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始興一直在下雨,吳秀蘭在愛心機構的支持下終於買到了3000隻口罩。今天天氣放晴了,她和團隊的姐妹要儘快把口罩發放到村民和義工們手中。因為買不到口罩,有些村民不能外出購置農資農具,已經耽誤了春耕;有些只能帶著布制口罩,有很大的防範風險。吳秀蘭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通過半個月的努力,她終於籌集到愛心資金,尋找到可靠的購買渠道,幫老百姓解了燃眉之急。其實,整個疫情期間,吳秀蘭就沒有閒著。
作為人大代表,她每天都要收集老百姓的生活生產情況和困難,上報給相關政府部門,幫助政府就疫情防控做出決策。
疫情初期,吳秀蘭一直在用微信微博協助聯繫武漢一線女醫生的需求,協助愛心基金會募集了10萬的物資(口罩和女性用品),發往武漢。
疫情爆發後,機構有一個90後的義工姐妹哭著找到她,家裡2000多隻雞沒有賣出去,父親殘疾,老公是外地的,在當地沒有太多人脈,很難在線上銷售。吳秀蘭得知情況後,就發動團隊幫助她在朋友圈銷售,經過十幾天的努力,已經幫助這位姐妹在當地消費圈裡銷售了400多隻雞。緩解了她們的資金壓力。
曾秀英(化名),永遠忘不了兩年前困窘的日子,那是一段看不到希望的日子。因為自己的肚子不爭氣,生了三個女兒,被重男輕女的丈夫拋棄了。她只能帶著三個女兒生活在農村,生活的艱難一度讓她失去信心,找不到活下去的路。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個悲觀失望的單親媽媽參加了廣東始興綠芽生態農業的培訓,在培訓會上,她不僅認識了生態農業,還結識了一群不一樣的姐妹,她們的生活裡除了柴米油鹽,還做著很多有意義的事。
這群姐妹的帶頭人正是吳秀蘭,一個在絕境處都能找到生命之光的人。
活下去,才有希望!
幼年的吳秀蘭因為家裡貧困,初中一畢業,就去佛山打工了。十五六歲的她在飯館洗碗20個小時,能掙到5塊錢!而5元一天的打工生活也因意外車禍,被迫中斷。
面對貧困的家,吳秀蘭從病床上爬起來後,再次外出謀生。這一次,她幾番輾轉,白天黑夜的跑業務能賺到每年2萬的收入。這在1996年的農村,是個萬元戶了。可是,正當吳秀蘭信心百倍的想要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時,命運再次的跟她開了一個玩笑。
她被查出了身患直腸癌,醫生說這可能是長期的勞累、飲食不規律導致的。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擦乾眼淚,安排好業務,自己走進了手術室,自己扛過了漫長的化療。硬是,靠著堅強的意志,戰勝病魔,走出了那段陰暗的日子。終於,活下來了
活著,就要有意義!
在治療的過程中,吳秀蘭知道了食品安全對人身健康的重要性。在病情好轉後,她改變了以往拼了命地想要走出農村,走進城裡賺錢致富的想法。這次,她毅然地帶著丈夫、孩子,返鄉創業。
2004年,吳秀蘭嘗試著在自家地裡從事生態農業種養殖。
2008年,她成立了始興縣東利昆蟲專業合作社,發展生態種養殖體系,通過用高蛋白的黃粉蟲做生物飼料養殖家禽,家禽的有機廢棄物資源又用於種植果樹、蔬菜,實現循環利用、降低成本、增值增效的目的。
這些改變,源於2008年,吳秀蘭在縣婦聯的推薦下,來到北京農家女學習生態農業發展後的觀念轉變,她認識到不僅要讓自己家人能吃上健康食材,更需要讓全天下的人都吃上健康的食材,這才是從事生態種養殖的真正意義!
