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觀音菩薩時,心中默念三句話,福報無量!

2020-12-13 明月天心

正所謂「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自佛教傳入中國,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悲憫精神和美名就深深刻入百姓心中,成為人們心中的敬仰。我們最常見到的觀音菩薩造像往往是菩薩一手持淨瓶,一手持楊枝播灑甘露,象徵播灑清涼於人世間,解救眾生脫離危難。其實,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化身,還有我們所熟知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如果我們常出入寺院,會發現有些寺院的殿堂門口寫著「倒駕慈航」四個大字,這個其實說的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其實早在過去無量劫前因地修行的時候就已經證得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但後來因深感眾生疾苦,倒駕慈航,自請降格為菩薩。菩薩慈悲為懷,若有眾生在危難之際一心稱念觀音菩薩,菩薩即觀其音聲而救度。

所以《觀音偈》裡有唱道: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渡人舟。

觀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左右兩位脅侍,三者合稱「西方三聖」。有些人糾結觀音菩薩到底是男身還是女身,其實這都不重要,菩薩應緣示現,本沒有性別之分,菩薩信仰傳入中國後因其平和慈愛的精神更符合女性,遂逐漸被漢化,都只是更好渡人,我們萬不可著相。許多人都喜歡稱念「觀音菩薩」名號,如何做才能更有功德呢?心中默念這三句話,福報無量!

一、要心懷慈悲。

佛門裡有句話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拜觀音菩薩,一定要學習菩薩的慈悲之心,善待一切有緣、無緣眾生,將眾生的疾苦視為自己的苦難。在這點上,我最想提到的就是佛教裡真正出家修行的僧人。真正的出家人,不是去享清福的,更不是逃避社會責任,而是替眾生去受苦。

菩薩「自覺覺他」、「自度度人」,不但自己覺悟,還要幫助眾生解脫,自利利他。我們也要學習菩薩的精神,多利益他人,像菩薩一樣幫助眾生,那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觀世音」。一個人最好的相貌是修成菩薩相,心中有慈悲,自然能與菩薩感應道交。

二、要深信因果。

許多人一到寺院就喜歡燒香拜佛,覺得香燒得越多越貴,就越有功德,這是迷信、是無知。供養只是一種恭敬的發心,若有心「賄賂」菩薩,到頭來不過一場自欺欺人。佛門有句話叫「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福德無量,尚且仍舊救苦救難、積德行善、廣種善因,而眾生卻顛倒愚痴,作惡多端,自感惡果。

菩薩再有無量神通,也不可能幫你改變因果。你自己作惡,自己遭業報,誰也拯救不了你。試想,一個窮兇極惡之人,果報來臨,到佛前祈求避難,大家認為這合理嗎?再者,一個不努力、好逸惡勞之人,卻想天上掉餡餅,多燒幾炷香,就滿願了,這不是妄想嗎?燒香,燒的是因果之香,不信因果之人,「口念觀音心不善,喊破喉嚨也枉然」。

三、要內心清淨。

世人都嚮往西方極樂淨土,但卻不知道最好的極樂世界就在我們的念頭裡,我們的心裡。心中有光、心裡清淨的人,所到之處皆是極樂示現。「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人的心不清淨,念多少萬遍佛號也是枉然。一個人懂得再多的佛法,如果心中執念妄念太多,煩惱欲望太重,再高深的佛法也是徒勞無用。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學佛真正的受益不是你誦讀了多少經書,而是你內心的修行。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妄動,不動則不傷。「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一生的修行其實就是與自己的抗爭,若能做到如如不動、心無掛礙,不被外境所轉,才是真正的智慧。

