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金種子抗疫故事|於生命絕境中尋找一絲微光

2020-12-14 北京農家女

這幾天,始興一直在下雨,吳秀蘭在愛心機構的支持下終於買到了3000隻口罩。今天天氣放晴了,她和團隊的姐妹要儘快把口罩發放到村民和義工們手中。因為買不到口罩,有些村民不能外出購置農資農具,已經耽誤了春耕;有些只能帶著布制口罩,有很大的防範風險。吳秀蘭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通過半個月的努力,她終於籌集到愛心資金,尋找到可靠的購買渠道,幫老百姓解了燃眉之急。其實,整個疫情期間,吳秀蘭就沒有閒著。

作為人大代表,她每天都要收集老百姓的生活生產情況和困難,上報給相關政府部門,幫助政府就疫情防控做出決策。

疫情初期,吳秀蘭一直在用微信微博協助聯繫武漢一線女醫生的需求,協助愛心基金會募集了10萬的物資(口罩和女性用品),發往武漢。

疫情爆發後,機構有一個90後的義工姐妹哭著找到她,家裡2000多隻雞沒有賣出去,父親殘疾,老公是外地的,在當地沒有太多人脈,很難在線上銷售。吳秀蘭得知情況後,就發動團隊幫助她在朋友圈銷售,經過十幾天的努力,已經幫助這位姐妹在當地消費圈裡銷售了400多隻雞。緩解了她們的資金壓力。

曾秀英(化名),永遠忘不了兩年前困窘的日子,那是一段看不到希望的日子。因為自己的肚子不爭氣,生了三個女兒,被重男輕女的丈夫拋棄了。她只能帶著三個女兒生活在農村,生活的艱難一度讓她失去信心,找不到活下去的路。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個悲觀失望的單親媽媽參加了廣東始興綠芽生態農業的培訓,在培訓會上,她不僅認識了生態農業,還結識了一群不一樣的姐妹,她們的生活裡除了柴米油鹽,還做著很多有意義的事。

這群姐妹的帶頭人正是吳秀蘭,一個在絕境處都能找到生命之光的人。

活下去,才有希望!

幼年的吳秀蘭因為家裡貧困,初中一畢業,就去佛山打工了。十五六歲的她在飯館洗碗20個小時,能掙到5塊錢!而5元一天的打工生活也因意外車禍,被迫中斷。

面對貧困的家,吳秀蘭從病床上爬起來後,再次外出謀生。這一次,她幾番輾轉,白天黑夜的跑業務能賺到每年2萬的收入。這在1996年的農村,是個萬元戶了。可是,正當吳秀蘭信心百倍的想要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時,命運再次的跟她開了一個玩笑。

她被查出了身患直腸癌,醫生說這可能是長期的勞累、飲食不規律導致的。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擦乾眼淚,安排好業務,自己走進了手術室,自己扛過了漫長的化療。硬是,靠著堅強的意志,戰勝病魔,走出了那段陰暗的日子。終於,活下來了

活著,就要有意義!

在治療的過程中,吳秀蘭知道了食品安全對人身健康的重要性。在病情好轉後,她改變了以往拼了命地想要走出農村,走進城裡賺錢致富的想法。這次,她毅然地帶著丈夫、孩子,返鄉創業。

2004年,吳秀蘭嘗試著在自家地裡從事生態農業種養殖。

2008年,她成立了始興縣東利昆蟲專業合作社,發展生態種養殖體系,通過用高蛋白的黃粉蟲做生物飼料養殖家禽,家禽的有機廢棄物資源又用於種植果樹、蔬菜,實現循環利用、降低成本、增值增效的目的。

這些改變,源於2008年,吳秀蘭在縣婦聯的推薦下,來到北京農家女學習生態農業發展後的觀念轉變,她認識到不僅要讓自己家人能吃上健康食材,更需要讓全天下的人都吃上健康的食材,這才是從事生態種養殖的真正意義!

