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他是如何確定中草藥的功效?

2020-12-22 水煮汗青

記得讀初中時的一個夏天,全家人都聚在院子裡吃晚飯,鄰居小夥伴正好也來了,他看著我們吃的「狗爪豆」很好奇,然後問了一句:「以前第一個吃狗爪豆的人,他是怎麼知道這種食物必須要用水浸泡過才可以吃?

狗爪豆,我們客家話又叫虎老豆,摘下來必須要用水先煮一遍,然後再放進清水裡浸泡一段時間才可以吃。這種食物被客家人視為一道美食,煮的時候放點薄荷進去,燜出來味道特別香。但它卻是有毒的,被人稱為素食界的「河豚肉」!

因此每次吃狗爪豆的時候,我就特別佩服歷史上第一位吃這種食物的人,他肯定是中毒了,而且告訴大家這東西很美味,後人就根據他反饋的情況,將狗爪豆水煮加浸泡處理後再吃。

李時珍如何確定中草藥的功效?

前面說了狗爪豆,就是想說明中草藥的發現也是這樣一個過程。從最早的「神農嘗百草」就可以說明,古人對中草藥的研究都是通過發現、嘗試、驗證,最後才將其記錄在冊的過程。

神農嘗百草是一個神話傳說,相傳他的皮膚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體內的五臟六腑,這樣他吃進去的每一種草藥,都可以看到在體內的情況。當然這只是一個神話故事,實際上我們祖先對於中草藥的研究,靠的是經驗和積累。

李時珍生活在明朝,此時有記載在冊的中草藥種類已經非常豐富,他仍然走訪了很多地方,向漁夫、農民、藥工,甚至是捕蛇者學習,尋找藥書中沒有記載的藥,驗證已經記載的藥,就這樣完成了將近200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

李時珍對中草藥的發現,其實很多是來自民間,比如他記載的「明水」,又稱為方諸水,這是一種貯存在大蚌殼裡的水。書中記載,用「明水」洗眼可以明目,他的這一發現非常明顯是漁夫告訴他的!因為漁夫是長期接觸這些東西的人。不過這種東西我們還是不要輕易嘗試,要考慮細菌和寄生蟲是否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中草藥是我們祖先經過長期的生活發現,並反覆試驗後總結出來的,歷史上不斷有醫藥師對這些經驗進行分類驗證,最終記錄進藥書冊裡。

結束語

中草藥的發現經歷了幾千年,但裡面的記載也並非都適用於現代。比如中藥裡經常提到的「無根水」,這是古代服藥時常用的藥引。

無根水就是指天上落下來的雨水,還沒有接觸到地面時接來的,或者是露水、雪、霜等等,總之就是不能落在地上。古代人不明白,其實雨水就是「蒸餾水」,現代大氣汙染嚴重,如果接雨水來飲用肯定是不乾淨的,因此無根水也是可以用乾淨的水經過蒸餾後獲得。

