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民間故事丨魯班教訓傲木匠

2021-02-23 柴大官人文字屋

從前界首縣有個叫紀義高的木匠,做一手好木工活,最拿手的是斧子活。他砍的料直的上線,平的不用刨子刨,方圓百十裡的人家,蓋屋砍房料,閨女出嫁打嫁妝,都請他去做。聽到人們的讚揚聲,他也不知道王二哥貴姓了。

他決心週遊天下,當一個與魯班齊名的木匠。他背著工具筐,走南闖北,翻了七七四十九架山,過了七七四十九座城,做的木工活人人誇好,沒有一個木匠比得上他的,他更加驕傲起來,工錢也比別人高。

這天紀義高來到光武集,在集上喝了幾杯酒,就迷迷糊糊進入夢鄉。他夢見自己進了魯班廟,魯班把他待作上賓,求他傳手藝的人多得不得了,都爭著拜他為師,後來他樂得再也沒睡著。心想,可見我的手藝已經遠遠超過魯班,不然,他何至於託夢向我學藝?天明他自製了一塊招牌,上寫:「技藝超魯班,聞名天下知。」刷了金掛在工具筐上。從此不管哪位木匠做的活再沒有看在他的眼裡。

這天,紀義高起了個大早,背筐上路,向京城走去,想憑藉他的手藝抓一大筆錢。走到中途,只見大霧瀰漫,三尺遠就辨不出人影,不遠處他聽到有鋸子鋸木料聲,刨子刨木板聲,斧子砍木頭聲,信步走去,近前一看,原來是一班人正在那裡興建廟宇。

他想既然這裡有活做,何不掙幾個錢作盤纏,便上前指了指招牌道:「你們建造這樣大的廟宇,可請木工高手嗎?」正在忙活著的那位鬢髮斑白的老木匠應道:「既是高手,我們當然要請,但不知師傅有何專長?」

紀義高得意地說,「鋸刨斧錛,雕刻繪畫,俺樣樣精通。」老木匠道:「既然如此,工地急需楔子,請砍些來。」說著把一個鐵砧子扔了過去,「那裡有的是木料,就在這上邊砍吧。」

紀義高一看傻了眼。在砧子上砍楔子,那不把斧頭砍毀了嗎?老木匠似乎看出了紀義高的心思,笑笑說:「我先砍幾個楔子讓你看看。」說罷,他把木料放在砧子上,隨手抓了一把板斧,乒桌球乓地砍了起來。只見他手起斧落,木屑飛濺,砍出的楔子,大小一致,上方下尖,就像用模子鑄出來的,一會兒砍了一大堆。紀義高看得傻了眼,驚得目瞪口呆。老木匠把斧子往紀義高面前一扔說:「你就照我砍的樣子砍吧。」

紀義高從地上拾起斧子,用手摸摸刀口,既不捲刃也無豁口,仍然鋒利,再看看鐵砧子上面光得連個印子都沒有。紀義高只好壯起精神按樣砍去,誰知平時運用自如的斧子,此時不聽使喚了。用勁小了木料砍不透,用動大了斧子砍到鐵砧子上,三個楔子沒砍完,斧子碰出一個豁口,卷刃不管用了,鐵砧子也砍出幾道溝來,惹得眾木匠哈哈大笑,一個說:「牌子掛的技藝超魯班,真做起活來比師傅差得遠哩!」那個講:「聞名天下知的高手,咋連個楔子都砍不好呢?」

老木匠走到紀義高面前,用手拍了一下他的肩頭:「凡是技藝都有深奧的學問,永遠學不完的,你才做了幾年木工活,要記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紀義高被說得面紅耳赤,抱頭蹲在地上,等他睜開眼睛看時,霧消日朗,做木工的人不見了,面前是一座巍峨的寺院,山門上刻著「雁落寺」三個大字,下面寫著魯班建造。

廟宇軒昂,雕梁畫柱,做工精細,方才醒悟那位在鐵砧子上砍楔子的就是魯班,他羞愧地向大廟叩了幾個頭,用斧子砸了自己的招牌,背起工具筐向家走去。以後每到一處,他都虛心學習別的木匠的長處,後來才真的成為一位技藝很高的人。(周雲廣口述) 

