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家安全為幌子 美國為何要致華為於死地?

2020-12-12 縱相新聞

東方網 餘淺

從扼制到徹底封殺,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打壓正變得越來越赤裸裸且面目猙獰。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為的進一步制裁措施,禁止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的半導體製造商向華為提供晶片。這意味著,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對華為發出「追殺令」,而不僅限於美國國內的華為供應商。美國為何一定要致華為於死地?維護「國家安全」的幌子背後,還有怎樣的利益驅使?

釜底抽薪美再出狠招

美國商務部網站15日發布更改出口管制條例公告,除了限制華為使用美國商務管制清單內的軟體和技術產品外,在美國境外使用上述軟體和產品,但是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的也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這意味著,美國對華為採取全面封鎖和打壓,將給華為公司帶來巨大損失。

18日,華為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方為了進一步扼制華為的發展,無視諸多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擔憂,無底線地擴大並修改規則,規則蠻橫而具有產業破壞力。在此新規下,全球170多個國家使用華為產品建設的數千億美元網絡的擴容、維護、持續運行將受到衝擊,使用華為產品和服務的30多億人口的信息通訊也會受到影響。「美國政府為了打壓別國的先進企業,罔顧華為全球客戶和消費者的權益,這與其一直鼓吹的保護網絡安全的說辭是自相矛盾的。」

美國《國家評論》網站15日的一篇報導,將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新一輪限制稱為「彌補漏洞」。「一些公司想盡辦法逃避之前的制裁措施,利用美國技術在海外生產半導體晶片,然後直接賣給華為。」美國商務部則表示,新規則出臺後將從戰略上削減華為的技術能力,以保障「美國的國家安全」。美國副國務卿基斯·克拉奇說,「華為利用美國軟體和製造設備生產自己的晶片,並從中獲益,這段歷史今天開始結束了」。

《華爾街日報》表示,美國政府的最新限制措施直接擊中華為的「軟肋」,因為華為儘管可以自己設計手機基站、伺服器以及智慧型手機晶片,但必須通過晶片製造商來製造。而全球的晶片製造商幾乎無一例外會使用美國技術。

分析人士稱,華為最新的晶片質量和性能足以和競爭對手相比,堪稱業內一流,但一旦因為製造問題被「卡脖子」,將會給旗下大部分產品和服務帶來巨大衝擊。歐洲一家主要無線通信運營商的高管表示,一旦華為因為美國的最新禁令無法生產尖端硬體設備,歐洲的運營商最終可能會轉向其他供應商,比如華為最大的競爭對手瑞典愛立信和芬蘭的諾基亞。

沒有美國華為能否生存

從扼制到扼殺,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華為究竟何去何從?對此,華為給出了堅定的答案。在18日舉行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年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說,沒有美國華為仍然能夠生存。目前,華為仍在評估美方的最新禁令,儘管公司運營將不可避免受到重大影響,但華為將積極應對,並有信心找到解決方案。

資料圖片: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來源:新華社記者魏忠傑攝)

郭平表示,公司去年從美國供應商那裡購買了總價值187億美元的產品,給美國公司帶去了巨大的商業利益。為了減少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影響,華為投巨資加快研發自己晶片,重新設計眾多產品,「這些措施使華為能夠在被美方列入實體清單後生存下來,我們的業務沒有中斷」。目前華為的先進晶片如麒麟990、麒麟985等依然由臺積電代工,採用7nm及更先進工藝生產。而麒麟710F等中低端晶片以及電源管理晶片等可以由中芯國際生產。

作為美方本次限制措施最直接的關聯方,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也是華為晶片最主要供應方的臺積電態度備受各方關注。根據統計機構IC Insights不久前給出的數據,華為在臺積電銷售收入中的佔比從2017年的5%激增到2019年的14%之多,總金額高達49.5億美元,是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而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華為98%的手機晶片依賴臺積電代工。

5月18日,有日媒爆出臺積電方面已經停止接受來自華為海思的新訂單,以進一步減少美國出口管制新規對臺積電方面造成的影響。不過,臺積電隨後闢謠,稱上述消息純屬謠言,臺積電從未「斷供」華為海思晶片。