現在,合作社已經由最初的5個社員發展到了近80個社員,帶動周邊300多農戶增收致富。為此,吳秀蘭的合作社自2012年至今,年年是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曾秀英兩年前也加入了合作社。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是吳秀蘭主動聯繫自己,免費提供給她七彩南瓜的種子、肥料,並在種植方面全程做技術指導。兩畝多地的南瓜收了六千多斤,年收入增加了一萬多元,曾京東終於看到了希望。生活上逐漸寬裕了,心靈上也總有吳秀蘭和姐妹們噓寒問暖,曾京東的生活信心又被重新燃起。她說,「我要繼續做生態農業模式。通過在始興綠芽做了幾次義工,我感受到自己也能幫助別人,我要把公益一直做下去!這是我活著的意義!」
在吳秀蘭和她的團隊的幫助下,好多的農村姐妹象曾秀英一樣改變了過去的舊思想,改變了命運,也加入到她們的生態種植模式和社區服務活動中來了。
無論在與不在,都要將始興綠芽的事業
繼續下去!
在北京農家女學習的那段日子,吳秀蘭明白了一個道理:做公益不一定非得有很多錢,只要有心,有行動,哪怕再小的事,也能體現出你的愛心。回來後,吳秀蘭就沒有停止過幫助鄉裡貧困老人和孩子的腳步。
石洋老大爺,是馬市鎮高水村的一位獨居老人,只有一個智障女兒,生活都難以自理。秀蘭看到老人孤苦伶仃,就一直幫扶照顧老人,直到2012年老人安詳的去世。老人去世後,秀蘭又輾轉聯繫到大爺的外嫁的女兒,開始對她進行資助,儘量幫助她生活的更好點。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一個人的自強不息是不夠的!吳秀蘭在想,要讓千千萬萬的農家姐妹都變得自強自信起來,要連結社會更多愛心人士的支持與幫助,讓每一個農家女都能站起來,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農村!
2016年,吳秀蘭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註冊了始興縣綠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中心的宗旨是致力於為本縣及周邊區域的困難家庭和社區提供人性化、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服務。
短短的3年時間,始興綠芽社工服務中心已經有6名核心骨幹成員,26名志願者。在吳秀蘭的帶領下,她們在周邊的七北村、烏石村、紅梨村等多個村莊建造文化活動中心、親子閱覽室等空間,為村民日常休閒娛樂和交流學習提供平臺,改善村莊的人文環境,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和文明程度。
為了幫助村裡的留守兒童,吳秀蘭的團隊總是不辭辛勞,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組織各種孩子活動,有安全教育、自然教育、「家門口」的夏令營等等,讓孩子們感受到來如f父母在身邊的溫暖和幸福。
通過舉辦農業技術培訓,讓村民對生態農業有所了解。同時結合本地特色農作物,在田間地頭給村民詳細講解不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如何減少生產過程中的人工成本和防治汙染,收穫了高品質的農產品。
現在,吳秀蘭帶領的團隊不僅幫助本地很多農戶走上了生態種植的富裕路,而且還經常到華南其他省份去推廣生態種植的新技術。雲南麗江的瀘沽湖畔的黑瓦落村,玉龍山腳下的沙古鎮等多個地方都留下了吳秀蘭忙碌的身影。
「鄉村孩子需要你講故事,鄉村婦女需要你帶著娛樂。歡迎加入始興綠芽義工團隊,我們需要,有愛心的你一起成長!」這是吳秀蘭發在朋友圈的義工招募信息......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吳秀蘭和她的「九齡鄉禮」牌生態農產品。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她們的始興綠芽社工服務中心做志願者和義工。
2012年,吳秀蘭被評為「韶關市創業帶動就業系列活動先進個人」;
2013年,榮獲「全國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稱號,同年又評選為「廣東好人」道德模範;
2014年,榮獲「廣東愛心父母」榮譽稱號;
2016年,榮獲「廣東農電獎」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
2017年,獲得「廣東百佳新型職業農民」榮譽稱號;
2018年,當選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代表;獲得「農村創業青年優秀帶頭人」;獲得「始興縣十佳新型職業農民」;
2019年,當選為北京農家女評選的「第一屆農家女金種子」
......
「總有一天我會老去,無論在與不在,都要將綠芽始興的事業繼續下去,活一天是一天,我希望活著的每一天都快樂、有意義!」,這是吳秀蘭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樸素而堅定!吳秀蘭和她的姐妹們,以此為信念,用她們的善心善行讓更多農家姐妹的生活有了路,生命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