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GQ》評選的「全美最佳新銳男裝設計師 (Best New Menswear Designers in America) 」,從 2007 年起至今已經是第 10 年了。
這個獎項由《GQ》美國版主編 Jim Nelson 和創意總監 Jim Moore 以及時裝編輯們選出,每年只有四位。
這個獎項未必像學院派設計獎那樣對技藝和靈感有嚴格要求,但對那些才華橫溢的新人設計師而言,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含金量。
今年的獲獎者中,四位設計師風格各異,但是都非常具有看點。
Michael Bastian
Michael Bastian (2007年及2011年兩次獲選) – 大賽中唯一一個曾兩度獲選的設計師。他在2007 年就獲得過 CFDA (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大獎)的年度最佳男裝設計師提名,2011 年獲獎。
Michael Bastian自1987年從Babson 巴布森學院畢業後就來到了紐約曼哈頓。以Abraham & Strauss買手助力的身份入行。一路經歷Tiffany、Ralph Lauren的工作經驗後,在2000年入主Bergdorf Goodman男裝總監。
Bastian 在擔任 Bergdorf Goodman 男裝時尚總監五年後,於 2006 年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
在Bergdorf Goodman任職男裝時尚總監,可見他的才華倍受圈中認可。
提到Bergdorf Goodman, 讓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Blair最愛逛的店這件事吧?
1899年成立的Bergdorf Goodman囊括了世界最頂級的奢侈品、令人稱道的櫥窗設計和發掘有才能設計師的獨到眼光。
成為全球奢華購物中心頂尖代表正是Bergdorf Goodman的形象。Bergdorf Goodman的櫥窗設計同樣享譽紐約,連紐約藝術學院的學生陳列課上必修的,都是Goodman節日時的櫥窗設計。
說回Michael Bastian本人,他個人散發出一種優雅但又嚮往自由的風格。簡單而輕鬆的設計沒有太多大多的浮誇與張揚的元素。這從無論是他品牌的官方介紹還是他個人的著裝,都能看得出來。
他喜歡融合英國的剪裁、歐洲的風韻、美國的輕鬆,這在他自己的著裝中也有體現。他的設計呈現美式的經典風格,輕鬆而不著痕跡,優雅而溫和。
Steven Alan
——長得有點像寬屏版的喬幫主吧,哈哈。
1994 年,眼光獨特的 Alan 原本只是希望開一家零售店,售賣自己在世界各地旅行時候遇到的令人傾心的品牌,同時提供有趣的購物體驗。
數年後,他從為自己設計一件襯衫作為開端,建立了自己的同名服裝品牌。
除了在男裝上的成就,他還逐漸將自己的時尚觸角擴展至女裝、配飾、家居系列等領域。
雖然在時裝界或者買手店,提供從衣物、配飾和其他購買服務的一站式體驗如今已經司空見慣。
但難能可貴的是,Alan當時開店的時代,幾乎沒有人願意嘗試這樣做。這種全新購物模式的開創者之一。
而且簡約的設計風格,和 Vans 、Common Projects 等品牌合作的聯名系列。都備受評論認可。
John Elliott
對於現今「街頭 × 時裝」 風格有著重要影響的洛杉磯設計師 John Elliott,他的作品讓人對時下趨勢和未來風向的充滿期待,同時與運動品牌和潮流明星的合作也讓他名聲逐漸顯赫。
連你們追捧的 Kanye West 都毫不吝惜的表示出對他作品的熱愛,並邀請他共同參與 YEEZY Season 的製作過程。
John Elliott對於街頭的靈感,從小就開始了。他出生在一個蘇格蘭後裔家庭,生活在舊金山以北20公裡的郊區,大學時候主要打籃球,也喜歡玩滑板和BMX小輪車。8歲是就寫信給Nike提出改良意見,而且並收到Nike的回信。
他的同名個人品牌 2012 年創立,以街頭風格的設計為主為主。他的設計更加片中層次感,不同面料的層次組合是他比較明顯的個人特色。他本人也經常會為了尋找和研究合適的面料而四處旅行,日本是他經常會去尋找面料靈感的地方。而據美版《GQ》報導,他最新系列的靈感就來自於越南11日的徒步旅行。
Saturdays NYC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潮流化品牌,而這個品牌是有三位創始人Morgan Collett、Colin Tunstall、Josh Rosen。
其實光從Saturdays NYC這個名字就大概可以大約猜到品牌的。 在陽光正好的星期六,享受周末。強烈的衝浪氣息鋪面而來,似乎吸引著無數縱情派對的城市少年。
而Saturdays NYC更特別之處在於,他們將自己的創作靈感貫徹到整個lifestyle的打造。
他們有自己的雜誌和咖啡,位於紐約、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店鋪更有時尚的家的氛圍,他們將獨特的時尚氣息賦予每件作品,把品牌打造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這個品牌勾勒出了紐約的城市精神,設計出兼具時髦與科技性能的運動裝。並且觸角不斷擴張,現在日本東京和神戶已經可以看到他們的旗艦店。
這些設計師和他們所主導的設計師品牌,毫無疑問成為了如今高級時裝領域的一股清流。
那麼,這些設計師品牌,究竟與傳統奢侈大牌有什麼區別?
