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京城第一玩家」如何玩轉「明式家具」

2020-12-21 蘇素明式紅木家具

王世襄學識淵博,對文物研究與鑑定有精深的造詣。

尤其是對古典家具的研究,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

晚年的王世襄曾自嘲:"我自幼及壯,從小學到大學,始終是玩物喪志,業荒於嬉。

秋鬥蟋蟀,冬懷鳴蟲……挈狗捉獾,皆樂之不疲。而養鴿飛放,更是不受節令限制

的常年癖好。"

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號暢安,漢族,福建福州人,1914年5月25日生於北京。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鑑賞家、收藏家。九三學社成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玩的東西多半屬於民俗,但大俗的東西到了他這兒卻玩成了大雅。最可貴的是他能留心玩的學問,與一般玩家不同的是,老人不但能玩,也能寫,大凡他玩過的東西,都留下了文字記載和他研究的心得。如:《明式家具研究》,《髹飾錄解說》等····

在世界的範圍內,能以「式」相稱的家具類型僅有三類:明式家具、哥德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中國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

奧氏黃檀夾頭榫畫案

當代的國際設計師們談起中國的明式家具,仍然認為那是設計界無可超越的巔峰一。為何明式家具能夠獲得這樣「第一」的排位?因為它開創了家具的簡約風格。作為極簡主義的鼻祖,明式家具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紫光檀垂手素圈椅

「明式家具」作為一專業名稱,一般指的是以硬木製作、風格簡練、做工精細的明代中期至清代早期家具。

奧氏黃檀捲雲紋平頭案

明·張瀚《松窗夢語·百工紀》還講到「江南之侈,尤莫過於三吳。······吳制器而美,以為非美弗珍也。······四方貴吳而吳益工於器。」所謂三吳,自已蘇州居首;所謂制器,自然也包括木器家具。

紫光檀皇宮圈椅

它們所表現出來的儒雅風韻和人文氣質令人愛不釋手,這也使得它在今天仍保其特有的文化藝術品位和價值。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式家具」綜合反映了那個時代文人的藝術追求和審美情趣。

「琴奴」——不論王世襄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妻子袁荃猷始終是他的支持者,是他躲風避雨的幽靜港灣。袁荃猷女士14歲師從汪孟舒學琴,後又經古琴國手管平湖先生親授,琴藝更精。袁荃猷彈琴時,王世襄常伴左右,如此近60年,自稱「琴奴」,直至2003年袁荃猷病故。此後,悲痛不已的王世襄將夫妻收藏的古琴、銅爐、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143件文物拍賣,成交額達6300餘萬元人民幣。

微凹黃檀琴桌

很久以來,在中國,「江南」都是最具人文特徵的一方山水。到了明朝,江南更是文人薈萃之地。有明一代,江南進士之多雄冠天下,約佔全國的七分之一,其中蘇、常、松,杭、嘉、湖地區尤甚。當時日漸覺醒的人性解放之風,也給文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生機。

他們所倡導的生活情趣是「 雲林清秘,高梧古石中,僅一幾一榻,令人想見其風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韻士所居,入門便有一種高雅絕俗之趣 。」 而蘇式家具的風格,正好符合他們的情理和怡性,成為他們遣興抒懷的對象,被刻染上儒雅的文人印跡,在不斷精緻化、藝術化之後,成為聲施後世的「明式家具」,與當時的造園藝術和文人畫同步臻於妙境。

文人的參與,為古老的家具工藝注入了活力。這一時期一些著名文人如唐寅、李漁等紛紛加入家具的設計、風格的研討、時式的推廣。他們往往在設計出家具圖樣後,再交給技藝出色的木匠製作而成。在設計層面上,這些文人往往會把自己的文化意念、審美情趣融合家具設計之中,從而使家具設計的造型優美、穩重、簡樸,各個組件的比例講求實用,且與審美一致,裝飾講究少而精、淡而雅。同時,一些文人還陸續撰寫大量以「古雅」為家具審美標準的文章,論述之詳盡,為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無法比擬

大果紫檀杌凳

有研究者曾總結道:「蘇式家具的這種『古』和『雅』的風格與特色,是在文人倡導的所謂『古制』和『清雅』的文化精神中孕育產生的。從美學的意義上講,是他們對歷史傳統審美的總結,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弘揚。」而有些明式家具上還能存有文人墨客題識鈐印,這更是明式家具文人化的一個具體體現。

紫光檀麒麟圈椅

小橋流水,絲竹於耳,亭前聽崑曲,雪中泛太湖,嘯聚同好。一席茶,一池荷,薰香遲暮,花饌青燈,這也是小編心目中「蘇式」的理想生活狀態。

那是一種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的徹悟;那是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的心境。

