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農村人沒有機會讀書,但他們在交流的時候也能說得頭頭是道,而且還十分有趣,例如俗語「四大嫩,四大緊,四大硬,四大不能摸」,分別指啥呢?
一、四大嫩:頭茬的韭菜、豆腐腦,小茄包和嫩豆角
嫩的東西大家都喜歡,古人也不例外,於是便總結出了世間最嫩的四種東西,分別是頭茬的韭菜、豆腐腦、小茄包和嫩豆角。
我們都知道韭菜是一茬一茬地長,只要不除根,割完一茬還能等下一茬。韭菜是我們中國人餐桌上的尋常吃食,吃法多種多樣。
豆腐腦是一種很常見的豆製品,從漢朝淮南王發現滷水能點豆腐開始,民間就一直延續著吃豆腐腦的習慣。
至於茄子和豆角,這兩種往往是夏天應季的蔬菜,大家普遍喜歡吃嫩的,因為如果長得老了,茄子皮會很硬,豆角會生絲,口感就不好了。
二、四大緊:新鞋、新鎖、溼麻繩、剛擰上的螺絲帽
有生活經驗的朋友都應該體驗過這四種東西的威力,新買的鞋子包裹性很強,因為各個組織之間還沒有經過磨合,所以很貼腳,穿起來會很緊。然而穿一段時間之後,鞋子開始產生不可逆的變形,所以穿起來就不會那麼緊,甚至有些寬鬆。
新鎖也是這個道理,剛做出來的鎖無論是鑰匙還是鎖眼,都沒經過摩擦,所以用起來會比較緊,甚至得上點油。反覆開鎖之後,鑰匙不斷摩擦鎖眼,二者都會磨損,漸漸地就松垮了。
至於溼麻繩,這個平時接觸的不多,不過有經驗的人都應該知道,浸水後的繩子打結的時候會更牢,因為麻繩吸水會膨脹,從而增大摩擦力。
擰螺絲這事兒估計很多人都幹過,這在生活中太常見了。細心的人會發現,有些不常動的螺絲會非常難擰,有時候得費好大力氣才能勉強擰下來,而經常擰的螺絲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經常擰的螺絲,螺母與螺帽之間會磨合地很光滑,阻力自然也就小了。有些螺絲如果質量不好,經常擰來擰去還可能會徹底變松。
三、四大硬:城牆磚、大門閂、野豬鬃和鐵道釘
生活中有些東西越硬越好,比如冷兵器時代,剛硬的刀劍作戰的時候更不容易被砍斷。因此古人也總結了生活中最硬的四種東西,分別是城牆磚、大門閂、野豬鬃和鐵道釘。
城牆是古代對防禦力要求最高的建築,堅固的城牆可以抵擋敵人的千軍萬馬,而一旦城牆破了,那麼城池也就離丟不遠了,因此城牆一定要夠硬,任對方火力再猛也扛得住。
大門閂這種東西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少見了,不過在古代,這可是家家必備的物件。像城牆一樣,大門是一個家庭的屏障,門後的閂則是支撐大門的核心力量。所以古代的門閂常常用上等木料製作而成,只有門閂夠硬,一家人才睡得安穩。
雖然都是豬,但和溫順的家豬不同,野豬其實是一種很兇猛的動物,有時候甚至可以跟老虎豹子拼死一搏。這主要是因為它們不僅有一對鋒利的獠牙,還有粗糙皮實的肉,就連背部的鬃毛也是很硬的。
鐵道釘自然不必多說,火車的重量都是以噸作單位的,釘子不夠硬肯定撐不了這壓力。
四、四大不能摸:木匠的斧子、廚師的刀,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木匠的斧子和廚師的刀都是這兩個職業必須要用的東西,雖然斧子和刀聽起來很常見、平平無奇,但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把事兒做得漂亮就得有趁手的傢伙。
此對於木匠來說,手裡的斧子就是自己的寶貝,任誰也不能隨便用、隨便摸,萬一弄壞了肯定得生矛盾,廚師的刀也是這個道理。
光棍的行李也摸不得,要注意的是古人口中的光棍並不泛指單身者,人們常用它來代指那些沒有親人的人。這樣的人生活簡單,甚至窮困潦倒,所以他們的行李可能就是自己的全部家當,外人隨便動手總歸是不好的。
大姑娘的腰更摸不得,古代女性把貞潔看得比生命還重,平時連臉蛋都不一定輕易示人,更別說被別人摸腰這種敏感部位了。
此在古代,摸了大姑娘的腰無非兩種下場,要麼娶了她,要麼等著被告上衙門打官司,所以自己的手一定要管住了,不要輕易摸女孩的腰。
你們那裡有「四大緊,四大嫩,四大不能摸」的說法嗎?
你每一次點「好看」,我都會當成喜歡