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加入龍柒SNEAKER
更多精彩內容丨查看歷史消息
當對你們說出「襪套」這個詞的時候,不知道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是什麼呢?
當然,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把男生宿舍弄的臭氣燻天的那個東西,而是大家從無法接受,到習以為常——自帶襪套的球鞋。
「襪套」起源
▲Nike Sock Racer
這是一雙名字裡就帶 「Sock」(襪子)的球鞋。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把一雙低幫尼龍薄襪粘在鞋底上, 然後加上兩根可調節的綁帶。如此超前的設計感,竟然是誕生在距今已32年的1984年。英格麗特·克裡斯蒂安森(第一個突破女子5000米15分鐘大關的運動員)曾經穿著它奪得了1986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
▲第一雙 Nike Sock Racer 是黃黑配色
1999年,Nike 創立了 Alpha Project,致力於創造出集成各領域尖端科技的產品。由 Richard Clarke 主導設計,Kevin Hoffer 和 Bob Mervar 等眾多出色的創意人才輔佐。
▲Nike Alpha Project,由該項目出品的鞋款都被打上了「五圓點」身份標識
其中,Air Presto 就是該計劃中的明星產品。和 Sock Racer 類似的是,Air Presto 的鞋身也運用了「襪子」的概念,色彩鮮豔的尼龍鞋面讓人似曾相識。不同之處在於,Air Presto 的兩側不是用簡單的綁帶固定,而是使用了連著鞋帶的 TPU,使包裹和穩定效果大大增加。鞋頭的 TPU 也使鞋面不易破損。
▲第一雙 Nike Air Presto 也是黑黃配色
時間來到2004年,Nike 最頂尖的設計團隊 「HTM」 從20年前的 Sock Racer 展開聯想,創造了史上第一雙由電腦編織成型的一體式鞋款——Nike Sock Dart。
▲Nike Sock Dart 的設計部件
Sock Dart 是汀克團隊使用圓編針織機的成果,除了鞋面,透明搭扣矽膠綁帶也令人印象深刻,使它看起來是如此先鋒且具有未來主義風格。
▲Nike Sock Dart 「HTM」
「襪套」進化
▲最早的 Flyknit 球鞋——Nike Flyknit Racer
2012年,由 Nike 研究數十年的 Flyknit 技術終於問世,和 Sock Dart 鞋面的圓編設計不同的是,Flyknit 採用的是平針針織結構,是一項十分精確的科技,可以通過操控線與縫紉圖案,非常細微地製作任何想要例如支撐,靈活性或透氣的效果。這也為後來更多襪套鞋的出現打下伏筆。
▲HTM 團隊打造的Nike HTM Flyknit Racer 和 Nike HTM Flyknit Trainer+
「襪套」初現
▲科比和他的 Nike Kobe 9 Elite
2014年,Nike Kobe 9 Elite 橫空出世,這不僅是第一雙運用了 Flyknit 科技的籃球鞋,也打破了 Kobe 系列從第四代開始低幫籃球鞋的風格,轉而變化為超高鞋幫設計,「襪套」的雛形已經開始顯現。
▲Nike Magista Obra FG
2個月後,Nike 重磅推出的全新 Magista,重新定義足球鞋的外觀與性能。同樣是第一雙運用了 Flyknit 科技的足球鞋,中幫動態貼合鞋領不僅是一個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創新,同時還能提升運動員的球感和觸感,把腳部、踝部和小腿連接起來,在強化自然動作的同時使它們就像身體的同一個部位一般協同運作。在這,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襪套」的最初形態。
▲同年4月推出的 Nike Mercurial Superfly 也同樣運用了「襪套」的設計
「襪套」發展
▲Nike Free Mercurial Superfly HTM
Nike Free Mercurial Superfly HTM 的出現開啟了「襪套」在非專業運動鞋款上運用的新篇章。Nike 對 Nike Mercurial Superfly 足球戰靴進行了科技、性能和個性化的改良,結合 Free 大底,打造了這款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穿著的「襪套」鞋。
▲Nike Air Footscape Magista
同樣是源於 Magista 足球鞋的 Nike Air Footscape Magista 則遲來了一些,鞋底採用帶有 Free 技術衍生的切槽設計的 Air Footscape Freemotion 技術,可以使運動員的身體活動更加自如。鞋跟部位嵌入的氣墊單元可以為足部提供更多的緩震效果。它也成為繼 Free Mercurial Superfly 之後另一款「襪套」鞋。
