工藝差的人偶一般都會遠距離拍攝,然後各種修圖,根本不可能近距離拍攝,一拍就搞砸。
大家可以仔細看看這個眼珠,好的眼珠都是過百的,一般娃廠的眼珠都是從10到50元不等,所以看起來特別沒神,圖片對眼珠做工要好很多,也能看到眼白的血絲。
我們再看看眉毛,一般的娃,眉毛都是畫上去的,這樣可以節省成本。而這種好一點的娃,眉毛是植入的,看起更加真實。順帶說說頭髮吧,植髮的娃娃有髮際線,會更貴一些,非植髮的便宜些。
再看看嘴唇吧,好的娃嘴唇細膩有紋理,差一點的就沒有。
然後,大家可以看看皮膚,好的工藝會讓皮膚有層次感,差的工藝是沒法做到的,一般的娃娃的皮膚是沒帶塗裝的,所以皮膚看起來有點透明,所以大家都覺得不真實。
真人人的皮膚是有層次的,你可以看到真人的皮膚不只是一種顏色的,是混合顏色,有紅有白有黃還有毛細血管的綠,所以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塗4次裝,把幾種顏色混合而成,這樣才能達到真人皮膚效果。圖中手握的這個頭雕就是一股矽膠色,一點真人的美感都沒有。
一般的矽膠人偶廠家,都是塗一層,再差點的就是沒塗,但同時時間成本也能節省很多,因為每次塗裝後都要等一天才能繼續下一次塗裝
所以說,同樣是高分子材料產品,即使用料一樣,好的和不好的,差距還是挺大的。就像是一幅畫,普通人畫出來的和藝術家畫出來的還是有差距的。西方喜歡雕刻裸體石雕和畫並稱之為藝術,那麼一個好的有精細的娃娃也可以算是一種藝術了,最後希望大家能夠擁有一款自己心儀的頭雕。
科普DIY實體娃娃方法-關於人偶頭雕轉接口問題詳解
選購實體娃娃大致有兩種情況,拍娃黨是先選頭再選身體,娃黨則是先選身體在選頭。實體娃娃的組成是頭雕,身體2個部分,通過連接器來連接,目前市面的連接器分為螺口和卡扣2種,大多數廠家頭身是不能分開購買的,少數廠家是在購買過整體娃娃的前提下,可以單買頭雕。
但是相信大家在選購娃娃的時候遇到喜歡A家的頭卻喜歡B家的身體的情況,或者A家整體娃娃超預算,只能買個A家原版頭,再去配個便宜的身體。
這樣選擇會出現頭身匹配的問題。目前市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實體娃娃行業頭身連接是沒有統一標準的,頭身連接大致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 大部分矽膠娃娃廠家會發開自己獨有的骨架,連接器是焊死在骨架上的,這種就只能用自己的頭雕,比如ex,人造人,叄卉,星藝等
2. 一部分矽膠娃娃廠家生產身體時就考慮到頭身轉換問題,他們設計的連接器是分離的,更換連接器就可以換其他廠家頭雕了,比如先納信(ps:下單前要和客服說,不然默認是焊死)這樣的設計特別人性化。
3. 大部分TPE娃娃廠家他們是使用的統一骨架,連接器也一樣,都是通用1.6cm螺口,各家身體和頭部是可以隨便替換,無需轉換頭,比如娃娃廠,O2DOLL,奇她,六野,新中易,catdol,色系,愛妃等
實體娃娃體積都是真人大小,存放收納是一個問題,喜歡收集娃娃的娃友大多數都會購買多個頭雕,但身體可能就1,2個,這也會存在頭身匹配問題。再者一個娃娃買了一段時間看膩了,想換新的,帶身體處理是很麻煩的,如果能解決匹配問題,身體保留,只用把原來的頭雕處理,換個新頭雕就方便很多。
以上所有問題都是因為各家頭身連接器不是統一標準產生,為了接解決這個問題,娃友們開始自己研發轉換器,也就是通過一個金屬連接杆來匹配每個廠家的頭身,經過很長一段時的設計嘗試調整,甚至日本ot社的娃娃頭都能匹配國內娃娃的身體,在日本娃娃頭和身體差價在3倍以上,ot社的娃娃頭售價在1萬左右,身體卻要3萬多,這還只是在日本本地售價,不含關稅和運費。
目前轉換器可以解決匹配問題,搭配表格如下:
ex頭部可對接身體如下:
O2DOLL(所有骨架)
娃娃廠(所有骨架,其中17年中旬以前骨架,18年測試版骨架,18年正式版骨架,19年骨架)
奇她(所有骨架)
六野(18年以前骨架,19年新骨架)
精靈人偶(所有骨架)
星藝(所有骨架)
新中易(所有骨架)
先納信(測試版骨架,19年中旬以後新骨架)
叄卉(18年新骨架,近期叄卉又換骨架了,待測試)
橙愛(所有骨架)
幸福娃娃(對接有縫隙,拍照需從上往下)
四木(4woods)身體等等及所有螺紋接口的骨架身體。
ex身體可對接所有螺紋接口的頭部及ot頭部。
Ot頭轉各種螺紋tpe身體,ex身體,先納信身體
實體娃娃玩到一定階段自由選擇頭身這樣的DIY玩法是相當有樂趣的,也希望各大娃廠也能繼續出好的產品,讓廣大娃友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