中式生活,是中國人傳承的智慧,崇尚唐宋,追慕魏晉,依據民風,源遠流長,是中國文人用才華、情感、生命演化成的生活哲學。

相關焦點

  • 復刻明式家具的難點
    「羅漢床的構造還是明式家具中相對簡單的,它看似簡約質樸,但無論比例、結構,還是每一寸的工藝,其中精妙細微處頗多,要仿造相當不易。」在收藏家張德祥眼中,明式家具「簡約卻不簡單」。某個不起眼的細節處的比例失當,就可能造成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遺憾。
  • 明式家具.
    園林已經被整飭一新,但家具還是用舊了的,才能顯出陳列之珍貴,吸引人們多一刻地駐足和回味。曾經的日常器具,現在成為了藝術遺產,在工業大生產時代,顯露著對已逝時境的人本覺悟和挽留。家具曾有它最鼎盛的時代,映在那個時代上的,是明式家具樸素恬淡、從容簡約的影子。一桌、兩椅,順著各式家具,漸次鋪展開生活的情境,延伸出人的精神世界。回過頭看,當時只道是尋常的,都構成了我們的傳統。
  • 明式家具 | 三分材質,七分工藝
    ▲楠木有束腰馬蹄腿獨板圍子羅漢床」美成在久「專場  「羅漢床的構造還是明式家具中相對簡單的,它看似簡約質樸,但無論比例、結構,還是每一寸的工藝,其中精妙細微處頗多,要仿造相當不易。」在收藏家張德祥眼中,明式家具「簡約卻不簡單」。某個不起眼的細節處的比例失當,就可能造成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遺憾。
  • 明式家具:中國建造文化中的「遺珠」
    從這個價格就可以看出中國明式家具在國際收藏市場的熱度。可是,你也許想不到,幾十年前,這些家具還在被拆成零碎的木料當廢品賣。明式家具能有如今的地位,要歸功於一個人和他的一本書,這個人就是王世襄,他是中國文物的權威、收藏鑑賞專家,同時他也是「京城第一大玩家」。
  • 專於明式,止於至善 | 在中國地標分享明式家具之美
    明式家具為何具有跨越時空的美?她的美又是如何影響世界的?8月22日,一場圍繞「明式家具之美」的專題講座在上海中心大廈37樓舉辦,明式家具品牌「九空檀」創始人廖春華作為主講嘉賓為藝術愛好者們分享了明式家具的前世今生並暢談了自己對於明式家具設計的心得體會
  • 返璞歸真·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發展根植於本土文化,自然深受中國傳統自然造物觀的影響。自然造物觀在歷史的洪流中經歷了變革和整合,變得更加清晰明了,留給後人的是文化與藝術的精《老子·七十六章》中寫道「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精煉、柔美的曲線造型是明式家具的特徵之一,這與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道家崇尚陰柔之美有一定的關聯。「柔」是生命之初的外象,富有無限的潛力。
  • 「文化包裝」的明式家具!
    放眼如今的木藝藝術市場,明式家具儼然成為現代家具的典範。 這些在「明代文人設計師」概念下誕生的明式家具,從誕生最初就被鈐印上了濃濃的人文意味。
  • 明式古典家具——文人的家具
    明式家具,作為世界三式家具之首,是晚明時期大為流行的家具,更受到了文人文化的影響。在工藝製作和藝術造型已經是世界上最高的水平,代表著中國人的智慧。明式民宿家具明式家具一般以花梨木、紫檀木、紅木、鐵力木等作為主要材料,造型淳樸簡練,更突出木材天然的紋理,不加以任何的繁瑣裝飾,注重實用和美觀。
  • 明式家具 一種文化的傳承
    二十多年前,一次田家青請攝影師拍一件明式家具,當時大尺幅反轉型膠片特別貴,只能拍兩張。先是一張以側45度拍攝了器物的整體,剩下另一張拍局部照,可是他就挑不出拍哪了,因為每個局部都特別和諧,田先生就對攝影師說,那你看哪好拍哪吧。攝影師看了半天也很為難地說:「我看哪都好,隨便拍一張都夠上封面。」
  • 明式家具的美學特徵
    《周易.楚辭》明式家具是器,但已進乎道,這核心正是物與人產生共鳴的結果。簡約之美 明式家具的最大藝術魅力就是素雅簡練、流暢空靈,但簡練是第一位的,刪盡繁華,才能見其精神,達到藝術審美的最高境界。明 黃花梨玫瑰椅(英國私人藏)一句簡素空靈,把明式家具的最高審美指向表達得淋漓盡致。
  • 明式紅木家具的五大工藝特徵
