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第一批90後30了 「初老」跡象「我不想長大」要不得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月6日訊(記者 孫秀青)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論語·為政》)。今年1月1日,第一批90後迎來了他們的「而立之年」。他們有的家庭工作穩定,有的在結婚生子後打算考研。面對「三十而立」這個話題,他們有著怎樣的人生感受?

現象一:90後「三十而立」了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論語·為政》)。孔子還說:「立於禮」 (《論語 泰伯》)和「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 堯曰》)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是指「人在這個時候做事合於禮,言行都很得當」。在今天,比較受認同的說法是「30歲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那麼第一批90後到了而立之年,他們真的「三十而立」了嗎?

小宇作為第一批90後,從大學本科畢業後她就在青島的一家國企工作。「之前覺得30歲很遙遠,現在別人問自己年齡可能還會下意識地回答是26、27歲的那種。我挺滿意自己現在的狀態,家庭工作都挺穩定,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這幾年肯定是要以多陪伴女兒為主。」

交通銀行山東省萊蕪分行員工小吳說,她覺得自己雖然30歲了,但是還很年輕。她跟愛人掙得都不多,經濟能力一般,壓力很大。「工作六年,一直沒有晉升,自己身邊的同事朋友都在考研考證,忙著跳槽,這些我都沒有。只是按部就班地結婚生子」。

現象二:「感覺自己還沒長大」

90後雖然30歲了,但是出於種種原因,他們並未真正實現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斷奶」。有的大學畢業、工作之後依然住在爸媽家裡。有些是出於經濟成本的考慮。因為在一二線城市自己一個人出去租房,遠不如繼續和父母住在一起划算。

還有很多人是出於情感上的需求。很多人依舊是孩子的心態,依賴父母,不願意改變和父母共同形成的家庭生活氛圍。父母對孩子的寵愛也使得父母想為孩子分擔生活的壓力,讓他們住在家裡似乎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哪怕買房買車父母也會幫著分擔經濟壓力。

這種「感覺自己還沒長大」的心態讓許多90後在面對人生婚姻大事的時候有了跟以前幾代人截然不同的態度。58同城《2019年90後青年職場生活狀態調研報告》顯示,有74.4%的90後職場青年未婚,其中43.7%處於單身狀態。90後職場青年結識伴侶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朋友介紹,相親在90後中接受度較低。90後職場青年對於婚姻的態度多是順其自然型,其中14.2%的90後沒有結婚打算,67.2%的90後理想結婚年齡是26-30歲。

 現象三:90後「初老」跡象

第一批90後馬上就要30歲了,很多90後身上都出現了「初老徵兆」。

以前是熬夜的夜貓子,現在因為失眠連睡覺都變得奢侈,只能保溫杯裡泡枸杞;以前嫌頭髮太多浪費洗髮水,默默忍受「禿如其來」的悲傷;以前90後從不穿秋褲,現在穿了毛褲、甚至還套上了護膝。2019年一份《職場運動白皮書》顯示,90後職場人士每天運動5000步以上的人數比例為51%,而在60後中,這一比例為65%,90後的運動量不及60後,不少網友表示「扎心」。

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走進健身房、下班後去散步鍛鍊……2017年的《淘寶雙12消費報告》中,70後和80後還是羽絨服的消費主力,但轉眼,今年主角就變成了90後。

90後的「初老」跡象還體現在被工作消磨失去了年輕人該有的活力。小勇的表姐在鄉鎮基層的單位工作,手上的任務瑣碎、繁重。她跟家人吐槽說想跳槽,但是因為這份工作穩定留下來。所以儘管她覺得自己在崗位上被消磨,心態失去了90後的年輕和活力,為了生活也只能留下來繼續做下去。

 出路:「中年心態」的調整

「中年心態」在90後一代身上也普遍存在。30歲後不敢冒險、想求安穩、很多人即使對生活狀態不夠滿意,還是持了一種所謂的「佛系」態度……

當談到「奔三」的感覺,除了感嘆時光流逝,小宇也表示人生已經到了一個只想求安穩的階段。「沒有剛畢業的大學生那樣的鬥志了,甚至覺得考公務員和老師是更好的職業選擇,有更多時間照顧家庭,社會認可度也高」。

工人小周曾是一個普通職高畢業職高生,畢業後以前換過多份工作,在青島打拼多年無法立足,最後回老家淄博找了份工廠上班的工作,幾年間結婚生子,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30歲的他不復當年瀟灑帥氣的模樣,滄桑了許多。他跟嶽父嶽母住在一起,他們幫忙帶孩子。下班之後的疲憊在還要處理生活瑣事的時候達到高潮。對他來說,沒有高學歷、不能拼爹的人生,幸福只能靠體力換取。五六年間他還完了在四線小城市的房貸,也買了車,有時開計程車貼補家用。生活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著。當談到自己「奔四」的感想時,他說「現在不敢去創業了,怕輸不起,一旦失敗就一無所有了。」