柴進註:安徽省渦陽西南35公裡的高公鎮有雁落寺遺址。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木匠和泥水匠幹活「留活茬」
    過去,泥水匠和木匠幹活都有一個規矩:就是活不能全乾完,得留下點活茬兒。規矩是從魯班祖師那裡傳下來的。原來,她丈夫和魯班是同行,由於魯班手藝出名,她丈夫的活越來越少,工錢不夠維持生活,改行做生意。誰知被迫改行後,活路不熟,流落外地,突然得病死了,還欠下了許多帳。
  • 民間故事:木匠輕佻女主,女主不從,木匠說:等著吧,有你好看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4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夥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小故事。故事大體講的是:一個年輕的小木匠,在給一戶人家做工時,看上了這家的女主人。於是他輕佻那位女主人,想佔人家便宜,這女主性子剛烈,就是不從。隨後小木匠生氣了,就在主家新房裡下了道術,害得女主整日頭疼。
  • 王松浦:小木匠把魯班鎖做成產業
    王松浦是方正縣的一名木匠,也是魯班鎖傳承人,被評為2019「哈爾濱大工匠」。在獲獎通報中,王松浦的名字後標註的單位是「自由職業者」。在四屆哈爾濱大工匠評選中,王松浦是唯一的一名自由職業者。「1993年,我從原單位下崗,自謀生路當起木匠。沒想到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大工匠』。」王松浦說。
  • 木匠魯班所著之書為何卻被歷朝歷代《魯班書》設為禁書
    在中國的歷史上能人巧匠是數不勝數更別提單獨哪個人物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號稱是中國建築鼻祖的魯班,為什麼魯班所著的《魯班書》為何卻被歷朝歷代稱作是禁書,更別說學過此書下班卷的人下場更是悽慘無比,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魯班的故事,他不止是木匠的祖師,一雙增高鞋讓他開創了一個行業
    魯班被稱為木匠祖師,同時他還是瓦匠,木匠,棚匠,繩匠的祖師爺。藝多不壓身,魯班會的多,自然有很多很神奇的傳說。傳說他有過很多匪夷所思的發明。比如,有一年魯班被人請去外地修橋,一去三年,結果第二年他媳婦懷孕了。魯班的父母很生氣,質問問魯班媳婦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自己兒子走了一年多,她竟然懷孕了呢?孩子是誰的?是隔壁那個姓王的傢伙的嗎?兒媳婦說,孩子就是魯班的啊。
  • 馬未都:魯班全書最神秘的地方,尤其是古代木匠不能輕易得罪
    聊到《魯班全書》其實大家還是對它比較陌生,如果站在建築學上來聊,《魯班全書》並不陌生,但它僅僅只是一本關於木工類的建築學書嗎?《魯班全書》其實很不簡單,甚至專業的科學考古者認為《魯班全書》的背後隱藏著一些非常大的學問,而且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 民間故事:「木匠走夜路帶錛」的由來
    從前有個木匠姓張,手藝高,做活快,為人又很正直。有一年春上,鄰村一家財主請張木匠去做活。這家給張木匠準備的饃每到做飯的時候,就發現少了幾個。老財主以為是張木匠給偷吃了。張木匠出村走了二裡多路,猛地從路邊躥出來一條大黑狗,攔住了他。他仔細一看,正是老財主家那條偷吃饃的狗。張木匠左躲右閃,那狗就是不讓他走。張木匠想起白天的事兒,知道這狗是找他報仇的。那狗忽地朝他撲了過來,他順手掄起手裡的錛朝狗打去。那狗見他拿著錛,夾著尾巴嚇跑了。張木匠這才鬆了一ロ氣。
  • 魯班不僅是一個木匠,直到2000多年後,他的另一重身份才被揭開
    《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雲梯。」我國古代有很多傑出的能工巧匠,最有名的莫過於魯班,他是木工界或者手藝人的鼻祖,是木匠的祖師爺。魯班不僅是一個木匠,直到2000多年後,他的另一重身份才被揭開據說在魯班10多歲的時候,就掌握了父輩們的所有技術,如果只是傳承父輩的技藝,那他已經很好的完成了。
  • 魯班不單單是個木匠?2千年後,一本古書揭開另一「身份」
    他所發明的木榫結構以及我們現如今仍在把玩的孔明鎖,堪稱神作,也正是因為這些,後人大多將魯班當作一位技藝高超的木匠,不過在2000年後,因一本古書,竟意外揭開了他的另一重身份。魯班出生於公元前507年,春秋時期魯國人,為姬姓公輸氏,名班,家中世代從事木匠職業。
  • 民間故事:繡鞋在河面漂著,老翁就是撈不到,欲下河時被木匠攔住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12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老輩人經常說「事出反常必有妖」,一些超乎常理的事情一旦出現,我們就應該多加小心,擦亮雙眼辨明是非。就像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其中寓意便關乎於此:事出反常必有妖,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切莫貪圖小利而吃了大虧!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古時候李家屯的村西面,有一條很寬的河。這條河並不算太深,不過水流卻是很急,常有外鄉人下河捕魚時命喪於此。
