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塔寺的牡丹

2020-12-21 太原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太原市雙塔博物館  冀美俊

 

太原永祚寺有著豐富的中華歷史文脈與民俗文化的珍貴遺存,更有百餘種牡丹,其中的極品是來自明朝的「紫霞仙」。每年春夏之交,牡丹盛開,暗香襲人,展示出古剎的無窮魅力。

永祚寺,俗稱雙塔寺。位於太原市迎澤區郝莊,佔地130餘畝。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山西省重要的文物旅遊景點。寺內綠樹紅牆,寶塔梵殿,龕閣玲瓏,碑碣櫛比,松柏凝翠,花卉溢香,肅穆幽靜,古色古香。

永祚寺建於明萬曆年間的雙塔詮釋著不同的宗教信仰與文化,其中文峰塔是道教文化的產物,宣文佛塔是佛教文化的遺存。雙塔蓬勃向上,兼容並蓄,是魅力龍城的城市標誌,也是全國磚塔成雙組合實例中形制最完善、規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組。寺內的大雄寶殿、禪堂、客堂、三聖閣等均為明代無梁磚結構建築的代表作。

永祚寺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部採用磚仿木無梁建築組成的寺院;明清兩代所刻的《寶賢堂集古法帖》和《古寶賢堂法帖》是「書林珍寶」,薈萃了包括孔子、李斯、李世民、王羲之、王獻之、蘇東坡、米芾、黃庭堅、傅山等在內的名人、帝王、書法家的墨跡寶翰200餘塊,歷史、書法、藝術價值極高,在全國極為罕見。而在雙塔及建築之外,寺內的自然景觀也非常獨特,植物種類繁多,春季丁香飄香,夏天滿目青翠,秋來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最為人稱道的,是寺內六千餘株牡丹。而其中的「紫霞仙」更是牡丹中的名品,極為珍貴,是我國現存唯一的明代牡丹,也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

中國牡丹群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牡丹最初以「芍藥」(木芍藥)之名載入史冊,從《詩經·鄭風·溱洧》中「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可知,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的西周,青年男女郊遊時,芍藥(牡丹)已作為愛情的饋贈物受到重視。之後,「牡丹」之名見於戰國(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後期的《黃帝內經·素問》:「清明五日,……牡丹華。」牡丹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始自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南朝詩人謝靈運曾有詩,「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這是他貶官永嘉太守之時(公元422年)所作,據此推知遠在1580餘年前,中國已經有栽培的牡丹了。牡丹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與象徵意義,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八世紀,中國牡丹傳入日本,1330年傳入法國,1656年傳入荷蘭,1820年進入美國,至今已有20多個國家栽培,受到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永祚寺的牡丹雖不及河南洛陽、山東菏澤的牡丹品種齊,種植廣,但卻有著任何一處都難以望塵的明代珍貴牡丹品種。近年來,雙塔博物館又在「明代牡丹」的基礎上,引進和培植了數千株牡丹,品種近百種,紅、粉、黃、白、紫、綠、墨等九色齊全。每逢春夏之交,立夏前後的20多天中,古剎永祚寺內牡丹古枝挺拔,競放新花,整個梵寺綺麗絢爛,嫣紅奼紫,爭芳鬥豔,清香飄溢。

「紫霞仙」是永祚寺牡丹中的頭牌,已歷經400多年風霜,每年總會率先綻放,引領群芳。它的原產地為中國西北部,後經人工養植,於明代中葉徙植於太原,一代代延續到今天。「紫霞仙」共有七株,植根於寺院主殿大雄寶殿前的方形花壇裡,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寺院牡丹。「紫霞仙」屬於毛茛科,芍藥屬,種植年代久遠,品種稀少,花型為單葉,也叫單瓣型牡丹花,即使在最盛之時,花瓣也較少,是較著名的觀賞花。紫霞仙為早開晚收的牡丹花種,花期較長,花葉深綠,初開之時花瓣呈肉紅色,盛開之際呈淡紫色,臨近晚期則為正紫色,花期約 20天。每年春夏之交,「紫霞仙」便早早綻放出美麗姿容,而當大部分牡丹盛期過後,「紫霞仙」依舊噴芳吐豔,花團錦簇,紅裡發紫,至為壯觀。