現在,合作社已經由最初的5個社員發展到了近80個社員,帶動周邊300多農戶增收致富。為此,吳秀蘭的合作社自2012年至今,年年是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曾秀英兩年前也加入了合作社。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是吳秀蘭主動聯繫自己,免費提供給她七彩南瓜的種子、肥料,並在種植方面全程做技術指導。兩畝多地的南瓜收了六千多斤,年收入增加了一萬多元,曾京東終於看到了希望。生活上逐漸寬裕了,心靈上也總有吳秀蘭和姐妹們噓寒問暖,曾京東的生活信心又被重新燃起。她說,「我要繼續做生態農業模式。通過在始興綠芽做了幾次義工,我感受到自己也能幫助別人,我要把公益一直做下去!這是我活著的意義!」

在吳秀蘭和她的團隊的幫助下,好多的農村姐妹象曾秀英一樣改變了過去的舊思想,改變了命運,也加入到她們的生態種植模式和社區服務活動中來了。

無論在與不在,都要將始興綠芽的事業

繼續下去!

在北京農家女學習的那段日子,吳秀蘭明白了一個道理:做公益不一定非得有很多錢,只要有心,有行動,哪怕再小的事,也能體現出你的愛心。回來後,吳秀蘭就沒有停止過幫助鄉裡貧困老人和孩子的腳步。

石洋老大爺,是馬市鎮高水村的一位獨居老人,只有一個智障女兒,生活都難以自理。秀蘭看到老人孤苦伶仃,就一直幫扶照顧老人,直到2012年老人安詳的去世。老人去世後,秀蘭又輾轉聯繫到大爺的外嫁的女兒,開始對她進行資助,儘量幫助她生活的更好點。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一個人的自強不息是不夠的!吳秀蘭在想,要讓千千萬萬的農家姐妹都變得自強自信起來,要連結社會更多愛心人士的支持與幫助,讓每一個農家女都能站起來,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農村!

2016年,吳秀蘭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註冊了始興縣綠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中心的宗旨是致力於為本縣及周邊區域的困難家庭和社區提供人性化、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服務。

短短的3年時間,始興綠芽社工服務中心已經有6名核心骨幹成員,26名志願者。在吳秀蘭的帶領下,她們在周邊的七北村、烏石村、紅梨村等多個村莊建造文化活動中心、親子閱覽室等空間,為村民日常休閒娛樂和交流學習提供平臺,改善村莊的人文環境,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和文明程度。

為了幫助村裡的留守兒童,吳秀蘭的團隊總是不辭辛勞,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組織各種孩子活動,有安全教育、自然教育、「家門口」的夏令營等等,讓孩子們感受到來如f父母在身邊的溫暖和幸福。

通過舉辦農業技術培訓,讓村民對生態農業有所了解。同時結合本地特色農作物,在田間地頭給村民詳細講解不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如何減少生產過程中的人工成本和防治汙染,收穫了高品質的農產品。

現在,吳秀蘭帶領的團隊不僅幫助本地很多農戶走上了生態種植的富裕路,而且還經常到華南其他省份去推廣生態種植的新技術。雲南麗江的瀘沽湖畔的黑瓦落村,玉龍山腳下的沙古鎮等多個地方都留下了吳秀蘭忙碌的身影。

「鄉村孩子需要你講故事,鄉村婦女需要你帶著娛樂。歡迎加入始興綠芽義工團隊,我們需要,有愛心的你一起成長!」這是吳秀蘭發在朋友圈的義工招募信息......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吳秀蘭和她的「九齡鄉禮」牌生態農產品。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她們的始興綠芽社工服務中心做志願者和義工。

2012年,吳秀蘭被評為「韶關市創業帶動就業系列活動先進個人」;

2013年,榮獲「全國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稱號,同年又評選為「廣東好人」道德模範;

2014年,榮獲「廣東愛心父母」榮譽稱號;

2016年,榮獲「廣東農電獎」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

2017年,獲得「廣東百佳新型職業農民」榮譽稱號;

2018年,當選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代表;獲得「農村創業青年優秀帶頭人」;獲得「始興縣十佳新型職業農民」;

2019年,當選為北京農家女評選的「第一屆農家女金種子」

......