希望大家多懺悔、多積德,善用其心、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拜觀音菩薩時,默念這3句話,好運自然來
    而是去求觀音菩薩時應該默念3句話,這樣好運才會陪伴我們。一、誠心向觀音菩薩不知你有沒有留意過,一些人遇事不決就喜歡去拜觀音菩薩。但往往這類人卻並沒有什麼收穫。你也許會奇怪,這些人這麼積極,為什麼沒有什麼收穫呢,生活該是以前那樣,還是以前那樣。
  • 去寺廟拜觀音菩薩時,默念這三點,好運不請自來
    然而,很多人在寺廟拜觀音菩薩時,只知道向菩薩索取,當所求所想不能滿願時,就會埋怨菩薩不靈驗,倘若帶著功利之心去拜菩薩,自身毫無作為,卻只希望得到庇佑,心想事成,殊不知這又跟盼著天上掉餡餅有什麼區別?當然是不可行的。佛門警世之言教導我們:「萬事皆定數,福禍皆因果。」
  • 拜觀音菩薩時,能在心中牢記2句話,福報自然會降臨
    在佛教中菩薩有很多,但是被眾人熟知的還是觀世音菩薩,因為觀音菩薩可以聞聲救苦,《法華經》云:「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我有位朋友就有過這樣的經歷,老婆孩子都指著他這個頂梁柱,但是他做生意失敗,可以說是傾家蕩產,萬念俱灰。
  • 拜觀音菩薩時,注意這一點,會越來越幸運!
    不過,卻有很多人懷疑,參拜觀音菩薩是否有用,為什麼自己的生活沒有改變呢?其實,我心中曾經也有這樣的疑惑,我也是一個佛教信徒,有空或者遇到不順的事情,都回去普陀山參拜觀音菩薩,希望因此能夠改變自己的現狀。
  • 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增福無量!
    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曾因唐代避諱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稱「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相傳其生日是農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農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農曆九月十九,說法道場是普陀山。
  • 佛教: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3點,福報無量!
    拜觀世音菩薩時,若能牢記下面三點,則得福無量。其一,觀音名號的由來。作為阿彌陀佛的脅侍,西方極樂淨土的「一生補處菩薩」,觀音菩薩德號是何由來呢?《普門品》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對無盡意菩薩說:「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 佛教:拜「觀音菩薩」,心中默念4句話,功德無量!
    世人皆認為「觀音」只是菩薩階位,殊不知觀音菩薩早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時就已成就圓滿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後來因菩薩慈悲,不忍眾生受娑婆眾苦,故而倒駕慈航。「若問觀音倒駕為何音,只嘆眾生苦海不知回頭」,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世人只知道有苦求菩薩,卻從未反思為何會有諸苦?
  • 佛教: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消業增福!
    許多人都喜歡拜觀音菩薩,許多家庭也供奉的有觀音菩薩寶像。「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由來已久,已經深深地紮根在信眾的心中。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供奉觀音菩薩?因為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悲憫眾生,解救眾生脫離苦海。
  • 佛教:拜觀音菩薩時,牢牢記住二句話
    以為菩薩無私所以我們喜歡,當我們去拜菩薩時牢記兩句話,福報自然就來了。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 觀世音菩薩行大悲,也教眾生修大悲。他在大悲行中自利利他,積集無量功德而得究竟解脫。
  • 拜觀音菩薩,做不到這兩點,再拜也無用!
    在我國百姓的心中,觀世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慈航普度、聞聲救苦、廣度有情,救眾生於危難之中,在我們心中享有極高的威望。許多人遇到難以解決的困惑,或者對未知的恐懼和擔憂,就會選擇到菩薩聖像前許願、祈求。如果願望成真了,自然會感恩戴德,但若沒有實現呢?要抱怨嗎?抱怨菩薩沒有加持自己?
  • 88歲老僧說:拜菩薩時,心裡默念3句話,菩薩自會保佑!
    拜菩薩時,老僧對我說了一番話,我聽後受益匪淺,老僧說:「拜菩薩時,默念3句話,菩薩自會保佑。」第一句:諸惡莫作。佛教認為,世間萬事皆有因果,菩薩是否會保佑你,與你種下的因果有關。所有善、惡業的種子,在沒有受報以前,若未修證解脫,無論如何也不會消失。有業就會有報,只要因緣具足,即使經過了百千萬生,業力依然存在。