我認為現代的環境和古代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如今的中草藥書籍也應該重新進行整理和編輯。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編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因為多次落選,無奈棄文從醫
    大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李時珍為了嘗遍百草完成這本書,遊歷過很多地方,從最初的研究各種古醫書到,發現問題並通過實踐改正錯誤。從他的一生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李時珍一直有一顆熱愛醫學的心和一股堅韌頑強的意志,可就是這麼一為偉大的醫聖,他從前也和普通人一樣,對仕途充滿著嚮往,那麼是什麼讓他棄文從醫呢?
  • 一代「藥聖」李時珍是怎樣確定草藥的藥性的?
    就拿李時珍來說,能夠完成將近200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他也借鑑了不少記錄在冊的中草藥,雖然明朝時期中草藥的種類已經十分豐富,借鑑的經驗也十分充足。但畢竟學無止境。還是會有許多醫學發現需要自己親身實踐。李時珍為了準確辨別草藥,他跋山涉水,向漁夫、農民、藥工,甚至是捕蛇者學習,尋找藥書中沒有記載的藥,驗證已經記載的藥。這一走,便是27年。
  • 首家「李時珍本草綱目」草藥植物博物館落地懷柔
    5月24日上午,「李時珍本草綱目植物園」奠基啟動儀式在北京懷柔區拉開帷幕  大公網5月24日訊 「淨土出良材、良材制好藥」,5月24日上午,「李時珍本草綱目植物園」奠基啟動儀式在北京懷柔區拉開帷幕,由此也拉開了明朝偉大醫學家
  • 「中國首位藥典」《本草綱目》,為何李時珍亡故三年才刊印?
    說起李時珍,那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因為他編寫的《本草綱目》可是我國排名第一的中醫藥藥典。李時珍出生於明朝,湖北人,家裡祖輩都是當地有名的大夫。李時珍從小在家族中濃厚的醫學氛圍中長大,所以從小就對各種中藥材有著濃厚的興趣。
  • 中草藥+高科技,李時珍本草眼貼領跑護眼大市場
    作為健康眼貼的代表,李時珍本草金視力眼貼才是正宗本草眼貼,也是用戶一致好評的。上市後一直保持著超高人氣,一時間,成為國民首選的護眼品牌,火爆全網!  一直以來,護眼市場五花八門,競爭異常激烈,李時珍護本草金視力眼貼憑什麼一上市就成為首選品牌?在此筆者揭開背後的真相。  李時珍親研眼疾古方,傳承《本草綱目》精粹  李時珍?
  • 名人系列故事——李時珍
    李時珍長大後成了一名醫生,在醫療實踐中,對歷代醫藥書籍如《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唐本草》、《開寶本草》等進行了廣泛的閱讀研究。他發現舊"本草"非但不完善,甚至有很多錯誤,便立志要把舊的藥書加以整理補充,寫出一部分類更加詳細的藥物學著作。
  • 古人古典說羊奶:李時珍《本草綱目》
    傳統的中醫藥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在眾多書籍中廣為人知的要數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羊奶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人們發現了妙用,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對羊奶的好處進行了詳細說明:《本草綱目》第258頁中記載:「羊乳甘溫無毒,可益五臟、補腎虛、益精氣、養心肺;治消渴、療虛勞;利皮膚、潤毛髮;和小腸、利大腸」。
  • 李時珍《本草綱目》集本草學大成
    萬曆六年(1578年),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編成集本草學之大成的《本草綱目》,代表了這一時期中藥學的最高成就。李時珍(1518~1593年),字東壁,號瀕湖,晚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蘄春)人,出生於醫學世家,自幼喜愛醫藥。17歲後三次鄉試不中,積勞成疾。
  • 李時珍:踏千山萬水,寫本草綱目,藥方親測「有用」
    前面我們講了「醫祖」扁鵲、「神醫」華佗、「方祖」張仲景,今天我們講的是「醫聖」李時珍,他最傑出的代表便是編寫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今天我帶大家好好看一下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
  • 你聽過周杰倫的「本草綱目」?但你可能還沒有見過這樣的《本草綱目》!
    提到《本草綱目》的書名如雷貫耳,但真正能讀過它的人卻少之又少。
  • 性理之精蘊,格物之通典——李時珍纂修的《本草綱目》
