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這個春節假期,相信「宅家」成了絕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本應走親訪友、聚會敘舊,享受春節文化藝術活動的大好時機,如今卻只能待在家裡。雖宅在家中,但心卻嚮往詩和遠方,如何排解呢?近日,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精心推出線上「西安市優秀民間剪紙刺繡主題展」,使廣大市民足不出戶,便可欣賞到來自西安市十三區縣特色的剪紙刺繡作品。
陝西民間刺繡多屬於生活日用品工藝大類。其繡品突出的藝術特徵在於造型方面,想像變形多於自然寫實,甚至有些抽象。它形態誇張、天然成趣,充滿著生氣,往往能抓住起特徵加以強調和誇張,使其特點突出、性格更鮮明。如「老虎鞋」「老虎帽」「布老虎」等,通過概括提煉和誇張的想像,將威猛的老虎加工成憨態可掬的形象,洋溢著無限的稚趣和美感。
在其用色方面也十分考究,不刻意追求對真實的描寫,圖案配色大膽粗狂、簡潔明快、質樸自然,習慣用飽和度較高的大紅大綠等顏色,充滿熱情和活力。陝西民間刺繡的針法也是多種多樣,平繡、鎖繡、參針繡、打籽繡、裹物繡、辮子繡都是常見的手法。施針用線不拘一格,或精工細作,或粗獷豪放,隨心所欲,邊繡邊配,隨意為之。
虎頭單鞋(粉紅) 作者:嶽麥俠
陝西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澱形成了陝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深深地影響和感染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同時也影響著秦人表達藝術的方式,史書上這樣評價秦地人:「其先民有先王遺風,雍州(陝西)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質直,無矯情之習。」
虎頭單鞋(大紅) 作者:嶽麥俠
詩人陸遊《南山行》中也曾描述「地近函秦氣俗豪」。周、秦、漢、唐等十三個朝代上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以及歷史上與西域、北方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融,造就了粗狂、豪放、熱烈、執著、堅毅、自信、寬容、樂觀、淳樸,更接近自然的人性特徵。陝西民間刺繡也處處體現著三秦文化和秦人性格的特徵,它與金線織花、絢爛華麗、細膩的其他繡種不同,它的針法配線自由奔放,不為程式所拘,根據主題的需要,大膽創造,豐富想像,充分表現出了三秦人樂觀豁達、古樸淳厚的性格特徵。陝西民間刺繡是秦人將自己對社會生活和自然界審美體驗的物質化、形態化。在它千百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保持了固有的風格和原始的特徵。
豬頭棉鞋(黑) 作者:姜愛俠
豬頭棉鞋(黑) 作者:嶽麥俠
筆筒 作者:王春莉
豬頭鞋(黑) 作者:王海燕
東府虎頭帽 作者:王春莉
虎頭鞋(棗紅) 作者:王海燕
鞋墊(一雙) 作者:郗智勇
小毛驢(紅) 作者:王海燕
U型枕 作者:王春莉
三寸金蓮鞋 作者:劉淑賢
善帽 作者:劉淑賢
老虎囡囲 作者:劉淑賢
鴛鴦 作者:劉彩霞
盤龍 作者:劉彩霞
公雞 作者:劉彩霞
獅子滾繡球 作者:劉彩霞
盤花 作者:劉彩霞
水仙牡丹 作者:劉彩霞
小鳥牡丹 作者:嶽麥俠
唐玄奘法師 作者:馬新玲
牧馬 漢代壁畫 作者:馬新玲
兵馬俑 作者:馬新玲
坐墊(綠色) 作者:周至縣文化館藏
桌圍 作者:周至縣文化館藏
門帘 作者:周至縣文化館藏
坎肩 作者:郗智勇
圍肚 作者:周至縣文化館藏
虎頭馬甲 作者:王春莉
虎頭鬥篷 作者:王春麗
紅樓夢人物作者:姜愛俠
石榴雙喜作者:鄧淑琴
榴香引鳳 作者:馮玉傑
百年好合 作者:陳新峰
回娘家 作者:呂福花
希望在這個特殊的春天裡,用不一樣的觀察視角,讓您足不出戶也可以隨時探索西安特色剪紙刺繡的線上寶庫,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豐富您的居家防控生活。
來源:西安市藝術館
編輯:王薇 審核:魯雷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