寺內另一種名「姚黃」的牡丹,號稱「花王」,相傳出自宋代洛陽邙山腳下姓姚的人家,因花呈黃色而得名。著名文學家司馬光曾有《雨中聞姚黃開呈子駿堯夫》:「小雨留春春未歸,好花雖有恐行稀。勸君披取漁蓑去,春看姚黃拼溼衣。」真實道出姚黃開時,「都人士女,必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裡」而觀賞的盛況。

有「花王」,便有「花後」。「花後」又名「魏紫」,與「花王」姚黃並稱「萬花一品」,種植年代早於姚黃,據傳出自五代洛陽魏氏家。

而一種叫「二喬」的牡丹,相傳出自宋代元豐年間銀李園,原稱「洛陽錦」,移至曹州(今菏澤)後,借三國東吳美女大喬、小喬姊妹之名改稱「二喬」。此花為薔薇型,複色,同株、同枝可開紫紅、粉白兩色花朵,或同一朵花上紫紅和粉白兩色同在,甚為奇特。被冠以「新花王」的美稱。與「新花王」相配的,還有「新花後」,名叫「洛陽紅」,又名「紫二喬」。

趙粉,單聽這個名字,便知與趙姓有關。果然,相傳它出自清代趙家花園。因花為粉紅色而得名。舊時也曾叫「童子面」,為中早期開花品種。雄蕊多瓣化,雌蕊少瓣化。花形大,質地較薄;內瓣柔潤細膩,整齊,基部具粉紅色暈。株型中高,枝較軟而彎曲。植株生長勢強,花量大,為多花品種,清香宜人。

豆綠,自然因色而得名,又稱「綠牡丹」,古名「歐家碧」,為晚期花品種,花為皇冠型或繡球型。花初開時為豆綠色,盛開時為淡黃綠,漸為白色。為綠色花中的珍品。而「葛巾紫」的花朵較大,是紫色的繡球型或臺閣型,花瓣排列緊密,雌蕊、雄蕊完全瓣化。其花盛開時多為深紫色,花量較大。

永祚寺內還有另一個品種的綠牡丹,叫「嬌容三變」,開花期內花色多變,初開時為綠色,盛開時則為粉中見綠,之後漸成白色,故稱三變。

人們都知道洛陽牡丹嬌豔,永祚寺內有一種「白雪塔」,便出自洛陽,又叫「玉樓春」,為中早期開花品種。花型為皇冠型,初開時顏色白中泛青,盛開時潔白如雪,為白花品種中的佼佼者。

