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屬於櫻花的季節,煙花三月的揚州更是如此。從大明寺鑑真紀念堂前的兩棵寓意久遠的櫻花,到千米鑑真大道上的粉紅雲霧,再到揚州郊外甘泉長塘村的彩虹櫻花大道……朋友圈早已被各種櫻花所刷屏。然而,那些都是有花無葉的早櫻,也是大家傳統意識中的櫻花,但在他們落盡之後,晚櫻粉墨登場,大片大片地佔據著街頭巷尾,風頭絲毫不減早櫻。就在半個月前吸睛無數的甘泉彩虹櫻花大道旁,萬畝的粉色晚櫻正大片大片地怒放著。
甘泉坐落在揚州的西北郊,因境內的一口「甘泉井」而得名。這裡曾經是漢代諸侯王的陵墓所在,駐守的士兵為了生存在此挖井,井水如泉水湧出,飲之,甘甜清冽,從而命名甘泉。同時,也在井口的石欄上刻上了甘泉二字,歷經千年,依舊清晰可見。只可惜在三年前的冬天,這個承載著甘泉歷史的石欄被盜,至今都未追回。
還未真正走進櫻花園,在去往甘泉的國道兩旁,就已經可以看到大片的晚櫻林。看到「愛情小鎮天使城」的標牌往裡走,便來到了櫻花園的範圍。
與早櫻不同,晚櫻在開花的同時,葉子也會生長出來,近看可能沒有想像中的那種滿天粉紅,但遠看依舊是粉紅一片,十分壯觀。尤其登上貫穿於花叢之中的空中棧道,從五米的空中欣賞樹梢的粉紅,很是浪漫。
由於疫情原因,今年的櫻花節被迫取消,而之前已經舉辦了五屆。最初的這裡,只有一棵早櫻。但為了發展旅遊,吸引遊客,不僅栽種了上百棵的早櫻,還修建了一條彩虹跑道。如果早半個月來,腳下是五彩的小路,頭頂是粉色的櫻花,宛如童話中的世界。如今,粉色的雲霧早已長成了嫩綠的樹葉,主角也變成了顏色更加濃重的晚櫻。
這裡的晚櫻更多不是用于欣賞,而是食用。櫻花果醬、櫻花月餅、櫻花凍……各種櫻花產品的原料都源於眼前這萬畝的櫻花園。而櫻花食品加工業也成為了甘泉當地的支柱產業。
能欣賞,能食用,能拍照,能遊玩,如此好的旅遊景點,為何在揚州都沒幾個人知曉?其實,從這一路走來馬路兩邊的建築,你就可以知曉一二。
在即將到達櫻花園的時候,馬路兩邊的建築一定會吸引你的目光。一邊是新建的氣勢恢宏的琴箏產業園和破敗不堪仿佛鬼城的甘泉影視基地,另一邊則是與周邊環境很不搭的大貨櫃建築——江蘇影視外包基地。翻看新聞,曾經這裡號稱一年能接待20多個劇組,擁有著「國內最大室內攝影棚」,號稱揚州的「橫店」。但看著眼前的雜草叢生和一片荒涼,你是怎麼也聯想不起來的。
三年前,文旅小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甘泉也立馬以櫻花園和甘泉影視基地為基礎,開始打造「中國·愛情小鎮·天使城」。誰知,文旅小鎮的風只掛了一年多的時間就銷聲匿跡,愛情小鎮也荒廢下來。如今再看看櫻花林中的各種土掉渣的裝飾,不管是「LOVE」的木雕,還是牛郎織女的雕像,早已破敗不堪。再想想這座小鎮的基礎,櫻花畢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而影視基地早已是荒地,明白人都知道結果是啥。
愛情小鎮沒起來,又轉向了琴箏產業。在影視基地不遠處修建了一座造型別致的琴箏產業園。貌似古琴古箏與揚州,與櫻花,與愛情十分匹配,卻不想真正做古琴的都有自己的工廠。而且在揚州市區,還有486非遺聚集區和花局裡古琴一條街,誰會不遠幾十公裡到郊外來做古琴、賞古箏呢?
從影視到文旅小鎮再到傳統文化,為何條條大路都不通?作為攝影師和遊客,我還是好好欣賞眼前的這片春光吧!畢竟,晚櫻也是很浪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