「總有一天我會老去,無論在與不在,都要將綠芽始興的事業繼續下去,活一天是一天,我希望活著的每一天都快樂、有意義!」,這是吳秀蘭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樸素而堅定!吳秀蘭和她的姐妹們,以此為信念,用她們的善心善行讓更多農家姐妹的生活有了路,生命有了方向!

相關焦點

  • 農家女金種子抗疫故事六|17歲逃婚到北京的她,把笑話變成了神話
    姐妹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每天只有在電視裡能看到的「官」,竟然真的坐在了自己的身邊,聽她們絮絮叨叨地講述「桃花紅」的故事。說起河北蔚縣桃花鎮桃花紅互助社的故事,離不開社長弓利紅,一個能把苦難漚成肥料,把笑話活成神話的山東姑娘。
  • 金種子企業的「黃埔軍校」開營
    當天,2020年第一期「中關村創業服務+」金種子實訓營舉行開學典禮,標誌著金種子企業的「黃埔軍校」正式開營,一批優秀的金種子企業在這裡迎來「新學期」。十年來,共遴選出十批金種子企業1596家,湧現出了愛奇藝、曠視科技等數十家明星企業和馭勢科技、靈犀微光等近40家中關村前沿技術企業。
  • 微光匯聚 點亮荊楚——湖北團部分代表抗疫中勇當志願者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題:微光匯聚 點亮荊楚——湖北團部分代表抗疫中勇當志願者新華社記者梁建強、熊爭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蔡學恩多了一個新的身份——志願者
  • 龍灣抗疫紀錄片《微光2020》正式上映!
    每一個微小的力量   都是一道光束   照亮自己、溫暖他人   《微光
  • 助力創新創業主體成長,中關村金種子企業的「黃埔軍校」開營了
    朱建紅強調,雖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疫情衝擊下仍能逆勢成長,但仍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成果轉化難、創業經驗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十年來,共遴選出十批金種子企業1596家,湧現出了愛奇藝、曠視科技等數十家明星企業和馭勢科技、靈犀微光等近40家中關村前沿技術企業。
  •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愛在雲端」新年聯歡會紀實
    到場嘉賓有北京農家女公益發起人、原《中國婦女報》副總編謝麗華老師;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主任陳瓊老師;國際計劃青年就業項目總監楊敏老師;國際計劃青年就業項目負責人雷莉娜老師;杏林天道研究院院長吳浩愷老師;華夏中青總經理楊琳老師;平陸駐京辦事處楊國林老師;華夏中青第一分公司經理張凱老師;瑞多邦家政服務公司總經理梁瑞芬老師等。
  • 《生命擺渡人》致敬抗疫中的平凡英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桂傑)近日,由快遞小哥汪勇口述、沈嘉柯著的《生命擺渡人》一書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作者說,謹以此書,致敬「生命擺渡人」汪勇,致敬每一位英雄的中國人民。
  • 微光|疫情中的我們
    中 醫 館 行 業 的 良 心 和 大 腦■來源 | 九州通上醫館《醫館界》主辦的第三屆全國中醫微電影大賽又一展播作品來啦紀錄片:微光2020年初,武漢突然傳出疫情的消息,全城戒備,很多人都在往外跑,但是有一批人,卻選擇留守原地,甚至向「中心區」挺進!在這些勇敢的「逆行者」中,就有湖北九州通上醫館的中醫人。
  • 癌症女孩和金毛的故事——《記憶中的微光》
    由甘肅鼎方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海南禮創時光影業、越明河(寧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杭州竹枝影業、北京達觀天下影業、寧波雲盛文化共同出品的電影《記憶中的微光》近日宣布定檔12.11日登陸全國院線。
  • 《昭和六十四年綁架案》:在人性的幽谷中看到一絲微光
    《昭和六十四年綁架案》:在人性的幽谷中看到一絲微光 2020-08-30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口三香,傾「馫」為你|金種子馥香盛宴再次來到阜陽
    11月27日,金種子馥香盛宴首次來到阜陽,為阜城家鄉人們獻上一場酒香四溢、載歌載舞的味覺與視覺盛宴。作為阜陽酒的代表,金種子酒可以說是在阜陽人民的關注下不斷成長發展到如今的地位。為了回饋家鄉父老,12月11日,金種子馥香盛宴阜陽站二次開啟,為阜城人民獻上一口三香「馫」盛宴。