永祚寺內盛開的牡丹還有大胡紅、金玉良緣、青龍臥墨池、狀元紅、金閣、崑山夜光、藍田玉、墨魁等40多個品種。

賞牡丹,看建築,品墨寶,登雙塔,是永祚寺的四大法寶。每一年,也總會由牡丹,率先揭開這座古剎的深厚底蘊。

相關焦點

  • 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
    山西晚報訊(記者 郭志英 孫軼瓊)以雙塔為背景,以牡丹為底色,一場別開生面的露天展覽4月25日上午在太原文化地標——永祚寺雙塔下拉開帷幕。當日,太原市文物局、太原市雙塔博物館特別推出了「墨舞春暉——書壇六人捐贈雙塔博物館作品展」。此次展覽,展出了徐曉梅、王志剛、冀衛東、武磊、趙維勇及袁筠等6位山西書家的65幅作品。
  • 牡丹的資源分布
    二、園藝栽培面積大,品種多的還有河南省洛陽市區的牡丹。洛陽牡丹是古今馳名、發展很快的一個牡丹集中栽培區,主要分布在王城公園,面積580多畝。另外,是以牡丹為重點、牡丹仙子為中心的牡丹大花壇,佔地6畝,種植1300株,60多個品種。另一處是以牡丹閣為中心的大型牡丹花壇,佔地7畝,種牡丹1100株,有牡丹品種200餘個,主要有洛陽紅、二喬、姚黃、葛巾紫、蘭田玉、珠砂壘等品種。
  • 龍池牡丹|傳承牡丹精神,弘揚牡丹文化,發展牡丹產業
    牡丹之名尊貴無價,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素有國花的美譽,有著兩千多年的人工種植歷史,中華民族美好幸福,繁榮昌盛的象徵,牡丹以其國色天香的姿色,被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所追捧,留下了眾多詩詞,廣為傳頌。
  • 牡丹的傳說故事第一章,龍池牡丹:牡丹成就花王的歷程
    「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自古以來,牡丹花都是大家喜歡的花卉品種,關於牡丹花的名詩佳句更是不勝枚舉。每年時逢穀雨時節,牡丹爭奇鬥豔、奼紫嫣紅,非常的漂亮,牡丹被稱作是花中之王,同時是我們很多國人心目中的國花。今天,我們就講講這關於牡丹背後的神話故事。
  •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觀賞園:未雨已先綢繆 牡丹嬌姿無恙
    9日起,我市氣溫驟降,迎來降雨,不少市民對正在盛開的牡丹有些擔心。 其實,大家是不必擔心的,在惡劣天氣來臨前,各牡丹觀賞園已經提前獲知天氣變化消息,並做好了應對準備。 10日,我市迎來降雨,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千姿牡丹園的九色臺、百花園、特色園、科技示範園等主要的牡丹觀賞區內,搭起了遮雨棚,使正在盛開的、含苞待放的牡丹不受降雨影響。 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相關工作人員說,今年牡丹進入花期後,園內工作人員搭起了約6000平方米遮雨棚,使牡丹不受惡劣天氣影響。
  • 觀賞牡丹品種介紹-金閣牡丹
    收錄於話題 #牡丹品種介紹
  • 洛陽最黃的牡丹、最綠的牡丹、最黑的牡丹……
    「您好,在哪裡能看到牡丹花王『姚黃』?」今日,鄭州遊客左玲一家來到洛陽王城公園,直奔牡丹大田尋找花王身影。作為洛陽牡丹的古老品種,「姚黃」被認為是國內最黃的牡丹,廣受歡迎。除了最黃的牡丹,哪些品種是最綠的牡丹、最藍的牡丹、最黑的牡丹?
  • 巴西野牡丹,野牡丹的臨床應用
    巴西野牡丹原產於巴西低海拔山區及平地。在光照良好的地方,花開豔麗。可採用扦插法繁殖,春、秋兩季為適期。性喜高溫,較耐旱耐寒,耐修剪,花多且密,單朵花期4—7天,適於盆栽或庭園花壇混合種植,若多個品種混合栽種可產生對比強烈的層次不同的紫色。野牡丹家族有3個常見相似夥伴,巴西野牡丹雄蕊白色,豔紫野牡丹雄蕊紫色,野牡丹則雄蕊金黃色。
  • 牡丹的花語是什麼 牡丹的花語大全及傳說
    每一種花都有屬於自己的花語,那麼,牡丹的花語是什麼呢?下面大家隨日曆網小編一起走進牡丹的世界,去了解下它的花語和傳說吧。關於牡丹牡丹(拉丁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
  • 牡丹花語
    牡丹花,自古就被稱為中國的國色天香,是中國的國花,那麼對於這集富貴、高雅於一體的牡丹,常常用來形容一個高貴又氣質的女人,那牡丹有著怎麼樣的花語呢
  • 牡丹太美了,牡丹與哪些花搭配比較好