要避免和調整「中年心態」,在談到對30歲以後人生的規劃時,小宇說下一個十年又到了,她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她想繼續在感興趣的領域和專業學習,發掘自己在事業上更多的可能性。

即使有了孩子,小吳說其實最關鍵的還在於找準定位。首先要認清自我,跟自己和解;在此基礎上去構建、實現自己新階段的人生目標,獲得自我認同和滿足感;除了家庭,她仍想在學業事業上有所成就。「我的願望是有機會的話跳槽,多掙點錢。還要為女兒做個榜樣,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有計劃考研,再上學。」

來源:大眾網

相關焦點

  • 中青報:是什麼讓90後「不想長大」
    原標題:是什麼讓90後「不想長大」   最近,韓國SBS電視臺的一檔綜藝節目《我家的熊孩子》在各大社交平臺很有存在感。雖然節目標題說的是「熊孩子」的生活,但參加節目的藝人平均年齡段都在30歲左右。現代年輕人晚熟的話題,因此再次引發關注。
  • 夜聽 | 一個人開始「初老」的6個跡象
    某網絡平臺上有個熱門話題:一個人開始初老的跡象是什麼?明年最後一批80後就進入而立之年了,後年第一批90後也徹底要告別青春了。 這些年我們似乎很忌諱談老,而喜歡把年輕和心態掛在嘴邊。實在不行了,又發明出「初老」這個概念。 可是,我覺得「初老」並不可怕,而是成熟的表現,是成長的必經階段。
  • 90後初老跡象扎心了,焦慮彌散背後是什麼?
    2019年即將結束,年紀最大的一批90後終於要迎來「三十而立」的關口了。在輿論場上,很多90後紛紛吐槽自己的初老跡象,用「初老症」來形容他們的焦慮感,似乎也不過分。當許多90後看到自己日益稀疏的頭髮、暗淡無光的臉色,心中便泛起強烈的焦灼與無奈情緒。
  • 第一批90後已經三十歲,越來越不想結婚了,根本原因是什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多年前被老一輩們看不起的90後,也已經跨入了三十歲的行列或者正在向三十歲邁進了。很多90後都開始感慨時間飛逝,記憶還停留在學生時刻,可轉眼間已經成為了社會人。在傳統觀念裡,一個人步入工作後不久,就應該將戀愛、婚姻提上日程。
  • 魏大勳唱這個年紀不想長大的年輕人 唱的是你嗎?
    魏大勳唱這個年紀不想長大的年輕人 唱的是你嗎?時間:2020-01-18 0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魏大勳唱這個年紀不想長大的年輕人 唱的是你嗎? 《這個年紀》,不想長大的年輕人,唱的是你嗎?】
  • 90後進入到初老階段
    「初老」一詞最早出現在臺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看過這部劇的小夥伴不用懷疑了,你已經「初老」了。實際上,臺灣早就做過「上班族初老症狀」的調查,有54%的上班族表示30歲以前就出現了初老的症狀,其中19%還出現在20-25歲,另外的35%則是出現在25-30歲。不知道年過 25 的朋友有沒有過類似感受:1.
  • 深圳第一批20後已出生!恭喜90後開始奔三了
    居然是▼第一批「20後」大佬出生了2020年1月1日0點01分廣東省第一位跨年寶寶在深圳婦幼保健院出生!晶報記者 彭丹/圖看到圈友們的感慨晶報君不禁想起前兩天有這樣一個話題上了熱搜:第一批20後就要出生了他們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
  • 男性初老,身體有明顯跡象,30歲後,堅持做一事,衰老慢人一步
    大多男性,之所以會關心衰老,是因為感覺到自己身體有衰老跡象了。現在的男性,生活壓力比較大,加上生活習慣不佳,所以身體衰老的速度也會加快,不少男人,三十多歲就開始出現衰老了,身體會有明顯改變,希望你沒中招。男性初老時,身體會有哪些跡象?
  • 第一批90後,還是帶髮修行吧
    朋友早晨給我發了一篇文章,想必許多人也讀了,名曰《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 大家爭相說:「沒錯,佛系說的就是我本人了。有默默奮鬥的90後,也有功成名就的;有單身如犬的90後,也有孩子抱倆的。 這個年齡的年輕人,真的什麼樣子什麼形態的都存在。 所以說我還看到了一系列相關的推送文章: 第一批90後,已經禿(各種疾病症狀)/中年危機/離婚了…他們都只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人。
  • 第一批90後30歲了怎麼回事 2020年年齡存款對照表最新出爐
    人們都說三十而立,三十歲可以說是人生一大重要的關卡,進入2020年以後第一批90後30歲了!20歲的你,懷揣著一個個夢想,最好的年華有著無限的可能,23歲的你告別青澀,即將邁入社會的大潮,用一場畢業旅行和校園生活說再見吧,見過世界,才有世界觀。現如今第一批90後30歲了。
  • 第一批90後已經看不起牙了,就讓他疼著吧!
    90年已經30歲了社會的中階力量逐漸向他們傾斜@小木目勿 第一批90後已經看不起牙了!!就讓他疼著吧!90後比老年人面臨更加嚴重的睡眠問題,84%的90後存在睡眠困擾。報告顯示,3/4的「90後」是在晚上11點後入睡,1/3是在凌晨1點入睡。
  • 第一批90後30歲了 混跡科技圈的你如何不被淘汰