然而,在美方對華為加緊封殺措施的同時,臺積電卻微妙地與美國政府越走越近。5月15日,臺積電宣布將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晶片工廠,這家工廠計劃於2021年開工建設,2024年投產。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於臺積電赴美建廠大肆讚揚,稱這一決定是減少美國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一步。蓬佩奧在推特上寫道:「美國歡迎臺積電投資120億美元建設全球最先進的5納米半導體製造工廠的意向。」蓬佩奧表示,在中國試圖主導尖端技術和控制關鍵行業之際,這筆交易增強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一邊是美國的高壓態勢,一邊是第二大客戶華為,臺積電被外界認為試圖扮演「和事佬」角色。之前有美國媒體報導稱,臺積電以赴美建廠為代價,換取獲得可以繼續銷售華為晶片的特別豁免。不過,美國副國務卿基斯·克拉奇日前表示:「美國方面尚未向臺積電作出任何保證,將向其發放出售美國技術給華為的特別許可。」有分析認為,由於中芯國際等替代方在技術實力上與臺積電有巨大差距,華為短時間內要完全擺脫臺積電「不太可能」。

美「追殺」華為用意深遠

動用國家力量對一家企業進行窮追猛打,美國在華為事件上顯然已完全不顧國際形象和業內規則。美國《國家戰略》網站一篇評論文章中稱:「對華為的完全禁令可能會阻礙下一次技術革命。」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執行長約翰·紐菲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擔心,這一最新禁令可能會給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和混亂。」

徹底封殺華為,將給全球相關產業帶來嚴重衝擊,破壞晶片等產業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礎,甚至傷及自身。即便如此,美國依然選擇肆意妄為,其背後的算盤究竟是怎麼打的?《華盛頓郵報》在一篇報導中指出,對華為的進一步限制措施來自於美國的國家戰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明確表示:「美國阻止華為利用美國的技術和設備,是防止美國技術支持有悖於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惡意活動。」 

資料圖片: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來源:新華社/美聯社)

對於美國為何舉全國之力封殺華為,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今年2月出席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舉辦的「中國計劃會議」時作出了詳盡的闡述。巴爾表示,封殺華為不僅僅是關乎美國的國家安全,更重要的一點在於維護美國的科技霸權。巴爾認為,5G技術關乎美國「國運」,是「下一代工業系統的中樞神經系統」。如果中國繼續在5G領域獨佔鰲頭,他們將能夠主導一系列依賴5G平臺並與之交織的新興技術帶來的機遇。

巴爾在演講中極力為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搖旗吶喊」。巴爾認為,未來5年內,5G全球版圖和應用主導地位格局將形成,如果美國和其盟國不限制華為發展,未來發展的主導權將拱手交給中國。而一旦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公司佔據5G高地,美國將失去制裁他國的權力。巴爾甚至建議,美國政府應該通過控制諾基亞、愛立信等華為直接競爭對手的股權,來搶奪華為的市場份額,打擊華為的發展。

針對美國這次的再度出手,也有一些觀點認為,這是川普政府為了後續與中國的新一階段貿易談判以及新冠疫情角力而製造的籌碼。美方提出限制措施有「120天的緩衝期」,也是為了對中國政府施壓,迫使中方讓步。但無論如何,華為議題同樣關乎中國的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中方絕不會坐視美方動用政府力量對華為肆意打壓。

《亞洲時代》網站評論稱,中國有很大可能將會採取反擊措施,對蘋果、高通等美國公司進行制裁。「如果中國採取報復措施,將美國科技公司擋在中國市場門外,結果將是跨太平洋科技貿易的崩潰,全球將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中。」

(作者餘淺為東方智庫特約作者、資深國際議題媒體人)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相關焦點

