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作為全球最大的pc遊戲發售平臺,佔據玩家的心臟已經有了數不清的年份。v社做遊戲這件事似乎已經被玩家遺忘了,半條命又不出3,所以steam總體上來說就是專門賣遊戲的地方。
俗話說壟斷就會完蛋,steam在遊戲銷售也基本處於壟斷地位,好在G胖時常推出各種打折優惠,對於玩家來說並沒有太多負面影響。近幾年,一個全新的遊戲銷售平臺突然亮相,以驚人的優惠、直接白給的價格殺了出來,在steam面前穩穩站住了腳跟。
epic
標準的財大氣粗,還有點蠻橫無理,但就是憑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優惠力度,已經差不多和steam平起平坐。
一個遊戲商製作一款遊戲,必然是要把遊戲賣出去。剛開始根本沒有名氣沒有口碑用戶量少的時候,肯定得依靠遊戲平臺巨大的用戶量和曝光量,眾所周知,在steam賣遊戲是要抽掉30%提成的,
而一旦,遊戲商的名氣打了出去,建設好了自己的品牌,或者有另外一個同樣用戶量巨大、但是對開發商更加優惠的平臺,遊戲開發商終究是商人,哪裡更加盈利就去哪裡。
前幾日刺客信條:英靈殿的預告片放出,育碧把首發的戰地轉移了。PC平臺上,育碧直接跳過了steam,在epic和自家平臺uplay開啟了首發。這是刺客信條系列第一個擺脫了steam平臺的作品。
哦對,全境封鎖2早就已經在epic上獨佔了。
育碧的態度已經明確擺在了這裡,這時候老鹿才回過味來,簡單看了看育碧以外的一些遊戲廠商。
最經典的就數R星了,r星的遊戲不多,gta5是早就在steam發售的,荒野大鏢客2的PC版預售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steam版的大表哥整整比epic晚了一個月。
幾乎所有大遊戲廠都在著重打造自己品牌的遊戲平臺,育碧有uplay,r星是rgl,蠢驢是gog,暴雪有戰網,微軟還有winstore,另外還有xboxstore,主機之光,還有EA早就是自己平臺全部獨佔了,國內的wegame就算了不提也罷,純賣遊戲的杉果、小綠人等等。
誠言,steam的用戶量確實大,但是重點是三成利潤抽得狠哪!這哪有自家平臺賺多少是多少帶勁!現在上steam淘遊戲的,能不知道育碧?能不知道暴雪?能不知道r星或者蠢驢?既然品牌和用戶都在這,他們還在steam賣遊戲幹嘛?
epic不僅是優惠玩家,對於遊戲廠也是大筆一揮——我只抽大概一成。你要是把遊戲在我這獨佔,我還給你更多。相比於steam的三成,廠子們選誰已經十分明了。縱然epic多麼流氓,平臺多麼不完善,縱然玩家們對於steam多麼忠誠,錢的問題擺在這,商人們的目的是賺更多錢不是搞情懷。
可以預料到,未來的各種平臺獨佔遊戲將會更多,遊戲廠們的自家平臺將會發展得更好。也就是說,這些廠子們正在陸陸續續離開steam,G胖遭到了遺棄。而這時候epic又過來神補刀,搞獨佔、拉客戶,steam面對著巨大的挑戰。
G胖真該著急了
別到最後steam只剩下老遊戲和小遊戲,新的大作越來越少。面對品牌的獨立和競爭對手的壓榨,光免費送幾款小遊戲可不夠!
我是老鹿,一個愛玩遊戲的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