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重溫《琅琊榜》,深感其奧妙與智慧。梅長蘇的那些經典案例,算計人心,也讓我深感佩服,故事裡虛構的這個人物不比孫臏,諸葛亮差吧。
梅長蘇說:「你知道我這雙手,以前也是挽過大弓,降過烈馬的,可是現在只能在這陰詭地獄裡,攪弄風雲了」
這一句出自原著,電視劇第11集,也形象的詮釋了他的一生,前半句是故事謎底,後半段是謎面,整段故事也圍繞他「攪弄風雲」展開,而結果確實要正身那挽過大弓,降過烈馬的林殊,堪稱經典。
梅長蘇說:「人只會被朋友背叛,敵人是永遠都沒有『出賣』和『背叛』的機會的。」
這一句是梅長蘇勸誡靖王,一旦參與奪嫡,必須要有手段和手腕,即便是身邊的朋友也會出賣背叛自己,梅長蘇用童路作為例子,最後結果確實童路真的背叛了梅長蘇,這個結局有點太巧合了吧?但是這句話的經典之處就是這是一個為人處世的真理。
梅長蘇說:「想要不傷心,其實是多麼容易的事。只須尋一山水樂處,隱居休養,再得二三好友,時常盤桓,既無勾心鬥角,也無陰謀背叛,纏綿舊疾能夠痊癒,受人好意也不須辜負,於身於心何樂而不為?只可惜,那終究只能是個奢望,已背負上身的東西,無論怎樣沉重怎樣痛苦,都必須要咬牙背負到底。」
這句話也梅長蘇多次表明自己的心性,不願苟活於世,父親臨死前說「小殊活下去,為了七萬赤焰軍。」他時時刻刻都在背負著這樣沉重的痛苦
梅長蘇說:「我的存在,以前沒有為她帶來過幸福,起碼以後也不要成為她的不幸。能做到這一點,我很高興..」
梅長蘇說:「只要其心至純,不做違心之論,不發妄悖之言,又何必執念,立身於何處。實淡泊而寡慾兮,獨怡樂而長吟,聲皦皦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
梅長蘇說:「不知道什麼是軍人,什麼是戰場麼?也許在十二年前那場寒冬的雪中,心涼了,血也涼了,但那些烙入骨髓裡的東西呢,是不是也涼了?」
梅長蘇說:「你答應我,永遠不要告訴景琰。那個和他一起長大,活潑又可愛的夥伴,和他身邊這個陰險毒辣,做起事來不擇手段的謀士,永遠都不是同一個人。這樣不是更好嗎?」
梅長蘇說:「林殊雖死,屬於林殊的責任不能死。但有一絲林氏風骨存世,便不容大梁北境有失,不容江山殘破,百姓流離。」
梅長蘇說:「想要把惡貫滿盈之人推倒,難免會傷及無辜。」
梅長蘇說:「林殊本已命運多舛,只為少年時無關情愛的婚約,就已帶累霓凰多年,如今奄奄病體,苟存性命,前途多艱,更是再無半分餘力牽扯兒女之情」
梅長蘇說:「他實在是想都沒想到靖王居然會誤會到那個地方去,可見人的心思啊,果然是最深不可測的,你永遠都不能說,自己把握住了另一個人的想法,所以即使是曾經親密無間的父子,也可能會被流言侵蝕。」
梅長蘇說:「只要你有欲望,有情感,就不可能自由自在。」
梅長蘇說:「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若無社稷,何來主君。若無百姓,何來天子」
梅長蘇說:「既然有人愛茶,就有人無感。」
前三句,我解釋了一下語境,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幾句,後面的就沒有備註,認真看過《琅琊榜》的就請自己腦補一下吧。
胡歌主演的這部電視劇,我看了不下十遍,昨天又重溫了一遍,家國情懷,君臣之禮,天下社稷,人心情感都刻畫的生動形象,找不到任何一點不妥之處,任何表述都是剛剛好。尤其是最後鬥到譽王哪一個細節,多疑的皇帝腦補了不少細節,這個細節設計的很巧妙。
就我個人感覺而言,梅長蘇估計也不比傳說中的那個祁王差吧!海宴的這部琅琊榜估計也不比四大名著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