  • 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不可思議!
    寺院中的觀音塑像,常端立於紫金蓮臺之上,手執淨瓶、楊柳,給人清淨、莊嚴肅穆的感覺 。佛經中的觀音菩薩,應化道場在普陀山,她以大悲顯現,又以拔除世間一切苦難為本願。娑婆世界,名叫「堪忍」,期中諸苦交集,所謂三苦、八苦,乃至無量諸苦。觀音菩薩的慈悲救苦,使她成為最受恭敬、尊崇的菩薩之一。
  • 拜觀音菩薩時,若能保持這三種心態,好運將會不請自來
    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大家從各種影視劇和書籍中可以看到,每個人去寺廟都會拜一拜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做為佛教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菩薩,而受到眾多信徒的供奉,成為民間廣泛的信仰。世人拜觀音,無非是求財求子求平安,希望菩薩保佑自己和自己愛的人平安幸福,遇到了難事,希望菩薩幫助自己渡過難關。常言說:「心誠則靈,」拜菩薩時,首先心態要擺正,心要誠懇,但若懷有一些不三不四的想法,那麼心願就難以實現。拜觀音菩薩時,若能保持這三種心態,好運將會不請自來。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內心的善良、慈悲、清淨,才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我們信佛,不是迷信佛菩薩的神通,而是深信因果、不造惡業;佛前跪拜,是懺悔,是謙卑,而不僅僅只是彎下身子,經曰: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我們學佛,是學佛菩薩的智慧,覺悟人生、破處無明,不再煩惱輪迴,以得到究竟的解脫和自在。天上不會掉餡餅,不是信佛了,命運就自己會改變了,而是要靠你自己的修行。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
    良善之人,縱使不做供養,佛菩薩也自歡喜。我們拜佛拜的是自己的清淨心,是發心懺悔,是修正自己的念頭,是發願向佛菩薩學習,斷煩惱、離苦海。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我們看佛教裡諸佛菩薩都是無量慈悲心的聖者。觀世音菩薩本可以成就佛果,但為了便於度化眾生、救苦救難而選擇倒駕慈航;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就發下四十八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接引眾生離苦得樂,等等。菩薩心裡總是想著他人,所以是菩薩;凡夫永遠只想著自己,所以是凡夫。
  • 102歲老僧開示:拜觀音菩薩時,牢記2個字,福報自然來!
    我對他說:你可以去普陀山拜一拜觀音菩薩,但要謹記,拜菩薩之前先去寺廟裡拜訪一位老僧。那位朋友聽了我的建議去了普陀山,到了普陀山沒有急著去拜觀音菩薩,而是去寺廟裡拜訪了一位老僧,那位老僧今年102歲。朋友對老僧說:求高僧開示,我最近經常遇到倒黴的事情,該如何化解?老僧告訴他:你可以拜一拜觀音菩薩。
  • 佛教:遇到大事,如何在家求觀音菩薩,如何還願、回向?
    佛教:遇到重大事情,在家如何求觀音菩薩,如何還願、回向?| 文:金剛智慧海佛教:遇到重大事情,在家如何求觀音菩薩,如何還願、回向?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百求百靈,無願不滿,但是很多人不懂得在家裡祈求供養的方法。
  • 去寺廟拜佛時,這四尊菩薩一定要拜,好運自然來!
    寺廟裡的佛菩薩,有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見到各種各樣的佛菩薩,都不知該如何選擇,到底應該拜哪一尊菩薩?如果你也不知道應該拜哪一尊佛菩薩,去寺廟拜佛時,可以拜一拜這四尊菩薩,這四尊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經常拜這四尊菩薩,好運不請自來。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薩一般指上求無上菩提,下化一切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菩薩並不是佛,但菩薩是未來的佛。
  • 佛教:想要生氣時,默念三句話,火氣自然消失!
    大多數人都知道生氣不好,可每當想要生氣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次生氣過後,都會非常後悔。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可以在生氣時,口中默念三句話,對你有好處。第二句話:還是默念「算了吧」。生氣的行為,是最愚痴的行為,當你生氣時,不僅會損耗自己的福報,還容易埋下禍根,招來別人的報復,生氣這件事其實就是損人不利己。
  • 佛教:當你生氣不順時,默念這3句話,必能即刻化解!
    比如出門就遇到了不喜歡的人和事;工作時,與同事、合作夥伴發生了矛盾;又或者遇上了處處給你設置困難的「小人」。這些都會影響到自己的內心的平靜和一整天的好心情,使我們無法控制當下發火,或一整天心煩氣躁,總想找機會發脾氣。尤其當我們正在氣頭上時,就更應該冷靜一下,因為禍事往往都是在衝動時闖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