    明式紅木家具造型文雅,選材優良,工藝精巧,具有典型的文人士大夫氣質,和代表帝王將相、崇尚雍容華貴的清式風格家具形成鮮明對比,是中式紅木家具文化發展的高峰。今天,941紅木老良就和大家簡單聊下明式紅木家具的五大工藝特點。   第一,構造工藝。   明式紅木家具的構造多源於中國建築的梁架構造、鬥拱連接、臺座基礎等,簡單的可區分為無束腰、有束腰兩大類。   第二,榫卯工藝。
  • 三類六種腿型:看明式家具的「腿」上功夫!
    在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賞》中,有一個叫「四腿八」的名詞,源自於魯班館老木匠的口頭語,指的是明清家具腿足向前左、後左、前右、後右「側腳」。北方匠師所稱「四腿八」,又叫作「四腿八叉」,「叉」讀zhā,是向外張開之意。
  • 淺談明式家具
    中國家具史是一部木頭構創的絢麗詩篇,歷經先秦的質樸渾厚、春秋秦漢的浪漫神奇、兩晉南北朝的婉雅秀逸、隋唐的華麗潤妍和宋元的簡介雋秀,最終沉澱出古雅精麗的明式風格。明式家具注重材料的質地、顏色和紋理,而且善於運用線條的起伏變化和構件的精巧設計來體現出家具的簡潔明快和典雅柔美,同時也善於用結構來體現中國之「禮」以及對意境的追求,故有十清不抵一明一說。明式家具依其功能分為五大類:1、椅凳類;2、桌案類;3、床榻類;4、櫃架類;5、其他類。
  • 葉承耀和「攻玉山房」與明式家具之緣
    這張在葉承耀家中拍攝的照片,最能反映他的收藏哲學,中西併兼、新舊共融,由明家具到波絲地毯,可謂鳳凰無寶不落  這樣的故事並不止一個:談一對罕有的黃花梨升降式燈臺如何被他在大堆雜物掩蓋下發現,葉醫生眉飛色舞;說起天各一方的一對黃花梨方角炕櫃如何在他手中重逢
  • 明式家具·品味家具收藏·條案
    花雕木案·戰國從商至明共經歷六個階段,其中明為中國家具鼎盛時期,明代文人開始參與家具設計,明式家具在形式種類上,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豐富而家具又根據使用者在不同場合需要進一步細分,不僅有桌、櫃、箱,也有床榻類、椅凳類、几案類
  • 明式家具蘊含的哲學:一木一人生
    先是一張以側45度拍攝了器物的整體,剩下另一張拍局部照,可是他就挑不出拍哪了,因為每個局部都特別和諧,田先生就對攝影師說,那你看哪好拍哪吧。攝影師看了半天也很為難地說:「我看哪都好,隨便拍一張都夠上封面。」
  • 明式家具,靠什麼來「美化」自身?
    無論是椅凳、桌案、床榻還是櫃架,明式家具都體現出一種簡練流暢的風格,頗有西方現代建築師米斯·凡·德羅提倡的「少即是多」的理念。與清代後期講求繁飾的宮廷家具和西方巴洛克時代家具形成強烈反差,「大體樸素,只有少量裝飾是明及清前期家具的常見風貌」。
  • 明式家具之簡素空靈
    當然,也同樣體現在明式家具創造的藝術天地中。 同理,王世襄品評明式家具時,對其「品」與「病」作了最為權威的評點。他概括的「明式家具十六品」,把明式家具分為五組,列第一組第一品的就是「簡練」,並指出「明式家具的主要神態是簡練樸素,靜雅大方這是它的主流」(王世襄《錦灰堆》卷一),並以紫檀獨板圍子羅漢床為例:床用三塊光素的獨板做圍子,只後背一塊拼了一窄條,床身無束腰、大邊及抹頭,線腳簡單,用素冰盤沿只壓邊線一道。腿子為四根粗大圓材,直落到地。四面施裹腿羅鍋棖加矮老。
  • 明式家具置身現代空間,彰顯文人氣息,穿越時空的美
    明式家具經過幾百年的沉澱傳承至今,但時過境遷,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與古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明式家具在使用上的方式也相應發生著變化。因此,只要是在不違背傳統禮制的前提下,讓明式家具古為今用,賦予它新的生命力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 中式紅木家具明式的藝術特點
    明式家具造型簡潔、質樸,以「線」造型的優美形象和不加漆飾,不事雕琢,著意體現天然材質的情趣,充分表現出了明式家具之所以稱為「明式"的芝術特色。同時以線造型也是明式家具優美形體的靈魂。首先,各種各樣的線條被生動地表現在家具部件輪廓的線型變化上,為明式家具奠定了線條美的造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