  • 傳統老木匠的8大禁忌,第一條恐怕你就不知道!
    例如木匠的斧頭每次使用過後都要用紅布包起來以表珍重, 所以民間有俗諺「師傅斧,恰惜某」,意思是珍惜工具的程度甚至要強過愛護自己的妻子。 5、忌他人摸木匠的工具 木匠忌諱別人摸他的斧子,在民間有俗語說:「木匠的斧子,大姑娘的腰,獨行人的行李包
  • 民間故事:木匠夜晚娶親,天亮後,他卻懊悔不已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41期《木匠夜晚娶親,天亮後,他卻懊悔不已》。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丁亥年十二月一天,在蘇州木瀆鎮一個木匠鋪子裡,一個叫王喜慶木匠在院子裡正忙乎著活計,滿頭大汗在打一個棺材。
  • 當代「魯班」,63歲中國木匠在YouTube獲千萬贊,成中國「網紅...
    人如其名,這位叫「阿木爺爺」的老人極擅長木匠手藝。不管多麼普通的木頭,到了他的手裡,都能變成精緻的工藝品。    △ 魯班凳  除了善用榫卯技術,阿木爺爺也會就地取材  做些新奇又浪漫的小物件  比如蘋果形的魯班鎖
  • 老木匠常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內涵是什麼
    在一些老木匠口中,流傳著「凳子離不開三,門離不開五,床離不開七,棺材離不開八,桌子離不開九」的說法。你什麼意思?上述規定出自《魯班經》,俗稱規定,但其背後有著深刻的內涵。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一些規定,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祖先的非凡智慧和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 魯班不單單是個木匠,2千年後一本古書揭開另一身份,網友:藏得真深
    他所發明的木榫結構以及我們現如今仍在把玩的孔明鎖,堪稱神作,也正是因為這些,後人大多將魯班當作一位技藝高超的木匠,不過在2000年後,因一本古書,竟意外揭開了他的另一重身份。
  • 魯班真的發明了鋸嗎?那時候的鋸條是用什麼做成的?
    比如「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比如「趙氏孤兒」的故事,再比如「魯班造鋸」的故事,這些故事在過去幾乎沒有遭受到質疑,但是現在卻在很大程度上被證實與原先我們所熟知的是有出入的,而且這個出入還是比較大的。「烽火戲諸侯」很大可能並不存在,而「趙氏孤兒」也存在著兩個不同的版本,至於說到「魯班造鋸」,則很可能是將鋸的發明強加到魯班身上去的。
  • 在古代,《魯班書》為何被列為禁書呢?
    《魯班書》對於很多人來說,非常陌生,猛一看還以為這只是一本講木匠的工具書而已。實際上,《魯班書》可是大有來頭,她在古代可是禁書,並且有傳言說學習它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那麼,在古代《魯班書》為何是禁書,為何說學習它的人不會有好下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天下奇書《魯班書》為何被禁?難道學了它真的會孤獨終老?
    《魯班書》的存在是事實。但是,作者是誰?只是據傳,是我國春秋魯國人魯班(土木行業工匠們的行業祖師)所著。 《魯班書》文字 傳說《魯班書》開篇句由來也是有原因的。民間傳說,魯班結婚不久,被徵召去國都幹活。他想妻子,怎麼辦?
  • 千古奇書《魯班書》,為何被禁?都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首先必須明確在歷史上魯班是確有其人的,歷史文獻有確鑿的記載,魯班為春秋時期的魯國人,魯班在許多領域都有著眾多的發明創造,尤其是木匠工具和農用工具,據說他從小生活在木匠家中,從小就看到大人們進行一些土木工程的房屋建造,耳濡目染,又加上他天資聰明,魯班經常發明一些工具,例如鋸子,曲尺、墨斗,雲梯,石墨等等,他發明的土木工具,使得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了土木行業的工作效率
  • 魯班因為手被芒草割破發明了「鋸」,他用什麼東西做的鋸條?
    文·段宏剛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是春秋末期魯國人,享有「中國木匠鼻祖」和「建築鼻祖」的美譽,實際上,他實至名歸,我們目前使用的許多工具,如木匠那一套用具,曲尺、墨斗、鑿子、刨子、鑽子,古代士兵攻城所用的雲梯,老百姓加工糧食所用的石磨,防盜所用的鎖子,遮雨用的雨傘,都是魯班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