  • 西方大國在怕什麼:美國為何要打壓華為?
    人身拘禁,銷售禁令,技術封鎖,逼著全世界的國家站邊。美國為什麼不惜動用國家力量從各方面打壓華為?一切向錢看再來看看美國人打壓華為給出的主要理由:國家安全911算是美國的心頭恨了吧?這是史上第一次,美國不能引領技術時代。」「除了北美,華為已成為各大洲的主要供應商。而美國沒有一家。華為的主要競爭者,芬蘭諾基亞市場佔有率為17%,瑞典愛立信為14%。」「目前只有兩家公司能與華為競爭,諾基亞和愛立信。
  • 美官員:華為目前只能購買不影響國家安全的美國產品
    7月1日消息 在G20大阪峰會上,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表示華為現在可以再次從該國的供應商處購買產品。但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裡·庫德洛澄清說,禁令解除只適用於能夠在世界各地買到的美國產品。庫德洛今天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強調,國家安全問題將始終處於最前沿,不應將此舉視為「大赦」。
  •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駁回華為請求,認定其對美國家安全...
    【環球網快訊】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當地時間10日表示,已駁回中國華為公司提出的重新考慮「將該公司列為美國通信網絡國家安全威脅企業」決定的請求。上個月,FCC也曾駁回中興通訊的請求,認定其「對美國通信網絡構成國家安全威脅」。2019年5月,川普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公司使用「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公司製造的電信設備」,並將華為公司列入了貿易「黑名單」。
  • 為剔除華為、中興設備,美國國會要資助運營商19億美元
    知情人士稱,方案主要將為小規模的運營商提供資助,援助對象將覆蓋到所有用戶數量不超過1000萬的運營商。其中,用戶數量不足200萬的小型運營商在更換華為、中興設備時,可優先獲得美國政府的資金援助。《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12月10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剛剛通過了實施今年3月生效的《安全與可通信網絡法案》的規定,開始制定「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通信設備和服務清單」。
  • 「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美國遏華,是國家結構性問題
    從1945年之後,美國從英國手機接過了世界的霸權主義,通過美元把持著世界的經濟和貿易。在1991年蘇聯全面解體以後,美國就成為了世界的霸主地位,美國通過國家的政治、美元、軍隊和先進的軍事力量承擔起了「維護」世界秩序與安全的「任務」。
  • 華為十年如一日的合規要求,為華為立功了
    華為十年如一日的合規要求,為華為立功了;以最嚴格的信息安全標準和客戶隱私保護標準,是這幾年支持華為站得穩的底座。在去年初時候,很多歐洲國家都會要求美國人提供華為後門的證據,結果美國人每次都東拉西扯不著邊際的以意識形態等做掩護過去。並以軍事霸權壓迫義大利等。如果華為產品不安全,被美國人一抓抓一把漏洞,類似美國自己信息產品一樣有惡意後門,基於歐美大喇叭霸權,那麼現在基本上華為就身敗名裂無法做生意了。而大量原始碼多個國家安全機構看過,有問題早就被拎起來了。可以說華為產品是美國人舉國之力幫忙審核的。
  • 美國騷操作來襲!FCC禁止聯邦資金採購華為和中興通訊設備
    美國對中國的打壓還在繼續。僅2020年上半年,美國就發布了多次禁令意在打壓我國企業。從實體清單到頒布禁令限制全球晶片企業向華為提供晶片支持,美國的騷操作一步又一步,近日又有了新動向。7月1日,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將華為和中興列為國家安全威脅。這意味著,美國電信公司將被禁止使用聯邦資金向這兩家公司購買設備。
  • 繞過騰訊、阿里,美國為何堅決鎖定製裁華為?
    此前美國政府發布通告,將華為列入制裁企業名單,原因是華為公司危及美國國家安全,這是美國第一次對華為發動制裁,一年後,美國政府在國家商務部網站發布了對華為的新制裁,升級對華為的制裁內容範圍,華為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 華為告美國政府,勝算幾何?
    如果做這種抗辯的話,華為勝訴的難度就更大了,但道義上對華為是有利的。你說基於國家安全,別人是無從判斷真假的。說到底,國家安全問題和國家機密問題,也可以歸納到政治問題上去。只不過,前一種政治問題是美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術語,後一個政治問題則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界定。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美國政府公開所謂的證據,那將會把案子拖得很長,有可能成為一個司法馬拉松。
  • 美國專家始終不明白,全球197個國家,為何僅有中國不怕美國制裁
    二戰結束後許多國家的獨立、內亂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特別是在原本就混亂的中東地區,美利堅為了石油資源,更是不遺餘力地在各國背後搞一些小動作。有些時候若這些背後的手段無法達到其目的,美利堅就會擅自發動戰爭,如我們熟悉的越南戰爭和韓戰。
