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一」節來臨,單位放假三天,發了300元消費卷。我與我的三位朋友騎自行車逛新疆省/石河子市。
石河子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首府第八師所在地,位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北部,東以瑪納斯河為界,與瑪納斯縣為鄰;南、西、北三面與沙灣縣環接市區。
石河子常住人口數:66.13萬人(2
新疆省/石河子
018年)。有漢、回、維吾爾、哈薩克等27個民族。漢族佔94.6%。少數民族佔5.4%。面積457平方公裡。 石河子市轄5個街道、2個鎮、三個國家級園區。下轄墾區18個農牧團場和石河子的大部分工礦企業。
上午10點開始出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雖然已經過去了,但出行的人還是要戴口罩的。工廠、商場、酒店、餐廳、賓館等,已正常運營,旅遊景點開放。我們一行四人決定逛景點、吃飯、買衣服、觀夜景。
五月1日的石河子,藍天、白雲、空氣清新。公路寬闊、平整、乾淨、四通八達;路兩邊的雪松、垂柳、法桐、海棠、蘋果等樹,長得鬱鬱蔥蔥,枝繁葉茂,使大地充滿了生機;各種人工種植的花綻開了笑臉,紅的、白的、紫的,幽香入鼻,沁肺,滋心,潤神,透遍全身的每個毛孔。
第一個景點,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位於新疆石河子北子午路,是在原"軍墾第一樓"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的。1950年2月,王震將軍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挺進石河子,拉動了「軍墾第一犁」,創建了比共和國僅小一歲的石河子新城。
博物館佔地約460平方米,分三個展廳,進門的左側為第一展廳,為"古代石河子"。這裡陳列著出土的陶罐、石器、化石、青銅器等百餘件。八趾馬化石距今300萬年,為尋找石河子地區早期原始人類的遺蹟提供了線索。石箭頭的發現,在新疆範圍內尚屬首次,為新疆的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資料。
進門往右拐為第二陳列室,百餘件軍墾戰士墾荒時用過的農具,如坎土曼、鐵鍬、木輪牛車、木犁等;穿過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如打了多處補丁的舊軍裝、膠靴、軍用水壺、煤油燈、馬燈等,向人們展示著軍墾戰士的墾荒史、創業史,傾訴著軍墾新城石河子如何從一個戈壁荒灘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園林城市的過程。
緊挨著的是第三展廳"足跡在延伸",主要陳列著墾荒時期軍墾戰士勞動、生活的照片,以及中央領導人來石河子視察的照片,共80餘幅。如,陶峙嶽將軍率部起義、周總理接見上海知青、軍人住的地窩子、幹打壘夥房等。
第二個景點:周恩來總理紀念碑
周恩來總理紀念碑坐落在石河子市北郊,距市中心3公裡,進門是莊嚴肅穆的周恩來總理紀念碑,南側是周恩來總理紀念廳,北側是周恩來總理紀念館。
周總理享年78歲,所以碑身築高7.8米,周總理來此視察時67歲,所以碑文位高6.7米。1976年1月8日,周總理與世長辭,為緬懷周總理的豐功偉績,石河子黨委決定,建築紀念碑。碑址就造在當年周總理接見上海支邊青年代表時所在的地方。
紀念碑正面刻有「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十二個金字;南側碑文是1965年周總理視察兵團題詞;北側碑文是周總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摘錄;背面是建碑誌文。
仰望紀念碑,挺拔高聳,造型凝重,風格淳樸雄渾,碑前花卉和長松柏,給人以溫和嚴肅之感。
1965年7月5日,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來石河子視察工作,接見了上海支邊青年代表楊永青等人。那時,國家還很貧窮,知青們工作艱辛,生活困難。有一部分知青,如果其父母是右派分子,或出身於地主、資本家家庭,那麼,儘管本人很努力工作、求上進,在入團、入黨、招工、上學、招乾等方面是沒有希望的。周總理說:"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這句話對那些出身不好的青年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因為總理給他們指出了光明的前途,讓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輕裝上陣,不用再背著"出生不好"的包袱了。
吃飯: 中午14點,我們打開手機搜索石河子的寶藏小店和網紅餐廳,朋友1選老街大唐賓館西側的"家鄉味道川菜館";朋友2選市政府大樓對面信訪辦旁邊的"大嘴餐廳抓飯 ";朋友3選夕陽紅東街北環路99號"託克遜拌麵"; 我選東一路55-12號石河子大學西站"玉蘭香柴窩堡辣子雞"。石頭、剪子、布,朋友1贏了。
家鄉味道川菜館:進店。店裡衛生乾淨,洗手、消毒,一樓基本客滿,於是老闆請我們上二樓雅座。四個人點了五個菜、一個湯、四碗米飯;有糖醋排骨、酸菜魚、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梅乾菜扣肉、醪糟湯。實話實說,飯菜的味道、質量都是不錯的;分量足,價格和往日差不多,一共280元。結帳的時候,朋友1掏出300元消費卷,老闆拒收。理由是,消費必須滿300元以上才有效。皺皺眉頭,朋友2用支付寶付了錢。
買衣服: 出了飯店門,朋友3說,咱們去「時代太百」吧。在「時代太百」,洗手、消毒、上樓,2個小時的時間,朋友1消費499元買一件桑蠶絲連衣裙;朋友2消費560元買一雙意爾康皮鞋;朋友3消費580元買一件改良旗袍;我消費600元買上白,下藍的套裝裙。300元消費卷派上了用場,大家也買到了心儀的商品。
經過對比,疫情過後,從客流量來看,飯店的生意好於服裝店。像「時代太百」這樣的大型商場,客流量也不是很多,從來來往往的的人群身上看,成交量不足40%,街面上的各類小店雖然開著,主人比客人多,可謂慘澹經營。
觀夜景:遊憩廣場
夜晚的遊憩廣場位於石河子市中心二號小區,佔地24.13公頃。整個廣場由中、東、西、南四部分組成。中間為中心廣場,是主景區,東西兩側為園林綠地,南側由綠地和工人文化宮組成。
石河子是移民城市,由轉業官兵、五湖四海的支邊青年(如河北、天津、上海、江蘇、湖南、湖北、山東、四川、甘肅等省)為主,第一代的職工講家鄉話,普通話是官方語言;第二代職工講帶有河南口音的普通話,第三代的職工講帶有新疆口音的普通話。
晚上21點 後,廣場裡幹什麼的人都有。鍛鍊:走路、打太極拳、練太極劍;唱歌:流行歌曲、河南豫劇、甘肅秦腔;跳舞:廣場舞、歡快的維吾爾族舞;做生意:吃(炸串、涼皮、酸奶、水果等)、穿、用,應有盡有。晚上24點停止.
石河子之所以以"戈壁明珠,軍墾名城"的美譽著稱於世,詩人艾青在他的《年輕的城》是這樣描述的:
我到過許多地方,數這座城市最年輕,它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
周恩來總理紀念碑
石河子黨政服務中心
石河子」時代太百「商場
石河子市民跳維吾爾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