  • 「抗疫密碼中國之治」主題演講|李葉玲:用微光匯聚,萬丈光芒,這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用微光匯聚,萬丈光芒,這就是中國力量!在振興祖國和建設家鄉中,每一個我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發光發熱。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幾個我身邊的故事。這是一張沉甸甸的榮譽證書——黃岡市榮譽市民。這是一位援鄂醫師的。寫講稿之前我找到她,希望她能講述一些她的英雄事跡。她說,我們不是英雄,也不想當英雄,更不想當烈士,但當遇到疫情,我們不會退縮,我們的使命,我們的良心也不允許我們當逃兵。
  • 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有的放矢)
    講故事在對外宣傳中具有重要作用。許多時候,深刻的道理需要通過形象化的表述,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打動人、說服人。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首先需要解決好講什麼的問題,明確怎樣才能把我們想講的和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受眾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只有明確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的重點在哪裡、議題設置的焦點在哪裡,才能更好地用鮮活的故事、生動的例子講好背後的道理。
  • 晨光文具「金種子計劃」助力鄉村教育發展
    作為熱衷教育公益事業的一份子,晨光文具在創造企業價值的同時,始終致力於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持續不斷地投身公益事業。助力扶貧扶智一直是晨光文具在做的事,為解決偏遠鄉村孩子教育資源匱乏問題,晨光文具自2015起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晨光彩虹公益專項基金,推行「金種子計劃」等一系列關於留守兒童的公益項目,系統性運用企業優勢助力偏鄉孩子們的教育發展。
  • 點點微光照亮希望 醫患紀錄片《雲端微光》首映
    醫患紀錄片《雲端微光》開篇的三句旁白引人深思。        醫患紀錄片《雲端微光》12月19日在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進行首映。據悉,該片由CSCO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與上海電視臺紀錄片頻道共同發起,恆瑞醫藥支持,《人間世》拍攝組原班人馬打造,聚焦腫瘤患者的治療與生活。        據介紹,《雲端微光》自2019年8月18日開機,歷時一年時間持續跟蹤拍攝。
  • 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在京上演 再現英雄人民抗疫故事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史競男)由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創作的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11月21日、22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將白衣執甲、逆行出徵的英雄事跡搬上舞臺,以藝術的形式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
  • 黑暗之下,微光成炬
    今天,Discovery探索頻道帶你進入專題紀錄片《新冠肺炎:與魔鬼的戰鬥》,讓我們共同回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大戰中,謹以此片,獻給在黑暗中點亮微光的人們。武漢,這座繁忙的城市橫跨在著名的長江兩岸,作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它與全中國和全世界通商通衢。
  • 穿越文:穿成遠古農家女,自帶異能和空間,她發家興農,造福一方
    穿越文:穿成遠古農家女,自帶異能和空間,她發家興農,造福一方大家好,火雲來給大家推書啦,今天火雲特地精選了四本好看的小說送給大家,其中一本《帶著異能興農家》說的是女主穿成遠古農家女,自帶異能和空間,她發家興農,造福一方的故事。
  • 在蛋白石中尋找生命
    這或許能給我們提供新的線索,揭示地球和火星上遠古生命的跡象。這顆寶石是一顆蛋白石,是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塊巖石中被發現的。它的綽號叫「貝弗利」(Beverly),裡面裝著一隻蟬蛹的外殼。在今年6月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機制,試圖解釋它的形成過程。
  • 微光是一款什麼軟體呢?
    微光是一款社交軟體,全名叫微光放映廳,它是一款為用戶提供在線電影共同觀看的社交服務。號稱「專門為注重精神交流的人打造的社交軟體」用戶可基於位置搜索到其他用戶,並可以與之共同觀看同一部電影,並進行交流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