奢華品牌和設計師品牌的概念提出大約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就像中國人私心裡也會為奢侈品劃分三六九等一樣,對於品牌而言,他們自己心中也同樣存在著用來劃分各自領地的疆域線。
所謂的傳統奢華品牌,通常是以半個世紀為起步單位,動輒成立百年以上的時裝品牌。這些品牌在時裝行業擁有極高的聲望,並通常會被視為是幾大時裝周裡的重要成員,甚至於每一季的時裝潮流也都會由他們引領。
至於設計師品牌,則是由時裝設計師所創辦,大多品牌名也都來自於設計師自己的名字。
這些品牌相對比較年輕,設計師本人的資歷相較於奢華品牌的設計師們而言也略淺,但優點則在於他們富有創造力,敢於創新,一直在嘗試並摸索富有趣味性的時裝設計道路。
奢華品牌以具有規模的時裝老牌構成,通常這些品牌也是一些時尚產業集團中最賺錢的核心存在。比如Louis Vuttion、CHANEL、DIOR、Balenciaga。
設計師品牌則是在年輕的設計師取得了一些聲名和威望之後,由他人投資成立的個人品牌,通常會出資扶持的,也大多是奢華品牌或者奢華品牌所屬的集團,比如Jil Sander、Alexander McQueen、DRIES VAN NOTEN——有趣的是,不少奢華品牌的創始人也是時裝設計師,像是Coco Chanel夫人和Christian Dior先生,這些品牌在創立之初與現今的設計師品牌並無二致。
而現在許多設計師品牌的主導者,也同樣是許多奢華品牌的設計總監,比如Marc Jacobs除了擁有自己的設計師品牌之外,也曾經是Louis Vuttion的設計師,而一直經營自己品牌的Alexander Wang,同樣也受過Balenciaga的垂青。
儘管概念相似,並且楚河與漢界之間經常自己就模糊了涇渭,但真正決定了奢華品牌與設計師品牌差異的,還是品牌的規模與經營體系。
設計師品牌在規模上往往與奢華品牌無法相提並論。一部分設計師品牌會有自己專屬的店面,但大多集中在設計師所生活的國家和區域,在戰略擴張方面顯得餘力不足。
絕大部分設計師品牌的商品會在時裝屋、買手店和百貨公司裡出售,這也是這些品牌的利潤來源。
而奢華品牌則絕大多數都擁有自己的專營店面,即使與百貨公司合作,也會以店中店的形式佔據著一流百貨公司的黃金位置。
還有一些品牌,已經幾乎模糊了奢華品牌和設計師品牌之間的界限,他們已經從最初的設計師品牌以成熟的運營方式,成長為不輸於奢華品牌的規模,甚至其中不少品牌就成立了自己的時裝王國,像是Giorgio Armani,你已經無法用設計師品牌來稱呼它。它不僅完善地建立了從高定到童裝的全部時裝線,還把版圖延伸到了家居和酒店領域,是貨真價實比肩奢華品牌的成長軌跡。
奢華品牌在商業戰略上以盈利為第一前提,在販售的商品裡極少出現太過另類的時裝,對於熱賣單品更是會有系統化的包裝推廣。在對外營銷方面,更多地是打品牌形象,會以高級奢華的質感讓顧客對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不管是LV還是CHANEL,從時裝秀到店內實際銷售的,都會儘量杜絕過分怪異的商品,多年來暢銷熱賣的Neverfull和2.55就是這種戰略裡最鮮明的例子。
相反,設計師時裝更喜歡彰顯設計師本人的才華和品位,除了暢銷的基本款之外,在設計師品牌的衣架上會掛著許多實驗性質的單品,這些單品出貨量通常極少,但也不缺客戶。
熱愛時裝或者為了表明自己很懂時裝的人就是這些「稀奇古怪」時裝的消費者,他們不愛LOGO,更熱衷於花費與奢華品牌單品差不多甚至更貴的錢,來購買在款式上與別人有著極大差異的時裝。
換句話說,這些人消費的是衣服本身,也是設計師本身,更是「與眾不同的時裝品位」本身,有些真心喜愛時裝,有些則是為了引人注意。
作為顧客,其實你買哪個陣營並不重要。
站在消費者的視角裡來看,最重要的是你買回來之後,能穿成什麼樣。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設計師品牌理所當然地就成為了眼下這個時代的新寵。
畢竟,這是一個人人需要展示自我風格的時代。
在這種前提下,對於新銳設計師,尤其是在高級時裝領域裡很容易就顯得比女裝設計師來得默默無聞的男裝設計師,就更需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能夠為人所知,並得到發展的空間。
女裝設計師比男裝設計師更風騷,這似乎是高級時裝行業的常態。