    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經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16世紀中國有兩大天然藥物學著作,一是世紀初的《本草品匯精要》,一是世紀末的《本草綱目》,兩者都非常偉大。」《本草綱目》,明代李時珍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始完成,稿凡三易。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李時珍借用朱熹的《通鑑綱目》之名,定書名為《本草綱目》,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總例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類從,目隨綱舉。」
  • 李時珍傾注一生精力的《本草綱目》,為何到死,都沒能印刷出版
    《本草綱目》可以說是本百科全書,其作者李時珍,也可以說是,為了這本書花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直到李時珍死後三年,這本《本草綱目》,在其家人的協助下,才得以印刷出版。李時珍是明朝中晚期人,祖上世代行醫。他爺爺行醫,他父親是御醫。
  • 為寫本草綱目,李時珍到底經歷多少坎坷?
    李時珍從35歲開始編寫《本草綱目》,這是一件考驗耐心與定力的事情。萌生編寫《本草綱目》的想法是一種自發的責任,李時珍在歷代醫藥典籍中發現,古代記載本草的書籍存在不少錯誤,有的前後自相矛盾。比如蘄蛇,指蘄州產的白花蛇,炮製烘乾後入藥有醫治風痺、驚搐、癬癩等功效。開始李時珍只從蛇販子那裡觀察了解,後來有行家提醒他,那些蛇是從江南興國山裡捕來的,不是真正的蘄蛇。為了找到真正的蘄蛇,他請教了好幾位經驗豐富的捕蛇人,獲知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毒氣攻心,人會很快死亡。由於蘄蛇藥用價值高,所以非常珍貴。州官要求百姓冒生命危險捕捉蘄蛇,以便向皇上進貢。
  • 李時珍棄科舉從醫成名醫?這是《本草綱目》裡的偏方
    李時珍出生於公元1518 年。文獻中關於李時珍的材料不算多, 只知道他出生於世醫之家,經歷過幾次科舉考場上的失敗,就專心 致力於醫藥學和博物學的研究。其間一度供職於太醫院,但時間非 常短暫。積三十餘年之功,《本草綱目》終於編著完成,但李時珍沒 能看到書出版梓行。
  • 【文史風物】藥聖李時珍
    李時珍,明代傑出醫藥學家,因歷經27年寒暑完成近200萬字的藥學巨著《本草綱目》而名垂史冊,史稱「藥聖」。 李時珍生於正德十三年(1518年),卒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字東璧,自號瀕湖山人,蘄(音qí)州(今湖北蘄春)人。
  • 醫藥學家李時珍,花費二十七年的時間,完成藥學巨典《本草綱目》
    李時珍出生不久,母親便長年抱病度日,弄得李時珍幼年時也很衰弱,終年由藥吊子陪著,直到十來歲才開始讀書、到戶外活動。從此,這兩件事就成了他終生的樂趣和事業的基礎。李言聞是個善良的醫生,窮人有病求他醫治,只能給很少的報酬,甚至完全不給,但他從不拒絕,還經常免費贈送藥品。這對孩子是無言的教育。
  • 《本草綱目》對後世醫學產生的意義有多大,淺談醫藥學家李時珍
    在我國豐富的醫藥學遺產中,有一部聞名中外的藥物大辭典——《本草綱目》。它是我國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用了畢生精力,總結前人和群眾的經驗,加上自己辛勤的勞動實踐,才寫成的。李時珍公元1518年生於湖北蘄州(今蘄春縣)瓦硝壩一個世代醫生家庭。
  • 李時珍為何在《本草綱目》中將靈芝列為「菜部」?
    《本草綱目》記載靈芝「苦、平、無毒、益心氣、入心充血、助心充脈、安神、益肺氣。補中、增智慧、好顏色、利關節、堅筋骨、祛痰、健骨、行血」。
  • 蘭茂雲南中醫藥的鼻祖所著滇南本草早李時珍《本草綱目》140多年
    蘭茂就是雲南省中醫藥事業的一張名片,所著《滇南本草》是我國中醫藥精華彙編性質的醫學著作,早於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140餘年,該著作是我國現存古代地方性本草書籍中較為完整的作品,在中國醫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許多草藥及驗方至今被醫家廣為推崇和使用。
  • 《本草綱目》出版四年前李時珍抱憾西歸,早到金溪滸灣就能圓夢了
    公元1596年,《本草綱目》金陵版正式刊行,然而為之嘔心瀝血一輩子的李時珍已於3年前(公元1593年)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人世,沒能親眼目睹《本草綱目》閃耀面世。而彼時李時珍年已七十有六,病體孱弱,油盡燈枯,並於當年抱憾九泉。公元1596年,《本草綱目》正式刊行,僅500套,史稱金陵本。《本草綱目》的正式刊行,奠定了李時珍「醫聖」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