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化染料染色
硫化染料由芳香胺類或酚類化合物與多硫化鈉或硫磺熔融而成,在染色時須用硫化鹼還原溶解,故稱為硫化染料。硫化染料價格低廉、染色工藝簡單,拼色方便,染色牢度較好,能使用卷染和軋染法生產,但因色譜不齊,色澤不豔,部分染料染色牢度較差而使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1.硫化染料染色原理
硫化染料不溶於水,但能被硫化鹼還原,生成鈉鹽隱色體而溶解在水溶液中。這種隱色體在鹼性溶液中,對纖維具有較強的直接性,因而被纖維吸收,經氧化後,染料重新轉變為不溶狀態,並沉積在纖維上。在染色過程中,硫化鹼既是還原劑又是鹼劑。為了促進硫化鹼的分解,除提高溫度外,還可加入小蘇打,但若用量過多,會因上染過快而造成染色不勻和白芯等。另外,在染浴中可加入2%的純鹼來調節pH值,既可幫助溶解染料,還可軟化水質,加入適量小蘇打,可使硫化鹼更好地分解,促進其還原作用。硫化鹼的用量隨染料不同而不同,一般為染料的20%-100%。染色溫度可採用高溫,甚至沸染,以獲得較高的透染效果。
2.硫化染料卷染工藝
硫化染料的染色一般都採用卷染,這不僅有利於小批量、多品種生產,同時可使成品得到深濃豐滿的色澤。但卷染容易產生深頭、深邊等染色疵病。因此,有條件時部分色澤可採用軋染,以提高生產效率,並改善產品質量。為了提高硫化染料的染色牢度,染後處理也應重視。尤其對咖啡、黑綠等色,除了進行必要的水洗外,對氧化劑的選用也很重要,如果用雙氧水或過硼酸鈉,將會影響染後皂洗牢度,而用紅磯、硫酸銅、醋酸處理,不僅可提高產品的水洗牢度,而且日曬牢度也可得到改善。另外,由於硫化染料分子內含有多硫鍵,含硫量高,並且分子結構鬆弛,在溼熱和空氣中氧的作用下,游離硫釋出會逐漸被氧化成硫酸而使織物脆損。因此對經硫化染料染色的織物均需經防脆處理。常用的防脆劑中以尿素和海藻酸鈉結合使用效果較好,表2-6為硫化黑絲光平布(75kg/卷)卷染工藝實例。
表2-6硫化黑卷染工藝實例
染料處方
防脆處方
硫化黑B(100%)7.5kg
硫化鹼(50%)7kg
純鹼 250g
總液量 200L
①太古油800g ②尿素
醋酸鈉800g 0.3-0.4% (對布重)
總液量150L ③磷酸三鈉
空氣氧化 0.5-0.6% (對布重)
註:防脆處方可任選一種
工藝條件:
卷染10道(90-95℃)→冷水3道→熱水4道(約80℃)→冷水3道→透風2道→冷水1道→防脆後處理3道→上卷。
硫化藍容易氧化,而且會產生紅邊疵病,這是過早氧化的原因,如有發生,可用硫化鹼、小蘇打進行剝色處理。
二、酞菁染料染色
酞菁染料是由酞菁素在纖維上縮合,再經金屬絡合而生成的一種染料。酞菁染料色光鮮豔,日曬牢度和溼處理牢度等都很高,是目前染料中罕見的一個品種。它的印染產品受到國內外人們的喜愛。但僅局限於藍、綠色澤。
酞菁素目前有酞菁豔藍IF3G、豔綠IFFB以及暫溶性的酞菁豔藍IF2G等。其中以酞菁豔藍IF3G應用最廣。國產酞菁豔藍IF3G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酞菁豔藍IF3G的游離鹼,可直接用於染色;另一種是以硝酸鹽形式出現,難溶於水,不會縮合,使用時必須加入燒鹼,使其轉化為游離鹼,才能用以染色。
採用酞菁豔藍IF3G游離鹼染色時,必須先加入酞菁助溶劑BSM或BSK助溶,同時提供酞菁素縮合時所需氫原子。當酞菁索單體在織物上縮合成四聚體後,酞菁大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兩個氫原子被加入的酞菁助劑k中的銅離子取代,形成配價鍵,絡合生成銅酞菁,於是織物上呈現藍色。
酞菁染料一般用於軋染,不適用於卷染。現將酞菁豔藍IF3G(游離鹼)的軋染工藝介紹如下。
染色處方:
甲液:
氯化銅900g
氨水〈25%〉4L.
加冰合成為10L
乙液:酞菁豔藍IF3G(游離鹼)5kg
勻染劑O 300g
酞菁助劑BSM 18kg
氨水(26%)15-18L
加冰水合成為 40L
將甲、乙液分別配好,臨用前將甲乙兩液拼混,並加冰水合成為100L,染液pH值控制在9.5-10.5,用氨水調節pH值。染液應隨配隨用,不宜放置過久,以防止染料產生沉澱。
工藝流程:浸軋染液(20℃,二浸二軋,軋餘率60-70%)→預烘→焙烘(140-160℃,5-8min)→後處理→烘乾。
酞菁染料軋染後的預烘要注意防止泳移,在焙烘中應儘量保持溫度均勻。後處理可在卷染機或平洗機中進行,應包括酸洗和皂洗兩步。
長按二維碼,輕鬆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牛仔/水洗官網訂閱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