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日藥業股東大通集團所持股份又遭司法凍結,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向好
紅日藥業股東大通集團的麻煩還在持續。12月16日晚間,紅日藥業公告稱,股東大通集團持有的16.93萬股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凍結股份佔其持股的0.0757%,佔公司總股本的0.0056%。凍結原因為合同糾紛。
乍看之下,16.93萬股數量並不多,佔比也很小。但截至公告披露日,在大通集團持股的2.24億股中,已累計被凍結1.23億股,佔其所持股份的55%,佔公司總股本的4.09%。對此,紅日藥業表示,大通集團不屬於公司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其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亦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截至12月17日,公司報收4.76元/股,漲2.37%。最新市值為143億元。
大通集團遇坎
大通集團全稱天津大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佔通。根據紅日藥業2020年三季報,其是公司第三大股東,持股比約7%。
記者發現,大通集團在年內頻頻遭遇股份凍結。7月15日,其被凍結757.18萬股,7月20日解除凍結。9月9日,凍結股份2.35億股,9月14日解除凍結。10月16日,凍結股份1.31億股。11月27日,凍結股份57.92萬股。12月4日,解除凍結4921萬股,同日再被凍結4040萬股。截至12月15日,在大通集團持有的紅日藥業股份中,已有累計超過一半的股份被凍結。
在歷次凍結中,凍結申請人也不盡相同,包含了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法院、山西省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法院、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不過,在凍結理由這一項上,多為「合同糾紛」。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大通集團目前存在眾多風險信息。它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曾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此外,其還涉及多項因民間借貸糾紛而被起訴、在融資租賃合同糾紛類案件中被列為第三人等訴訟記錄。
曾握公司實控權
公開資料顯示,大通集團是1992年由李佔通和天津部分高校青年教師創辦的股份制產業集團。投資領域涉及醫療大健康、康養文旅、礦產資源、清潔能源等。其中,其所投資的紅日藥業於2009年創業板首批上市。除了紅日藥業,其所投資的大通燃氣也已實現上市。
據紅日藥業招股書顯示,大通集團是紅日藥業的主要發起人。2000年9月,紅日藥業整體變更設立時,大通集團持股60%,為最大股東。自紅日藥業上市起,截至2018年年中,大通集團都是紅日藥業的控股股東,李佔通為紅日藥業實控人,紅日藥業創始人姚小青任董事長。
關於紅日藥業的實控權,坊間曾一直流傳著「姚李爭奪戰」的猜測。但直到2018年6月,姚小青才正式獲得紅日藥業實控人地位。不過,僅半年多的時間,紅日藥業實控權就發生了又一次變更。隨後,興城集團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成都市國資委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
結合大通集團近年的動作,業內普遍認為其是迫於資金危機,不得已放棄紅日藥業實控權,其目前的「窘況」似乎也佐證了這一點。2020年內,大通集團除了頻頻遭遇股份凍結,其還出現了減持套現的舉動。在2020年8月5日至11月3日期間,大通集團減持3900萬股,按照減持均價5.5元/股計算,大通集團套現約2.15億元。當前,大通集團仍在減持期內。
前三季度業績整體向好
與大通集團的「焦頭爛額」相比,紅日藥業當前的經營近況不差。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7.09億元,同比增長30.72%;實現歸母淨利潤5.9億元,同比增長16.05%。在半年報預告中,紅日藥業曾介紹,上半年公司醫療器械板塊國內外訂單量激增,預計隨著疫情持續將進一步刺激訂單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三季度報業績暴漲,公司應收帳款以及存貨也在急劇增加。截至2020年9月底,紅日藥業應收帳款期末餘額28.78億元,較年初增長41.5%;存貨期末餘額13.42億元,較年初增長50.47%。對此,公司解釋稱,在銷售增長的情況下,其也增強了原材料及庫存商品等儲備。
二級市場上,由於手握血必淨注射液這款「新冠救命藥」,公司股價上半年出現在過「小高潮」。今年1月2日,公司股價開盤價為3.5元/股,但在4月21日盤中一度觸及8.28元/股。不過,公司股價自10月下旬之後就整體呈現下跌趨勢。據Choice數據顯示,在10月20日至12月17日期間,公司股價整體下跌超20%,均價約5.38元/股。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