    牡丹則為例外,佔盡造化風光,不只形美色絕,更有清香富有塵中飄的美香,素有「國色天香」之美譽。有人因此用牡丹花來提煉香精油。在各牡丹品種群中,中原牡丹品種香氣最濃,南方牡丹次之。富貴不淫當為王——牡丹美在其神韻自唐宋牡丹興盛開始,沒臨花期,牡丹花市花會花街人來人往,車馬相隨,賞花帶花,喧囂熱鬧,儼然是中國古代人的狂歡佳節。牡丹枝幹蒼奇,花大盈尺,雍容大度,富麗堂皇的神韻,華爾不妖、富貴不淫的氣質,高情豪氣、大國風範的形象,何花能比?人多以牡丹嬌柔,卻不知牡丹是男兒,是英雄!
  • 太平紅牡丹,適合南北方種植的牡丹品種
    太平紅牡丹是簇擁型花形、簇擁型花形牡丹,花開時節群花簇擁,雍容華貴,氣勢磅礴,無與倫比,極為壯觀。太平紅牡丹花姿美麗,花型碩大,花瓣肥厚,花蕊也非常多,開花期大約七天.。太平紅牡丹特點太平紅牡丹屬於西南牡丹品種,也是比較適合南方種植的牡丹品種,但北方種太平紅也是可以的。太平紅牡丹紅粉花色,花型簇擁,花期集中,有百花齊放的氣勢,色澤瑩潤鮮豔,氣質雍容華貴,很有百花朝拜的威儀。花瓣層層疊疊,受到大家的喜愛。
  • 洋牡丹
    花友們收到洋牡丹時,有一部分花還是只有花頭,但也有一部分已經綻放。在插瓶時,注意給已經綻放的花朵更大的空間,比如插在花瓶的邊沿。洋牡丹插瓶的訣竅是「錯落有致」,這樣不僅產生一種層層疊疊的美感,也保證了每一朵花有充分的綻放空間。像「小花頭」狀態的洋牡丹,建議插時儘量保持它們的「豎立」,適當讓它們高一點,位於花瓶中間。這樣它們在亭亭玉立的同時,在接下來幾天便於肆意綻放。
  • 惟有牡丹真國色,唐詩中的牡丹文化
    盛唐時期最少,約有7首牡丹詩;到了中唐時已高達約84首;晚唐則有71首,到了五代十國還留有42首有關牡丹的詩句。從唐詩對牡丹的描寫來說,盛唐是唐人喜愛牡丹的開端,並在中晚唐時期大流行。 為何牡丹成為富貴的象徵呢?
  • 芍藥為何不如牡丹?芍藥為什麼不如牡丹出名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芍藥為什麼不如牡丹出名吧芍藥為什麼比不過牡丹1、物以稀為貴在開始的時候,牡丹並沒有牡丹之名的,只能以木芍藥稱呼。而在早期牡丹是比較稀少的,隋唐時期,牡丹還是只有皇室貴族、富貴之家才可以養得起。這就呈現出一個貴字。
  • 臭牡丹
    臭牡丹的葉子用手揉搓,就會嗅到一股臭味,而且臭牡丹的花序碩大,在春秋季開花不斷,從莖葉頂部抽出密集的花蕾,呈放射狀,有鮮紅、紫紅、
  • 怎樣畫牡丹:寫意牡丹的創作與構圖解析
    這是一幅表現牡丹晨露的作品,構圖時將畫面物體安排在一個方整安穩的狀態中,畫面的色彩運用同類色,牡丹和鳥的姿態相對安靜,強化了凝露的感覺。表現雨中牡丹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用靈動、虛松且溼潤的筆墨 表現出雨中牡丹的神態,花瓣、花葉大多是向下的,但花葉還要出現受幹後反彈的感受,枝幹、花蕾略有傾斜,總的感覺是向上的,畫完後用淡墨擦幾筆雨絲以增強雨勢即可。
  • 富貴牡丹國畫 畫家張洪山的工筆牡丹代表作賞析
    牡丹千姿增富貴,天香一品賜吉祥。以牡丹入畫,是一款充滿吉祥好運和美貌的花鳥國畫。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這並非虛言。白居易在《牡丹芳》中贊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劉禹錫也在《賞牡丹》中贊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足以表明當時世人對牡丹之愛已達到了一種如痴如狂的程度。牡丹是中國人喜愛的花卉,碩大的牡丹花怒放,雍容大度,寓意富貴吉祥,繁榮昌盛。國運昌時花運昌,太平盛世喜牡丹,如今牡丹畫已成為家居裝飾的尤物,寄託著人們對富貴、吉祥、美滿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 牡丹合適怎樣的土壤 牡丹用什麼土養好
    牡丹合適怎樣的土壤 牡丹用什麼土養好時間:2020-12-16 22: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牡丹合適怎樣的土壤 牡丹用什麼土養好 1、牡丹適宜生長地勢較高、土層深厚的中性沙壤土中,突然偏酸性不利於植株發育,如果過於黏重,則會影響根部的呼吸和生長。
  • 牡丹金短支和牡丹金細支的區別
    牡丹金短支和牡丹金細支有哪些區別?外觀兩款牡丹的整體顏色十分相近,均為金色的主色調,但是金細支的顏色要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