舉個例子來說,當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Louis Vuitton的女裝設計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身上的時候,討論男裝設計總監Kim Jones的聲音卻少了許多。
而Raf Simons在Dior大顯神通的那幾年,Kris Van Assche同樣沒有他那麼風光。
你應該會知道歐巴馬兩任就職典禮上,第一夫人選用了Jason Wu所設計的禮服,也記得當時中文媒體鋪天蓋地用了多少版面來形容「華人之光」,然而對歐巴馬的一身行頭卻筆墨甚少。
與夫人的待遇形成對比的是:據說歐巴馬在大選前幾個月,歐巴馬曾預定了一批CANALI高級訂製西服,並選擇了高貴雅致的暗藍色西裝面料,他也習慣常以Ermenegildo Zegna的精英形象示人,但正如薩科齊穿Prada而被媒體過度渲染,聰明的歐巴馬逐漸選擇了一些設計類似的美國本土品牌代替,比如身穿Hart Schaffner Marx為其量身定做的海軍藍羊毛料西服正式接受黨內提名,出席重要場合併發表了重頭演講。
這家有著121年歷史的老店總部就設在歐巴馬自己選區伊利諾州的芝加哥。
紐約時報曾經這樣評論美國總統選舉:看到優勝團隊那龐大的形象顧問團隊,你會搞不清這是政治選舉還是參加時裝周。
然而品牌即便這樣有幸被總統大人所選中,即便有這樣的媒體盛讚,Hart Schaffner Marx對於時裝愛好者來說還是過於低調了。
所以美國版《GQ》的最佳新銳男裝設計師評選,才會顯得如此重要——
這是一個對新銳設計師以及設計師品牌有助力的評選,也是對男裝設計師給予更多機會的評選。
為慶祝GQ美國最佳新銳男裝設計師系列推出十周年,今年GAP還特意從往屆最佳新晉男裝設計師中遴選出四位最受歡迎的設計師,也就是博主開頭講到那四位:Michael Bastian、Steven Alan、John Elliot 以及Saturdays NYC——GAP以「全明星」陣容打造2016年度限量合作系列。
GAP與《GQ》自2012年開始攜手推動評選最佳新銳設計師的活動,今年是GAP與《GQ》的第五度攜手,演繹多元風格的美式男裝設計。
這讓我們認識了更多才華橫溢的男裝設計師,同時也有機會穿上他們所設計的時髦男裝。
來回顧一下過去幾年,這個系列都誕生了哪些作品——
2012年,黑色單寧、衝浪文化、線條感設計是限量設計的幾大賣點。
獲獎設計師:
BLK DNM、Ian Velardi、Mark McNairy New Amsterdam、Ovadia & Sons、Saturdays NYC和Todd Snyder。
2013年以加州復古感、建築美學、傳統結合搖滾風格、手工縫製偏重細節幾個側重來呈現簡約的男裝設計。
獲獎設計師:
Aviator Nation創始人Paige Mycoskie
Matt Baldwin品牌掌門人Baldwin
Bespoken的Liam兄弟和Sammy Fayed
Ernest Alexander
2014年從街頭文化、衝浪風格、傳統製衣工藝和時尚運動裝中獲取靈感。
獲獎設計師:
Brooklyn Tailors的Daniel Lewis
En Noir設計師Rob Garcia
John Elliott + Co設計師John Elliott
M.Nii的John Moore
2015年分別以美國西岸風格、復古、運動風、甚至結合日本街頭風展現了各自對經典男裝的獨到見解。
獲獎設計師:
NSF設計師Nick Friedberg和Jamie Haller
Stampd設計師Chris Stampd
David Hart設計師David Hart
The Hill-Side設計師Emil和Sandy Corsillo
而2016年全明星陣容的四位設計師,他們風格各異,但都呈現了令人難忘的對於美式風格的詮釋:
致敬經典美國文化,風格實用主義。
Michael Bastian
設計靈感源自七十年代的紐約北部,以復古風的禦寒裝備致敬雪地摩託車文化。系列中充分體現了Michael Bastian標誌性的剪裁風格,同時單品中彈性極強的加絨內襯卡其褲,讓穿著者在舒適有型的同時又可行動自如。
想要在輕型運動場景下,還保持有型,這會是不錯的選擇。
Steven Alan
該系列旨在向美國經典的的渲染水洗工藝致敬。
做舊風格和挺拔的廓型比較容易顯示出穿著者既casual又有點酷的感覺。
男裝其實和女裝一樣,都不想讓人感覺:you are trying too hard.