    90後記憶:1990年中國第一家麥當勞       有人說90後是幸福的一代,並把他們比喻為「吃麥當勞長大」孩子。再不濟,我去當騎手送外賣總可以吧!抱歉,5G時代送餐車、無人機或許將把這個行業取代。       那我開個小店,給自己打工總可以了吧!抱歉,那些網際網路巨頭們早已在布局「新零售」的生意。尤其是到了5G時代,物聯網技術成熟,各種智能小店、無人商店會加速崛起。論資本、論成本、論渠道,大鱷們或許會蠶食最後一點個人創業空間。
  • 廣州第一批「20後」來了,90後的評論亮了
    昨天,是踏入2020年第一天,廣州迎來首批「20後」!。零時零分,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手術室裡,產婦葉女士通過剖宮產誕下一名男嬰,體重3.39千克,「領跑」首批「20後」。截至上午10時許記者發稿時,該院已有9位元旦寶寶出生。早上7:55,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一名產婦通過剖宮產生下一個3.05千克的女孩,這是爸爸媽媽的第二個孩子,第一胎是個男孩子。湊齊「好」字,家人特別開心。早上9:30左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今年首個順產的元旦寶寶降生了,這是爸爸媽媽的首個寶寶。
  • 第一批90後30歲了,2020年年齡存款對照表出爐,你拖後腿了嗎?
    人們都說三十而立,三十歲可以說是人生一大重要的關卡,進入2020年以後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    現如今第一批90後30歲了。曾經,他們被認為是「垮掉」的一代,而如今,他們的人生大幕,也才剛剛拉開。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們不再非主流殺馬特,不再隨心所欲,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因為好像再也沒有說「我們還小」這種權利了。
  • 第一批90後已經因為看牙破產了
    「車釐子自由」」榴槤自由」,在「看牙自由」面前,不值一提。當「我太難了」切切實實地武裝到牙齒,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南上加南」。有人對口腔科價格進行調侃:「心臟支架價位都下調了,而看牙不會。」這句絕對屬實: 種植一顆牙按照市價一萬塊來算,成年人有28-32顆牙,這滿滿一口牙種下來,加上面診跑腿等雜費,就要小30萬塊。比治療齲齒所耗資財更難頂的,還有牙齒美容、牙齒矯正等整牙項目。 經過一層層的技術改進,牙套從普通鋼絲託槽,進修為陶瓷託槽牙套、自鎖牙套,慢慢發展成動輒鬥金的隱形牙套。
  • 第一批90後已經健忘了,記性不好的一定要看
    第一批90後已經健忘了,記性不好的一定要看 2017-12-1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抬眼,依然肆無忌憚地美下去
    作為第一批90後,到了「三十而立」年紀,又莫名在疤痕上又撒了一把鹽。「曾經以為30歲很遙遠,卻發現18歲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時光好不經用,抬眼,已是半生。」漫長平淡生活的兩頭,是反覆無常的悲喜交加。但作為女性,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在平凡中愈加醇美。
  • 90後也邁入30歲了,你要的抗初老嘗試,都在這兒了!
    還有4天第一批90後邁向30歲大軍!!!後也到了而立之年面對初老,你慌了嗎???說起皮膚拯救行動,其實素天君很早就有一套自己的護膚觀,對護膚品還是很苛刻和專一的,一定會做足功課再下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不再過渡追求「嘗鮮」的護膚品,學會觀察皮膚的需求以及適當的「對症下藥」,足夠適合自己就會一直回購。
  • 2020年,第一批90後邁入而立之年,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吧
    伴隨著2020年的到來,第一批90後都到了而立之年。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但對20後來說,90後已經是上個世紀生人了。在中國文化中,30歲是人生長河中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頻頻被貼上「標新立異」「個性自我」等標籤的90後,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三十而立」?來看看8個90後三十而立或三十而未立的故事。
  • 看一次牙7萬多,第一批90後已經因為牙齒破產了
    最近,90後精神小夥兒小紅向DT君含淚控訴道。「一開始牙有點疼,以為是簡單的蛀牙,就拖著一直沒去看。沒想到去醫院看了之後,醫生說我來得太遲,牙周炎已經到了晚期,門牙實在是保不住了,需要拔掉重新種植。」他從沒想到,26歲的自己,病歷上已經有了「晚期」二字。再然後,醫生又發現小紅上下排牙對刃,需要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