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娛樂圈「家暴」、「劈腿」事件說起。
這幾天的娛樂圈一輪接一輪的爆炸性新聞已經讓吃瓜群眾吃到撐,從「蔣勁夫家暴日本女友」到「薛之謙劈腿李小璐」再到「王寶強被指對馬蓉施暴」,真是好不熱鬧,事情的真相如何思雪認為自有說法,但是從這幾個事件體現出一個共性問題——人際交往。人們之間的一些人際衝突都是因為雙方沒有贏得足夠的尊重的緣故。今天思雪就來聊聊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和適合你的人際交往策略。
二、人際交往到底有多重要?
我國著名的醫學、心理學專家丁攢教授曾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心理病態大多是由於人際關係失調所致。試想一個粗魯、傲慢的人是否會尊重別人,是否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呢?如果長期與這樣的人在一起生活或者共事,不管是夫妻還是同事,遲早會發生衝突。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人際關係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於人際交往。人際交往的好壞是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程度不斷增加,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1.什麼是人際交往?
社會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中文常指人與人交往關係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學友(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僱傭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人是擁有社會屬性的,由於每個個體存在著獨特的思想、閱歷、背景、經驗、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導致了人際關係對每個個體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個人工作、家庭均有極大的影響。
2.人際交往的意義.
在現實中地位不同、職業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因而形成的人際關係具有複雜性、多樣性和不唯一性。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幹群關係、同鄉關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夫妻關係等。人際交往的動因來自心理期待,任何社會活動都離不開人際交往。而人際交往的動機就成為我們進行人際交往的動力,也是人際交往最根本的心理期待。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我們進行人際交往的目的可能是: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具體來說就是「安全」、「朋友」、「幫助」或者是「知識」、「認可」甚至是「愛情」等等。
一個人際交往競爭力強的人,擁有的人脈資源相對一般人更深也更廣,在獲取信息和相關資源時更有效率,進而轉化成機遇、財富或者情感的概率更大,而在危急時刻,轉危為安機會也更多。
西方心理學家克林格做了一個廣泛的調查,結果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生活的幸福具有首要意義。一個人的生活是否幸福取決於自己人際交往能力是否良好;如果同配偶、戀人、孩子、父母親、朋友及同事關係良好,有深刻的情感聯繫,那就會感到生活幸福且富有意義,反之,則會缺乏目標和沒有動力。人際交往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成功、名譽和地位,甚至超過了西方人最為尊重的宗教信仰。法國社會學家指出,人際交往能力的喪失是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讓你如魚得水的人際交往策略。
人際交往是以相互支持、互為收益為前提的,而有些人卻過多地依賴他人,會成為別人的負擔。今天思雪就來聊聊能讓你如魚得水的人際交往策略:
(一)良好的情緒是人際交往的基礎
俗話說「相由心生」,而行為改變是由情緒改變導致的。當你擁有積極的情緒時,你的行為目標往往也是積極、主動的。當你擁有消極情緒時,你的興趣也會下降,缺乏挑戰,缺乏自信。
情緒的好壞會影響周圍的人,如同瀑布心理效應,即信息發出者的心理比較平靜,但傳出的信息被接受後卻引起了不平靜的心理,從而導致態度行為的變化等,所以情緒的好壞影響人際關係。情緒具有感染性、瀰漫性和傳染性。擁有樂觀、熱烈情緒的人,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讚賞,也更容易在人際交往中擁有主動權。
(二)熟練掌握人際交往
在人際交往中,無論是夫妻、同事還是同學,我們應該淡化缺點、善於尋找優點,打破人際交往的寒冰。
同時要熟練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要善於作一個聆聽者;把握好社交距離,建立好光環效應;人際交往過程中,不應把追求功利性放到首位,切勿把與人際交往等同於功利交往,應該多一些思想交流,知識互補,情感撫慰等方面的作用,如果一味地追求功利性,這樣的關係不會長久,否則如同是曇花一現,稍縱即逝。
(三)選友有度,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少朋友有個交友誤區,即朋友越多越好。其實不然,朋友越多,交際的範圍越廣,無效交際也越多,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就越多。交友都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有所選擇,交友要有度,不能只講關係、不講原則,只講哥們義氣、不講曲直是非,堅持君子之交淡如水,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擇友時應與那些為人正直真誠、胸懷寬廣、博聞廣見、志同道合的人為友。人際交往中要合乎分寸,恰到好處,要做到熱情適度、謙虛適度、交頻適度,最好達到「意猶未盡,情猶未了」的意境。
(四)有效溝通,以情待人
情感的溝通、共情是人際交往的關鍵。適當讚美別人和故意顯露笨拙的一面,會使對方產生優越感和美好愉悅的情緒體驗,恰當的時機、適當的方式表達對對方的讚許,是增進親密情感的催化劑;在人際交往中,具有濃厚的幽默感是很重要的,生動、幽默的語言,不僅能緩和緊張而嚴肅的氣氛,還可以更好地傳情達意;善用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體諒對方的態度和情感。其實人際交往中的衝突,常常是由於誤解造成的,站在對方的立場,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對方的難處,了解對方的需求,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方的處境或感受,才可以讓我們正視問題,避免衝突。
人際交往不是隨心所欲的,是要用心經營並運用一些策略和技巧的。無論夫妻、同事還是同學都是此道。希望思雪學長的這篇文章會給你一些啟發,期待你的留言!我是思雪學長,少點套路,多點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