  • 華為近期好消息不斷!全球進入「去美化」大潮,美國算盤落空
    自美國打壓華為以來,華為在國際上的處境和動作就備受矚目。儘管華為5G屢次遭遇西方霸權國家的詆毀和幹擾,但在業務領域內,華為依然佔據著全球通信領域最大的市場份額。美國越是利用霸權壓迫他國,華為越是敞開合作共贏的懷抱。近日,華為向已被拒絕的國家拋出新的橄欖枝,引起業內關注。
  • 中國用美國規則對簿公堂,美國直接宣布規則無效
    英國人對這個剛獨立的國家非常警惕,任何英國技術工人偷渡美國,本人和美國間諜都要判刑!為了從英國弄到最先進的技術,美國商業間諜當時開出的價碼高得令人咋舌。重賞之下,果然有人源源不斷的冒著坐牢的風險偷渡美國,將美國科技山寨到英國的水準。
  • 美國禁令7天華為遭遇了什麼
    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名為「確保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服務供應鏈安全」的行政命令,宣布進入所謂的「國家緊急狀態」,禁止在信息和通信領域進行所謂「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交易」。其中,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美國的這一決定,也將華為推到了中美貿易戰的「風口浪尖」之上。
  • 烏克蘭又捅刀:剛宣布拆除華為設備,又幫美國研製中國雷達?
    為討好美國,烏克蘭已經不只一次站在中國對立面。早前,據新聞報導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公開表示,烏克蘭外交部將拆除其部門大樓所有與華為公司相關的設備,採用美國提供的通訊設備代替,其他政府部門也會陸續執行這一計劃。
  • 「昨天是阿爾斯通,今天是華為,明天又會是誰?」——《美國陷阱...
    之後,美國司法部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商業賄賂,並對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款,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最終被行業內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  皮耶魯齊近日在巴黎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他在出版《美國陷阱》這本書前猶豫了很久,但現在並不後悔,「我認為我的經歷有助於讓企業管理者、員工和政治家們清醒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問:你為什麼要寫《美國陷阱》這本書?
  • 中國為全球創福祉時,美國做了什麼?
    來源:環球時報香港亞洲時報在線12月25日文章,原題:與中國合作好於與中國對抗 看起來,美國的政治和安全精英決意要與中國對決。一個大問題是:為何是現在,美國做這些挑釁想得到什麼?簡略看看中國在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或許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
  • 道歉也翻車了,張檬「追逐名利」之心不死,打著幌子求翻紅
    作者|宋曉峰 責編|宋佳提要:張檬為何再次道歉?為何再次提及不光彩的往事?她為何以這樣的再次打擾劉雨欣的生活。你追逐名利的心不死,打著幌子求翻紅。」網友的眼睛就是這麼毒,一句話道出了事情的本質。最近這兩天的熱搜有點奇怪,12月19日,「金晨鼻子」佔據微博熱搜榜首接近一天的時間,12月20日,「張檬再次向劉雨欣道歉」一直霸佔著微博熱搜榜首,已經超過7個小時。
  • 美國施壓,義大利將限制華為設備,歐盟決定要擺脫美國的晶片控制
    由於美國的幹預,許多歐洲國家在使用華為5G網絡設備的事情上,都面臨著艱難抉擇。首先我們要知道,使用華為5G網絡設備,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因為華為的5G技術最好,同時產品的價格也比較實惠,使用華為設備來建設5G網絡,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
  • 華為霸氣!大快人心!離了華為真不行!英國5G目標「涼涼...
    事實上,在臺灣鑄造業興起之前,全球最大的鑄造企業是偉創力,它是1969年在美國成立的,比富士康早5年。如今富士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鑄造企業,偉創力則退居第二,成為鑄造行業的「千年第二」。 一個企業要想長遠發展,不僅要提高技術水平,最重要的是所佔的市場份額。那家公司憑什麼佔據這麼多市場份額?這取決於他們有多少消費者。
  • 為何這麼多國人力挺華為 絕非一句「愛國」這麼簡單
    為何這麼多國人力挺華為或許這個問題在今天有了答案,華為高級副總裁張順茂今日在「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上披露:根據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最新報告,「十三五」期間,華為對上海GDP總體拉動近千億元。而這個龐大的經濟貢獻,也僅僅是在上海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