▲NikeLab LunarEpic Flyknit
Nike LunarEpic Flyknit 採用「襪套」鞋幫設計以及全新生產工藝,為跑者帶來極致貼合、流暢步伐以及最佳的柔軟腳感。
▲Nike Air Max 90 Ultra Superfly T
2016年3月,為慶祝 Air Max 誕生日,HTM再推力作,為這個變化莫測的合作系列賦予了全新內涵。這款汀克•哈特菲爾德獨立設計的 Nike Air Max 90 Ultra Superfly T,在 Air Max 90 Ultra 的基礎上也加上了「襪套」鞋幫設計。
▲Nike Air Presto Ultra Flyknit
Nike Air Presto Ultra Flyknit 以 Flyknit 科技改良了 Air Presto,打造極為輕質、舒適的穿著體驗。不過它的「襪套」鞋幫和之前幾款相比更短,大開口導致貼合程度也不如之前,但絕對不會有讓有些人不舒適的緊繃感。
▲Nike Zoom All Out Flyknit
Nike Zoom All Out Flyknit 搭載了超大的可見 Zoom Air 氣墊以及精密編織的 Flyknit 鞋面,助你全速奔跑。「襪套」的長短和 Air Presto Ultra Flyknit 差不多,但是要更緊緻一些。
▲Nike Zoom Mercurial XI FK
Nike Zoom Mercurial XI FK 和 Free Mercurial Superfly 同樣,鞋面設計參考 Mercurial Superfly 足球鞋。搭載1997年 Zoom Spiridon 的標誌性中底,給你全新的凌厲外形及舒適腳感。不過它的「襪套」鞋幫相較 Free Mercurial Superfly 密度更大,更硬。
▲Nike Hyperdunk 2016 FK
Nike Hyperdunk 2016 FK 採用超高密度 Flyknit 鞋面與增強版的精準定位全掌 Zoom Air 氣墊單元相結合,能夠滿足現代籃球運動在速度、橫向切入、起跳與衝擊等方面的性能需求。它的「襪套」鞋幫應該是之前所有「襪套」鞋款中最高的,豎向的紋理也使質感有所不同。這也是籃球鞋上第一次出現純 Flyknit 織成的鞋幫。
▲adidas NMD_R1 PK
Nike 的 Flyknit 讓鞋面煥發了新的生命力,adidas 當然也不甘示弱,它們所推出的 Primeknit 科技(忽略和 Flyknit 誰先誰後,剪不清理還亂的關係)在 Ultraboost 上開始流行,在 NMD_R1 上到達頂峰。這種收口設計在之後的多款產品上運用。
▲adidas NMD City Sock
相比 NMD_R1,NMD City Sock 更像一雙「襪套」,收口處更緊緻而線條分明,而且四周沒有任何支撐。
▲adidas UltraBoost Uncaged
上周剛剛推出的 adidas UltraBoost Uncaged 以人氣極高的 UltraBoost 為藍本,去掉鞋身兩側的 TPU 支撐片,採用全新熱融合支撐技術和特別的中足支撐結構,輕巧而舒適。收口處和 NMD City Sock 類似。
▲adidas Tubular Doom
adidas Tubular Doom 來的也很及時,填補了 adidas 中端「襪套」潮流鞋款的空白,高聳的鞋幫與 NMD 有明顯區別。
▲Y-3 Qasa Elle Lace Knit
Y-3 Qasa Elle Lace Knit 這是一款比較冷門的產品,因為屬於 Y-3 系列,發售價較昂貴。但它可以說是 adidas 的「襪套」產品中最獨特的一雙鞋。外型繼承 Qasa High 的忍者鞋造型,Primeknit 鞋面構成黑灰交錯的紋理,再加上「襪套」鞋幫,實在是太酷了。
▲PUMA Ignite EvoKnit
至此,PUMA 也已經按耐不住,推出了自己的「襪套」鞋款 Ignite EvoKnit。看名字 EvoKnit 應該是 PUMA 的新編制技術,密度好像比 Flyknit 和 Primeknit 要高。開口處的黑白 「PUMA」 字樣十分醒目。
織物技術讓鞋面形態有了更多可能性,「襪套」設計不僅是華而不實的視覺設計,更多是為舒適性和保護性考慮。可以預料,未來還會有更多品牌、更多產品加入到「襪套」鞋的大家族中來。
圖片都來源於網絡
精彩推薦
▲吸毒打卡,玩《守望先鋒》、喝維他檸檬茶
▲《餘罪》裡最大的Sneakerhead不是劉星也不是滑鼠
◎本文版權歸 龍柒SNEAKER 所有,侵權必究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龍柒SNEAKER
球鞋,生活,新媒體
微博:龍柒SNEAKER
微信:long7sneaker
官網:www.long7.com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龍柒官方網站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龍柒官方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