Saturdays NYC
Saturdays NYC,充斥著強烈的衝浪文化,水洗修身的剪裁和簡潔圖案的點綴,而且本次合作中,Saturdays NYC將特別的圖案設計加注到自身品牌logo上,是專為此次與Gap的合作打造的專屬標識。
John Elliot
他的混搭設計已經奠定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街頭潮流風格。多層次的運動休閒風,用針織衫、衛衣和T恤日常穿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重塑美式街頭運動風。
今年的限量系列將於9月27日起在Gap指定門店,官方網站gap.cn及天貓官方旗艦店 gap.tmall.com限量發售。
也可以點擊「閱讀原文」,第一時間就將四大設計師的作品收入衣櫃裡。
——講真,這年頭,好穿耐看又時髦的男裝,真是越來越難碰到了啊!
來跟博主聊聊你心中的美式男裝風格,或者你跟GAP的淵源唄!
博主準備好了10個萌到犯規的GAP手包要送給你們——
——這個手包,博主曾拎著去參加時裝周,被外國攝影師一路追著問在哪買到的……
評論的最有意思的10位同學,你們就可以獲得這個手包喔!
點擊下面的文章標題,即可快速查看往期精選內容:
【人物】
For Paul
為什麼說Cate後媽才是灰姑娘真正的仙女教母?
那些帥到讓人心動的時裝設計師們
同志時裝設計師和他們的情人們
不爭,才是楊紫瓊。
Louis Vuitton有個時代叫做Marc Jacobs。
那些年與張震一起滾過草地的男人們
Miranda Kerr,人生裡沒有「湊合」與「將就」
Natalia Vodianova:她的人生,就像開掛
我愛麥當娜。
他用四十年,寫了本名叫《Giorgio Armani》的人生書。
【時評】
Gucci 2017 Cruise | 新出爐的Fashion Icon,竟然是英國女王。
那位巴黎名妓,168年後穿上了Valentino。
中國時裝正在蹣跚卻堅定地前行
何時柳暗花明?高級時裝的瓶頸迷思
倫敦時裝周為什麼被嫌棄?
Gucci的秀場上響起了睡神的詠唱
在米蘭辦秀的趙卉洲,讓中國時裝擁有溫度
【事件】
法網 | 紅土上不僅有美好肉體,還有時裝。
歐冠決賽 | 直男吶喊看球。我們尖叫看肉。
雲集了安娜溫圖爾、小馬哥等時尚圈半壁江山客串,但真的是部大爛片…
沒去的都不紅 | Met Ball中國女星大亂鬥
九月刊撕叉大戰!誰是最後贏家?
致中國時尚行業的各種「咖」 | 他們永遠在路上
【旅行】
在洛杉磯片場看《生活大爆炸》錄影是種怎樣的體驗?
關西,四城印象。
騰衝,歲月悠悠,那就從容地揮霍。
在黃山,值得留戀的,不僅僅只有一座山。
【隨筆】
哆啦A夢不能走,大雄不能長大。那是童年過後,我們聽過最殘酷的話。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往期與明星們的貼身熱聊:
【吉星高照】劉嘉玲:我很喜歡周伯通。
【吉星高照】我問了孫儷,黃歇、秦王和義渠君,她最愛誰?
【吉星高照】劉濤:羋姝沒有變壞,她只是必須得長大。
【吉星高照】跟《星戰》主創聊完天之後,我似乎覺醒了…
【吉星高照】姚晨:倍耐力年曆上那個不脫衣服也性感的中國女人
【吉星高照】霍建華:與長留上仙的下午茶
【吉星高照】 霍建華說他特別、非常、極其羨慕我。
【吉星高照】「靖王」王凱——歷史上沒有蕭景琰,但我們心頭有他。
【吉星高照】彭于晏體脂3%的肉體是什麼樣?
【吉星高照】貼身熱聊奧斯卡影后格溫妮絲·帕特洛
【吉星高照】專訪007裡的大反派:該如何幹掉007?
【吉星高照】塞上牛羊空許約 生平須見鍾漢良
【吉星高照】我家我家我家反正就是我家的劉雯
【吉星高照】不愛張無忌的周芷若才是高圓圓
【吉星高照】長腿高智商女神林志玲評論小S?!
【吉星高照】私聊奚夢瑤:維密天使穿不穿秋褲?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 微信公眾帳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關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以不負責任的彈幕式吐槽來添加個人觀點。
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臺,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如果這樣的人你都感興趣,那麼請記得關注本平臺。
三種關注方式請任選:
1.直接點擊文章最上方作者名,即可一鍵關注(強烈推薦)
2.請搜索帳號:mr_kira_xoxo
3.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